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昭王复楚(4-6-1)
六、昭王复楚(4-6-1)
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后,先是重赏了复国之臣,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等。以子西为令尹,子西觉得,斗怀曾想杀楚王,建议楚王不要赏他,楚昭王以德报怨,还赏了斗怀。而申包胥却逃赏:“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楚昭王将其妹季羋嫁给了钟建,并以钟建为乐尹。
楚昭王在随的时侯,子西临时用权,担心楚人溃散,于为王车服,在脾泄(楚邑)建政。后来知道楚昭王的去处后,就去车服跟从楚王。
楚昭王十二年(-504),吴又伐楚,吴太子终累(夫差兄)败楚舟师(水军),执获了楚将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子西所率领的陵师(陆军),楚人很是害怕,于是就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九十里),于是励精图治,楚国逐步安定下来。
昭王复国后,在外事上,主要是整理因吴伐楚而离弃的一些诸侯国和蛮夷,如二十年(-496)灭顿与二十一年(-495)灭胡,二十二年(-494)围蔡报柏举之役。二十五年(-491)克夷虎,禽蛮子,与吴争夺陈等。
二十年,顿子欲事晋,这时,楚国已从吴伐楚中缓过来,楚昭王就派公子结、
陈公孙佗人帅师伐顿,二月辛巳,灭之,俘顿子牂(zāng)。同样,胡子豹也不事楚,还在吴伐楚时,趁火打劫,侵俘靠近胡的楚国边邑,甚至出语轻狂,毫不惧楚,第二年二月,楚也伐灭胡。
昭王十年的吴伐楚,实因蔡而起,此时,蔡依然是蔡昭侯在位,二十二年春(-494),楚令尹子西师兵围蔡,在离蔡都一里筑垒,屯兵九天九夜,蔡人惧而权服楚,楚人置蔡人于江汉间而退军。很快,蔡人请求迁入吴,吴也答应,这样离吴近,好相救,迁吴之策,蔡昭侯没有与其大夫计议,后来蔡迁到州来,到楚昭王二十五年(-491),蔡昭侯将要朝吴,这时,蔡大夫害怕又要迁,于是就发动叛乱,杀掉了蔡昭侯。立昭侯子朔为君,是为成侯。
这时,吴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到春秋战略格局。吴国方面,因为,吴伐楚时越偷袭越,而与越的矛盾加深,越国也逐步强大起来,在越君允常时期,就与吴王阖闾积怨很深。越君允常死,勾践即位,楚昭二十年,吴王阖闾趁机伐丧,结果被勾践打败,吴王阖闾也被斩掉了其大脚指,事后或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其子夫差即位,立誓报越。这样,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吴越矛盾替代的吴楚矛盾,吴楚互伐时期就结束了。春秋争霸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江东,吴越先后称霸一方,而且越过江淮侵凌中原。
晋国方面,由于吴楚相争,楚无力北顾,晋在中原长期失去了竞争对手,于是内部矛盾突显。晋从晋平公(-557-532,名彪,晋悼公子)开始,政就在私门了,史载:
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史记·晋世家》)
昭公(名夷,晋平公子,-531-526在位)、顷公(名去疾,525-512在位),“六卿强,公室卑。”到晋顷公十二年(-514),六卿因为祁傒孙(祁傒之孙祁盈,晋大夫)的过失,通过晋君,将仅有点势力的晋宗亲祁盈与叔向子(叔向之子杨食我,祁盈之党,受牵连)与也铲除了,将祁盈、杨食我的封邑,分而割之。“晋益弱,六卿皆大。”(《史记晋世家》)
六卿是指,赵、魏、韩、范、中行(荀氏)、知氏六大卿大夫家族。在晋宗室益弱的情况下,六卿之间的矛盾也突现出来了。六卿中,要数赵的势力较大,在晋定公时期,赵是赵简子(赵鞅),魏是魏侈(魏曼多,即魏襄子,魏简子子),中行氏是荀寅(中行文子),范是范吉射(士鞅之子),韩是韩宣子(名起)。其时,赵简子执掌晋政。到晋定公十五年(-497),赵简子与邯郸午(赵午,赵夙之后,赵鞅五从兄弟)的矛盾,邯郸午求救于范、中行,遂引发了赵与范、中行的矛盾,韩与魏支持赵鞅,结果,是范、中行战败,奔朝歌,几年后,范、中行奔齐,二氏绝灭。晋由六卿变为韩、赵、魏、知四卿。数十年后,四卿也发生矛盾,最终韩赵魏一同攻灭知伯,三家分晋,晋亡。
在齐,齐景公长期即位,由于外交政策上采取了倾晋的政策,因而国无大事,只是因鲁阳虎之乱而常与鲁发生矛盾。如,短暂收留昭公,后来阳虎败,短暂收留阳虎,鲁定公七年,侵鲁取郓,定公十年,与鲁会于夹谷,遇胁孔子失败等。
