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从夏天到秋天(5)
[笔下文学Www.bxwx.net]
69.那一年从夏天到秋天我的心情都很沉重,几乎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有一天我在百无聊赖中在家里翻箱倒柜,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东西。文件书本纸包什么东西丢出来散落满地。忽然,我看见了那时从于中的小姨娘席英那里带回来的那个大纸包,竟然将那纸包拖到面前,将它打开了。于中和席英姨甥俩相继死去,一个猝然暴亡,一个上吊自尽,决意自尽的头天还准备着报什么恩……这样的事情象两座山一样压在我心头,我的心情沉重得很。不知为何,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打开席英给我的这个包裹,就是于中留下来的那些本子,想看看那些文字。本来,于中那些本子我是不打算去翻看的,她姨娘只是说了让我留着,我就照她的话留着就是了。但是,他们两个都已经死了,我是不是可以看看于中那些文字了呢?
我解了绳子,拆开报纸,于中的本子摆在了我面前。我这才注意到,迭在一块儿的,还不只是几个本子,而是有好多本。准确地说,是有几个本子,还有一些只是装订起来的稿子,有些甚至是学生的作业本子。被钉在一起的,还有各种不同的纸张,甚至夹杂着有报纸,报纸的空白处和铅字字行间写满了钢笔字或者圆珠笔字,有的甚至是铅笔写的字。这些纸张虽然杂乱,但是被钉在一起的都标了页码,也算是一个本子了。看来,于中在不同场合写他那些东西,写了以后装订在一起。
大体翻看了看以后,我就发现于中这些本子里写的东西,绝大多数的确是日记,另外有几篇是一些别的什么文章,还有一些是于中写的小说和话剧,其中有些话剧就是玉丘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过的。已经被县里枪毙了的话剧《申冤记》的脚本也还在那些剧本当中。
我看到有个不太厚的本子,就是各种不同纸张里还夹杂着报纸的那一本,标题有点特别,是《大风歌假说》。这个标题吸引了我,我就先看了里面的内容。于中在这个小本子里竟然说汉高祖刘邦的那首闻名于世的《大风歌》可能没有原原本本地留下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凡读了一点古书的人,谁都知道,刘邦的《大风歌》就是上面这么三句,是刘邦于自己在位的最后一年,东征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之后,凯旋而归途经家乡沛县的时候,邀集父老子弟宴饮酣酒,席间有感而发,即兴击筑吟唱出来的楚辞体短歌。但是于中却说道,按当时的楚辞体歌谣,同时比较项羽的《垓下歌》,刘邦应该不会甘落于他那位江苏老乡——曾经的革命战友——后来的主要对手——最后的败将项羽之下的。项羽的《垓下歌》四句,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慷慨激昂却四面楚歌、英雄末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比起败将项羽的《垓下歌》来,刘邦的《大风歌》乱云飞渡,节奏明快,基调威武,气势昂扬,虽然后面还是包含了对坚守基业的王者之忧、霸主之虞,但是不会连结构也残缺的,刘邦必然会唱出稳固大汉江山的历史强音来的!那就是也许被堙没了的第四句!于中在他的文章里写了很多的推断、假设,也引证了很多的历史资料,要人们相信刘邦的《大风歌》可能是四句,而不是只有三句。虽然于中肯定没有找出他想像的第四句来,但他大胆地给刘邦补上了末尾一句,说是作为历史假说,暂时权做参考。于中还说道,科学上是有假说的,历史也可以存在假说,历史假说可以抛砖引玉,更多的人可以去研究。
我就根本不相信于中的那个假说会有什么历史根据,历史就是历史,书上面写了的,你还能改得了,谁要是胆敢改写历史,谁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于中的胆子也太大了点!
因为我对于中的那个假说很不以为然,他给刘邦暂时补上的所谓第四句,我在这里就不打算引用过来给大家看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好在于中自己在文章的末尾写了,他的假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扎实的史据。但他接着又写道,他相信以后会有新的发现、发掘、考证和研究的,不管他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他愿意大胆地提出问题来。嘿!于中自己承认大胆了吧,我说了,他的胆子真的是太大了点!
