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之恋歌(1)
[笔下文学Www.bxwx.net]
22.玉丘水库是小二型水库,不是县里统一安排,而是三个大队联合修成的。
当时县里也很重视我们的小水库,在动工之前,派了几个技术员下来,进行了仔细的勘察测量。父亲很兴奋,三个大队支书一同到公社去接县里派来的技术员。
技术员们刚下车,父亲惊讶地喊了声小叶!
跟技术员们握手的时候,大家问我父亲,你们原来认识呀?
小叶就是叶诗筠,原来她是学水利水电专业的。这次听说县里要派技术员到各地帮助老百姓修水库,把技术关,叶诗筠就踊跃地报了名。具体分配时,叶诗筠见到玉丘水库的名字,就主动提出来要到玉丘,那里她曾经工作过半年多,情况熟悉,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次叶诗筠没有住在虢家,三个技术员都安排住到了王家院子,那里就在将要修建的玉丘水库的边上,工作方便些,技术员们的派饭由大队统一安排。
叶诗筠提出来三个技术员的吃饭问题可以不要大队管,他们三个自己开伙算了,说是也好过过“家庭生活”。另外两个技术员是一老一少两个男的,老的叫陈建礼,他要大家喊他老陈就可以了。小的叫谢海秋,他就学着陈建礼的口气说大家就叫他小谢吧。听说,在小叶、老陈和小谢三个人组成的技术员班子里,小叶是为首的,另外两个不管年龄大小,工作上都听她的。叶诗筠提出了自己开伙,过“家庭生活”,谢海秋觉得挺有意思,有点浪漫,他虽然根本不会烧火做饭,却积极响应,说他就可以担水洗菜烧火当下手呀。但陈建礼却说他可从来没有弄过饭菜的,小叶你下厨呀?叶诗筠说厨房里的活她不是没做过,没问题。但是大队还是决定给技术员们吃派饭,因为他们是没有时间搞三餐饭菜的,他们的工作很紧张。
技术员们搞测量的时候,父亲丢下农活一直陪着他们在山谷里转。另两个大队的干部们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来陪技术员们搞测量,说反正他们也不懂这技术上的事儿。但父亲不放心似地,觉得修水库是自家的事,不能什么事情一概不知,全由别人说了算。叶诗筠虽然不算外人了,但毕竟也不是自家人。父亲不懂测量,却一直跟着跑,问这问那。有些问题问过后父亲还要说说自己的意见,也不管是否管用,甚至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在听。技术员们就觉得这个支书似乎话太多了点,也有点固执,不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当然叶诗筠是早就了解父亲的性格的。
父亲跟叶诗筠在测量工作上还发生过争执,父亲的话又快,声调又高嗓门很大,有点象吵架的样子。叶诗筠则据理力争,坚持原则,好象不愿让步。
那你总得要实事求是!父亲把问题提到了他的原则上来了。
叶诗筠的原则是技术,是定理,跟父亲的原则斗争起来就很激烈了。谢海秋有点看不惯了,觉得你这个支书怎么搞的,水利你又不懂,你争个什么呢,还不是伤了和气!于是他就态度明朗地站到了叶诗筠一边。陈建礼在中间做调和,起润滑油的作用,才使得测量工作得以进行下去。老陈做调和工作时,有时给叶诗筠使眼色,父亲根本没注意到,但谢海秋注意到了,帮助叶诗筠说话的腔调就低了下来。
整个测量工作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个把月后技术员们就要回县里去了。但叶诗筠却按上级的意思留了下来,这倒是原先就安排好了的。她是玉丘水库的总技术员,也就是总工程师吧。总指挥是岭坝公社书记罗庆林。
水库修成后将会淹没一大片农田,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老铺公社六溪大队的。土改后六溪与玉丘原来都属于沙溪坪公社的老铺大队,但现在老铺是人民公社了,六溪和玉丘不属于一个人民公社,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了,你修水库淹了人家的田,人家是不愿意的。但是县里做了统一安排,态度很坚决,县里出面做工作,由玉丘等三个大队给六溪大队补产量,就是出谷子,来给六溪将要被淹的水田作补偿。土地本来应该不是产量可以补得了的,尤其是耕地,但那时的确就这么定下来了。县里决定了,六溪的人不服也得服。
