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胖子词人张耒

五十八、胖子词人张耒

苏门四学士“之胖子词人张耒

--兼析词牌名《少年游》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中最小的一个。他小时候就很聪惠,13岁能文,17岁的时候在陈州得到苏轼和苏辙的赏识钟爱,20岁考中进士,苏轼曾称赞他的文章“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他也一生都以苏门弟子自居。苏轼在京城负责贡举考试的时候亲点张耒作他的助手,可见对他的倚重。“苏门六学士”的命运由此也跟他们的老师紧密相连,仕途坎坷是他们共同的人生轨迹。晁补之称他“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就是对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才俊的称许。

《王直方诗话》记载了他们同门相互写诗嘲戏的故事。陈师道《赠张文潜》诗:

张侯便然腹如鼓,饥雷收声酒如雨。读书不计有余处,尚著我辈千百许。

翻湖倒海不作难,将军百战富善贾。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

秋来待试丞相府,榖马砺兵吾甚武。商周不敌闻其语,一战而霸在此举。

百年富贵要自取,人将公卿还尔汝,德如墨君谁敢侮。

黄庭坚的调侃更有意思,其《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诗云: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一个说他“张侯便然腹如鼓,雷为饥声汗如雨。”另一个说他“六月火云蒸肉山。”可见张耒不但魁梧,且是个大胖子。但他形象虽然不算翩翩佳公子,风流韵事却并不缺乏,《苕溪渔隐》中记载他任职许州时喜欢官妓刘淑奴,并写词《少年游》以赠: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这首《少年游》其实算得上是标准的艳词,品格不算很高。金庸在《天龙八部》第二十三回《塞上牛羊空许约》中引用为段正淳亲笔为阮星竹写成挂在竹屋里的条幅。下署“书《少年游》付竹妹补壁。星眸竹腰相伴,不知天地岁月也。大理段二醉后狂涂。”刻画了段阮之间的旖旎浓情。金大侠这一引用不要紧,却使这首词流传很广,为年轻一代所熟知。对宋词的推广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少年游》调见《珠玉集》,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它作为词牌名。《乐章集》把它列为林钟商调。因韩淲词,有“明窗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蜡梅枝》;萨都刺词,名《小栏杆》。此外还有《少年游令》等名称。这个词牌名的体例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七个版本,全部来自晏殊的词。词格为双调,自四十八字到五十二字不等,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刘淑奴是官妓,官妓只应招陪宴。在宋代,官妓和民妓有着根本的区别,她们有些像唐乐府里的歌舞伎,一种由官家拿钱供养的职业,是严禁和应酬交往的官员发生性关系的。年轻的张耒刚到许州任上,便猝不及防遭遇了他以后怀念一生的女子。淑奴的歌声姿容让他痴迷,而淑奴也仰慕他的才情,酒席间拼命地喝酒,把自己灌得一塌糊涂。后来醉得很了,歌也唱不下去了,连颜色都分不清了,可她还记得张公子,那个一心想听她唱歌的张公子。

后来刘淑奴再见到张耒,就将他延入闺房,帘幕低垂,香炉里轻烟袅袅,并问他:“可能帮我脱离乐籍,您的老师苏大人不是曾经用一首诗帮润州郑容、高莹脱籍从良?”可张耒不是苏轼,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名声和面子。应酬唱合是一回事,落籍从良是另一回事,而如若与官妓有超出一般酬唱的关系是有危险的。他没有抛弃官职,携妓隐居白头的勇气。

张耒去职后,总是念念不忘这段被埋葬了的情缘,又写了一首《秋蕊香》,算是对这段情的交代: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张耒在苏门子弟中存词最少,《能改斋漫录》说他只有这两首词,后来经近人赵万里辑录,一共六首,名为《柯山诗余》。他的词还是以绮艳之词最堪为代表作,象《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这样的词句,只怕苏轼看到,也会象批评秦观一样批上一句“象柳七作词”的。张耒偶尔有抒发自己遭党锢不得其用的牢骚,如“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满庭芳》)也带有颓丧消沉的气味。但他被放逐时期所作的诗,却呈现出相反的面貌,“笔力绝健”,如《夜坐》诗道:“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样的兀傲情操,使他成为苏门师友中最后在世的一个之后,“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词中的张耒面目模糊,诗中却象他的生活一样,保持着一颗不肯凋零的心。

张耒在颍州得到苏轼死讯,举哀行服。自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相继去世,张耒独存,士人均向他问学。张耒文风,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平易舒坦。对南宋诗人学习唐调,开了风气。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集中有乐府诗、古律诗30余卷,近1700首,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多以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居多,颇有白居易、张籍、王建之风,不尚雕琢。如《田家》、《海州道中》等。他的写景抒怀诗,真醇自然,清新圆润,而人寻味。如咏乡土风物和农夫忧乐,反映出卖苦力者艰辛的《劳歌》,描绘农人劳动“半归仓廪半输王”痛苦的《输麦行》,写迫于饥寒农民操戈为盗的《和晁应之悯农》等,在题材和思想的开拓上颇具新意。张耒诗风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很少硬语僻典,晁补之曾在《题文潜诗册后》赞称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

