第四章 万里重山阻归程

第四章 万里重山阻归程

心瑶抬首对上那双春辉般温暖的眸子,心中巨震,不由痴立当场。才压下的气息又翻腾不止,静寂了许久的记忆扑面涌来,如深瀚的潮水几乎将她淹没,又瞬时化作浮光利刃掠过心间,肺腑生疼。

眼前的人明明不是何宇,却又是何宇。熟悉的朗月笑容静似青山,明如渌波,曾在无数个清寥夜晚陪她入眠,她深爱的何宇,为之付出生命的爱情,早已在坠楼的剎那瘫塌,此时才听到清晰的碎裂声,犹在耳边。

是命运?是归宿?还是孽缘?穿越了千年时光,仍摆脱不了他带来的伤楚。水目微酸,心瑶正想掩饰心事,听得桥上有人在呼她名字“心瑶!”

纪无风拔开众人走到栏边,他知道心瑶有些功夫,但许久不见她起来,还是有些担心。

仍在马上的赤衣少年见了纪无风有些紧张之色,但言语却盛气凌人:“这不是纪无风纪将军嘛!怎么着?这里可是京兆府的职辖!”

纪无风并不理他,只微微躬身:“见过沁王爷,蓝雨公主。”原来玄装少年是十三王爷皇甫沁,赤衣少年便是公主皇甫蓝雨。

她闻言轻哼一声。就在前几天,宵禁时她心血来潮,突然想吃宝膳堂的玉虾蒸丸子,让一个小黄门偷偷出宫,被这个新上任的羽林军统领逮个正着。

这本是常事,若是平时,羽林侍卫都睁之眼闭之眼过去了,谁知纪无风却不给她面子,硬将那黄门杖责六十,小命都去了半条。

她哪里肯依,告到轩帝那里,轩帝却反将她训了几句,所以这几天也是憋着一股无名火,正好今天十三邀她出来,一时兴起,便在大街上纵起马来。

十三伸手虚抬:“将军不必多礼。”

蓝雨眼尖,瞧见了船上立着的人,一脸喜色,展颜道:“三哥!”轻轻一跃跳下马鞍。身后众人亦下了马,走到桥阑边。

皇甫洛立在船头,一袭白玉云锦长衫,气度雍容,向蓝雨和十三道:“赶得这样急,也不怕惊扰旁人。”虽是出声责备二人,但语气温和,听来如春熙过面。

纪无风亦随众人道:“见过洛王爷。”

皇甫洛向他笑着点点头:“将军今日怎么有闲暇?”

纪无风敛衽道:“恰好今天休沐,便带舍妹出来转转。”

蓝雨诧道:“他是你妹妹?”十三更是脱口而出:“将军何时冒出来个妹妹?”

纪无风仍是漫不经心的微笑,看了心瑶一眼,故意无视她如冰的目光:“舍妹是家父收养的义女,并不住在京城。前几日刚回来。”

十三还有不能置信的怀疑之色,皇甫蓝雨细细打量了心瑶一翻,朗声向纪无风道:“纪无风!你说,我和你妹妹谁穿男装好看些?”

纪无风看看她,又看看心瑶,然后道:“自然公主更像一些。”

蓝雨岂会听不出他的意思,但也不以为忤,向心瑶道:“看你功夫还不弱,改日定要跟你切磋切磋。”

心瑶淡淡道:“我不会武功。”蓝雨哪里肯信,扬起缠金马鞭便要向她甩过去,皇甫洛止道:“蓝雨!”其实二人一在桥上一在船,相隔甚远,哪里能触及心瑶?

蓝雨的马鞭半路生生收住,划出一道破空激响。她歪头看着心瑶,贝齿咬了下唇,不再言语。

皇甫洛察觉一脉幽凉的目光,侧首望去,那个扮男装的女子正淡淡看着自己。澄澈的眸子里一点湛湛星光,她就那样静静站在那里,波澜不惊,却自有一番清贵气质让人无法将她忽视。想起她方才跃出栏外翩若惊鸿游龙的身姿,不觉眉稍掠过一缕春风般的笑意,这个女子如换上女装又如何?

心瑶没来得及转开目光,待明白他脸上的笑意,已是腮满红霞,不自觉垂了头,一点或酸,或甜的味道涨满心间。

蓝雨看着二人,似笑非笑道:“三哥,我和十三哥打赌,谁跑输了谁就在云中鹤摆宴为七哥接风洗尘,这不还没分出胜负呢。”

皇甫洛看她额间细汗浸浸,面有绯色,显是发力狠了。便只向十三说道:“就知道是你老十三的主意,父皇生辰还早,七弟没那么快回来,急什么?是否又是背着母后出来的?仔细回去不揭你的皮。”

十三涎笑道:“三哥别告诉母后她便不知了,以后我们会注意些的。”

皇甫洛顿了顿向纪无风道:“如此将军便随意,我有事先行。”又向十三道:“记得你说的话。”十三与蓝雨对视一笑,同声道:“三哥放心。”

二人竟是同声出气的,皇甫洛无奈摇头,转而向心瑶道:“我送心瑶姑娘上岸。”