那年秋收后,农历十月份水库工地就开工了,三个大队的劳力全上了工地。工地上行政有总指挥,技术有总技术员,三个大队支书都是行政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服从总技术员的技术安排。但事实上整个工地好象都是父亲在把关,在决策。每天数百上千人在工地上劳动,父亲展现了他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还有号召力。父亲参加过好几个水库的修建了,现在自家修水库了,当然不愿有丁点儿的含糊。
挑土时也采取发筹码的办法。父亲派人砍来竹子削成方方正正、象模象样的规范筹码,每个筹码上都写着“玉丘水库工地”六个字,很是正规的样子。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人,见人多也不在乎哪一个人的哪一担土吧,就想偷个懒呀什么的。父亲察觉到这个现象,就将虢家早年煤窑里用的那把能打两百多斤的长称扛到了工地,交给工作人员。也不是每担土都得过称才算,但长称杆摆在那里,担的土如果少得很明显,工作人员有权利拿来过称。如果没到规定的重量,这担土就不发筹码,要再挑一担满的来领筹码。父亲的办法也大体上行得通,既没有真的动过秤杆来斤斤计较,又保证了工量。
父亲也还采取过分土方的方法,还尝试过一些别的方法,依具体活儿不同而定。
工地上红旗招展,劳动号子在山谷里回荡,撞击着沉睡的群山沟壑,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公社书记罗庆林指示要搞劳动竞赛,父亲就跟大队支书们商量,开展了劳动竞赛。父亲组织的劳动竞赛既比数量,又比质量,安排有专人验收评比。父亲不搞冲锋,认为那是不切实际的,是折磨人的把戏,不仅调动不起劳动热情,反倒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产生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对立情绪。修水库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大家知道水库修成后蓄水灌自己的稻田,灌每个人的心田。群众的劳动热情是高涨的,但你不能希望还能高到天上去,放个什么劳动卫星出来,说什么也不能搞挑战体力极限的那一套。所谓劳动冲锋什么的,那只是瞬时的比武,比肌肉的紧张力,比一个人体能的爆发力,用于游戏还可以,比方两个人扳手腕比输赢,两百来斤一担石头比谁能挑得上肩,挑起后谁走得远,一块巨石比谁能举过头顶,比出大力士,比出开心,比出精神来。早年比挑担,我爷爷一肩能挑起十二个水砖,谁也比不过他,他的力气在玉丘几乎后无来者,大家就都比得服帖服帖。这些比武用于实实在在的劳动可不行呀,劳动不是瞬时可以完成的,劳动是要持久的,是一点一点干过来的。劳动搞冲锋,比体力极限,只能比出精疲力竭,比出沮丧与颓废。愚公移山是怎么移的,一家子祖祖辈辈挖下去,挖山不止,挖一点少一点,最终才感动了两个神仙来将大山背走了。如果让愚公一家子也来个什么劳动竞赛的话,搞个冲锋什么的,半天就会把全家人比倒在地,比出一家子的灰心丧气,哪能祖祖辈辈挖下去呢?愚公其实不愚,愚公原来是智翁,他才没搞劳动竞赛,尤其没搞挖山工地上的冲锋,故而得人心,得家心,号召力及于子孙,后代人才能实现他的心愿。要是看到愚公一家子在挖山工地上能冲得起锋来,神仙怕也不会被感动,不会帮忙的,那样老愚公的后代今天可能还要开门见山呢!
父亲很也重视宣传鼓动,表扬先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情和气氛。从公社借来的高音喇叭架在高高竖起的木杆上,播放着革命歌曲和革命口号,还播放着表扬稿里宣传的好人好事。父亲鼓励能写话的人把看到的先进事迹写成稿子,送到广播室。稿子如被采用,写稿人的名字能让成百上千的人听到,当了作者,还有“稿费”——广播室给每篇稿子发两个筹码。写几十个百把两百个字,能抵两担土,这就是脑力劳动的价值。父亲说还不只抵两担土呢,是抵得上成百上千担土的。因为大家学先进,每人多挑一担土,不就是成百上千的数了!比方作家写的小说,给他几十块钱稿费。成千上万的人读了小说快乐着,你能说作家的小说只值几十块钱吗?
