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联盟

第八章 联盟

下元节过后。一切归于平静。但在这平静之下的却是生机勃勃。人们没有徭役。农闲的农民和无业游民成为了县廷雇工帮助本县建设水利。然而赵策察觉出了一些异样。在一个静静地下着小雪的上午,赵策收到了主公史昂(威德)的书信:“陛下驾崩!章武王(孙意)趁机发动兵变。正率军攻占京师。社稷倾危。我等当率军讨灭叛贼。卫京畿。余苴君当率军与刘宜州于南阳汇合,共商讨贼大计。我等忠诚,义不容辞!人挡杀之,神挡诛之!”

大虞元平三十二年天子孙玄驾崩。关于他的死有很多猜测,太医说是天子忧郁而死。皇宫中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天子因为喝了皇后的符水而死。另一种流传于宫廷的说法是天子被宦官收集的民间单方害死。宦官选择秘不发丧想与士族集团合谋推太子龙烈登基。但是与陈王亲近的河东门阀集团为迁都的事情与宦官集团决裂。他们知道天子已经下达诏书,如果京师移至尚桑,那么河东集团无疑会获得巨大利益。事实上这份诏书的其中一份就在宦官那里,他们也拒绝公布。久而久之,河东集团就将宦官集团的阴谋告诉给了章武王孙意(明德)。

赵策读过信后顿时觉得天崩地裂。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朝廷完了,已经没有了权威。凰仪公主和龙烈公子都将身陷危险当中。史昂的最后一句话寓意非常明显,就是让赵策替他扫除异己,将他的辖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短短几个字的强烈意图甚至超越了信仰[1]。赵策觉得自己的生活在此刻彻底改变了,今后的命运将时刻面临生死危险。但他还是担忧自己的六百兵力怎么能够替主公史昂扫除异己。

不论情况如何,都需要赵策尽快率军抵达钜京。于是他立即率军抵达南阳。同宜州刺史刘原(雅叔)大军汇合。赵策不敢在沿途延误,自备粮食率军赶到南阳析谷。当他到达那里时,他才发现这里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各路英雄豪杰将部队扔在城外,自己则入住城内。

他一进入县廷门口时就被惊呆了。门前的广场简直就是高级豪华马车展览会。赵策很少吃惊,但是当他看见以前从没见过的各种颜色各种风格的漂亮马车时。这场景让他的心里充满了遗憾。就在赵策思考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微弱的铜锣声。他顺着锣声方向望去。一个由四排士兵组成的队伍正向大门这边走过来。赵策远远就看见了他们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光泽的乌黑的全身铁铠。赵策做梦都想要一套这样的全身铁铠[2]。在这些威武的士兵后面是一辆拉着大铜锣的马车。上面的赤膊壮士正在奋力击打那面干净发亮的大铜锣。马车的后面是更加威武的铜色骑士侍卫。这样一只雄壮的队伍行驶在街道上。人们远远的便躲到道路的两旁。县廷中也走出来各种衣着华丽的豪杰、名士和官员们。这些迎接的人群完完全全无视了站在街道对面的赵策。赵策就看着这支行进的队伍从他面前驶过。一辆由四匹黑色的高大的西域风格的超宽超大的三驾马车[3]。车厢上不免落俗地雕刻着浅青色和浅蓝色的祥云和流云图案。马车停稳后,车厢后面让人大开眼界地伸出了精巧别致的阶梯。一位公子从容地走了下来。在接受了大家的瞩目和问候后,这位公子便走进了县廷。这就是宜州刺史刘原(雅叔)的长子刘腾(传徳)。

远处又传来了队伍行进的声音。这次没有铜锣声,而是急促的马蹄声。赵策看见远处一群骑兵正在向他们这边驶来。那场景简直就是匈奴入城。在这些令人生畏的骑兵之后同样是一辆马车。赵策仔细看了看之后才确定,那居然是一辆两轮战车[4]!赵策能够明显感受到驾车的这位公子非常喜欢在此刻享受众人的羡慕与畏惧。这位公子带着一副桀骜的表情径直驶入县廷院内。