心瑶还礼道:“有劳王爷。”

皇甫洛微一点头,含笑碧波。浆动,风起,心瑶一双明眸,却再也转不开。

上岐关位于岐山中枢,乃是天朝北疆的一处军事重镇。漠北风寒,铺天盖地的沙尘遮星蔽月,碎砾打在毡顶上,敲得人心中慌怵。

此刻中军大帐中静穆异常,面首之人闭目靠在虎皮椅上,若不是在椅边上轻敲的修指,旁人还以为他是睡着了一般。

座下一位面相清瞿的中年人,帻巾帽鹰羽扇,眼中一片清明。反倒是对面席上玄衣甲胄的魁梧大汉握着剑柄稍显不安。

帐中悄无声息,唯有猊炉内的青罡炭燃得嚯嚯作响。不过片刻,那大汉心中郁闷难耐,正要揭案而起时帐帘被霍然欣开,一股强劲的风顿时涌进帐内,炭火几近熄灭。

魁梧大汉立时噌起身,来人挎剑入帐,单膝扣首:“王爷,成了!”

面首之人这才睁开眼,缓声道:“带进来。”

赫连单于到现在都还没清醒过来,明明是他带兵来偷袭上岐关的,还未到半路便莫名其妙的遭了道,两万人马全军覆没。而敌人竟是令整个漠北胆寒的风云骑,难道是情报有误?

被风沙刮得生疼的脸一进帐便被扑面而来的暖意砸得有些麻木,他勉强睁开眼,一个身着箭袖武士服的清朗男子正看着他,俊目深泓之中无波无澜,无法窥探他的情绪。

耳边一声暴喝“跪下!”

赫连本能的一挺腰,虽败于敌军阵前,但宁死也不曲。膝弯处一阵巨痛,他无力倒地。臂膀被挟制,动弹不得,又羞又怒,破口骂道:“一帮鼠辈!要杀便杀,给爷个痛快!”

先前那魁梧大汉正憋了一腔闷气无处发泄,听他此语,抬脚踹过去:“他奶奶的,死了的鸭子嘴还硬!看爷爷不剥了你!”

“夏将军!”

夏候川停了举起的手:“王爷…”

赫连闻言一懔:“你是皇甫凌?!”

皇甫凌略一点头:“正是。”赫连疑道:“你不是回尹天了吗?”皇甫凌难得的耐心:“否则,怎么能抓到单于呢?”

赫连双目一张,像要喷出火来:“你使诈!”皇甫凌唇边逸过一缕淡笑,挑眉道:“兵不厌诈,单于没听过么?”

赫连悲愤难当,恨声道:“你杀了我吧。”

皇甫凌剑眉轻轻紧了一下:“郁久闾为人凶戾残暴,喜怒无常,你居然甘心对他俯首?”

赫连冷哼道:“总比你们汉人阴险狡猾来得坦荡!”

皇甫凌眸子一凉,冷声道:“既是如此,本王便成全你。”转身回到席首。

夏候川双眼递向中年人,中年人微一颔首,夏候川喜得亲自押了赫连往帐外走去,须臾便送上赫连首级。

皇甫凌闭目道:“送给郁久闾,就说是我送的大礼。”夏候川领命而去。

中年人手中羽扇顿了顿,向皇甫凌道:“王爷何时返京?”皇甫凌抬眼望向他:“军师看呢?”

楚桑子沉吟道:“自然是越快越好,时间拖得太久,怕尹天会起疑心。”皇甫凌点头:“天明就走。”

楚桑子举目相询:“敕谕上说,限兵五百,会不会是…”皇甫凌目光转向炉中炭火,冷然道:“我只带二十人。”复又闭目道:“放心,他现在还不敢动我。”

楚桑子感觉到他话语中的凉意,也不禁为之心寒。

沉寂半晌,皇甫凌修指轻敲椅边,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这里,就拜托先生了。多则两月,快则一月,我一定赶回来。”

楚桑子郑重道:“王爷放心。”

皇甫凌点点头,不再说话。楚桑子悄悄退出帐外,正碰上肖力和百里战,“军师!”

楚桑子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拉了两人回自己帐中。

“什么?!二十人?!”“那怎么行?”连平素最稳重的百里战也不由十分惊诧。

楚桑子摇着羽扇:“怎么?你们见王爷决定的事有更改过的?”二人语塞。

楚桑子见状微微一笑:“王爷自有他的打算,对了,赫连的部落怎样?”

肖力抢道:“简直溃不成军!这一仗打得痛快!要不是百里拉着我,赫连差点就灭族了。那赫连也真了得,伤了我两个兄弟才捉住他。”

楚桑子摇头道:“要是让夏将军和你一起去,不灭族才怪。”

肖力挠挠头,咧嘴笑道:“所以才显得军师你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用兵有方…”

楚桑子叹笑道:“别贫了!快去你的风云骑挑二十个好手,明早就要和王爷回京。”肖力跳起来转眼消失在帐外。

风云骑共五万余人,由皇甫凌一手组建。在整个漠北来去如风,进退猱狞,所向之处不留完甲。元和二年,在长庭与温伏干氏一战中,硬是以五千之数将温伏干可汗的十万兵马逼退赤城,杀敌过半,而折损不过数百人。

经此一战风云骑又得了个死神骑的称号,随皇甫凌南征北战,攻城略地,以经纬诚服的骄人的战绩威震**,笑傲九洲。只皇甫凌三个字,足以让敌军胆寒。

骁骑将军百里战沉稳机敏,心思缜密,向来与军师楚桑子配合默契,此时见他支走肖力,便知有要事相商,当下也不言语。

灯火瘦长,帐外是将士的铿铿靴声,楚桑子静默片刻,问道:“将军随军有多少年了?”