[笔下文学Www.bxwx.net]
22.玉丘水库是小二型水库,不是县里统一安排,而是三个大队联合修成的。
当时县里也很重视我们的小水库,在动工之前,派了几个技术员下来,进行了仔细的勘察测量。父亲很兴奋,三个大队支书一同到公社去接县里派来的技术员。
技术员们刚下车,父亲惊讶地喊了声小叶!
跟技术员们握手的时候,大家问我父亲,你们原来认识呀?
小叶就是叶诗筠,原来她是学水利水电专业的。这次听说县里要派技术员到各地帮助老百姓修水库,把技术关,叶诗筠就踊跃地报了名。具体分配时,叶诗筠见到玉丘水库的名字,就主动提出来要到玉丘,那里她曾经工作过半年多,情况熟悉,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次叶诗筠没有住在虢家,三个技术员都安排住到了王家院子,那里就在将要修建的玉丘水库的边上,工作方便些,技术员们的派饭由大队统一安排。
叶诗筠提出来三个技术员的吃饭问题可以不要大队管,他们三个自己开伙算了,说是也好过过“家庭生活”。另外两个技术员是一老一少两个男的,老的叫陈建礼,他要大家喊他老陈就可以了。小的叫谢海秋,他就学着陈建礼的口气说大家就叫他小谢吧。听说,在小叶、老陈和小谢三个人组成的技术员班子里,小叶是为首的,另外两个不管年龄大小,工作上都听她的。叶诗筠提出了自己开伙,过“家庭生活”,谢海秋觉得挺有意思,有点浪漫,他虽然根本不会烧火做饭,却积极响应,说他就可以担水洗菜烧火当下手呀。但陈建礼却说他可从来没有弄过饭菜的,小叶你下厨呀?叶诗筠说厨房里的活她不是没做过,没问题。但是大队还是决定给技术员们吃派饭,因为他们是没有时间搞三餐饭菜的,他们的工作很紧张。
技术员们搞测量的时候,父亲丢下农活一直陪着他们在山谷里转。另两个大队的干部们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来陪技术员们搞测量,说反正他们也不懂这技术上的事儿。但父亲不放心似地,觉得修水库是自家的事,不能什么事情一概不知,全由别人说了算。叶诗筠虽然不算外人了,但毕竟也不是自家人。父亲不懂测量,却一直跟着跑,问这问那。有些问题问过后父亲还要说说自己的意见,也不管是否管用,甚至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在听。技术员们就觉得这个支书似乎话太多了点,也有点固执,不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当然叶诗筠是早就了解父亲的性格的。
父亲跟叶诗筠在测量工作上还发生过争执,父亲的话又快,声调又高嗓门很大,有点象吵架的样子。叶诗筠则据理力争,坚持原则,好象不愿让步。
那你总得要实事求是!父亲把问题提到了他的原则上来了。
叶诗筠的原则是技术,是定理,跟父亲的原则斗争起来就很激烈了。谢海秋有点看不惯了,觉得你这个支书怎么搞的,水利你又不懂,你争个什么呢,还不是伤了和气!于是他就态度明朗地站到了叶诗筠一边。陈建礼在中间做调和,起润滑油的作用,才使得测量工作得以进行下去。老陈做调和工作时,有时给叶诗筠使眼色,父亲根本没注意到,但谢海秋注意到了,帮助叶诗筠说话的腔调就低了下来。
整个测量工作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个把月后技术员们就要回县里去了。但叶诗筠却按上级的意思留了下来,这倒是原先就安排好了的。她是玉丘水库的总技术员,也就是总工程师吧。总指挥是岭坝公社书记罗庆林。
水库修成后将会淹没一大片农田,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老铺公社六溪大队的。土改后六溪与玉丘原来都属于沙溪坪公社的老铺大队,但现在老铺是人民公社了,六溪和玉丘不属于一个人民公社,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了,你修水库淹了人家的田,人家是不愿意的。但是县里做了统一安排,态度很坚决,县里出面做工作,由玉丘等三个大队给六溪大队补产量,就是出谷子,来给六溪将要被淹的水田作补偿。土地本来应该不是产量可以补得了的,尤其是耕地,但那时的确就这么定下来了。县里决定了,六溪的人不服也得服。