还有一个小本子的标题倒很有趣,是《玉丘方言里古词汇的衍绎、沉淀与生存》,说的是在我们今天玉丘人的生活语言里,或多或少地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词汇,或者有些用语可以追溯到它们的远古源流。比方说,玉丘人说到某某很穷,就是一贫如洗吧,或者说是穷得没个屁打了,是这样说的:“他呀,他家里穷斯滥矣!”那年月有多少人是穷斯滥矣呀,我们说这个穷斯滥矣,说那个穷斯滥矣,倒就是没想到这“穷斯滥矣”还是个古词汇呢!于中给我们找到了这个说法的远古源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里有一段:
在陈粮绝,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这段话里,“小人穷斯滥矣”是说小人如果处于穷困之中的话往往会胡作非为,偷鸡摸狗,盗骗抢夺,杀人越货,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都干得出来(而君子处于穷困中则仍然谨守礼规,保持君子风度),所以“穷斯滥矣”实际上还不是一个四字词,是一句话(单独看是个无主句),意思是“穷而如横流之水泛滥成灾”的意思,相当于“穷则滥”。当然,《论语》里提到的这个“穷”,还要理解为不单单是经济上的窘迫,举凡世事坎坷,生活挫折,情感跌宕,仕途失意,诸事郁悒与困厄,诸多不利与阻滞,一切人生逆境,都在孔夫子所意指的“穷”字里面,这才合乎孔夫子在他学生面前就事论事,以事施教的本意。《论语》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穷斯滥矣”的用语习惯在孔夫子生活的时代以前又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长时间,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天的玉丘方言中,却还完完本本地保留了这一表述,连一个音素都没有变。语言是发展的,“穷斯滥矣”在玉丘方言的演化结果却是,它不再是古汉语里单音节词构成的一个句子,而是成了一个固定结构或者叫做是习语,当然是地方习语,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表达。但是,从玉丘人说话的含义上看,“穷斯滥矣”已经起了一个成语的作用,在生活语言中被大量应用,尤其是在那个举国皆穷的岁月里,“穷斯滥矣”几乎常常挂在玉丘人的嘴上。奇怪的是,玉丘人说某某“穷斯滥矣”,并非说某某因为太穷,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而偷鸡摸狗,盗骗抢夺,杀人越货,干伤天害理的勾当,而是仅仅在说这个人顶顶之穷,穷得连个屁也放不出来了!几千年里这一语言(或者词汇)在玉丘(以前或者不能叫做玉丘)衍绎的过程和结果,实在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是令人惊奇的!
我在私塾里的时候就读过《论语》,现在又经常说哪个人穷斯滥矣,但我就是没有想过什么语言的源流与演进的问题,于中这篇文章里写的东西,让人读起来倒觉有趣。
但是,于中这家伙做学问也不能拿孔丘来做榜样呀!批林批孔早已经批得深入人心了,揭批了孔老二,打翻了孔家店(死了几千年的人又被揪出来打倒,是不是有点千古“鞭尸”的味道?——笔者注),于中是糊涂呢,还是有意要这么做?说糊涂也怪了,于中按上级精神组织学生开过多少次批判会,他自己也对学生讲过要把孔老二的反动思想批倒批臭。在作文课上他也按规定布置了以批林批孔为主题的命题作文,他还带领学生用石灰水在砖墙上、田埂的坡上面刷那些天下大白的标语,象“批孔是挖**的祖坟!”“孔老二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剥削分子!”“孔丘要兴灭国、继绝世,劳动人民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这句汉语的表述有毛病,但不是于中的发明,是上级传达下来的圈定标语——作者注)”等等。不管是糊涂还是有意,于中都犯了忌,因此,写这样的文章绝对是要挨批的。只是这个于中如今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篇文章也没人看到,也就成不了毒草了。但是,我在心里却想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对于中还是缺乏了解呀!以前只知道他人老实,书教得好,却不知道这个人思想上还真有点问题!
