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孙仲谋皖城议军情 曹…

第十章 孙仲谋皖城议军情 曹…

古时传递消息全靠人力,沿途广设驿站,往来接替,日夜不停,恰如孙权手中所拿的这封军报,正是自雍州传来,再层层传递,快马加鞭之余,沿途不知经过多少人之手。得益于水系船运的发达,江东传递消息的速度上还要更快一些。

而这封万里之外的小小军报却震动了整个江东。

朱桓愤然起身:“这诸葛亮什么时候得胜不好,非要这时候,好不容易曹休已经动摇,眼看谋划将成,万一这曹休带兵前往雍凉,就前功尽弃了。”

孙权坐在上首,深知自家奋武将军的脾气,便开口劝慰道:“休穆何须如此?依我看来,曹休只是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才被重用,并非有勇有谋的名将,如今魏国西线大败,他断然不会撤军回援,反而更加急迫开战。”

朱桓对孙权的话深以为然,即使吴候的军事水平实在堪忧,但论起政治来,在座几位无人能及。

陆逊也认为曹休此人自恃身份,好大喜功,常常轻看他人,想来是不会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

陆逊所说的好机会自然是指鄱阳太守周鲂不惜断发诱敌,假意投降,而曹休已经来信确认近期将率大军出征,希望周鲂能履行承诺,夹击皖城。如此一来,这位魏国大司马就要深入敌境,吴军就可群起而攻之。

而周鲂此刻正在皖城,不仅有他,同来的还有陆逊、朱桓、全琮、丁奉等人,军中精锐尽出,为了避人耳目,堪称大费周章,若真的因为诸葛亮在陇右得胜,曹休便撤军不再想这回事,那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孙权本人尚且不安,也怪不得朱桓如此暴躁,只是如今计谋百出,已经穷尽人力,也只能静观。

这时有亲卫进来通报,说周礼前来求见,孙权立刻坐直身体,命令速速带周礼前来。

孙权看得周礼面有喜色便放下心来,倚在椅背上,也不去看曹休的书信,反而直接交给陆逊。信中约定好下个月也就是七月共同起兵,孙权再一次强调:“武昌已多次催促,我明日将离开皖城,伯言在此指挥内外军队,有节制诸将之权。”

这时朱桓出列,对着孙权说道:“大王,正如您所言,曹休不过依仗着自己的宗室身份,本身并非有谋略,此次必然折戟于庐江,败后逃亡必然经过挂车、夹石,若我们派遣军队断其归路,必能斩杀甚至俘获曹休,到时长驱直入攻占寿春,割据淮南,可谓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伯言为此地主帅,都听他的。”

陆逊想了想,认为还是过于冒险,拒绝了朱桓的提议。

朱桓并不服气,站起来大声说道:“诸葛亮,一介书生,首次北伐就拿下雍凉,我们这些多年带兵的将军难道不觉得羞愧吗!天下人都说大王您是守成之主,任用的部下也都是守成之臣,我先前常常为此与人辩解,如今良机就在眼前,我们为何要放弃!”

朱桓的脾气孙权最为了解,他也时常在想也只有我这个贤明的君王可以容得下他。不过,这番话说的也确实有理,如今诸葛亮珠玉在前,如果仍旧不得寸土实在有点难堪。

只是刚才话已经说出,再直接下令着实有损颜面。于是令众人先回去休息,单独留下了陆逊商讨。

陆逊原本以为孙权留下是想商讨决战地点的选择,刚想说出石亭二字时,却被孙权抢了先:“伯言,夹石那等不能想想办法。”

陆逊呆住,明明刚才还说以我为主,如今怎么又变卦啦。只是魏国实在兵多,又善陆战,骑战,九万之众尚且不稳,何况再行分兵之策呢。一念至此,陆逊本想开口拒绝,但又听孙权说道:“伯言想必也听到了风声,我在武昌已经制作了数百辆乘舆车具,故而此战只能胜,而且大胜!”

