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金戈铁马之萧铜奔袭战(续完)

第1318章金戈铁马之萧铜奔袭战(续完)

(续昨)骑兵团成立后,奉命开到淮泗和泗阳地区一面着手自身建设,一面打开那里的局面。

彭雪枫经过调查后,得知周纯麟曾苦练过骑兵本领,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就任命周纯麟为骑兵团副团长。

1941年冬,在根据地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彭雪枫为给骑兵团解决马匹问题,拿出30000元淮北币给骑兵团买马、打马刀和配备马装具。

那时每一个战士每天的菜金大致是2角淮北币,3万元淮北币相当于全师大半年的菜金。

为了支援骑兵团的建设,淮北区党委也作出决定,发动大家多种谷子,以解决马的饲料问题。

1942年,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开展大生产运动。新四军第四师党委决定骑兵团开展大生产运动,尽可能实行生产自给。

这样既可发展部队,又可不与民争粮,不与民争草,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是年夏,骑兵团一场大搞生产的“仗”打响了。团领导组织部队轮流到洪泽湖割草、挖藕,并抽几名干部去做盐运生意,把做盐运生意挣来的钱用来买马和马装具,还可以买马草。

割草队和挖藕队,驻扎在湖上,每天天蒙蒙亮就下湖割草、挖藕,一直干到太阳西下。

夜宿湖上,没有蚊帐,就用芦苇撑起床单当蚊帐,可是在这种蚊帐里睡,闷得难受。有人被蚊子叮的受不了,就折一根芦苇管含在嘴里跳进水里,芦苇露出水面呼吸空气。

有人堆起湿草,在上风头点燃后熏蚊子,自己在下风头睡。

就这样,经过半个月的劳动,战士们把几十万斤草和几千斤藕,运到淮河边上驻地附近。

做盐运生意的同志们也很努力。他们认识到,为革命做生意,也是一场“战斗”。

他们来往于洪泽湖东西两岸,钱越赚越多,本钱早已归还给团供给处。净赚几百万。银元装满几马车,还有金砖、金条等100余两黄金。

可他们舍不得花一分钱住旅馆,而是吃住在船上,早上喝大米粥,吃咸菜,中午和晚上吃玉米饼。

他们每次搞盐运都要坐船多天,没法洗澡,衣服上生了虱子。守着成堆的银元,还在补袜子。

骑兵们拿着大批银元去买马时,他们想不到还有几个无名的干部,在风雨中摔打,在湖浪中颠簸。

孟昭贤一次到鲁西南,带去买盐赚来的几麻袋银元,买回七八十匹马。有时买不到公马或骟过的马,就买来母马,再用母马或怀驹的马和老百姓换可以用于打仗的骟马。

打马刀、买马装具等都用自己赚来的钱,不向上级要。骑兵团就这样在自力更生中发展壮大起来了。

彭雪枫非常关心骑兵团的成长,对战士们的训练尤为重视,他要求每一个骑兵,上马要像蚂蚱一样轻快敏捷;骑在马上要像磐石一样稳固;奔驰要像闪电一样神速。

他不但给骑兵们上政治课,观摩指导训练,有时还亲自进行动作示范,并教导大家:“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激励战士们勤学苦练,使战士们很快地掌握各种本领。

彭雪枫平时是很偏爱骑兵团的,在训练结束时总是和大家有说有笑,但对指战员们的要求也是极严格的,在工作和训练中一但发现了缺点就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评。

因骑兵作战时,马奔驰速度快,冬天骑兵在马上穿着单薄就会受冻,身体会失去灵活性。

为了保障骑兵冬天不受冻,师部给每个骑兵配备了大衣。团里的调皮战士就编个顺口溜说他们是:“上马团,下马连,平时是个饲养员。”

意思是,步兵里团级干部才有马骑,我们是战士都能骑马,所以上马享受团级待遇,叫“上马团”。

步兵里连级干部才发大衣,我们骑兵战士人人发大衣,所以说下马享受连级待遇,叫“下马连”。

平时要铡草、挑水、喂马、打扫马房,像个“饲养员”。

彭雪枫听了后,哈哈大笑,夸战士们思想活跃,同时他又告诫骑兵们,不能因此而产生优越感,认为骑兵比步兵高人一等,要牢记毛主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骑兵和步兵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协同作战。

1941年冬的一个早晨,部队集合后彭雪枫板着面孔,严厉地批评骑兵团违反群众纪律,随便拿老百姓的咸蛋,“偷”吃老百姓的梨,战马不戴笼头,啃吃庄稼和树皮,再一次告诫大家决不能认为当了骑兵就高人一等,就可以搞特殊。

彭雪枫批评之后又给大家讲了“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典故,最后要求大家:“坚决做到在敌人面前要像猛虎,在老百姓面前要像绵羊!”

彭雪枫的一席话对全团震动很大,自此骑兵团不但做到兵强马壮,而且做到了纪律严明,很快取得了根据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铁马金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铁马金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18章金戈铁马之萧铜奔袭战(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