[笔下文学Www.bxwx.net]
69.那一年从夏天到秋天我的心情都很沉重,几乎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有一天我在百无聊赖中在家里翻箱倒柜,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东西。文件书本纸包什么东西丢出来散落满地。忽然,我看见了那时从于中的小姨娘席英那里带回来的那个大纸包,竟然将那纸包拖到面前,将它打开了。于中和席英姨甥俩相继死去,一个猝然暴亡,一个上吊自尽,决意自尽的头天还准备着报什么恩……这样的事情象两座山一样压在我心头,我的心情沉重得很。不知为何,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打开席英给我的这个包裹,就是于中留下来的那些本子,想看看那些文字。本来,于中那些本子我是不打算去翻看的,她姨娘只是说了让我留着,我就照她的话留着就是了。但是,他们两个都已经死了,我是不是可以看看于中那些文字了呢?
我解了绳子,拆开报纸,于中的本子摆在了我面前。我这才注意到,迭在一块儿的,还不只是几个本子,而是有好多本。准确地说,是有几个本子,还有一些只是装订起来的稿子,有些甚至是学生的作业本子。被钉在一起的,还有各种不同的纸张,甚至夹杂着有报纸,报纸的空白处和铅字字行间写满了钢笔字或者圆珠笔字,有的甚至是铅笔写的字。这些纸张虽然杂乱,但是被钉在一起的都标了页码,也算是一个本子了。看来,于中在不同场合写他那些东西,写了以后装订在一起。
大体翻看了看以后,我就发现于中这些本子里写的东西,绝大多数的确是日记,另外有几篇是一些别的什么文章,还有一些是于中写的小说和话剧,其中有些话剧就是玉丘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过的。已经被县里枪毙了的话剧《申冤记》的脚本也还在那些剧本当中。
我看到有个不太厚的本子,就是各种不同纸张里还夹杂着报纸的那一本,标题有点特别,是《大风歌假说》。这个标题吸引了我,我就先看了里面的内容。于中在这个小本子里竟然说汉高祖刘邦的那首闻名于世的《大风歌》可能没有原原本本地留下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凡读了一点古书的人,谁都知道,刘邦的《大风歌》就是上面这么三句,是刘邦于自己在位的最后一年,东征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之后,凯旋而归途经家乡沛县的时候,邀集父老子弟宴饮酣酒,席间有感而发,即兴击筑吟唱出来的楚辞体短歌。但是于中却说道,按当时的楚辞体歌谣,同时比较项羽的《垓下歌》,刘邦应该不会甘落于他那位江苏老乡——曾经的革命战友——后来的主要对手——最后的败将项羽之下的。项羽的《垓下歌》四句,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慷慨激昂却四面楚歌、英雄末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比起败将项羽的《垓下歌》来,刘邦的《大风歌》乱云飞渡,节奏明快,基调威武,气势昂扬,虽然后面还是包含了对坚守基业的王者之忧、霸主之虞,但是不会连结构也残缺的,刘邦必然会唱出稳固大汉江山的历史强音来的!那就是也许被堙没了的第四句!于中在他的文章里写了很多的推断、假设,也引证了很多的历史资料,要人们相信刘邦的《大风歌》可能是四句,而不是只有三句。虽然于中肯定没有找出他想像的第四句来,但他大胆地给刘邦补上了末尾一句,说是作为历史假说,暂时权做参考。于中还说道,科学上是有假说的,历史也可以存在假说,历史假说可以抛砖引玉,更多的人可以去研究。
我就根本不相信于中的那个假说会有什么历史根据,历史就是历史,书上面写了的,你还能改得了,谁要是胆敢改写历史,谁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于中的胆子也太大了点!
因为我对于中的那个假说很不以为然,他给刘邦暂时补上的所谓第四句,我在这里就不打算引用过来给大家看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好在于中自己在文章的末尾写了,他的假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扎实的史据。但他接着又写道,他相信以后会有新的发现、发掘、考证和研究的,不管他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他愿意大胆地提出问题来。嘿!于中自己承认大胆了吧,我说了,他的胆子真的是太大了点!