那年秋收后,农历十月份水库工地就开工了,三个大队的劳力全上了工地。工地上行政有总指挥,技术有总技术员,三个大队支书都是行政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服从总技术员的技术安排。但事实上整个工地好象都是父亲在把关,在决策。每天数百上千人在工地上劳动,父亲展现了他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还有号召力。父亲参加过好几个水库的修建了,现在自家修水库了,当然不愿有丁点儿的含糊。
挑土时也采取发筹码的办法。父亲派人砍来竹子削成方方正正、象模象样的规范筹码,每个筹码上都写着“玉丘水库工地”六个字,很是正规的样子。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人,见人多也不在乎哪一个人的哪一担土吧,就想偷个懒呀什么的。父亲察觉到这个现象,就将虢家早年煤窑里用的那把能打两百多斤的长称扛到了工地,交给工作人员。也不是每担土都得过称才算,但长称杆摆在那里,担的土如果少得很明显,工作人员有权利拿来过称。如果没到规定的重量,这担土就不发筹码,要再挑一担满的来领筹码。父亲的办法也大体上行得通,既没有真的动过秤杆来斤斤计较,又保证了工量。
父亲也还采取过分土方的方法,还尝试过一些别的方法,依具体活儿不同而定。
工地上红旗招展,劳动号子在山谷里回荡,撞击着沉睡的群山沟壑,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公社书记罗庆林指示要搞劳动竞赛,父亲就跟大队支书们商量,开展了劳动竞赛。父亲组织的劳动竞赛既比数量,又比质量,安排有专人验收评比。父亲不搞冲锋,认为那是不切实际的,是折磨人的把戏,不仅调动不起劳动热情,反倒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产生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对立情绪。修水库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大家知道水库修成后蓄水灌自己的稻田,灌每个人的心田。群众的劳动热情是高涨的,但你不能希望还能高到天上去,放个什么劳动卫星出来,说什么也不能搞挑战体力极限的那一套。所谓劳动冲锋什么的,那只是瞬时的比武,比肌肉的紧张力,比一个人体能的爆发力,用于游戏还可以,比方两个人扳手腕比输赢,两百来斤一担石头比谁能挑得上肩,挑起后谁走得远,一块巨石比谁能举过头顶,比出大力士,比出开心,比出精神来。早年比挑担,我爷爷一肩能挑起十二个水砖,谁也比不过他,他的力气在玉丘几乎后无来者,大家就都比得服帖服帖。这些比武用于实实在在的劳动可不行呀,劳动不是瞬时可以完成的,劳动是要持久的,是一点一点干过来的。劳动搞冲锋,比体力极限,只能比出精疲力竭,比出沮丧与颓废。愚公移山是怎么移的,一家子祖祖辈辈挖下去,挖山不止,挖一点少一点,最终才感动了两个神仙来将大山背走了。如果让愚公一家子也来个什么劳动竞赛的话,搞个冲锋什么的,半天就会把全家人比倒在地,比出一家子的灰心丧气,哪能祖祖辈辈挖下去呢?愚公其实不愚,愚公原来是智翁,他才没搞劳动竞赛,尤其没搞挖山工地上的冲锋,故而得人心,得家心,号召力及于子孙,后代人才能实现他的心愿。要是看到愚公一家子在挖山工地上能冲得起锋来,神仙怕也不会被感动,不会帮忙的,那样老愚公的后代今天可能还要开门见山呢!
父亲很也重视宣传鼓动,表扬先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情和气氛。从公社借来的高音喇叭架在高高竖起的木杆上,播放着革命歌曲和革命口号,还播放着表扬稿里宣传的好人好事。父亲鼓励能写话的人把看到的先进事迹写成稿子,送到广播室。稿子如被采用,写稿人的名字能让成百上千的人听到,当了作者,还有“稿费”——广播室给每篇稿子发两个筹码。写几十个百把两百个字,能抵两担土,这就是脑力劳动的价值。父亲说还不只抵两担土呢,是抵得上成百上千担土的。因为大家学先进,每人多挑一担土,不就是成百上千的数了!比方作家写的小说,给他几十块钱稿费。成千上万的人读了小说快乐着,你能说作家的小说只值几十块钱吗?