陆逊心想:您那么大动静,就连乡下的妇人都知道吴王拥有皇帝出行的马车,我又怎么不知道。但还是装作惊讶的样子,恭敬地说道:“大王早就拥有九五之实,只是忠于汉室,不图虚名,如今二帝并立,正需要您早登大统以安人心,以此廓清寰宇,至于大王所说的夹石,我必定会有所安排的。”

孙权听后很是高兴,第二天的会议上,陆逊果然提出建议:以朱桓部五千、郡兵五千出兵夹石。郡兵的战斗力自然比不上本部兵马,不过朱桓也并非不知进退,只是请求让自己带兵前往,陆逊以前线更加重要,需要强将坐镇为由拒绝了朱桓。周鲂见状请缨出战,陆逊便将庐江、江夏二郡的郡兵以及五千士卒都交给他管理,并授予他荡寇将军的军职。孙权见状,便不再逗留,折返武昌处理政务去了。

而曹休虽然下定决心出兵,甚至已经开始调遣兵力,但仍面临重重压力,他没有想到曹真竟然会败,而且是如此大败,竟丢了陇右,他也想过就此罢兵,前往关中与诸葛亮决战,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张郃都败了,自己又哪里有必胜的道理,反倒是眼前的庐江、鄱阳似乎唾手可得。

曹休心里很清楚皇帝是不太赞成出兵的,只不过自己仗着年龄大、资历老曹睿不便驳斥罢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至于其他人,尚书蒋济、豫州刺史贾逵又算什么东西?我当年被武帝称赞为千里驹时,你们又有什么功业可言,此时竟然敢出言反驳,既然如此,那这次我必须要立下大功,让你们好好瞧一瞧。

这场仗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如今也只是引而不发,曹睿本人在多方权衡下也同意了曹休的计划,甚至调动荆州、豫州各路军队配合,让司马懿攻江陵,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攻东关,以此来缓解曹休的压力。曹睿如此做并不仅仅是维护曹休,更是因为他也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人心,尤其是以曹氏宗亲为帅的胜利,曹真作为军事长官,已经受到处罚,被贬为了车骑将军,遍观朝堂,有能力也有资格的宗室只有曹休,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曹睿本人对于夺回陇右其实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他甚至有点惧怕再次与诸葛亮开战。

于是半推半就的曹睿批准了这次由曹休主导的军事行动,但始料未及的是这次仍然没有为他带来渴望已久的胜利

时间来到七月,曹休终于准备妥当,他为此召集了十万的人马,包括淮南一线的边军与洛阳的中军,这几乎相当于蜀汉倾国的兵力,足以可见魏朝堂内部对于此次伐吴的重视。

大司马曹休此时尚在寿春城内,他又在脑中复盘了一下接下来的军事计划,认为并没有什么疏漏。他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后背,那里又微微胀痛,幸好医官说好好调理,并无大碍,而以自己的权势什么珍贵药材寻不到?

他的儿子见父亲有起身的意思,便取来甲胄,这铠甲是昔日曹休攻下辩立功时曹操所赠,如今曹操已经去世多年,而这副甲胄经细心保养仍然光亮如新。曹休今日并没有追忆故人的闲情,他在曹肇的帮助下披上了甲,近年来他能感觉到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力有不逮,可曹肇却仍没有表现出可独当一面的气魄,不仅是他,整个曹氏宗族里,曹真的儿子曹爽、夏侯惇的儿子夏侯充、夏侯楙、曹仁的儿子曹泰全然没有父辈的那种豪气,仿佛是在糖水里长大般,怎能带兵打仗,数来数去,唯有妙才的儿子夏侯霸还算勇武,颇像其父。

曹肇并不知道自家父亲在想什么,他也不敢问,最近曹休喜怒无常,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动辄就打骂不停,幸好这种沉默并未持续太久,文钦等将领纷纷来到,曹休起身,宣布出征。正如事先安排的,文钦率两万步骑当做先锋,探查敌情,曹休本人统领剩余军队当做主力。

十万大军依次开拔,城门大开,鱼贯而出,绵延数里,阳关照射下,铠甲熠熠生辉,从远处看,便如天兵天将般威武。曹休站立在城门上,看得真切,情由景生,忽生得一股豪迈之情,本想说点什么,但思索半天,困于才情,还是一无所得。就在恍惚间,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那是武皇帝的诗句,“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曹休轻轻的吟诵着,又仿佛回到了昔日场景,只是过去数十年,这天下仍未太平,大魏仍然没有渡过长江,不过这次定然有所不同!

接着,他唤来佐吏,吩咐道:“去给周鲂送封信,就说我已经上奏天子封他为鄱阳候,他的侄子周礼为中郎将,希望他能按时起兵,共图大业。”又派人催促文钦加快行军速度,准许他可以舍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全力前进,又派人将行军路线详细绘制,传回洛阳长安。

随从依次离开,这段城墙上除了他空无一人,曹休望向远方,那是武皇帝都未能踏足的地方啊。他低声说道:“贾豫州,庸人耳,千里驹者,岂可居于人后。”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构三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重构三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 孙仲谋皖城议军情 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