还有一个小本子的标题倒很有趣,是《玉丘方言里古词汇的衍绎、沉淀与生存》,说的是在我们今天玉丘人的生活语言里,或多或少地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词汇,或者有些用语可以追溯到它们的远古源流。比方说,玉丘人说到某某很穷,就是一贫如洗吧,或者说是穷得没个屁打了,是这样说的:“他呀,他家里穷斯滥矣!”那年月有多少人是穷斯滥矣呀,我们说这个穷斯滥矣,说那个穷斯滥矣,倒就是没想到这“穷斯滥矣”还是个古词汇呢!于中给我们找到了这个说法的远古源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里有一段:
在陈粮绝,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这段话里,“小人穷斯滥矣”是说小人如果处于穷困之中的话往往会胡作非为,偷鸡摸狗,盗骗抢夺,杀人越货,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都干得出来(而君子处于穷困中则仍然谨守礼规,保持君子风度),所以“穷斯滥矣”实际上还不是一个四字词,是一句话(单独看是个无主句),意思是“穷而如横流之水泛滥成灾”的意思,相当于“穷则滥”。当然,《论语》里提到的这个“穷”,还要理解为不单单是经济上的窘迫,举凡世事坎坷,生活挫折,情感跌宕,仕途失意,诸事郁悒与困厄,诸多不利与阻滞,一切人生逆境,都在孔夫子所意指的“穷”字里面,这才合乎孔夫子在他学生面前就事论事,以事施教的本意。《论语》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穷斯滥矣”的用语习惯在孔夫子生活的时代以前又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长时间,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天的玉丘方言中,却还完完本本地保留了这一表述,连一个音素都没有变。语言是发展的,“穷斯滥矣”在玉丘方言的演化结果却是,它不再是古汉语里单音节词构成的一个句子,而是成了一个固定结构或者叫做是习语,当然是地方习语,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表达。但是,从玉丘人说话的含义上看,“穷斯滥矣”已经起了一个成语的作用,在生活语言中被大量应用,尤其是在那个举国皆穷的岁月里,“穷斯滥矣”几乎常常挂在玉丘人的嘴上。奇怪的是,玉丘人说某某“穷斯滥矣”,并非说某某因为太穷,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而偷鸡摸狗,盗骗抢夺,杀人越货,干伤天害理的勾当,而是仅仅在说这个人顶顶之穷,穷得连个屁也放不出来了!几千年里这一语言(或者词汇)在玉丘(以前或者不能叫做玉丘)衍绎的过程和结果,实在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是令人惊奇的!
我在私塾里的时候就读过《论语》,现在又经常说哪个人穷斯滥矣,但我就是没有想过什么语言的源流与演进的问题,于中这篇文章里写的东西,让人读起来倒觉有趣。
但是,于中这家伙做学问也不能拿孔丘来做榜样呀!批林批孔早已经批得深入人心了,揭批了孔老二,打翻了孔家店(死了几千年的人又被揪出来打倒,是不是有点千古“鞭尸”的味道?——笔者注),于中是糊涂呢,还是有意要这么做?说糊涂也怪了,于中按上级精神组织学生开过多少次批判会,他自己也对学生讲过要把孔老二的反动思想批倒批臭。在作文课上他也按规定布置了以批林批孔为主题的命题作文,他还带领学生用石灰水在砖墙上、田埂的坡上面刷那些天下大白的标语,象“批孔是挖**的祖坟!”“孔老二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剥削分子!”“孔丘要兴灭国、继绝世,劳动人民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这句汉语的表述有毛病,但不是于中的发明,是上级传达下来的圈定标语——作者注)”等等。不管是糊涂还是有意,于中都犯了忌,因此,写这样的文章绝对是要挨批的。只是这个于中如今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篇文章也没人看到,也就成不了毒草了。但是,我在心里却想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对于中还是缺乏了解呀!以前只知道他人老实,书教得好,却不知道这个人思想上还真有点问题!
