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迫在眉睫

第6章 迫在眉睫

小新民一怔,“高大大您想让我怎么做?”

“将来学成之后,回来建设咱们的家乡。”

小新民有些迷茫,“我能做些啥呢?”

他开导道:“新民,你知道咱们家乡为啥穷吗?”

“嗯···咱们这里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

“好小子,讲得不错。如果把这里环境治理好了,经济会不会好起来呀?”

“这个···应该能吧?”

“肯定能!所以,要想改变咱们家乡的落后面貌,就要从治理环境入手。你要能学到这样的本事就好了。”

“哦,那我该学什么?”

“咱们这里自然环境差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不好,距离沙漠比较近。那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咱们这里准得遭殃。所以,咱们必须治理那片沙漠。”

小新民到访过那片沙漠,不由惊讶道:“大大,那里可是一望无际的沙海。咱们能像过去愚公移山那样,把它搬走吗?”

高栓柱深邃的眼眸露出一丝坚毅,“为了咱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父老乡亲,我们要努力把它变成一片绿洲!”

聪明的小新民顿时懂了,“您说是在它上面植树造林?”

“对头!这是那些专家们给出的建议。”

“您是让我做这些事?”

“是呀。我们这代人跟沙漠斗了半辈子了,不但没有它征服,而且还让它吞噬不少沃土。我们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文化,不懂技术呀。要想制服这片沙漠,咱们必须培养出自己的人才!”

小新民在他的谆谆劝导下,顿时浑身热血沸腾,在高中毕业之际,毅然报考了林业大学。之后,他又进一步进修,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林业研究生。

高栓柱回想到这里,凝重的眉头下,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再说孙海博视察完刘家堡子,天色已经不早了,不得不放弃继续视察塘辛里村的想法,返回了甘宁县城。

当天晚上,他在自己的简陋新家里,连夜撰写一份报告。他要向省里求援了。

省里很快做出了反应,不到三天,便派了两名权威专家到达甘宁。

孙海博就像盼亲人一样,给予这两位专家最高的礼遇,安排他们住在全市最好的宾馆,并派专人安排他俩的起居。

这两位专家年龄都介于五十岁至六十岁之间,一个个把丰富的阅历挂在了脸上。当他俩一受到这个县城的父母官接见,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关于葛辛滩沙漠的情况,我们早在多年前就非常了解了。如果好治理,就不用等到今日了。我们虽然说是专家,却没有撒豆成兵的本事。”

孙海博心里一沉,“两位专家总该能帮我们出个主意吧?”

其中一位姓乔的专家简洁答复,“要想征服那片沙漠,办法只有一个——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孙海博立刻回应道:“我当然清楚这个道理。可关键是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我们过去为植树造林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收效甚微呀。”

另一位专家当即接话,“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过去种不活树木,今后会更加艰难。随着近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咱们这个属于温带大陆气候的地区来说,干旱程度愈加严重,这对于本来缺水的甘宁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当天下午,孙海博组织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召开大规模的会议,不仅下属单位负责人出席,就连各个基层单位负责人也从四面八方齐聚一堂,其中包括谷良镇的王洪元。当然,从省城来的两位生态权威专家作为嘉宾,也离席了会议。孙海博还特意请他俩在发言席入坐。

按照以往常规,孙海博作为新任县高官,应该向与会者做一下自我介绍,讲一些场面上的话。可一次,他绕过了这些环节,直接向与会者开门见山——

“同志们,目前咱们的甘宁地区正遭遇一场从所未有的危机。位于本地区西北方向的葛辛滩沙漠正以每年十几米的推动速度,向我们这座县城气势汹汹逼来。如今,它已经吞噬了谷良镇以北的部分土地,并大有席卷之势。如果任其发展,不仅谷良镇不保,就连甘宁城区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会场内顿时引起一阵骚动,不仅在台下,就连发言席上的与会者也交头接耳。

孙海博保持一副凝重的表情,顿了顿,又朗声讲道:“同志们,我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假如我们不马上采取行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若干年后,必将是一片生命禁区的沙漠。”

现场瞬间安静了,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的话震撼了。

“同志们,还记得前不久席卷本地区,甚至全省的那场沙尘暴吗?它的威力,大家想必已经领教了。但它在这里,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沙尘暴,可处在葛辛滩大沙漠前沿的谷良镇一些乡村呢,它们面临的就是一场大沙暴。在那里,已经发生了房屋损毁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假如我们再不作为,就会成为历史罪人呀!”

这些话戳到了台下王洪元的心坎上,令他潸然泪下,偷偷用衣袖子擦拭一下眼眶。

孙海博激情讲述一通,才交出话语权,“大家有什么话,可以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台下站起一位老男人,他看起来六十岁左右,满头蒙上了浓厚的白霜。脸庞也是七横八纵的沟壑,一副久经风霜岁月洗礼的容颜,仿佛品尽了世间的苦辣酸甜。

孙海博不由一怔,这个小老头并不像一个干部呀,咋还坐在前排位置上?

正当他思忖这位与会者的身份时,身边的秃顶同事悄声告诉他:“他就是张连良主任。”

孙海博的眉头豁然开阔,原来此人就是绿化负责人张主任。他专职本县的绿化工作多年,可是业绩非常惨淡,在孙海博看来,对方应该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官员,个人保养应该不错的,怎么会如此苍老和憔悴?此人的实际年龄不应该超过五十五岁吧?

张连良并没有急于发言,台上台下的与会者齐刷刷把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一个个摒弃凝神。会场肃静得就连呼吸都静止了。

张连良嘴巴刚动,双眼却率先抢镜,上下眼皮频频一番互动,令眼眶模糊一片。

“各位领导,同事们,我要在这里做深刻的检讨。我没有把绿化工作干好······”

孙海博仔细聆听着这位年过半百的下属在大庭广众之下所做的检讨。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对方并没有为工作不利寻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但就凭对方满副风霜的容颜,还能责怪人家没努力过吗?甘宁的环境造成今天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张连良经过一番自我批评和反省之后,又做了最后陈述——

“同志们,我明年就要退休了,在任期间,没有让咱们甘宁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令我抱憾终生。我多么渴望在剩下的时间能够为改变甘宁地区的生态环境出一把力呀!我之前走错了很多路,那么多经验教训刻骨铭心。我们治理环境的工作实在错不起了。我拜托各位能为接下来的工作找一条新路!”

孙海博逐渐收起了对他的偏见,等对方话音一落,不紧不慢鼓掌致意。

其他人也有部分人附和他的节奏。这掌声更像是对过去的告别。

孙海博侧头瞥了一眼身边的秃顶同事:“李县长,您是老甘宁人了,讲一讲您的看法。。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沙猎猎胡杨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风沙猎猎胡杨林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章 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