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科隆

第八章 科隆

第八章科隆

一首梁祝完全征服了所有人。甚至音乐早已停下后,众人依旧沉迷于此而不得自拔。

良久……

“可以与贝多芬媲美的神曲!”穆勒先生感慨道,再看向刘裕的眼神也完全不同了。不仅他,每一个人看向刘裕的眼神都变了,那是对一个演绎出了神曲的演奏者最应有的尊重。

“这首音乐足以在柏林、维也纳、巴黎,欧洲任何一家顶级音乐馆上映,绝对会震惊欧洲的!!”穆勒先生继续道。

“刘,能告诉我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和它的作者么?”穆勒夫人的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它的名字叫梁·祝……”说到这里刘裕有些犯难了,这首来自后世的曲子是由一所音乐大学里的学员、教师联手创作的,此时离曲子问世还有数十年……而自己第一次听这首音乐便被那震撼人心的曲调打动了,从此便开始疯狂地学习小提琴……

“这个……作曲家我并不认识,是我偶然在中国的街头上听过的一首由中国传统乐器‘二胡’演奏的曲调。我把它修改了一些后,再用从小学过的小提琴把它演绎了出来。”

“这样啊,我能感觉出这个音乐包含了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这个美丽、忧伤、又感人的故事么?”

“如你所愿,夫人……梁祝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故事,名字是由故事的男女主角而命名的;山伯·梁与英台·祝……传说八百年前,有一名年轻读书人前往首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路上认识了另一个年轻人…………”众人慢慢沉浸在刘裕的诉说中,那动人的爱情故事。当刘裕说到祝英台以死相拒家人的婚姻安排,所以人都被打动了。

“真的不知道在那遥远的东方国度也曾存在如此美丽的故事,它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异曲同工的感觉……”

所有人听着刘裕的讲述,竟是如此入迷,以致茶水早已冰凉了也没人发现,没有仆人来换水。不知不觉中,墙上的时钟敲响了十二点,这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时间竟是快速地流逝了。

每一个回到自己房间的人无一不是感到意犹未尽。~~~~

刘裕的房间在二楼,是一间相当大的客房,正对面分别是赫尔曼和特蕾莎的卧室。

%%%%%%%%%%%%%%%%%%%%%%%%%%%%%%%%%%%%%%%%%%%%%%%%%%%%%%%%%%%%%%%%%

第二天早上,刘裕早早的起床了。昨天就和赫夫曼约好了,今天是去市中心参观科隆的日子。

早餐的饭桌上吃着黄油面包,喝着牛奶麦片,大家都友善地与刘裕打招呼,就连特蕾莎也没有了昨天的冷脸,而是很乖巧的道了声早安。看来昨天刘裕的音乐天赋确实给予了她很深的震撼。

吃过午饭后,刘裕便与赫夫曼坐着穆勒家族的马车前往科隆市了。随行的还有特蕾莎,她穿着及膝长裙,头上一顶大大的太阳帽,很有富家女的感觉。

马车开动了,从赫尔曼口中刘裕才知道特蕾莎原来每个星期三和四都要去城里面学钢琴,而今天正好是星期三。

一路上特蕾莎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无论说话还是举止都摆足了淑女的风范,让熟悉那个小淘宝的赫夫曼差点惊掉了下巴。

把特蕾莎在老师的门口放下后,马车继续朝市区内驶去,第一站就是科隆最出名,也是科隆人最为之自豪的建筑;科隆大教堂。

站在这座气势宏伟的教堂,刘裕发现自己确实被震惊了;这座完完全全的哥特式风格,正是以众多、无数笔直的尖塔构成。一个个直插云霄,似乎当初设计者就是希望这座教堂能够成为人间最接近天堂的存在。

古老又复杂的花纹充斥着每一块因时间而发黑的砖头,每一件拿出去都是一件艺术品,实在难以想象这座近百米高的教堂永乐多少块砖头。

走进相对建筑而言显得有些狭小的木门,刘裕感觉自己又来到了另一片洞天;五颜六色的教堂玻璃、讲述着主耶稣和基督教教义的壁画、一句句拉丁文的经文、正前方黄金色的巨型十字架,这都让每一个进来的人内心里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神圣感。

