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把精神随厚土 满怀志气付穷年(中)
俗语云:“麦收有五忙,割拉碾晒扬。黑白连轴转,累掉心肝肠”。形象地反映了麦收的辛苦劳作过程。
麦收第一忙就是割麦子。割麦子讲究一个字,就是“快”,抓紧时间收割,如果收割晚了,麦粒就会脱落,造成浪费,所以有“快割快打,麦粒不撒”的说法。为了尽快地收获成熟的麦子,家家户户都是老人孩子齐上阵,一天三顿饭都是在地头吃。而仲夏时节,雨季就要来临,天气多变,如果遇到了降雨天气,麦子就会受潮,有可能在麦穗上发芽,影响产量。所以农民经常把收麦子叫做抢收。
第二忙就是拉麦子。俗话说,“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割下的麦子绝不能放在地里,要立即拉到打麦场。接下来就是第三忙脱粒,以前给麦子脱粒都是用石碾碾压,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脱粒机,带着麦秸的麦穗送进脱粒机里,就能完成脱粒,省时省力。第四忙就是晒麦子,俗话说,“麦粒脱下不要笑,进到囤里才可靠”,刚刚从麦穗上脱下来的麦粒含水量很大,要摊在院场上晾晒,除去水分,才能储存;这个时候最怕下雨,如果因为下雨阴天不能及时晾干,麦子就可能发霉,影响食用。第五忙就是扬,麦子脱粒后,里面混杂了不少杂质,比如麦糠、泥土等,晾干后,就要去除这些杂质,叫做扬场。
无论夏收还是秋收,都需要劳动力,为了不误农时,农忙时节,村民会自发联合起来,几户合作,共同生产。这种联合,自然以劳力为主,劳力少的农户最不受欢迎。
高有成只育有一子,这样的三口之家在胶东农村还是很少见的;一般农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王万友家就是两个孩子,三个孩子的家庭也有一些,而像王万全这样生四个的,在整个艾茶山也找不出几家。高有成家劳力少,去年又开办了养鸡场,牵扯了大部分精力。而王万全家不仅劳力少,土地还多,更有那么多孩子需要照顾,还要兼顾王万友家,简直就是超级老大难。就这样,王家兄弟和高有成家就都遭到了村民们的嫌弃,没有人愿意跟他两家联合,哪怕高有成是支部委员都没有用,而两家一向关系不错,自然就联合在一起。
接近中午,阳光越来越毒辣,刺槐坡的麦子也终于割完了,王山贵丢下割下最后一把麦子,说:“要是再有几亩就好了。”他喜欢吃馒头,麦子少了,不够他吃。何田田看着小儿子被太阳晒得通红脸庞,伸手擦去他脸上的汗水,说:“村里哪有那么多地。”
麦子割完,为了方便运输,就要捆成一个个小捆,垛在一起,运回打麦场。捆麦子是个手艺活,用几根麦秸捆住一小堆麦子,不是看几眼就能学会的,无论王山贵的小手如何倒腾,就是捆不起来。高志腾说:“我说你捆不起来吧?别捆了,浪费时间,把捆好的麦子垛在地头。”捆好的麦子要集中在一起,垛成几垛,这样便于运输。王山贵就满地跑着,把捆好的麦子垛在地头,很快就垛成了几垛。
高耀辉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蹓跶回来了,看到王山贵不知疲倦地搬着麦子,羡慕地说:“说句实在话,讲干活,还是得生儿子啊。”他没有儿子,一直引为憾事。
何田田说:“都说生儿子好,我看未必。盖房子、娶媳妇,累掉半条命,最后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白养一场。”
高耀辉说:“宁让儿子累死,不能想儿子想死。庄稼人没有儿子就是不行。”
高志腾说:“大伯,桃树夼的乔大贼就是这么想的。”