百里战不想他突然有此一问,略算一下回道:“详安三年入军,迄今已有十九年矣。”

楚桑子颔首:“纪勋大将军麾下,将军是个中翘楚,我还记得当年将军单枪匹马从数百敌军阵中救出王爷的情形,将军骁勇,无人能敌啊。”

百里战面有缅怀之色,叹道:“那时王爷还小,如今,自不能同日而语。”

楚桑子含笑望向他:“纪大将军曾说过,能继承他衣钵,统率三军的唯王爷一人。而今看来,大将军确有先见之明。”

百里战点头:“论心胸,论谋略,说王爷是青出于蓝也不为过。治军严明,兵法诡绝,连老夫也自叹不如。只是,王爷也未免太辛苦了些。”

楚桑子道:“王爷若不辛苦,你道尹天城里的太子还会是太子么?”

见他话中机锋,百里战心下一懔:“先生的意思…”

楚桑子忽而目光如炬,凝视百里战:“朝中之事想必将军也略知一二,王爷与太子手足情深,边疆安,则太子安。”

百里战微一品度,已明白他的意思,了然道:“先生放心,末将追随王爷多年,同心同德,早已将王爷视为军之领袖,令出必从,绝无懈怠。”

楚桑子摇扇道:“得将军此言,乃三军之幸,亦是苍生之幸啊。”

二人倾心而谈,不曾察觉帐外风沙减了劲势,颢空之上皎月芒芒繁星几许,铺泄着四宇之下连绵的大漠,千重万重,是去路,亦是归途。

皇甫凌半梦半醒之间忽见有人走进帐来,一身缃色宫装,端丽雍容,姿妍华贵,熟悉的面容随着灯影幽幽一明,目似春辉。

皇甫凌心潮如涌急急迎上去:“母后!”探手想要抓住母后的手,却总也够不着。

忽又见梁间三尺白绫落下,来人向皇甫凌柔声道:“七郎,要听皇兄的话,好好活下去。”飘然入白绫,那笑容旋即灭了。

“母后!”皇甫凌大喊一声醒来,才发现是南柯一梦。心中既是失望又是孤单,浑然不觉泪凉入骨。再无意睡眠,掀帐而出,天若药玉,旷野苍茫。

皇甫凌眺目足下万里平川,军营绵延纵横捭阖,不多时便有朝阳升起,丝丝缕缕的金光染遍东际,目及处一片溶光的湖沼。

楚桑子等人走过来时,便看到他映潭青峰般的孤影立在霞光之中,让人错生云深不知处的感觉。“王爷,可以启程了。”

皇甫凌并未回头,只嗯了一声。良久,才转身骑上肖力牵来的乘风,清冷的眸子扫过众人,未置一词,转过缰绳策马而去。

数十个风云骑骑兵紧随其后,马蹄扬起薄薄黄尘,模糊了众人视线。

心瑶抬首对上那双春辉般温暖的眸子,心中巨震,不由痴立当场。才压下的气息又翻腾不止,静寂了许久的记忆扑面涌来,如深瀚的潮水几乎将她淹没,又瞬时化作浮光利刃掠过心间,肺腑生疼。

眼前的人明明不是何宇,却又是何宇。熟悉的朗月笑容静似青山,明如渌波,曾在无数个清寥夜晚陪她入眠,她深爱的何宇,为之付出生命的爱情,早已在坠楼的剎那瘫塌,此时才听到清晰的碎裂声,犹在耳边。

是命运?是归宿?还是孽缘?穿越了千年时光,仍摆脱不了他带来的伤楚。水目微酸,心瑶正想掩饰心事,听得桥上有人在呼她名字“心瑶!”

纪无风拔开众人走到栏边,他知道心瑶有些功夫,但许久不见她起来,还是有些担心。

仍在马上的赤衣少年见了纪无风有些紧张之色,但言语却盛气凌人:“这不是纪无风纪将军嘛!怎么着?这里可是京兆府的职辖!”

