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为万世开太平
看明白林凡的意图,旁边杜如晦也笑了起来:“呵呵,安王若有此志,倒真是大唐之福,马御史,安王说的没错,你要觉得他教的不行,你可以去教啊。”
有人出钱办学,还讲究那么多,这是好事。
马周之所以抬这个杠是因为看不惯林凡所为,也并非个人的深仇大恨。
你不能说他教得不好,就阻止他出钱办学吧?
这才是因噎废食,不愧是房谋杜断,杜如晦马上就看到了重点。
李世民一看,这边说到正事了,连忙让人把盖苏文赶走,然后将几个人引到了两仪殿。
民生,教育,这才是大唐的根本。
林凡见杜如晦如此,心想这也不能浪费了,这也是当世大儒,岂能放过。
“杜相,要不你也来当个祭酒吧?”
“哪有那么多的祭酒,若是都如安王一样搞,岂非不值钱了。”
林凡倒是想按后世的职称来,可在这个时代并不响亮,让人听着陌生。
还是祭酒感觉有文化,否则有才的人都不爱来,这是吸引生源的手段。
“那又如何呢,我这是私立办学,又不是官方的国子监,怎么,不能称祭酒?”
李世民听到就笑了:“可以,但我这边不会给你这学府发俸禄的。”
林凡摆摆手:“不用,国库不必投一个钱,我全包了!”
那可是天大的好事,用个职称还不行吗,你要觉得不好,林凡还不拿钱办这个学了。
生源越多,参与科举的人就越多,大唐就越多的人才。
这是天大的好事,以李世民的开明还不至于拎不清。
但一旁的马周还颇有不满:“陛下,以安王这脾性,可别教出什么残暴之徒来,见人就打,先贤之言都忘了。”
那这林凡就不服了,以后大家一起教教看,你现在怎么老揪着这个不放呢?
“马周,那你说说,天下学子,所学为何?”
“为何,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做人,就是礼义廉耻!”
林凡淡淡一笑,那他就不得不盗用一下别人的话了:“依我看,马御史只见不能说错,只能说格局小了。”
马周同样不服:“最基本的都过不去,谈何格局,那你来说。”
“要我说,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不惑。”
“天理昭昭,有时候未必就是温和的,有的道理就很残酷。”
“吾辈所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把这句话扔出来,马周就傻了,他没想到林凡理解得如此透彻。
读书为了什么,大概意思所有人都懂,但那只是朦胧的道理,各有各的说法。
直到北宋的张载,才总结出这么几句话来,所有人的目标才开始清晰。
虽然大宋都不怎么行,可时代还是在进步的,有些担心还是很明白的,人家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思想也不能止步不前。
不光要学先贤,还得发展啊,先贤不是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而是发展的基础。
马周久久说不出话来,其实李世民等人也跟马周一样,他们也惊了。
一直以来,林凡都以善战闻名。
可没人知道,他的思想造诣也达到了这个地步,现场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大儒,他们听到这句话都佩服不已。
“有此一句,安王此生无憾矣!”
“确实,没曾想安王甚得其中精髓,今日拜服!”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这么说了,马周还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没有两位在一旁,林凡这句话也能折服马周。
马周不说话,只是对林凡深深一礼。
郑重行礼过后,他才缓缓起身:“安王,好个为万世开太平,您的邀请我接受了,只是不敢与房杜二相并肩,我做个博士即可。”
“马御史过谦,以你才学,这祭酒也当得。”房玄龄鼓励道。
李世民却说:“既然不是国子监,那马御史也不必太过谦虚了,安王让你做这个祭酒,你就做,来,大家都来建议一下,安王这学府要多大,朕给安排个地方。”
说干就干,李世民哪能让林凡再跑了,他现在富可敌国呢。
既然有钱,那拿出“一点”来做对大唐有益的事,确实是天下之福。
李世民命人取来地图,手随便一指:“此处如何,够不够大?就挨着皇宫,原本我想扩建太极宫的……”
林凡一看,这可是了不得,赶紧阻止:“陛下,这里万万不能啊!”
这是什么地方,就在皇宫北面,紧挨着,这地方是日后大明宫的选址。
绝对不可以,林凡要这么一搞,那大明宫不就没了吗。
虽然说扩建皇宫一直是百官劝阻的,人人都劝谏帝王要节俭。
但对后世来说,历史上任何辉煌的点都是文化遗产,哪怕已经消失了,只有历史记录留存下来,也在告诉后人,当年曾经达到过什么高度。
再说了,大唐现在进展比历史上还快,李世民也不是奢华不得。
“怎么,这不好吗?”
李世民倒是很意外,“先生不是说,国子监都格局小了,要建个大学府?”
“陛下,自然是要建的,但不能占用皇宫的地啊,其实,哪怕在长安城外也未尝不可,免得学子看到长安的繁华,都看不进去书了。”
“这怎么可以……”
“陛下,我原先打算,就在我庄子上建,乡下地方也够。”
李世民一听林凡早就有了想法,那看来是不好改变了,也不强求。
反正,他让林凡知道自己的支持就够了,有什么需要林凡自己会说。
房玄龄问:“那安王要建多大的学府?”
“最少几千人吧,我要建立大唐最高学府,另外还要保留扩建的地方。”
“最少几千!”
他们再次被林凡惊了,不可思议地看着林凡。
杜如晦道:“安王,数千人,是要学多久?”
“每年考核,五年制,若是五年以后最终考核不过,学院就开除。”
“每年也要接受新生入学,同时毕业一批,发给我们学府的专门证书。”
“若是有极为优秀者,留校任教也不是不可能。”
杜如晦苦笑:“那每年都至少有千人进出,大唐的官位可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