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3)
“那就正好。”太后倏然开口。
“本后记得李家公子年尚十七,也到了婚配的年纪。”
李恪遂感大事不妙,许允则喜出望外。
这李家公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桀骜不驯的李景则。
此人虽然行事莽撞,年少轻狂,然他门第、样貌、才气,都属上京诸位适龄公子中的佼佼者,实乃许允心目中迎娶女儿的不二人选。
“本后愿意亲自为他们做媒,成就这一对良缘。”
“臣代小女谢陛下、太后恩典。”
太后一开口,许允马上叩谢,生怕她反悔似的。
“嗯。李卿可中意否?”
太后虽这样问,但根本就没看他,那漫不经心摇晃酒杯的模样就是在告诉他:“你不同意也得同意。”
太后心道:“当年你仗着家业,将我一家玩弄于股掌之间,今日落在我手中,那么就该任我摆布。”
李恪在心里盘算道:“我乃朝廷一品高官,我儿起家资品至少也得五品以上,太后此举正好顺水推舟。”
他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娶一貌丑女子虽是委屈了儿子,然能拉拢许家的买卖实在不亏,况且男子有妻有妾不成问题。
于是李恪就半推半就地应下了这门婚事。
二世曾在长街见过那李景则一面。不难看出,他心高气傲,眼里很难容人。
可惜这样一个清高脱俗的人,他很快就要因为一桩婚事沦为全城人的笑柄了。
“二世。”
宴饮即将结束,二世的名字终于从太后嘴里吐出。
她一直绷着神经,现下倒有些释然。
燕饮之宾一时没反应过来。
然当他们反应过来,并且目光堆积到秦书左侧的时候,也依然没弄清楚太后此举何意。
二世轻手轻脚地从青绫步障中走至大厅中央。
周围人屏气凝神地注视着她,她给人一副没什么存在感的样子,方才坐在那里的时候是,如今走过来亦是。
她上身穿粉红花绢上襦,下身着米黄色长纱裙,腰系忍冬莲花纹短围裙,头上挽着服帖又显飘逸的云鬓髻,是和上京众多闺阁女儿别无二致的装束。
秦书看着她,唇边漾起笑意。
这笑难免被下面一干人中某些人给看了去,他们不屑又不解:只是一个算得上姿容尚可的女子,怎教陛下如此痴迷。
“小女见过太后娘娘。”
她举手投足间都是温顺,还带点跟秦书相仿的胆怯。
太后道:“尚可。”
二世并不抬头,等待她详解。
“不必害怕。”
太后说话散漫和威严夹杂。
“早听闻阿书得一妙人,却很少给人见到。”
“本后趁此机会,邀你来与众人一见罢了。”
刻意地与众人一见,今后凡和秦书有关的她都不能置身事外。
“是。”
二世跪伏着应道。
“你起身吧。”
她这才缓缓站起来,抬头。
众人看到一张寡淡又清秀的脸庞,唯一吸引人的便是那双眼睛了。
二世微微瞌目,眼角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一动不动,保持着十分的礼数。
“本将军可曾在哪里见过姑娘?”
王城若有所思,快言快语。他刻意放慢的语调,仿佛是害怕吓到她,但话中又带着一探究竟的困惑和怀疑。
二世心道:“不至于的,王城虽多次出入扶府,但我并未莽撞地同他见过,日后就更不曾了。”
她模棱两可回答:“我见将军,也犹如见故人呢。”
王城被她的对答惹的“哈哈”大笑,他拍手道:“甚妙。”
“有意思啊。”
堂下很多老臣被他这轻慢的态度和二世直率又灵巧的回答吸引,先前压抑的气氛得以散去些。
太后娘娘见此情状,试探地调笑道:“既然王将军如此中意你,不如今日好事成双?”
“她乃吾爱,不可给人。”
太后话音未落,坐下不久的秦书猛然站起,话语中带着慌张和坚决。
“母后若有意为王将军赐婚,他日儿臣为他择良配便是。不可拿二世开玩笑。”
他一语既出,堂下传来意味不明的低笑和私语。
秦书长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庞,平时又没什么主见,在众臣中毫无地位和尊严,总被当做普通的世家公子对待。
他们只体察到了秦书护着二世的话,并未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愤怒和不满。
太后露出探查的眼色,秦书眉头微蹙,脸上怒意收敛,面色讪讪。
二世则是完全不担心这个问题。
依她之见,王城权衡利弊之后肯定觉得她是个麻烦,定会回绝的。
因为他决不会想身边存在一个陛下和太后指派来的人,这是养虎为患。
“陛下真是过于紧张了,在下岂会夺人所爱。”
王城先太后一步开口,不让她有下一步的动作。
秦书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他讪笑道:“将军自然不是这种人。”
他总是给人晦暗不明的感觉,即像刻意为之,又仿佛随意发挥,无形中总能给人两种感受,这两种感受又恰巧和各人心中所想相合,让人信服又辨不出真假。
二世心里佩服道:“真是好高明的手段。”
“难得见阿书如此在意一人。”
众人的心情随着太后的话起起伏伏。
“罢了,今日是本后生辰,本该开怀,我就不说些扫兴的话搅扰诸位兴致啦。”
太后摆了摆手,作大方状。
“众卿随意吧。”
“谢太后恩典。”
一致又如蒙大赦的声音响彻满堂。
此时阳光正从大殿南方斜照过来,灼热的光线高高地穿过殿门口的檐廊,将横木的影子投在内殿的大地上,连其上的雕花一起,在红色的地面上描绘出清晰的轮廓。
屋内觥筹交错。
秦书觉得口干舌燥,他端起桌案上的杯盏一饮而尽,垂眸间看到二世背对着阳光在对他灿烂地笑。
他放下杯盏,也缓慢僵硬地报以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