[笔下文学Www.bxwx.net]
22.玉丘水库是小二型水库,不是县里统一安排,而是三个大队联合修成的。
当时县里也很重视我们的小水库,在动工之前,派了几个技术员下来,进行了仔细的勘察测量。父亲很兴奋,三个大队支书一同到公社去接县里派来的技术员。
技术员们刚下车,父亲惊讶地喊了声小叶!
跟技术员们握手的时候,大家问我父亲,你们原来认识呀?
小叶就是叶诗筠,原来她是学水利水电专业的。这次听说县里要派技术员到各地帮助老百姓修水库,把技术关,叶诗筠就踊跃地报了名。具体分配时,叶诗筠见到玉丘水库的名字,就主动提出来要到玉丘,那里她曾经工作过半年多,情况熟悉,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次叶诗筠没有住在虢家,三个技术员都安排住到了王家院子,那里就在将要修建的玉丘水库的边上,工作方便些,技术员们的派饭由大队统一安排。
叶诗筠提出来三个技术员的吃饭问题可以不要大队管,他们三个自己开伙算了,说是也好过过“家庭生活”。另外两个技术员是一老一少两个男的,老的叫陈建礼,他要大家喊他老陈就可以了。小的叫谢海秋,他就学着陈建礼的口气说大家就叫他小谢吧。听说,在小叶、老陈和小谢三个人组成的技术员班子里,小叶是为首的,另外两个不管年龄大小,工作上都听她的。叶诗筠提出了自己开伙,过“家庭生活”,谢海秋觉得挺有意思,有点浪漫,他虽然根本不会烧火做饭,却积极响应,说他就可以担水洗菜烧火当下手呀。但陈建礼却说他可从来没有弄过饭菜的,小叶你下厨呀?叶诗筠说厨房里的活她不是没做过,没问题。但是大队还是决定给技术员们吃派饭,因为他们是没有时间搞三餐饭菜的,他们的工作很紧张。
技术员们搞测量的时候,父亲丢下农活一直陪着他们在山谷里转。另两个大队的干部们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来陪技术员们搞测量,说反正他们也不懂这技术上的事儿。但父亲不放心似地,觉得修水库是自家的事,不能什么事情一概不知,全由别人说了算。叶诗筠虽然不算外人了,但毕竟也不是自家人。父亲不懂测量,却一直跟着跑,问这问那。有些问题问过后父亲还要说说自己的意见,也不管是否管用,甚至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在听。技术员们就觉得这个支书似乎话太多了点,也有点固执,不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当然叶诗筠是早就了解父亲的性格的。
父亲跟叶诗筠在测量工作上还发生过争执,父亲的话又快,声调又高嗓门很大,有点象吵架的样子。叶诗筠则据理力争,坚持原则,好象不愿让步。
那你总得要实事求是!父亲把问题提到了他的原则上来了。
叶诗筠的原则是技术,是定理,跟父亲的原则斗争起来就很激烈了。谢海秋有点看不惯了,觉得你这个支书怎么搞的,水利你又不懂,你争个什么呢,还不是伤了和气!于是他就态度明朗地站到了叶诗筠一边。陈建礼在中间做调和,起润滑油的作用,才使得测量工作得以进行下去。老陈做调和工作时,有时给叶诗筠使眼色,父亲根本没注意到,但谢海秋注意到了,帮助叶诗筠说话的腔调就低了下来。
整个测量工作没有花太多的时间,个把月后技术员们就要回县里去了。但叶诗筠却按上级的意思留了下来,这倒是原先就安排好了的。她是玉丘水库的总技术员,也就是总工程师吧。总指挥是岭坝公社书记罗庆林。
水库修成后将会淹没一大片农田,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老铺公社六溪大队的。土改后六溪与玉丘原来都属于沙溪坪公社的老铺大队,但现在老铺是人民公社了,六溪和玉丘不属于一个人民公社,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了,你修水库淹了人家的田,人家是不愿意的。但是县里做了统一安排,态度很坚决,县里出面做工作,由玉丘等三个大队给六溪大队补产量,就是出谷子,来给六溪将要被淹的水田作补偿。土地本来应该不是产量可以补得了的,尤其是耕地,但那时的确就这么定下来了。县里决定了,六溪的人不服也得服。