同时,因晋乱,由于郑支持范与中行氏,因而晋伐郑。败郑于铁(-493)。
六、昭王复楚(4-6-1)
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后,先是重赏了复国之臣,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等。以子西为令尹,子西觉得,斗怀曾想杀楚王,建议楚王不要赏他,楚昭王以德报怨,还赏了斗怀。而申包胥却逃赏:“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楚昭王将其妹季羋嫁给了钟建,并以钟建为乐尹。
楚昭王在随的时侯,子西临时用权,担心楚人溃散,于为王车服,在脾泄(楚邑)建政。后来知道楚昭王的去处后,就去车服跟从楚王。
楚昭王十二年(-504),吴又伐楚,吴太子终累(夫差兄)败楚舟师(水军),执获了楚将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子西所率领的陵师(陆军),楚人很是害怕,于是就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九十里),于是励精图治,楚国逐步安定下来。
昭王复国后,在外事上,主要是整理因吴伐楚而离弃的一些诸侯国和蛮夷,如二十年(-496)灭顿与二十一年(-495)灭胡,二十二年(-494)围蔡报柏举之役。二十五年(-491)克夷虎,禽蛮子,与吴争夺陈等。
二十年,顿子欲事晋,这时,楚国已从吴伐楚中缓过来,楚昭王就派公子结、
陈公孙佗人帅师伐顿,二月辛巳,灭之,俘顿子牂(zāng)。同样,胡子豹也不事楚,还在吴伐楚时,趁火打劫,侵俘靠近胡的楚国边邑,甚至出语轻狂,毫不惧楚,第二年二月,楚也伐灭胡。
昭王十年的吴伐楚,实因蔡而起,此时,蔡依然是蔡昭侯在位,二十二年春(-494),楚令尹子西师兵围蔡,在离蔡都一里筑垒,屯兵九天九夜,蔡人惧而权服楚,楚人置蔡人于江汉间而退军。很快,蔡人请求迁入吴,吴也答应,这样离吴近,好相救,迁吴之策,蔡昭侯没有与其大夫计议,后来蔡迁到州来,到楚昭王二十五年(-491),蔡昭侯将要朝吴,这时,蔡大夫害怕又要迁,于是就发动叛乱,杀掉了蔡昭侯。立昭侯子朔为君,是为成侯。
这时,吴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到春秋战略格局。吴国方面,因为,吴伐楚时越偷袭越,而与越的矛盾加深,越国也逐步强大起来,在越君允常时期,就与吴王阖闾积怨很深。越君允常死,勾践即位,楚昭二十年,吴王阖闾趁机伐丧,结果被勾践打败,吴王阖闾也被斩掉了其大脚指,事后或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其子夫差即位,立誓报越。这样,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吴越矛盾替代的吴楚矛盾,吴楚互伐时期就结束了。春秋争霸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江东,吴越先后称霸一方,而且越过江淮侵凌中原。
晋国方面,由于吴楚相争,楚无力北顾,晋在中原长期失去了竞争对手,于是内部矛盾突显。晋从晋平公(-557-532,名彪,晋悼公子)开始,政就在私门了,史载:
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史记·晋世家》)
昭公(名夷,晋平公子,-531-526在位)、顷公(名去疾,525-512在位),“六卿强,公室卑。”到晋顷公十二年(-514),六卿因为祁傒孙(祁傒之孙祁盈,晋大夫)的过失,通过晋君,将仅有点势力的晋宗亲祁盈与叔向子(叔向之子杨食我,祁盈之党,受牵连)与也铲除了,将祁盈、杨食我的封邑,分而割之。“晋益弱,六卿皆大。”(《史记晋世家》)
六卿是指,赵、魏、韩、范、中行(荀氏)、知氏六大卿大夫家族。在晋宗室益弱的情况下,六卿之间的矛盾也突现出来了。六卿中,要数赵的势力较大,在晋定公时期,赵是赵简子(赵鞅),魏是魏侈(魏曼多,即魏襄子,魏简子子),中行氏是荀寅(中行文子),范是范吉射(士鞅之子),韩是韩宣子(名起)。其时,赵简子执掌晋政。到晋定公十五年(-497),赵简子与邯郸午(赵午,赵夙之后,赵鞅五从兄弟)的矛盾,邯郸午求救于范、中行,遂引发了赵与范、中行的矛盾,韩与魏支持赵鞅,结果,是范、中行战败,奔朝歌,几年后,范、中行奔齐,二氏绝灭。晋由六卿变为韩、赵、魏、知四卿。数十年后,四卿也发生矛盾,最终韩赵魏一同攻灭知伯,三家分晋,晋亡。
在齐,齐景公长期即位,由于外交政策上采取了倾晋的政策,因而国无大事,只是因鲁阳虎之乱而常与鲁发生矛盾。如,短暂收留昭公,后来阳虎败,短暂收留阳虎,鲁定公七年,侵鲁取郓,定公十年,与鲁会于夹谷,遇胁孔子失败等。
同时,因晋乱,由于郑支持范与中行氏,因而晋伐郑。败郑于铁(-493)。
六、昭王复楚(4-6-1)