教堂里管风琴在静静地演奏着弥撒,而长长的座椅上也有不少人正低头十指合十祷告着。

刘裕与赫夫曼走到中排一座空着的长椅,也低下头闭上眼睛开始了祷告。

半个小时后,刘裕二人离开了教堂,下一站是前往科隆市政厅。

走在充满着十六世纪风味的街道,刘裕发现科隆这座城市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德国历史的一部分;无论是大教堂还是这些街道,都一如三百多年前,他们见证了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基督教从统一走向分裂。

………………………………………………………………………………

花了一个多小时游逛完了市政厅周围后,刘裕与赫夫曼都已经是饥肠辘辘了。逐决定找一家餐馆解决午饭问题。

这时,刘裕在一处街角发现了一个令他倍感亲切的东西,汉字!

没错,正是汉字,上面用宋体写着‘广东餐馆’(ChinesischeRestaurant)所谓他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既然发现了有中国人,刘裕自然一把拉起赫夫曼朝那里走去。

走近后发现这座店着实有些小,而且门口也略显破败。

推开门走了进去,里面的光线稍微有些昏暗,使得空空荡荡的餐馆显得有些阴森森地。一名站在酒吧台的中年男子听到开门声后抬起了头,急忙挤出了个笑脸,用带有很浓中国口音的德语说道:“欢迎光临”,然后扭头用广东话对餐厅里面后面喊了声:“阿福,来客人啦!”

刘裕看着百年前的同胞,心中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马褂配上西瓜帽,典型的清朝打扮。等中年人走近后,刘裕才看清他长着一副典型的南方人脸型,莫约四十岁出头。

由于刘裕与赫尔曼都带着帽子,加上店内的昏暗,让中年人并没有注意到刘裕的长相,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光线比较充足的餐桌,小心翼翼地问道:“两位先生想吃什么?”

赫夫曼望向刘裕,后者则对中年人用中文问道:“没有餐牌么?”

“还没有做出来……”中年人下意识回答道,说完却忽然感到一阵奇怪,惊奇地看向了刘裕。

“那就来个宫保鸡丁、还有两个老板你觉得拿手的菜吧……对了,再来四瓶啤酒。”

“好嘞,客官稍候,我去厨房吩咐一下。”中年人见果然是同胞脸上露出了友好的微笑,用带有浓浓的广东口音的官话回答道。

见赫尔曼有些好奇地看着自己,刘裕说道:“等一下让你尝尝什么才叫美味!”刘裕可不怕赫尔曼吃不惯,要知道那后世已经证明宫保鸡丁甚和西方人的口味,以致一问到中餐必提‘KungpaoChicken!’。

“刘,他就是你的同胞么?你们刚刚讲的就是中国话?”

“是的,他是中国南方的人,我是来自东边的,我们故乡之间的距离差了一千多公里。”

“难怪,我听他说的话和你平常教我的中国话听起来还不一样呢……”赫尔曼恍然大悟道。

“中国因为非常的大,所以每一个省份,乃至每一个地区都有它的方言。不过朝廷为了方便统治,以首都的方言为标准,设立了所谓的官方语言。当然,虽然方言之间的差距可能很大,但是文字却是完全统一的。”

“中国,真是神秘的国家啊……”赫尔曼如此感叹道。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果然一下子就征服了从未品尝过人间美味的赫尔曼。看他那如狼似虎地吃相,实在是……丢脸。

刘裕向中年人要了双筷子,也不亦乐乎地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后,刘裕便开始和中年人闲聊了。原来他就是老板,与家族里五个年轻人从广东佛山先是到了新加坡,然后再到了伦敦,最后才来的科隆。

据这位姓周的老板所说,全科隆可能只有十几个中国人,而他们这家中餐馆更是全城唯一的。远在海外飘泊忽然见到同胞,老板与刘裕自然都倍感亲切,这气氛也愉快了起来。甚至老板还来了兴致拿出了家乡的米酒,就这么和刘裕喝上了。

就在众人最开心的时候,餐馆大门被打开了,三名德国青年走了进来。老板见状后只得给刘裕一个抱歉的笑容,起身迎上去微笑道:“欢迎光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近代国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近代国士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科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