纪无风并不理他,只微微躬身:“见过沁王爷,蓝雨公主。”原来玄装少年是十三王爷皇甫沁,赤衣少年便是公主皇甫蓝雨。

她闻言轻哼一声。就在前几天,宵禁时她心血来潮,突然想吃宝膳堂的玉虾蒸丸子,让一个小黄门偷偷出宫,被这个新上任的羽林军统领逮个正着。

这本是常事,若是平时,羽林侍卫都睁之眼闭之眼过去了,谁知纪无风却不给她面子,硬将那黄门杖责六十,小命都去了半条。

她哪里肯依,告到轩帝那里,轩帝却反将她训了几句,所以这几天也是憋着一股无名火,正好今天十三邀她出来,一时兴起,便在大街上纵起马来。

十三伸手虚抬:“将军不必多礼。”

蓝雨眼尖,瞧见了船上立着的人,一脸喜色,展颜道:“三哥!”轻轻一跃跳下马鞍。身后众人亦下了马,走到桥阑边。

皇甫洛立在船头,一袭白玉云锦长衫,气度雍容,向蓝雨和十三道:“赶得这样急,也不怕惊扰旁人。”虽是出声责备二人,但语气温和,听来如春熙过面。

纪无风亦随众人道:“见过洛王爷。”

皇甫洛向他笑着点点头:“将军今日怎么有闲暇?”

纪无风敛衽道:“恰好今天休沐,便带舍妹出来转转。”

蓝雨诧道:“他是你妹妹?”十三更是脱口而出:“将军何时冒出来个妹妹?”

纪无风仍是漫不经心的微笑,看了心瑶一眼,故意无视她如冰的目光:“舍妹是家父收养的义女,并不住在京城。前几日刚回来。”

十三还有不能置信的怀疑之色,皇甫蓝雨细细打量了心瑶一翻,朗声向纪无风道:“纪无风!你说,我和你妹妹谁穿男装好看些?”

纪无风看看她,又看看心瑶,然后道:“自然公主更像一些。”

蓝雨岂会听不出他的意思,但也不以为忤,向心瑶道:“看你功夫还不弱,改日定要跟你切磋切磋。”

心瑶淡淡道:“我不会武功。”蓝雨哪里肯信,扬起缠金马鞭便要向她甩过去,皇甫洛止道:“蓝雨!”其实二人一在桥上一在船,相隔甚远,哪里能触及心瑶?

蓝雨的马鞭半路生生收住,划出一道破空激响。她歪头看着心瑶,贝齿咬了下唇,不再言语。

皇甫洛察觉一脉幽凉的目光,侧首望去,那个扮男装的女子正淡淡看着自己。澄澈的眸子里一点湛湛星光,她就那样静静站在那里,波澜不惊,却自有一番清贵气质让人无法将她忽视。想起她方才跃出栏外翩若惊鸿游龙的身姿,不觉眉稍掠过一缕春风般的笑意,这个女子如换上女装又如何?

心瑶没来得及转开目光,待明白他脸上的笑意,已是腮满红霞,不自觉垂了头,一点或酸,或甜的味道涨满心间。

蓝雨看着二人,似笑非笑道:“三哥,我和十三哥打赌,谁跑输了谁就在云中鹤摆宴为七哥接风洗尘,这不还没分出胜负呢。”

皇甫洛看她额间细汗浸浸,面有绯色,显是发力狠了。便只向十三说道:“就知道是你老十三的主意,父皇生辰还早,七弟没那么快回来,急什么?是否又是背着母后出来的?仔细回去不揭你的皮。”

十三涎笑道:“三哥别告诉母后她便不知了,以后我们会注意些的。”

皇甫洛顿了顿向纪无风道:“如此将军便随意,我有事先行。”又向十三道:“记得你说的话。”十三与蓝雨对视一笑,同声道:“三哥放心。”

二人竟是同声出气的,皇甫洛无奈摇头,转而向心瑶道:“我送心瑶姑娘上岸。”

心瑶还礼道:“有劳王爷。”

皇甫洛微一点头,含笑碧波。浆动,风起,心瑶一双明眸,却再也转不开。

上岐关位于岐山中枢,乃是天朝北疆的一处军事重镇。漠北风寒,铺天盖地的沙尘遮星蔽月,碎砾打在毡顶上,敲得人心中慌怵。

此刻中军大帐中静穆异常,面首之人闭目靠在虎皮椅上,若不是在椅边上轻敲的修指,旁人还以为他是睡着了一般。

座下一位面相清瞿的中年人,帻巾帽鹰羽扇,眼中一片清明。反倒是对面席上玄衣甲胄的魁梧大汉握着剑柄稍显不安。

帐中悄无声息,唯有猊炉内的青罡炭燃得嚯嚯作响。不过片刻,那大汉心中郁闷难耐,正要揭案而起时帐帘被霍然欣开,一股强劲的风顿时涌进帐内,炭火几近熄灭。

魁梧大汉立时噌起身,来人挎剑入帐,单膝扣首:“王爷,成了!”

面首之人这才睁开眼,缓声道:“带进来。”

赫连单于到现在都还没清醒过来,明明是他带兵来偷袭上岐关的,还未到半路便莫名其妙的遭了道,两万人马全军覆没。而敌人竟是令整个漠北胆寒的风云骑,难道是情报有误?

被风沙刮得生疼的脸一进帐便被扑面而来的暖意砸得有些麻木,他勉强睁开眼,一个身着箭袖武士服的清朗男子正看着他,俊目深泓之中无波无澜,无法窥探他的情绪。

耳边一声暴喝“跪下!”

