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恍然已隔世
黑云之中,却传来三个声音,道:“你是何人,敢坏我的好事?”又咦了一声,道,“你竟不是凡人!难怪如此胆大,看来果有几分道行。”
道人闻言,却是一愣,心中甚觉疑惑:“这是什么回事?它怎的竟不识得我啦!”沉声道:“孽畜,你为人所杀,魂魄幸得逃逸,不静修思过,却在此兴风作浪。”
那声音“呸”了一声,讥笑道:“呵呵,你这老道又晓得什么!当年那贼子若非借天地之力,又岂能将我封印?老道,休要不知进退,还不快快退开。今日我便要夺回肉身,重现于世间。”
道人道:“孽畜,竟如此猖狂,真当这世间无人能收你?哼,老道今日便要效法先贤,诛邪杀魔。”
那声音怒极反笑,道:“好老道,你这是找死!哼,今日你若不乖乖退让,待我灵肉合一之时,便将这天地尽数毁灭。”
话声甫毕,只听一声呼啸,一时间阴风大作,血腥之气充塞天地,那黑云分化三股,自三面围向老道。
道人听哀嚎声遍起,似有无数哀魂哭泣,心中一惊,暗道:“这十数年间,又不知被这孽畜吞噬多少生灵,须容它不得!”
道人双手在身前虚按,身后热锅之中的沸水再次飞出,化作无数白色羽箭,射向三团黑云。
那黑云见羽箭势大,心中一凛,道:“难怪敢口出狂言,倒是有几分手段!呵,只这点伎俩,比那老贼尚且不如,如何杀得我?”话声甫毕,一阵狂风骤起,分从三面铺天盖地而来。
道人道:“老道虽技不如人,你却更不复当年。老道今日便教你魂飞魄散!”说罢,便见道人双手前伸,十指相扣,念了一句口诀,一道金光自天空飞出,竟穿过黑云,落在道人头顶。
只一霎时,金光焕发,已将道人笼罩其中,使其法相庄严。
那黑云惊道:“你既非凡人,又不是神仙妖怪,怎的竟可引发天道之力!你到底是什么东西?”
三团黑云跟在狂风之后,化作三只血口巨兽。巨兽状如马而有鳞,口中喷火,直向道人呼啸而去。
道人却不理会,只不停歇吸收天道之力。这时,金光逐渐增强,已将楚歌等四人以及破庙俱都笼罩其中。
那三只巨兽与金光相碰,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金光消逝,道人喷出一口血。
道人闷哼一声,道:“好个孽畜,不愧是与天地共生的存在。分明已是魂散躯离之身,修为几近全无,依然如此了得。”双膝一软,摔倒在地。
又听轰地一声,尘土飞扬,却是那古庙墙壁崩塌,屋顶陷落。
道人转头看去,便见身后庙宇已化作废墟,边缘处有四只脚板露在外面,一动不动。正是那两名衣衫褴褛的汉子,古庙骤然崩塌,他们不及逃脱,竟被当场压死。
道人怒道:“孽畜,你为何滥杀无辜?”
那巨兽笑道:“若非这两人,我要寻到肉身,却不知要再费多少时日。本来也无须杀他二人,只是他们伤我肉身,欲置我于死地,此仇焉能不报!不过两只蝼蚁罢了,何足道哉?”