[笔下文学Www.bxwx.net]
69.那一年从夏天到秋天我的心情都很沉重,几乎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有一天我在百无聊赖中在家里翻箱倒柜,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东西。文件书本纸包什么东西丢出来散落满地。忽然,我看见了那时从于中的小姨娘席英那里带回来的那个大纸包,竟然将那纸包拖到面前,将它打开了。于中和席英姨甥俩相继死去,一个猝然暴亡,一个上吊自尽,决意自尽的头天还准备着报什么恩……这样的事情象两座山一样压在我心头,我的心情沉重得很。不知为何,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打开席英给我的这个包裹,就是于中留下来的那些本子,想看看那些文字。本来,于中那些本子我是不打算去翻看的,她姨娘只是说了让我留着,我就照她的话留着就是了。但是,他们两个都已经死了,我是不是可以看看于中那些文字了呢?
我解了绳子,拆开报纸,于中的本子摆在了我面前。我这才注意到,迭在一块儿的,还不只是几个本子,而是有好多本。准确地说,是有几个本子,还有一些只是装订起来的稿子,有些甚至是学生的作业本子。被钉在一起的,还有各种不同的纸张,甚至夹杂着有报纸,报纸的空白处和铅字字行间写满了钢笔字或者圆珠笔字,有的甚至是铅笔写的字。这些纸张虽然杂乱,但是被钉在一起的都标了页码,也算是一个本子了。看来,于中在不同场合写他那些东西,写了以后装订在一起。
大体翻看了看以后,我就发现于中这些本子里写的东西,绝大多数的确是日记,另外有几篇是一些别的什么文章,还有一些是于中写的小说和话剧,其中有些话剧就是玉丘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过的。已经被县里枪毙了的话剧《申冤记》的脚本也还在那些剧本当中。
我看到有个不太厚的本子,就是各种不同纸张里还夹杂着报纸的那一本,标题有点特别,是《大风歌假说》。这个标题吸引了我,我就先看了里面的内容。于中在这个小本子里竟然说汉高祖刘邦的那首闻名于世的《大风歌》可能没有原原本本地留下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凡读了一点古书的人,谁都知道,刘邦的《大风歌》就是上面这么三句,是刘邦于自己在位的最后一年,东征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之后,凯旋而归途经家乡沛县的时候,邀集父老子弟宴饮酣酒,席间有感而发,即兴击筑吟唱出来的楚辞体短歌。但是于中却说道,按当时的楚辞体歌谣,同时比较项羽的《垓下歌》,刘邦应该不会甘落于他那位江苏老乡——曾经的革命战友——后来的主要对手——最后的败将项羽之下的。项羽的《垓下歌》四句,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慷慨激昂却四面楚歌、英雄末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比起败将项羽的《垓下歌》来,刘邦的《大风歌》乱云飞渡,节奏明快,基调威武,气势昂扬,虽然后面还是包含了对坚守基业的王者之忧、霸主之虞,但是不会连结构也残缺的,刘邦必然会唱出稳固大汉江山的历史强音来的!那就是也许被堙没了的第四句!于中在他的文章里写了很多的推断、假设,也引证了很多的历史资料,要人们相信刘邦的《大风歌》可能是四句,而不是只有三句。虽然于中肯定没有找出他想像的第四句来,但他大胆地给刘邦补上了末尾一句,说是作为历史假说,暂时权做参考。于中还说道,科学上是有假说的,历史也可以存在假说,历史假说可以抛砖引玉,更多的人可以去研究。
我就根本不相信于中的那个假说会有什么历史根据,历史就是历史,书上面写了的,你还能改得了,谁要是胆敢改写历史,谁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于中的胆子也太大了点!
因为我对于中的那个假说很不以为然,他给刘邦暂时补上的所谓第四句,我在这里就不打算引用过来给大家看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好在于中自己在文章的末尾写了,他的假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扎实的史据。但他接着又写道,他相信以后会有新的发现、发掘、考证和研究的,不管他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他愿意大胆地提出问题来。嘿!于中自己承认大胆了吧,我说了,他的胆子真的是太大了点!