赫连本能的一挺腰,虽败于敌军阵前,但宁死也不曲。膝弯处一阵巨痛,他无力倒地。臂膀被挟制,动弹不得,又羞又怒,破口骂道:“一帮鼠辈!要杀便杀,给爷个痛快!”

先前那魁梧大汉正憋了一腔闷气无处发泄,听他此语,抬脚踹过去:“他奶奶的,死了的鸭子嘴还硬!看爷爷不剥了你!”

“夏将军!”

夏候川停了举起的手:“王爷…”

赫连闻言一懔:“你是皇甫凌?!”

皇甫凌略一点头:“正是。”赫连疑道:“你不是回尹天了吗?”皇甫凌难得的耐心:“否则,怎么能抓到单于呢?”

赫连双目一张,像要喷出火来:“你使诈!”皇甫凌唇边逸过一缕淡笑,挑眉道:“兵不厌诈,单于没听过么?”

赫连悲愤难当,恨声道:“你杀了我吧。”

皇甫凌剑眉轻轻紧了一下:“郁久闾为人凶戾残暴,喜怒无常,你居然甘心对他俯首?”

赫连冷哼道:“总比你们汉人阴险狡猾来得坦荡!”

皇甫凌眸子一凉,冷声道:“既是如此,本王便成全你。”转身回到席首。

夏候川双眼递向中年人,中年人微一颔首,夏候川喜得亲自押了赫连往帐外走去,须臾便送上赫连首级。

皇甫凌闭目道:“送给郁久闾,就说是我送的大礼。”夏候川领命而去。

中年人手中羽扇顿了顿,向皇甫凌道:“王爷何时返京?”皇甫凌抬眼望向他:“军师看呢?”

楚桑子沉吟道:“自然是越快越好,时间拖得太久,怕尹天会起疑心。”皇甫凌点头:“天明就走。”

楚桑子举目相询:“敕谕上说,限兵五百,会不会是…”皇甫凌目光转向炉中炭火,冷然道:“我只带二十人。”复又闭目道:“放心,他现在还不敢动我。”

楚桑子感觉到他话语中的凉意,也不禁为之心寒。

沉寂半晌,皇甫凌修指轻敲椅边,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这里,就拜托先生了。多则两月,快则一月,我一定赶回来。”

楚桑子郑重道:“王爷放心。”

皇甫凌点点头,不再说话。楚桑子悄悄退出帐外,正碰上肖力和百里战,“军师!”

楚桑子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拉了两人回自己帐中。

“什么?!二十人?!”“那怎么行?”连平素最稳重的百里战也不由十分惊诧。

楚桑子摇着羽扇:“怎么?你们见王爷决定的事有更改过的?”二人语塞。

楚桑子见状微微一笑:“王爷自有他的打算,对了,赫连的部落怎样?”

肖力抢道:“简直溃不成军!这一仗打得痛快!要不是百里拉着我,赫连差点就灭族了。那赫连也真了得,伤了我两个兄弟才捉住他。”

楚桑子摇头道:“要是让夏将军和你一起去,不灭族才怪。”

肖力挠挠头,咧嘴笑道:“所以才显得军师你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用兵有方…”

楚桑子叹笑道:“别贫了!快去你的风云骑挑二十个好手,明早就要和王爷回京。”肖力跳起来转眼消失在帐外。

风云骑共五万余人,由皇甫凌一手组建。在整个漠北来去如风,进退猱狞,所向之处不留完甲。元和二年,在长庭与温伏干氏一战中,硬是以五千之数将温伏干可汗的十万兵马逼退赤城,杀敌过半,而折损不过数百人。

经此一战风云骑又得了个死神骑的称号,随皇甫凌南征北战,攻城略地,以经纬诚服的骄人的战绩威震**,笑傲九洲。只皇甫凌三个字,足以让敌军胆寒。

骁骑将军百里战沉稳机敏,心思缜密,向来与军师楚桑子配合默契,此时见他支走肖力,便知有要事相商,当下也不言语。

灯火瘦长,帐外是将士的铿铿靴声,楚桑子静默片刻,问道:“将军随军有多少年了?”

百里战不想他突然有此一问,略算一下回道:“详安三年入军,迄今已有十九年矣。”

楚桑子颔首:“纪勋大将军麾下,将军是个中翘楚,我还记得当年将军单枪匹马从数百敌军阵中救出王爷的情形,将军骁勇,无人能敌啊。”

百里战面有缅怀之色,叹道:“那时王爷还小,如今,自不能同日而语。”

楚桑子含笑望向他:“纪大将军曾说过,能继承他衣钵,统率三军的唯王爷一人。而今看来,大将军确有先见之明。”

百里战点头:“论心胸,论谋略,说王爷是青出于蓝也不为过。治军严明,兵法诡绝,连老夫也自叹不如。只是,王爷也未免太辛苦了些。”

楚桑子道:“王爷若不辛苦,你道尹天城里的太子还会是太子么?”