道人手指巨兽,道:“你……你……”叹息一声,又看向废墟,摇头道,“哎,我早告诫你们,你们偏是不听,现今倒好,枉然丢了性命。”
他巍巍站起身来,道,“孽畜,你草菅人命,如此丧尽天良。老道便是拼了性命,今日也教你有来无回。”
巨兽讥笑道:“只凭借你么?那一点微末道行,凡人之中算得绝顶,想要杀我,却是白日做梦。”说罢,嘶吼一声,再次冲向道人。
道人见巨兽势猛,寻思:“我自得道至今,便再未使那《降魔锻造篇》功法,不想今日又要故技重施。”
只听那道人一声大喝,双掌不断拍出,一连拍出十余掌。掌力催发,在半空之中,化作十余道青光,激射而出。
当此之时,那三只巨兽已然来到,无形威压汹涌而至,与青光相碰,登时化为虚无。
道人见巨兽受阻,精神大振,又拍出数掌。他这几掌,已是倾尽毕生修为,掌力浑厚无比,如排山倒海,扑向巨兽。
那巨兽本在僵持之中,见道人掌力又至,力道之强,委实无以复加,心中惧意顿生:“这不知哪里来的老道,如此了得。若是从前,我肉身尚在之时,又何惧他,只弹指之间,便可将其击杀。”
只听它一声怒吼,道:“好老道,今日暂且放过你。这一箭之仇我且先记下了,待他日我形神合一之时,必报此仇。”说罢,便见青光闪烁,三只巨兽又化作黑云,四散开来,顷刻之间,又归于无形。
道人见黑云退去,惨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叹道:“这厮生于混沌虚空,法力果然强悍无匹,玄妙之处,非我辈所能揣度。今日若非借助天道之力,只怕此间便是老道葬身之所。”
道人待巨兽退去,环顾四周,见楚歌、黄小丫二人兀自昏迷不醒。
楚歌肩上伤口处已不再有黑气涌出,血流渐止,肌肉生出,复旧如初。
道人心中不禁骇然:“这具肉身不愧是天地孕育而生,身受如此重伤,一个时辰未到,便已全然恢复!”
又摇了摇头,喃喃道:“公子啊,当年你重病垂危,已无生机,老臣为报知遇之恩,舍去一身修为,强夺这厮肉身,方才救了你的性命。岂知世事难料,后来国破家亡,你却终于被奸人所害……”
原来这王禅便是当年楚国的相国王禅,楚歌乃是楚国亡国公子。
十二年前,神族西出昊天,以楼兰七国为爪牙,内使羊斟为内应,旬月之间,便攻破建安,亡了楚国。
战乱之中,相国王禅与公子楚歌逃往魏国,会魏国大将军项颜于金陵,以求庇护。岂料项颜心怀叵测,使二子引项府亲军害之。
王禅心知在劫难逃,使了莫大神通,将楚歌重入轮回,蜕变新生。
王禅何等人物,心知神族亡楚之后,必灭楚王后裔,而魏国既已结仇,也是要杀了楚歌,以绝后患。
万般无奈之下,他竟舍了仙人道果,以补全天道残缺,凭此借天道之力,将楚歌送到了荒域。
王禅忆及忘事,不禁潸然泪下,过了许久,方才说道:“你现今再世为人,未知前世因果,徒有神兽肉身。偏生那厮亡我天地之心不死,它欲复活,必须神形合一。公子,你若终究不能开窍,与那厮彻底斩断因果,这天地总有一场浩劫,只是却不知何年何月了。”
王禅苦思许久,心中总是不决,抬头见远处云雾飘渺,脑海忽地灵光闪过,寻思:“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当初既逆天改命,救他性命,今日又何须在此胡思乱量?”
他心中计较已定,登觉胸口舒畅无比,伸手把楚歌夹在肋下,狂笑数声,朗声道:“对也罢,错也罢。若是他日因我一决,而致天地动_乱,那也是天道注定,劫数难逃。”身子霍地拔地而起,直飞云中,御气投南面而去。
楚歌被王禅夹在肋下,凌空而行,冷风凄凄,一阵寒意袭来,不觉悠悠转醒,但见眼前云雾缭绕,耳旁呼呼风响。
过了许久,方才回过神来,登时吓了一跳,大声道:“这……这是什么地方?你要将我带去哪里?”
王禅见楚歌醒来,缓缓收住口诀,拣了一处荒野落地,才把他放下,笑道:“小兄弟,你何事嚷叫?”
楚歌一愣,道:“你把我带来这里作甚?”一面说着,一面左右观望,却不见黄小丫的身影,心中大急,道,“小丫呢?你把小丫弄到哪里去了?”
王禅问道:“小丫?小丫是谁?额,你说的可是方才古庙之中的那个女童?”
