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音乐篇

第6篇 音乐篇

我是非常喜欢听歌的,同时觉得自己略有唱歌的天赋。喜欢听歌和唱歌主要受到我妈的影响,她有很多磁带和光盘,天天就跟着她听歌。那时候常听伍佰的歌,比如《突然的自我》、《挪威的森林》,羽泉的《奔跑》,she的《superstar》等等。一张光碟可能放过几十上百遍,可惜小时候对音乐并没多少兴趣,不然真的可以去学一学某种乐器或者唱歌技巧。对音乐开始产生兴趣还得从一首《素颜》说起。

小学的某天,我走在去食堂的路上,旁边的兄弟嘴里正哼着歌曲,可能是入神了,声音愈来愈大。“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当年素面朝天……”动人的旋律飘入了我的耳朵,顿时将我吸引了。因为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电子设备,也没有听歌识曲,所以我压根就找不到这首歌,甚至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我初中的时候,我姐迷上了许嵩,还叫我一起听许嵩,说是非常的好听。那时候我仍然对音乐没啥兴趣,当她叫我一起听许嵩的时候,我压根不想听,但挨不过面子,还是勉为其难地听了一下。初听许嵩的歌像什么《清明雨上》、《玫瑰花的葬礼》并不好听。直到我知道《素颜》是许嵩唱的的时候,我才又把他的歌仔细地听了一遍。他的歌都是这样:初听,什么玩意;再听,有点东西;最后,真好听。这个时候我才算对音乐真的有了点兴趣。

看过《离别篇》都知道我初中是离开家去区里上的,那时候想家的时候就会听音乐。没有mp4,只有一个白色学习平板,说是学习平板,其实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给我听音乐。于是我就让我姐的朋友给我下载了几首音乐,当然不会给我选择的机会,下到什么歌就听什么歌。平板里几乎清一色的五月天的歌,想不听也不行。所以每天都会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男孩坐在床边的凳子上,趴着写作业,台灯闪烁着昏黄的灯光,驱散了一片圆形区域的黑暗,窗外万家灯火,车流涌动。唯一能听见的声音就那白色平板里传来的若隐若现的歌声。“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我站在你左侧,却像隔着银河……”就和网上说的一样,没有人比陈信宏更懂青春。我的初中就在音乐的支持下过来了,音乐中的力量就是支撑我的动力。

高中时期反而成了我听歌最少的时期,印象深刻的只有那一首《大鱼》,也不是因为这首歌有多么好听,而是暑假里我和她分享了这首《大鱼》。现在想一想,或许在夏日的傍晚,安静地坐在长椅上,带上耳机,欣赏着金黄色的晚霞,被温柔的晚风吹拂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吧。

大学的我和高中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时期是我听歌最多的时期,各种类型,各种语言的歌或许都听过一些,还学习了一些乐理知识。(虽然学的不咋样)了解了什么是乡村爵士乐,什么是嘻哈,还去看一些音乐类节目。(现在已经忘光了)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日推的时候,可惜日推很难有一首好听的歌。听歌的平台也从网易到了酷狗。大学刚入学的时候都听一些古风类的歌,室友的起床铃都是这一类。比如花姐的《故梦》和四弟的《尽头》。当然要我推荐古风的话那必然是张晓棠的《苏幕遮》,tank的《三国恋》也很好听,至今这两首歌还在我的歌单里。大二的时候我喜欢看番,因此接触了不少的acg歌曲,其中有我最爱的两首,一首是岩崎太整的《Onmyown》,有一种爵士乐的味道(应该是爵士?),另一首是泽野弘之的《Theway》,这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既然说到泽野弘之,那他的另一首抒情歌也要提一下,名字是《home~inthiscorner~》。当然,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泽野的,他的作曲怎么说?很符合我的口味。等到我大三,我终于开始听那个男人了,没错就是周杰伦。我相信这个男人大家都很熟悉了,想要推荐他的歌只能从小众一点的说起,但也只能和他大热的歌相比算是小众了。第一首是《断了的弦》,这首歌的副歌直接封神。第二首我考虑了挺久,不知道应该推荐《我不配》还是《世界末日》亦或是《反方向的钟》,算了还是一起推了吧。最后我再推荐我觉得很好听的歌。邓福如的《声声慢》和《福尔摩斯》,(这个歌手以前高中同学给我推荐过,只是到了大学才听),翻唱也推荐一首蔡淳佳的《爱如潮水》。

当然还有太多的歌我没提到,这些都是我精选出来的歌曲,不仅仅是因为好听,也给过我快乐和力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给自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给自己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篇 音乐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