见他话中机锋,百里战心下一懔:“先生的意思…”

楚桑子忽而目光如炬,凝视百里战:“朝中之事想必将军也略知一二,王爷与太子手足情深,边疆安,则太子安。”

百里战微一品度,已明白他的意思,了然道:“先生放心,末将追随王爷多年,同心同德,早已将王爷视为军之领袖,令出必从,绝无懈怠。”

楚桑子摇扇道:“得将军此言,乃三军之幸,亦是苍生之幸啊。”

二人倾心而谈,不曾察觉帐外风沙减了劲势,颢空之上皎月芒芒繁星几许,铺泄着四宇之下连绵的大漠,千重万重,是去路,亦是归途。

皇甫凌半梦半醒之间忽见有人走进帐来,一身缃色宫装,端丽雍容,姿妍华贵,熟悉的面容随着灯影幽幽一明,目似春辉。

皇甫凌心潮如涌急急迎上去:“母后!”探手想要抓住母后的手,却总也够不着。

忽又见梁间三尺白绫落下,来人向皇甫凌柔声道:“七郎,要听皇兄的话,好好活下去。”飘然入白绫,那笑容旋即灭了。

“母后!”皇甫凌大喊一声醒来,才发现是南柯一梦。心中既是失望又是孤单,浑然不觉泪凉入骨。再无意睡眠,掀帐而出,天若药玉,旷野苍茫。

皇甫凌眺目足下万里平川,军营绵延纵横捭阖,不多时便有朝阳升起,丝丝缕缕的金光染遍东际,目及处一片溶光的湖沼。

楚桑子等人走过来时,便看到他映潭青峰般的孤影立在霞光之中,让人错生云深不知处的感觉。“王爷,可以启程了。”

皇甫凌并未回头,只嗯了一声。良久,才转身骑上肖力牵来的乘风,清冷的眸子扫过众人,未置一词,转过缰绳策马而去。

数十个风云骑骑兵紧随其后,马蹄扬起薄薄黄尘,模糊了众人视线。

心瑶抬首对上那双春辉般温暖的眸子,心中巨震,不由痴立当场。才压下的气息又翻腾不止,静寂了许久的记忆扑面涌来,如深瀚的潮水几乎将她淹没,又瞬时化作浮光利刃掠过心间,肺腑生疼。

眼前的人明明不是何宇,却又是何宇。熟悉的朗月笑容静似青山,明如渌波,曾在无数个清寥夜晚陪她入眠,她深爱的何宇,为之付出生命的爱情,早已在坠楼的剎那瘫塌,此时才听到清晰的碎裂声,犹在耳边。

是命运?是归宿?还是孽缘?穿越了千年时光,仍摆脱不了他带来的伤楚。水目微酸,心瑶正想掩饰心事,听得桥上有人在呼她名字“心瑶!”

纪无风拔开众人走到栏边,他知道心瑶有些功夫,但许久不见她起来,还是有些担心。

仍在马上的赤衣少年见了纪无风有些紧张之色,但言语却盛气凌人:“这不是纪无风纪将军嘛!怎么着?这里可是京兆府的职辖!”

纪无风并不理他,只微微躬身:“见过沁王爷,蓝雨公主。”原来玄装少年是十三王爷皇甫沁,赤衣少年便是公主皇甫蓝雨。

她闻言轻哼一声。就在前几天,宵禁时她心血来潮,突然想吃宝膳堂的玉虾蒸丸子,让一个小黄门偷偷出宫,被这个新上任的羽林军统领逮个正着。

这本是常事,若是平时,羽林侍卫都睁之眼闭之眼过去了,谁知纪无风却不给她面子,硬将那黄门杖责六十,小命都去了半条。

她哪里肯依,告到轩帝那里,轩帝却反将她训了几句,所以这几天也是憋着一股无名火,正好今天十三邀她出来,一时兴起,便在大街上纵起马来。

十三伸手虚抬:“将军不必多礼。”

蓝雨眼尖,瞧见了船上立着的人,一脸喜色,展颜道:“三哥!”轻轻一跃跳下马鞍。身后众人亦下了马,走到桥阑边。

皇甫洛立在船头,一袭白玉云锦长衫,气度雍容,向蓝雨和十三道:“赶得这样急,也不怕惊扰旁人。”虽是出声责备二人,但语气温和,听来如春熙过面。

纪无风亦随众人道:“见过洛王爷。”

皇甫洛向他笑着点点头:“将军今日怎么有闲暇?”

纪无风敛衽道:“恰好今天休沐,便带舍妹出来转转。”

蓝雨诧道:“他是你妹妹?”十三更是脱口而出:“将军何时冒出来个妹妹?”

纪无风仍是漫不经心的微笑,看了心瑶一眼,故意无视她如冰的目光:“舍妹是家父收养的义女,并不住在京城。前几日刚回来。”

十三还有不能置信的怀疑之色,皇甫蓝雨细细打量了心瑶一翻,朗声向纪无风道:“纪无风!你说,我和你妹妹谁穿男装好看些?”

纪无风看看她,又看看心瑶,然后道:“自然公主更像一些。”

蓝雨岂会听不出他的意思,但也不以为忤,向心瑶道:“看你功夫还不弱,改日定要跟你切磋切磋。”

心瑶淡淡道:“我不会武功。”蓝雨哪里肯信,扬起缠金马鞭便要向她甩过去,皇甫洛止道:“蓝雨!”其实二人一在桥上一在船,相隔甚远,哪里能触及心瑶?