还有一个小本子的标题倒很有趣,是《玉丘方言里古词汇的衍绎、沉淀与生存》,说的是在我们今天玉丘人的生活语言里,或多或少地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词汇,或者有些用语可以追溯到它们的远古源流。比方说,玉丘人说到某某很穷,就是一贫如洗吧,或者说是穷得没个屁打了,是这样说的:“他呀,他家里穷斯滥矣!”那年月有多少人是穷斯滥矣呀,我们说这个穷斯滥矣,说那个穷斯滥矣,倒就是没想到这“穷斯滥矣”还是个古词汇呢!于中给我们找到了这个说法的远古源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里有一段:
在陈粮绝,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这段话里,“小人穷斯滥矣”是说小人如果处于穷困之中的话往往会胡作非为,偷鸡摸狗,盗骗抢夺,杀人越货,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都干得出来(而君子处于穷困中则仍然谨守礼规,保持君子风度),所以“穷斯滥矣”实际上还不是一个四字词,是一句话(单独看是个无主句),意思是“穷而如横流之水泛滥成灾”的意思,相当于“穷则滥”。当然,《论语》里提到的这个“穷”,还要理解为不单单是经济上的窘迫,举凡世事坎坷,生活挫折,情感跌宕,仕途失意,诸事郁悒与困厄,诸多不利与阻滞,一切人生逆境,都在孔夫子所意指的“穷”字里面,这才合乎孔夫子在他学生面前就事论事,以事施教的本意。《论语》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穷斯滥矣”的用语习惯在孔夫子生活的时代以前又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长时间,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天的玉丘方言中,却还完完本本地保留了这一表述,连一个音素都没有变。语言是发展的,“穷斯滥矣”在玉丘方言的演化结果却是,它不再是古汉语里单音节词构成的一个句子,而是成了一个固定结构或者叫做是习语,当然是地方习语,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表达。但是,从玉丘人说话的含义上看,“穷斯滥矣”已经起了一个成语的作用,在生活语言中被大量应用,尤其是在那个举国皆穷的岁月里,“穷斯滥矣”几乎常常挂在玉丘人的嘴上。奇怪的是,玉丘人说某某“穷斯滥矣”,并非说某某因为太穷,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而偷鸡摸狗,盗骗抢夺,杀人越货,干伤天害理的勾当,而是仅仅在说这个人顶顶之穷,穷得连个屁也放不出来了!几千年里这一语言(或者词汇)在玉丘(以前或者不能叫做玉丘)衍绎的过程和结果,实在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是令人惊奇的!
我在私塾里的时候就读过《论语》,现在又经常说哪个人穷斯滥矣,但我就是没有想过什么语言的源流与演进的问题,于中这篇文章里写的东西,让人读起来倒觉有趣。
但是,于中这家伙做学问也不能拿孔丘来做榜样呀!批林批孔早已经批得深入人心了,揭批了孔老二,打翻了孔家店(死了几千年的人又被揪出来打倒,是不是有点千古“鞭尸”的味道?——笔者注),于中是糊涂呢,还是有意要这么做?说糊涂也怪了,于中按上级精神组织学生开过多少次批判会,他自己也对学生讲过要把孔老二的反动思想批倒批臭。在作文课上他也按规定布置了以批林批孔为主题的命题作文,他还带领学生用石灰水在砖墙上、田埂的坡上面刷那些天下大白的标语,象“批孔是挖**的祖坟!”“孔老二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剥削分子!”“孔丘要兴灭国、继绝世,劳动人民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这句汉语的表述有毛病,但不是于中的发明,是上级传达下来的圈定标语——作者注)”等等。不管是糊涂还是有意,于中都犯了忌,因此,写这样的文章绝对是要挨批的。只是这个于中如今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篇文章也没人看到,也就成不了毒草了。但是,我在心里却想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对于中还是缺乏了解呀!以前只知道他人老实,书教得好,却不知道这个人思想上还真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