赵策在门口通报。门役回去查阅了很久才找到赵策。赵策进入县廷。眼前的景象让他十分诧异。县廷的院内熙熙攘攘。像是节日庆典,而且看起来已经持续了好几天。赵策进入大厅,一进门就闻到了稀少昂贵的兜木香味。大厅内灯火耀眼,青铜暖香炉、金丝图案的屏风、浅色漆面的顶棚以及各种青铜陶玉器具反射的光芒璀璨耀眼。所有大人物们都并排落座。他们正在忙着相互交换名片[5],偶尔还能传来某个人的大笑声。在这些人的身后是一两位他们各自的族亲。这些人要么在东张西望,要么若有所思全神贯注地看着某处。再往后是侍女,她们端坐在最外面。她们所有人几乎保持同一姿势坐在同一位置,浅黄色身裙远远看去几乎能连成一条直线。而在大厅中央,舞姬们正在转个不停。

闻人恭(文念)也收到了史昂(威德)的书信。他立即返回家乡南野。返回的途中他又收到了族亲闻人穗的书信。两人便约在石垣郡来佛寺[6]相见。两人见面后闻人穗便向闻人恭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出乎她的意料,闻人恭并不在意眼下的时局,反倒是非常在意与她随行的天道教经书。

他便问闻人穗:“阿术[7]有忧愁不畅快的事吗?怎么修炼起了天道教?”

闻人穗回答:“虽然有些担忧。但我是为了了解天道教。他们最近十分活跃,发展得很快呀。”

闻人兄妹随即赶往南阳析谷与赵策汇合。赵策正为诸侯不思进取,整日饮酒作乐发愁。闻人恭想将自己所知道事告诉赵策,然而后者似乎已经全都知晓:“陛下可能驾崩了。”他看看闻人恭,后者没有反对,“至尊可能想立章武王的儿子孙谋(子名)为太子。孙谋成了新君肯定会清理掉宦官打击士人集团。话说这个章武王一家确实都是狠人呀。四代独子[8]。章武王看起来有一份遗诏,而且他已经去过钜京。问题是陛下可能怕别人矫诏,留了不止一份遗诏。但也可能是宦官矫诏。总之宦官和你们闻人家都不承认章武王那份遗诏。我是挺理解章武王的,他肯定非常生气,又害怕龙烈太子继位后绞灭他这一族。”赵策赶紧补充,“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不排除章武王就是趁陛下驾崩之际谋反作乱。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不看好他呀。主公也不支持他。所以他可能是逃回了章武国,起兵西进。目前北军五营在镇守函谷关[9]。”

闻人穗告诉赵策:“我得到的消息是禁军溃败。”赵策听到后非常惊讶,他没想到禁军居然如此轻易就败了,而且也想不到闻人家的信息竟然如此快,“北军五营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是不是营中或者太尉府[10]有人希望章武王入京。太尉大人与章武王勾结了?”

闻人穗听到赵策的独到见解眼前一亮:“大人说得没错。朝中是有些心怀不轨的人。”

赵策:“总之,宦官,外戚,世家大族三方檄文讨伐章武王。我们在南线,负责讨伐章武国,过武关[11]进入京畿。东线则由主公、怀侯高豹(伯义)以及河北各诸侯负责。西线由闻人氏派系东征。没猜错的话闻人氏目前没有来得及筹集足够多的军队。西线目前并没有多少军队。”

“三路大军对付一个藩王。仍然踟蹰不前。”赵策懊恼得摇了摇头。

几天之后南路联军收到了高皇后号召联军讨伐章武王的檄文。各路诸侯才行动起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盟会。他们祷告天地,占卜吉凶[12],歃血为盟。南路盟主宜州刺史刘原(雅叔)向诸侯宣告:

“社稷蒙难,奸佞昌横。章武谋逆作乱。害贤良,戮幕府。天怒人怨。诸公豪杰,奉诏遣王师义兵西征。除奸佞,诛叛臣!”

全体诸侯齐声高喊:“诺!”