苏门四学士“之胖子词人张耒

--兼析词牌名《少年游》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中最小的一个。他小时候就很聪惠,13岁能文,17岁的时候在陈州得到苏轼和苏辙的赏识钟爱,20岁考中进士,苏轼曾称赞他的文章“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他也一生都以苏门弟子自居。苏轼在京城负责贡举考试的时候亲点张耒作他的助手,可见对他的倚重。“苏门六学士”的命运由此也跟他们的老师紧密相连,仕途坎坷是他们共同的人生轨迹。晁补之称他“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就是对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才俊的称许。

《王直方诗话》记载了他们同门相互写诗嘲戏的故事。陈师道《赠张文潜》诗:

张侯便然腹如鼓,饥雷收声酒如雨。读书不计有余处,尚著我辈千百许。

翻湖倒海不作难,将军百战富善贾。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

秋来待试丞相府,榖马砺兵吾甚武。商周不敌闻其语,一战而霸在此举。

百年富贵要自取,人将公卿还尔汝,德如墨君谁敢侮。

黄庭坚的调侃更有意思,其《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诗云: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一个说他“张侯便然腹如鼓,雷为饥声汗如雨。”另一个说他“六月火云蒸肉山。”可见张耒不但魁梧,且是个大胖子。但他形象虽然不算翩翩佳公子,风流韵事却并不缺乏,《苕溪渔隐》中记载他任职许州时喜欢官妓刘淑奴,并写词《少年游》以赠: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这首《少年游》其实算得上是标准的艳词,品格不算很高。金庸在《天龙八部》第二十三回《塞上牛羊空许约》中引用为段正淳亲笔为阮星竹写成挂在竹屋里的条幅。下署“书《少年游》付竹妹补壁。星眸竹腰相伴,不知天地岁月也。大理段二醉后狂涂。”刻画了段阮之间的旖旎浓情。金大侠这一引用不要紧,却使这首词流传很广,为年轻一代所熟知。对宋词的推广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少年游》调见《珠玉集》,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它作为词牌名。《乐章集》把它列为林钟商调。因韩淲词,有“明窗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蜡梅枝》;萨都刺词,名《小栏杆》。此外还有《少年游令》等名称。这个词牌名的体例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七个版本,全部来自晏殊的词。词格为双调,自四十八字到五十二字不等,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刘淑奴是官妓,官妓只应招陪宴。在宋代,官妓和民妓有着根本的区别,她们有些像唐乐府里的歌舞伎,一种由官家拿钱供养的职业,是严禁和应酬交往的官员发生性关系的。年轻的张耒刚到许州任上,便猝不及防遭遇了他以后怀念一生的女子。淑奴的歌声姿容让他痴迷,而淑奴也仰慕他的才情,酒席间拼命地喝酒,把自己灌得一塌糊涂。后来醉得很了,歌也唱不下去了,连颜色都分不清了,可她还记得张公子,那个一心想听她唱歌的张公子。

后来刘淑奴再见到张耒,就将他延入闺房,帘幕低垂,香炉里轻烟袅袅,并问他:“可能帮我脱离乐籍,您的老师苏大人不是曾经用一首诗帮润州郑容、高莹脱籍从良?”可张耒不是苏轼,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名声和面子。应酬唱合是一回事,落籍从良是另一回事,而如若与官妓有超出一般酬唱的关系是有危险的。他没有抛弃官职,携妓隐居白头的勇气。

张耒去职后,总是念念不忘这段被埋葬了的情缘,又写了一首《秋蕊香》,算是对这段情的交代: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张耒在苏门子弟中存词最少,《能改斋漫录》说他只有这两首词,后来经近人赵万里辑录,一共六首,名为《柯山诗余》。他的词还是以绮艳之词最堪为代表作,象《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这样的词句,只怕苏轼看到,也会象批评秦观一样批上一句“象柳七作词”的。张耒偶尔有抒发自己遭党锢不得其用的牢骚,如“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满庭芳》)也带有颓丧消沉的气味。但他被放逐时期所作的诗,却呈现出相反的面貌,“笔力绝健”,如《夜坐》诗道:“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样的兀傲情操,使他成为苏门师友中最后在世的一个之后,“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词中的张耒面目模糊,诗中却象他的生活一样,保持着一颗不肯凋零的心。

张耒在颍州得到苏轼死讯,举哀行服。自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相继去世,张耒独存,士人均向他问学。张耒文风,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平易舒坦。对南宋诗人学习唐调,开了风气。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集中有乐府诗、古律诗30余卷,近1700首,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多以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居多,颇有白居易、张籍、王建之风,不尚雕琢。如《田家》、《海州道中》等。他的写景抒怀诗,真醇自然,清新圆润,而人寻味。如咏乡土风物和农夫忧乐,反映出卖苦力者艰辛的《劳歌》,描绘农人劳动“半归仓廪半输王”痛苦的《输麦行》,写迫于饥寒农民操戈为盗的《和晁应之悯农》等,在题材和思想的开拓上颇具新意。张耒诗风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很少硬语僻典,晁补之曾在《题文潜诗册后》赞称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