那年秋收后,农历十月份水库工地就开工了,三个大队的劳力全上了工地。工地上行政有总指挥,技术有总技术员,三个大队支书都是行政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服从总技术员的技术安排。但事实上整个工地好象都是父亲在把关,在决策。每天数百上千人在工地上劳动,父亲展现了他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还有号召力。父亲参加过好几个水库的修建了,现在自家修水库了,当然不愿有丁点儿的含糊。
挑土时也采取发筹码的办法。父亲派人砍来竹子削成方方正正、象模象样的规范筹码,每个筹码上都写着“玉丘水库工地”六个字,很是正规的样子。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人,见人多也不在乎哪一个人的哪一担土吧,就想偷个懒呀什么的。父亲察觉到这个现象,就将虢家早年煤窑里用的那把能打两百多斤的长称扛到了工地,交给工作人员。也不是每担土都得过称才算,但长称杆摆在那里,担的土如果少得很明显,工作人员有权利拿来过称。如果没到规定的重量,这担土就不发筹码,要再挑一担满的来领筹码。父亲的办法也大体上行得通,既没有真的动过秤杆来斤斤计较,又保证了工量。
父亲也还采取过分土方的方法,还尝试过一些别的方法,依具体活儿不同而定。
工地上红旗招展,劳动号子在山谷里回荡,撞击着沉睡的群山沟壑,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公社书记罗庆林指示要搞劳动竞赛,父亲就跟大队支书们商量,开展了劳动竞赛。父亲组织的劳动竞赛既比数量,又比质量,安排有专人验收评比。父亲不搞冲锋,认为那是不切实际的,是折磨人的把戏,不仅调动不起劳动热情,反倒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产生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对立情绪。修水库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大家知道水库修成后蓄水灌自己的稻田,灌每个人的心田。群众的劳动热情是高涨的,但你不能希望还能高到天上去,放个什么劳动卫星出来,说什么也不能搞挑战体力极限的那一套。所谓劳动冲锋什么的,那只是瞬时的比武,比肌肉的紧张力,比一个人体能的爆发力,用于游戏还可以,比方两个人扳手腕比输赢,两百来斤一担石头比谁能挑得上肩,挑起后谁走得远,一块巨石比谁能举过头顶,比出大力士,比出开心,比出精神来。早年比挑担,我爷爷一肩能挑起十二个水砖,谁也比不过他,他的力气在玉丘几乎后无来者,大家就都比得服帖服帖。这些比武用于实实在在的劳动可不行呀,劳动不是瞬时可以完成的,劳动是要持久的,是一点一点干过来的。劳动搞冲锋,比体力极限,只能比出精疲力竭,比出沮丧与颓废。愚公移山是怎么移的,一家子祖祖辈辈挖下去,挖山不止,挖一点少一点,最终才感动了两个神仙来将大山背走了。如果让愚公一家子也来个什么劳动竞赛的话,搞个冲锋什么的,半天就会把全家人比倒在地,比出一家子的灰心丧气,哪能祖祖辈辈挖下去呢?愚公其实不愚,愚公原来是智翁,他才没搞劳动竞赛,尤其没搞挖山工地上的冲锋,故而得人心,得家心,号召力及于子孙,后代人才能实现他的心愿。要是看到愚公一家子在挖山工地上能冲得起锋来,神仙怕也不会被感动,不会帮忙的,那样老愚公的后代今天可能还要开门见山呢!
父亲很也重视宣传鼓动,表扬先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情和气氛。从公社借来的高音喇叭架在高高竖起的木杆上,播放着革命歌曲和革命口号,还播放着表扬稿里宣传的好人好事。父亲鼓励能写话的人把看到的先进事迹写成稿子,送到广播室。稿子如被采用,写稿人的名字能让成百上千的人听到,当了作者,还有“稿费”——广播室给每篇稿子发两个筹码。写几十个百把两百个字,能抵两担土,这就是脑力劳动的价值。父亲说还不只抵两担土呢,是抵得上成百上千担土的。因为大家学先进,每人多挑一担土,不就是成百上千的数了!比方作家写的小说,给他几十块钱稿费。成千上万的人读了小说快乐着,你能说作家的小说只值几十块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