楚歌道:“便是那女孩,她叫黄小丫。她是不是给你害死了?”也不理会王禅如何说法,念及黄小丫也死了,又想到自己现今有家不得归,独自在外无依无靠,登觉悲从心来,大声哀嚎起来,道:“你竟将小丫害死啦!”
王禅忙道:“小兄弟,那女童并未死去。你也无须为她烦忧!我看她眉毛下垂,枕骨丰满,且目有神光,必是长寿之相!”
楚歌一愣,止住了哭,道:“你说的话,可当得真么?那小丫去了哪里,我怎的不见她人?”
王禅见他一脸肃然,不禁莞尔,道:“咱们修道之人,又岂能妄言?你且勿急,依老道算来,你俩尘缘未尽,他日必有再见之时。”
楚歌闻言,心中犹自半信半疑,忽地脑中灵光一现,道:“如此说来,你是修道的仙人?”
又想起方才自己清醒之时,正被他挟住,翱翔于云端,当下再无怀疑,纳头拜倒,道:“道爷,你既是仙人,方才想是你从那两个贼人手中救了我的性命。”
他又伸手摸了摸肩膀上的伤口,竟无半点痕迹,只道是王禅相救,钦服之心更甚,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受小子一拜。”
王禅忙扶起楚歌,道:“小兄弟何须行此大礼?老臣……老道可受之不起。”
楚歌哽咽道:“老神仙,现今世道不平,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我妈妈,还有几个兄弟,他们不堪其忧,俱都饿死了。我再不想挨冻受饿啦。我想与你学修仙。”
王禅闻言,甚觉感伤,想起幼年学道之时,亦是满腔热血,不禁叹道,“老道此生修行,愿只为黎民苍生出剑斩不平。”
楚歌听闻此话,心念一动,蓦地又跪了下来,咚咚咚,连着磕了几个响头。
王禅摇头道:“老道知你心意,只是你与老道缘分未至,却不能收你为徒,且勿行此大礼。”
楚歌见他不允,心中大急,道:“老神仙,那咱们俩的缘分何时来到?只怕时机成熟之时,我却又寻不到你啦。”
王禅笑道:“咱们几番相遇,既是天道注定,也是有缘。老道虽不能收你为徒,却有一套修行法门,可传与你修习,你可愿学么?”
楚歌颇感失落,道:“老神仙,你这法门可是修仙之法?似这般可得长生不死、御风驾云么?”
王禅一愣,沉吟道:“咱们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又三百六十旁门,可请仙扶鸾、朝真降圣、休粮守谷,繁不胜举,皆可成正果。只是你这具肉身是天地生成,无法修炼此道。”
楚歌寻思:“这老神仙,莫不是年岁大了,头脑开始蠢笨,说话怎地糊里糊涂,前后不搭?一时说与我几番相遇,今日之前,我何曾见过他?一时又说不能收我为徒,却要传我修炼法门。我问他传我什么法门,他闲扯这许多,却总不说传我什么功法,只道我无法修炼。”
王禅见楚歌深情怪异,心念一转,随即大笑,道:“我有一套修行法门,名为《降魔锻造篇》,乃是我独创的呼吸吐呐之法,足可媲美当今六大门派镇派神功。如此功法,我将之传授与你,你却要应我几件事。”
楚歌也不知六大门派是何物,但听他所言,便知这功法十分不凡,登时欣喜若狂,道:“老神仙尽管直说,我答应你便是。”
王禅点头道:“我传你法门之事,切记不可与旁人说起,便是至亲好友,也说不得,你可能做到?”
楚歌寻思:“我现今有家不能回,更没有朋友伙伴,我便是要去说,也不知该与何人说起。”当即点头答应。
王禅又道:“我这法门不同其他,须每日修习,持之以恒。不可于人前演练,只在夜深人静之时,方可习之。你能否做到?”
楚歌点头道:“老神仙请放心,我自当谨记于心,决计不会有半分违背。”
王禅道:“我这功法十分难练,你用心切记,坚持锻炼。待练成第一层的功法,于世间行走,亦足以自保。”当下将口诀传给了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