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别问我有多想你,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宋文学界比较尴尬,没有唐朝那么繁荣,毕竟“诗必盛唐”嘛。但我们的坡叔就是不服,他想改造这个尴尬的现状,而且还想碰月亮的题材,solo(单挑)一下“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海上明月共潮生”
公元1076年,中秋佳节
此刻的坡叔正望着月亮出神,因为太想他的弟弟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好,来干!来干!不知道坡叔是不是真的喝醉了一手以月亮为主题的《水调歌头》突然闪现了出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完成了天文学与文学之间的不断转换,而且坡叔似乎把月亮当成了他的知心老友,和他倾吐了埋藏在心底好多年的心事,不仅如此,他还在月亮的陪伴下完成了一次浪漫而又神奇的旅行。
那么这首《水调歌头》到底有多厉害呢?
清代词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而且清程洪先著《词话》: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直接就说这首词的前半句不是人写的!而是天上的神仙假借人类之手写出来。
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评价有点像唐朝诗坛大咖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之后,连叹三声“此人莫非是天上变着下来的仙人?”
大家伙都知道,月亮永远是文人笔下不可缺少的主题,李白写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什么意思呢?
就是“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从这句诗里也可以看出李白儿时的天真、可爱、烂漫,浑身散发着稚气,而且一看就是个富二代,想想看我们几个人见过白玉做的盘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苏轼就显得很成熟…
刚一起笔,他就站在天文学家的角度思考起了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不妨倒过来看“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
拿着酒杯仰望着苍天,思考了起来“月亮啊月亮,你的源头在哪?你什么时候出现呀?你是怎样形成的?”就是达尔文和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也没这样问过呀!
紧接着他又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刚才还思考着月亮,现在又思考起了天上的事。“玉皇大帝掌管的天界,现在是什么时间?”一下子从地球转到月球,马上又转到了外太空!
然后他又突发奇想的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走向人生的巅峰,从百万雄兵到花团锦簇;但是站在山顶的人又会被一系列的欲望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所以“站在山顶的人永远不要嘲笑下山的”因为你也会有那一天!
紧接着坡书再一次望向月亮,似乎要和月宫里的嫦娥唱卡拉ok
情到深处不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禁的叹了口气说“嫦娥姐姐,你告诉我究竟是天上好还是人间好呀?”
月宫里的嫦娥像是明白了苏轼的心事“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有点类似于张若虚的“玉hu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来回泼洒大地,这时的苏轼,一下子委屈了起来“什么时候月亮能够像一直分别的时候这么圆?”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的思念之重,潜台词就是“弟弟啊,哥,好想你呀”
咱们的坡叔还是很乐观的,马上就开始了自我安慰模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情深也分离,分别永远是人类说不完,道不尽的永恒主题!
月亮的阴晴圆缺恰恰对应着人的悲欢离合。
如果人的一生永远是“离别多而欢聚少”那么真的希望我们之间有的只是生离而无死别!
坡叔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离别是常态,珍惜就好,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人生无处不相逢!”
结尾两句苏轼更是送出了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有点类似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但又胜过此句(求白哥原谅我大言不惭哈)无论如何主题思想只有一个“别问我有多想你,月亮代表我的心!”
苏轼已经做过4首中秋词,每首词的长短不一,格调不同,心态也不同,但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
“无论经历多大风雨,无论人生多么曲折,八月中秋月圆,人也要更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