苏门四学士“之胖子词人张耒

--兼析词牌名《少年游》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中最小的一个。他小时候就很聪惠,13岁能文,17岁的时候在陈州得到苏轼和苏辙的赏识钟爱,20岁考中进士,苏轼曾称赞他的文章“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他也一生都以苏门弟子自居。苏轼在京城负责贡举考试的时候亲点张耒作他的助手,可见对他的倚重。“苏门六学士”的命运由此也跟他们的老师紧密相连,仕途坎坷是他们共同的人生轨迹。晁补之称他“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就是对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才俊的称许。

《王直方诗话》记载了他们同门相互写诗嘲戏的故事。陈师道《赠张文潜》诗:

张侯便然腹如鼓,饥雷收声酒如雨。读书不计有余处,尚著我辈千百许。

翻湖倒海不作难,将军百战富善贾。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

秋来待试丞相府,榖马砺兵吾甚武。商周不敌闻其语,一战而霸在此举。

百年富贵要自取,人将公卿还尔汝,德如墨君谁敢侮。

黄庭坚的调侃更有意思,其《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诗云: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一个说他“张侯便然腹如鼓,雷为饥声汗如雨。”另一个说他“六月火云蒸肉山。”可见张耒不但魁梧,且是个大胖子。但他形象虽然不算翩翩佳公子,风流韵事却并不缺乏,《苕溪渔隐》中记载他任职许州时喜欢官妓刘淑奴,并写词《少年游》以赠: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这首《少年游》其实算得上是标准的艳词,品格不算很高。金庸在《天龙八部》第二十三回《塞上牛羊空许约》中引用为段正淳亲笔为阮星竹写成挂在竹屋里的条幅。下署“书《少年游》付竹妹补壁。星眸竹腰相伴,不知天地岁月也。大理段二醉后狂涂。”刻画了段阮之间的旖旎浓情。金大侠这一引用不要紧,却使这首词流传很广,为年轻一代所熟知。对宋词的推广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少年游》调见《珠玉集》,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它作为词牌名。《乐章集》把它列为林钟商调。因韩淲词,有“明窗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蜡梅枝》;萨都刺词,名《小栏杆》。此外还有《少年游令》等名称。这个词牌名的体例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七个版本,全部来自晏殊的词。词格为双调,自四十八字到五十二字不等,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刘淑奴是官妓,官妓只应招陪宴。在宋代,官妓和民妓有着根本的区别,她们有些像唐乐府里的歌舞伎,一种由官家拿钱供养的职业,是严禁和应酬交往的官员发生性关系的。年轻的张耒刚到许州任上,便猝不及防遭遇了他以后怀念一生的女子。淑奴的歌声姿容让他痴迷,而淑奴也仰慕他的才情,酒席间拼命地喝酒,把自己灌得一塌糊涂。后来醉得很了,歌也唱不下去了,连颜色都分不清了,可她还记得张公子,那个一心想听她唱歌的张公子。

后来刘淑奴再见到张耒,就将他延入闺房,帘幕低垂,香炉里轻烟袅袅,并问他:“可能帮我脱离乐籍,您的老师苏大人不是曾经用一首诗帮润州郑容、高莹脱籍从良?”可张耒不是苏轼,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名声和面子。应酬唱合是一回事,落籍从良是另一回事,而如若与官妓有超出一般酬唱的关系是有危险的。他没有抛弃官职,携妓隐居白头的勇气。

张耒去职后,总是念念不忘这段被埋葬了的情缘,又写了一首《秋蕊香》,算是对这段情的交代: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张耒在苏门子弟中存词最少,《能改斋漫录》说他只有这两首词,后来经近人赵万里辑录,一共六首,名为《柯山诗余》。他的词还是以绮艳之词最堪为代表作,象《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这样的词句,只怕苏轼看到,也会象批评秦观一样批上一句“象柳七作词”的。张耒偶尔有抒发自己遭党锢不得其用的牢骚,如“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满庭芳》)也带有颓丧消沉的气味。但他被放逐时期所作的诗,却呈现出相反的面貌,“笔力绝健”,如《夜坐》诗道:“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样的兀傲情操,使他成为苏门师友中最后在世的一个之后,“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词中的张耒面目模糊,诗中却象他的生活一样,保持着一颗不肯凋零的心。

张耒在颍州得到苏轼死讯,举哀行服。自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相继去世,张耒独存,士人均向他问学。张耒文风,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平易舒坦。对南宋诗人学习唐调,开了风气。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集中有乐府诗、古律诗30余卷,近1700首,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多以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居多,颇有白居易、张籍、王建之风,不尚雕琢。如《田家》、《海州道中》等。他的写景抒怀诗,真醇自然,清新圆润,而人寻味。如咏乡土风物和农夫忧乐,反映出卖苦力者艰辛的《劳歌》,描绘农人劳动“半归仓廪半输王”痛苦的《输麦行》,写迫于饥寒农民操戈为盗的《和晁应之悯农》等,在题材和思想的开拓上颇具新意。张耒诗风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很少硬语僻典,晁补之曾在《题文潜诗册后》赞称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宋词风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宋词风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五十八、胖子词人张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