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后,先是重赏了复国之臣,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等。以子西为令尹,子西觉得,斗怀曾想杀楚王,建议楚王不要赏他,楚昭王以德报怨,还赏了斗怀。而申包胥却逃赏:“吾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楚昭王将其妹季羋嫁给了钟建,并以钟建为乐尹。
楚昭王在随的时侯,子西临时用权,担心楚人溃散,于为王车服,在脾泄(楚邑)建政。后来知道楚昭王的去处后,就去车服跟从楚王。
楚昭王十二年(-504),吴又伐楚,吴太子终累(夫差兄)败楚舟师(水军),执获了楚将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子西所率领的陵师(陆军),楚人很是害怕,于是就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九十里),于是励精图治,楚国逐步安定下来。
昭王复国后,在外事上,主要是整理因吴伐楚而离弃的一些诸侯国和蛮夷,如二十年(-496)灭顿与二十一年(-495)灭胡,二十二年(-494)围蔡报柏举之役。二十五年(-491)克夷虎,禽蛮子,与吴争夺陈等。
二十年,顿子欲事晋,这时,楚国已从吴伐楚中缓过来,楚昭王就派公子结、
陈公孙佗人帅师伐顿,二月辛巳,灭之,俘顿子牂(zāng)。同样,胡子豹也不事楚,还在吴伐楚时,趁火打劫,侵俘靠近胡的楚国边邑,甚至出语轻狂,毫不惧楚,第二年二月,楚也伐灭胡。
昭王十年的吴伐楚,实因蔡而起,此时,蔡依然是蔡昭侯在位,二十二年春(-494),楚令尹子西师兵围蔡,在离蔡都一里筑垒,屯兵九天九夜,蔡人惧而权服楚,楚人置蔡人于江汉间而退军。很快,蔡人请求迁入吴,吴也答应,这样离吴近,好相救,迁吴之策,蔡昭侯没有与其大夫计议,后来蔡迁到州来,到楚昭王二十五年(-491),蔡昭侯将要朝吴,这时,蔡大夫害怕又要迁,于是就发动叛乱,杀掉了蔡昭侯。立昭侯子朔为君,是为成侯。
这时,吴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到春秋战略格局。吴国方面,因为,吴伐楚时越偷袭越,而与越的矛盾加深,越国也逐步强大起来,在越君允常时期,就与吴王阖闾积怨很深。越君允常死,勾践即位,楚昭二十年,吴王阖闾趁机伐丧,结果被勾践打败,吴王阖闾也被斩掉了其大脚指,事后或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其子夫差即位,立誓报越。这样,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吴越矛盾替代的吴楚矛盾,吴楚互伐时期就结束了。春秋争霸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江东,吴越先后称霸一方,而且越过江淮侵凌中原。
晋国方面,由于吴楚相争,楚无力北顾,晋在中原长期失去了竞争对手,于是内部矛盾突显。晋从晋平公(-557-532,名彪,晋悼公子)开始,政就在私门了,史载:
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史记·晋世家》)
昭公(名夷,晋平公子,-531-526在位)、顷公(名去疾,525-512在位),“六卿强,公室卑。”到晋顷公十二年(-514),六卿因为祁傒孙(祁傒之孙祁盈,晋大夫)的过失,通过晋君,将仅有点势力的晋宗亲祁盈与叔向子(叔向之子杨食我,祁盈之党,受牵连)与也铲除了,将祁盈、杨食我的封邑,分而割之。“晋益弱,六卿皆大。”(《史记晋世家》)
六卿是指,赵、魏、韩、范、中行(荀氏)、知氏六大卿大夫家族。在晋宗室益弱的情况下,六卿之间的矛盾也突现出来了。六卿中,要数赵的势力较大,在晋定公时期,赵是赵简子(赵鞅),魏是魏侈(魏曼多,即魏襄子,魏简子子),中行氏是荀寅(中行文子),范是范吉射(士鞅之子),韩是韩宣子(名起)。其时,赵简子执掌晋政。到晋定公十五年(-497),赵简子与邯郸午(赵午,赵夙之后,赵鞅五从兄弟)的矛盾,邯郸午求救于范、中行,遂引发了赵与范、中行的矛盾,韩与魏支持赵鞅,结果,是范、中行战败,奔朝歌,几年后,范、中行奔齐,二氏绝灭。晋由六卿变为韩、赵、魏、知四卿。数十年后,四卿也发生矛盾,最终韩赵魏一同攻灭知伯,三家分晋,晋亡。
在齐,齐景公长期即位,由于外交政策上采取了倾晋的政策,因而国无大事,只是因鲁阳虎之乱而常与鲁发生矛盾。如,短暂收留昭公,后来阳虎败,短暂收留阳虎,鲁定公七年,侵鲁取郓,定公十年,与鲁会于夹谷,遇胁孔子失败等。
同时,因晋乱,由于郑支持范与中行氏,因而晋伐郑。败郑于铁(-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