蓝雨的马鞭半路生生收住,划出一道破空激响。她歪头看着心瑶,贝齿咬了下唇,不再言语。

皇甫洛察觉一脉幽凉的目光,侧首望去,那个扮男装的女子正淡淡看着自己。澄澈的眸子里一点湛湛星光,她就那样静静站在那里,波澜不惊,却自有一番清贵气质让人无法将她忽视。想起她方才跃出栏外翩若惊鸿游龙的身姿,不觉眉稍掠过一缕春风般的笑意,这个女子如换上女装又如何?

心瑶没来得及转开目光,待明白他脸上的笑意,已是腮满红霞,不自觉垂了头,一点或酸,或甜的味道涨满心间。

蓝雨看着二人,似笑非笑道:“三哥,我和十三哥打赌,谁跑输了谁就在云中鹤摆宴为七哥接风洗尘,这不还没分出胜负呢。”

皇甫洛看她额间细汗浸浸,面有绯色,显是发力狠了。便只向十三说道:“就知道是你老十三的主意,父皇生辰还早,七弟没那么快回来,急什么?是否又是背着母后出来的?仔细回去不揭你的皮。”

十三涎笑道:“三哥别告诉母后她便不知了,以后我们会注意些的。”

皇甫洛顿了顿向纪无风道:“如此将军便随意,我有事先行。”又向十三道:“记得你说的话。”十三与蓝雨对视一笑,同声道:“三哥放心。”

二人竟是同声出气的,皇甫洛无奈摇头,转而向心瑶道:“我送心瑶姑娘上岸。”

心瑶还礼道:“有劳王爷。”

皇甫洛微一点头,含笑碧波。浆动,风起,心瑶一双明眸,却再也转不开。

上岐关位于岐山中枢,乃是天朝北疆的一处军事重镇。漠北风寒,铺天盖地的沙尘遮星蔽月,碎砾打在毡顶上,敲得人心中慌怵。

此刻中军大帐中静穆异常,面首之人闭目靠在虎皮椅上,若不是在椅边上轻敲的修指,旁人还以为他是睡着了一般。

座下一位面相清瞿的中年人,帻巾帽鹰羽扇,眼中一片清明。反倒是对面席上玄衣甲胄的魁梧大汉握着剑柄稍显不安。

帐中悄无声息,唯有猊炉内的青罡炭燃得嚯嚯作响。不过片刻,那大汉心中郁闷难耐,正要揭案而起时帐帘被霍然欣开,一股强劲的风顿时涌进帐内,炭火几近熄灭。

魁梧大汉立时噌起身,来人挎剑入帐,单膝扣首:“王爷,成了!”

面首之人这才睁开眼,缓声道:“带进来。”

赫连单于到现在都还没清醒过来,明明是他带兵来偷袭上岐关的,还未到半路便莫名其妙的遭了道,两万人马全军覆没。而敌人竟是令整个漠北胆寒的风云骑,难道是情报有误?

被风沙刮得生疼的脸一进帐便被扑面而来的暖意砸得有些麻木,他勉强睁开眼,一个身着箭袖武士服的清朗男子正看着他,俊目深泓之中无波无澜,无法窥探他的情绪。

耳边一声暴喝“跪下!”

赫连本能的一挺腰,虽败于敌军阵前,但宁死也不曲。膝弯处一阵巨痛,他无力倒地。臂膀被挟制,动弹不得,又羞又怒,破口骂道:“一帮鼠辈!要杀便杀,给爷个痛快!”

先前那魁梧大汉正憋了一腔闷气无处发泄,听他此语,抬脚踹过去:“他奶奶的,死了的鸭子嘴还硬!看爷爷不剥了你!”

“夏将军!”

夏候川停了举起的手:“王爷…”

赫连闻言一懔:“你是皇甫凌?!”

皇甫凌略一点头:“正是。”赫连疑道:“你不是回尹天了吗?”皇甫凌难得的耐心:“否则,怎么能抓到单于呢?”

赫连双目一张,像要喷出火来:“你使诈!”皇甫凌唇边逸过一缕淡笑,挑眉道:“兵不厌诈,单于没听过么?”

赫连悲愤难当,恨声道:“你杀了我吧。”

皇甫凌剑眉轻轻紧了一下:“郁久闾为人凶戾残暴,喜怒无常,你居然甘心对他俯首?”

赫连冷哼道:“总比你们汉人阴险狡猾来得坦荡!”

皇甫凌眸子一凉,冷声道:“既是如此,本王便成全你。”转身回到席首。

夏候川双眼递向中年人,中年人微一颔首,夏候川喜得亲自押了赫连往帐外走去,须臾便送上赫连首级。

皇甫凌闭目道:“送给郁久闾,就说是我送的大礼。”夏候川领命而去。

中年人手中羽扇顿了顿,向皇甫凌道:“王爷何时返京?”皇甫凌抬眼望向他:“军师看呢?”