大军随即出征。就这样宜州刺史刘原(雅叔)、会州刺史何玠(仲彦)、穆乌太守潘异(承仙)、章扬太守荀丕(义慈)、临山候马绩(孝徳)、华候张房(巨产)、南阳太守费登(元麒)、沙梓国相王纠(初旺)、陈殇太守田授(拒纬)、武卫将军史昂(威德)、怀侯高豹(伯义)、漳肥太守陶芳(传徳)、十二路诸侯联合讨伐章武王。赵策觉得自己官职太低就只是列席观看,并未参与盟约。

大军出动后,赵策率领自己的部队跟在辎重部队的后方。他非常清楚数十万的诸侯联军没把余苴县这六百人放在眼里。这些对他都无所谓,只要能赶快到达钜京除掉章武王就足够。

大军浩浩荡荡,赵策就这样一边想一边跟着大部队进入了伏牛山。行至第二天时,赵策发现路旁的山林茂密,前方还有大路交汇,曾遭受过伏击的赵策非常担心,就提醒何玠(仲彦)的部将张恢(孟升),后者负责保护运输部队:“前方没有飞鸟,兽鸣。我们应该多加小心。”张恢(孟升)觉得有道理便派人到中军请求增援。传令兵走了很久也不见踪影。

忽然之间,赵策仿佛听到了异响。他找了块高地向前眺望。前方军旗已经混乱。张恢见状大喊:“有敌军!”

赵策立即跨上马向自己的部队狂奔。一路上他听到敌军突然擂鼓。树林里一片喊杀声。敌军随即发起攻击。

“敌袭!”赵策奔回自己的部队提醒大家,他看见周喜(嘉聿)和赵雍(宪宁)已经带领好各自队伍,“长矛手向前,小三才阵。弩手在后。”周、赵立即率领各自部队结阵、蹲伏。

“等我命令。”赵策听到了远处嘈杂的战斗声,还有随之而来的敌军喊杀声。“射击!”

赵策抬手射弩。敌军应声倒地。赵策军立即射出密集的弩矢。对面随即也向赵策军射击。长矛手和弩手相继中箭。有的人被弩矢穿透了脖子,他痛苦地捂住伤口倒在地上拼命挣扎。一些人的手臂和肚子被击中,他们惊恐地扶着已经插入自己身体中的箭。

“别害怕,拿起武器。不然你我都得死在这山里!”赵策鼓励他的士兵,将士们受到激发。长毛手拼命刺击,将来犯之敌击退。弩手将击中自己的箭矢折断忍着伤痛继续射击。但此时,赵策发现情况不妙,张恢(孟升)的后军正在崩溃。他们抛弃辎重纷纷向赵策这里逃跑。赵策也看到前面冒出火光,正向自己这边蔓延。敌军似乎放弃向这里进攻,而是在到处放火。。。。。。。

联军第一仗,后方便遭到袭击,失去了辎重,他们退回了析谷。面对首战失败。他们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这就使得矛盾被传导到中下层军官。他们之间开始不再信任。甚至相互指责。然而总要有人承担责任。诸侯就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名不见经传且无依无靠的赵策身上。后军的实际指挥官张恢见大家都归咎于赵策就顺势谎称是由于赵策军临阵脱逃才引起自己的后军崩溃。

赵策惊魂未定。他刚刚用性命冒险,参加了一场战斗。这不是他原来计划的生活轨迹。但他也知道自己至此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未知的大门。然而当他得知联军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自己时,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冤枉、歧视,他怒不可遏。打算离开联军。盟主刘原(雅叔)急忙安抚才将他留了下来。

当天宴会时,一位被众人簇拥的公子故意绕道经过赵策和闻人恭经过的角落。簇拥的人群寸步不离,他们想推开赵策和闻人恭以使保持住自己的队伍正常行进。赵策顿时非常生气。在此之前他的心中正憋着怒气,等待着一个机会和诬陷他的那些人来一场决斗。这些簇拥的使者随即激怒了赵策。他怒斥了伸手扯拽让自己让开的随从,吓得这些随从和旁边穆乌太守潘异(承仙)都哆嗦了一下。

簇拥的人群立即停了下来,里面的公子走出来:“我还以为谁在挡道。原来是余苴县的代里县长。来决断天下大事的都州郡长官和侯爵,你也配?”

