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

伯父

伯父是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离世的。

伯父病重期间,曾多次住院,最后一次住院时,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脸色蜡黄,气若游丝。我们弟兄几人丝毫不敢大意,一直守护在病床周围。大哥虽远在省城工作,但此种情况,他也匆匆交代一下手头的工作,赶了回来。他是弟兄们的主心骨,也是大伯眼中的骄傲,因为大哥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所以大哥守在病房的时候,伯父格外安静,目光也平和了许多。

一次从治疗室回病房后,伯父一直处于半清醒半昏迷的状态,大家也一直揪着心。在大哥不停地轻声呼唤下,伯父终于费力的睁开了昏黄的眼睛,无神的打量着周围的人。这时大哥急忙伸出两个手指放在伯父面前,问:“爸,你看这是几?”伯父吃力地看了好久,含混的从嘴里吐出一句话:“Two。”

我们听了后,感到既是欣慰,又是辛酸。欣慰的是伯父又一次转危为安;心酸的是,在如此危重情况之下,伯父还能如此幽默,用英语回答问题,体现了旧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与气质,在生死面前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我想,这种人生态度,一方面来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遗传了。因为我依稀记得,祖父去世前的傍晚,也发生过类似的一幕。那天,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这时父亲说:“爹,外面下雨了,我扶你回屋里吧。”爷爷也是这样乐观的说到:“不用,这点雨,还淋不化我这把老骨头。”

伯父是高中毕业的。在那个年代的农村里,绝对算得上是高学历了。生前他多年担任村里大队、小队的会计,负责管理为数不多的集体财富。久居这样的“要职”,村里的账目一笔一笔算的清清楚楚,没有一笔糊涂账,更不用说徇私舞弊,中饱私囊了。因此,他在村里也积累起了很高的口碑和威望,大家有什么邻里纠纷,婆媳不和,婚丧嫁娶都来找他主持公道,每次都能满意而归。

我是家里的老小,因此,伯父格外喜爱我这个“老小子”。对我不是直呼乳名,而是专门起了一个属于他的称呼——“小孩”。在那个缺乏玩具的年代里,一次他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用一根鲜树枝给我做了一把像模像样的步枪。我把它斜挎在肩上,昂首挺胸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上,接受着小伙伴们的注目礼,甭提有多神气了!

伯父也很重视对我的教育,因为他是高中毕业,所以教起我来可谓得心应手。印象很深的是他教我们英语时,经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创一些单词,如“电灯”英语叫“不拉不亮”,因为电灯有开关,拉一下就亮了;“枕头”叫“外布里是糠”,因为“枕头”外面是用布做的,里面填充的是米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常常引得我们哄堂大笑。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不仅学得好,更学得快乐。

伯父一生勤劳节俭,即使是在生病后,也不辍劳作。因为心脏里放了两个支架,医生叮嘱按时服药,不要从事体力劳动,要保持心态的平和。可每当农忙时节,他总是忘了医生的嘱托,总是力所能及的做些农活,而且看到不合情理、不顺心的事情总是要加以过问,这最终导致了病情的加重,多方医治无果后,还是离开了这片他曾无比眷恋又挥洒过汗水的土地。

伯父享年六十七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乡土里的情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乡土里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