楚桑子沉吟道:“自然是越快越好,时间拖得太久,怕尹天会起疑心。”皇甫凌点头:“天明就走。”

楚桑子举目相询:“敕谕上说,限兵五百,会不会是…”皇甫凌目光转向炉中炭火,冷然道:“我只带二十人。”复又闭目道:“放心,他现在还不敢动我。”

楚桑子感觉到他话语中的凉意,也不禁为之心寒。

沉寂半晌,皇甫凌修指轻敲椅边,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这里,就拜托先生了。多则两月,快则一月,我一定赶回来。”

楚桑子郑重道:“王爷放心。”

皇甫凌点点头,不再说话。楚桑子悄悄退出帐外,正碰上肖力和百里战,“军师!”

楚桑子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拉了两人回自己帐中。

“什么?!二十人?!”“那怎么行?”连平素最稳重的百里战也不由十分惊诧。

楚桑子摇着羽扇:“怎么?你们见王爷决定的事有更改过的?”二人语塞。

楚桑子见状微微一笑:“王爷自有他的打算,对了,赫连的部落怎样?”

肖力抢道:“简直溃不成军!这一仗打得痛快!要不是百里拉着我,赫连差点就灭族了。那赫连也真了得,伤了我两个兄弟才捉住他。”

楚桑子摇头道:“要是让夏将军和你一起去,不灭族才怪。”

肖力挠挠头,咧嘴笑道:“所以才显得军师你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用兵有方…”

楚桑子叹笑道:“别贫了!快去你的风云骑挑二十个好手,明早就要和王爷回京。”肖力跳起来转眼消失在帐外。

风云骑共五万余人,由皇甫凌一手组建。在整个漠北来去如风,进退猱狞,所向之处不留完甲。元和二年,在长庭与温伏干氏一战中,硬是以五千之数将温伏干可汗的十万兵马逼退赤城,杀敌过半,而折损不过数百人。

经此一战风云骑又得了个死神骑的称号,随皇甫凌南征北战,攻城略地,以经纬诚服的骄人的战绩威震**,笑傲九洲。只皇甫凌三个字,足以让敌军胆寒。

骁骑将军百里战沉稳机敏,心思缜密,向来与军师楚桑子配合默契,此时见他支走肖力,便知有要事相商,当下也不言语。

灯火瘦长,帐外是将士的铿铿靴声,楚桑子静默片刻,问道:“将军随军有多少年了?”

百里战不想他突然有此一问,略算一下回道:“详安三年入军,迄今已有十九年矣。”

楚桑子颔首:“纪勋大将军麾下,将军是个中翘楚,我还记得当年将军单枪匹马从数百敌军阵中救出王爷的情形,将军骁勇,无人能敌啊。”

百里战面有缅怀之色,叹道:“那时王爷还小,如今,自不能同日而语。”

楚桑子含笑望向他:“纪大将军曾说过,能继承他衣钵,统率三军的唯王爷一人。而今看来,大将军确有先见之明。”

百里战点头:“论心胸,论谋略,说王爷是青出于蓝也不为过。治军严明,兵法诡绝,连老夫也自叹不如。只是,王爷也未免太辛苦了些。”

楚桑子道:“王爷若不辛苦,你道尹天城里的太子还会是太子么?”

见他话中机锋,百里战心下一懔:“先生的意思…”

楚桑子忽而目光如炬,凝视百里战:“朝中之事想必将军也略知一二,王爷与太子手足情深,边疆安,则太子安。”

百里战微一品度,已明白他的意思,了然道:“先生放心,末将追随王爷多年,同心同德,早已将王爷视为军之领袖,令出必从,绝无懈怠。”

楚桑子摇扇道:“得将军此言,乃三军之幸,亦是苍生之幸啊。”

二人倾心而谈,不曾察觉帐外风沙减了劲势,颢空之上皎月芒芒繁星几许,铺泄着四宇之下连绵的大漠,千重万重,是去路,亦是归途。

皇甫凌半梦半醒之间忽见有人走进帐来,一身缃色宫装,端丽雍容,姿妍华贵,熟悉的面容随着灯影幽幽一明,目似春辉。

皇甫凌心潮如涌急急迎上去:“母后!”探手想要抓住母后的手,却总也够不着。

忽又见梁间三尺白绫落下,来人向皇甫凌柔声道:“七郎,要听皇兄的话,好好活下去。”飘然入白绫,那笑容旋即灭了。

“母后!”皇甫凌大喊一声醒来,才发现是南柯一梦。心中既是失望又是孤单,浑然不觉泪凉入骨。再无意睡眠,掀帐而出,天若药玉,旷野苍茫。

皇甫凌眺目足下万里平川,军营绵延纵横捭阖,不多时便有朝阳升起,丝丝缕缕的金光染遍东际,目及处一片溶光的湖沼。

楚桑子等人走过来时,便看到他映潭青峰般的孤影立在霞光之中,让人错生云深不知处的感觉。“王爷,可以启程了。”

皇甫凌并未回头,只嗯了一声。良久,才转身骑上肖力牵来的乘风,清冷的眸子扫过众人,未置一词,转过缰绳策马而去。

数十个风云骑骑兵紧随其后,马蹄扬起薄薄黄尘,模糊了众人视线。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流连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流连纪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万里重山阻归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