赵策认出了这个人,他就是上次在城中乘战车的会州刺史何玠(仲彦)之子何钦(子袭)

“都因为你,联军首战失利。我就让你们郡王功曹[13]记你一过,弹劾了你。别以为上计时你揭发了樊(腾)这件事就这么轻松躲过去了。记住了!”何氏家族成员遍布中原和会州周围地区。不论是在当地还是在朝中官员都有官员同何氏交好。他确实可以发动弹劾赵策,甚至能让他入狱。气愤突然变得紧张冷酷,大家不再交谈,而是望着赵策所在的角落。

看见赵策不再说话,何钦觉得自己已经在气势上战胜了对方,就威胁赵策:“滚开。”赵策确实被震慑住,他有些犹豫,但瞬间就感到厌恶。于是赵策拒绝让开,他做好打架的准备一旦何钦的手高过他的肩膀就毫不犹豫地把这小子扔出去。

不知不觉间一旁出现了另一位公子,这位公子冷俊且旁若无人地一直向前走,像个大锤一样直接就撞到了簇拥在何公子周围的司仪和随从,侍从们像被马车撞了一样一下便扑到何公子身上,何公子感觉就像被一个飞来的大钟砸到了,不可反抗地被推着后退,幸好有几个人挡着。不然这位大公子就得结结实实地摔倒在刚才那位穆乌太守的菜盘子里。

何钦站起身想看看是谁这么大胆时,来者已经径直走远了,只剩下身后不知所措的司仪摇摇晃晃地起身。

“你是什么人?你给我站住!”何公子非常愤怒,他追过去。两个人马上拉开架势将要打起来。这个时候门外高喊:“王将军到!”

声到人到。一位八尺多高的男子走进厅堂。赵策虽然记不清他的相貌,但对这个人的神态印象非常深刻。他仍是一副对世界毫不在乎的神情。他就是武卫将军史昂(威德)的先锋——前军校尉王奉(世才)。这位将军的第一句话就对在场所有人发出了嘲讽:

“打了败仗还这么热闹。我看看谁这么精力充沛,还有闲心内讧。”

【作者题外话】:全篇脚注:

[1]汉代对天地神明十分敬畏。极少出现对这些神明、信仰表示不尊重的情况。

[2]在东汉时期,普通士兵配发的是半身无袖札甲。全身甲费时费力造假极其昂贵,一般只有高级军官才会穿全身铠甲。

[3]东汉时期规定除了天子,其余所有人均按规定使用相应的马车。三驾马的规格已经和两千石以上官员、皇后、太子一个等级。另外马车的大小、颜色、装饰都有严格规定。这里出现的马车规格显然超出了法规要求。

[4]汉朝规定,战马和战车属于国家重要战略物资。不能随意使用,特别是在城市中。

[5]古代的名片称为“谒”,在东汉末期改称为“刺”。用于专门拜访用的名片叫“门状”。这些名片上写着持有者的简单信息以方便记录、沟通。

[6]来佛寺,指黄袍山来佛寺,也叫黄袍山兰若寺。位于今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上。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始建于汉代时期公元前110年前后。黄袍山上宗教氛围浓重。除了来佛寺,还有历史更久远的良山道观遗址。以及汉朝名臣张良创建的伐桂书院。

[7]阿术是闻人穗的乳名,也就是小名。汉代人在成年之前有名无字,所以便称呼小名。特别亲近的人也可以称呼小名表示亲昵。

[8]汉武帝时为了防止诸侯王叛乱颁布了《推恩令》法令。规定诸侯王必须平等地将他的封地分给每一个子嗣。这样就能使他们的封地迅速分裂、缩小。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但是独子就可能引起别人怀疑是否有藏匿子嗣的情况,很可能会被怀疑叛国谋反。

[9]函谷关是中国最早的关隘要塞之一。中原核心关塞。这里是连接中原、淮河流域、汾河谷地、黄河中上游的必经之地。是长安至洛阳交通要道的锁喉。汉末时的古函谷关已经废弃。但战略价值仍非常重要。以至于曹操在这附近又修筑了潼关。

[10]太尉府是“三公”之一的太尉所领导的官署。主要负责全国军务。东汉后期权利遭到大幅削弱。只掌管兵符。平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11]武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关中四塞”之一。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自古以来便是,东部、东南部、南部地区进入关中或北上的必经之地。

[12]古人在重大决定之前经常占卜,特别是出兵打仗这样的重大事情。但最后是否采纳占卜的结果有时就取决于当时人的个人意愿。

[13]功曹,是郡属下级官员,正职称为功曹掾,副职为功曹史。主管郡内官员人事。记录功过与人员迁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未王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未王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