高耀辉说:“志腾,千万别小看乔大贼。这是个人精,要不是他老婆眼睛不好,不能出山干活,日子不至于过成这样。”
高志腾只是说说,他也没见过乔大贼。
“别想了,没机会了。”王万全笑着说,“老膏药,说个正经的,今年这么旱,能不能减免农业税和粮食定购任务?”高耀辉的名字里带有“膏药”的谐音,同辈人都叫他老膏药。
高耀辉说:“暂时还没有接到指示,不过即使有什么减免政策,恐怕也要入了秋才能传达下来,夏粮是免不了啦。”
王万全有些失望,何田田说:“能减免一些秋粮也好,就怕到时候该怎么收就怎么收。”
高耀辉说:“哪能呢,农民受了灾,国家都知道呢。”
接近中午,日头正毒,已不适合在山上干活,农民们都收工回家了,热闹的山头冷清下来,热辣辣的阳光下,唯有金黄的麦浪在不时地翻滚着。
村西头有几棵高大的杏树,一个个半青半黄的杏儿挂在枝头,枝柯掩映里,隐藏着一座低矮的麦草房,王万全一家六口就居住在这座麦草房里。院墙用山里的石头砌成,只有半人多高,墙根还栽着几棵香椿树;站在院墙外,就能看到院子里三间正房和一间厢房,房顶用麦草铺就,木棂窗已经泛着黑色,窗纸已经有些破碎了,但窗花仍然红艳艳的,给老去的窗棂添上了一丝生气。
这是一座民国时期的胶东民房,里面设施简陋,由于房子低矮,没有扎天棚,裸露着发黑椽子和苇箔,一根椽子上,还垒着一个燕窝。进间在东西两边各有一个锅灶,靠北窗放着一张被烟火熏得发黑的碗柜;厨房间东边是王万全夫妻的卧室,卧室里有一个朱红色的衣柜,一张朱红色的杌子,都是何田田当年带过来的嫁妆;西边一间房是两个女儿的卧室,里面有一张旧书桌,一张长条凳,书桌上放着一盏乌黑的煤油灯,糊满报纸的墙上挂着一张邓丽君的画像;窗台上放着一台收音机,很是惹人注目,这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收音机是王万友托张瓦刀从县城的百货公司购买的,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王春华。两个小女孩喜欢听评书,喜欢听小喇叭,还喜欢听邓丽君的歌。院子里的厢房里盘了一铺炕,权当两个儿子的卧室,一家六口人满满当当地挤在这座低矮的麦草房里,过着贫苦的日子。王春华苦中作乐,写了一首小诗自勉:“草舍三间小,围墙四尺虚。梁上双栖燕,灯前一卷书。”
杏树下,王秋荣趴在一个板凳上写作业,不时瞅瞅树上的杏儿和叽叽喳喳的小鸟;旁边的一块青石上放着两个熟鸡蛋,这是高志腾的妈妈送来的端午鸡蛋,和着灵艾煮的,带有一股灵艾特有的芳香。王春华在家里做家务,她蒸炒了一锅艾茶,期间还把鸡鸭关进了棚里,麦收时节,家家都在晒麦子,可不能让它们溜出去,特别是鸭子,嘴像小锨一样,一嘴就能叨走一把麦粒。
把制好的艾茶放进罐子里,王春华就开始做午饭,她热了一些苞米面饼子、几个包子,又用苞米面熬了一盆稀粥。夏天蔬菜比较丰富,她洗了些青菜,还剥了几棵大葱,盛了一碗自制的大酱。一顿晚饭就做成了,父母和哥哥回家,就可以马上开饭了。
做完饭,王春华用温水搅拌了一大桶饲料,去喂那口大白猪。猪圈在院墙外边,一头白生生的肥猪正趴在圈墙上,眯着眼睛,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开饭呢。猪是家里唯一的副业收入,自从王春华记事起,家里就把喂猪的任务交给了她。清晨,她踩着露水到山上打一筐猪草,中午,她顶着太阳又到山上打一筐猪草,傍晚,她披着彩霞再到山上打一筐猪草;从春到秋,每一头猪都是她用猪草喂养大。每到立冬时节,百草枯黄,王万全就会把瘦弱的小猪绑到手推车上,送到食品站,这时王春华就跟着父亲,摸着小猪的头,一路哭到食品站。吃青草长大的小猪瘦得跟柴火棍一样,每次都少不得被检验员嫌弃,父亲好说歹说,被克扣了一些斤两,才算把猪卖掉。回家的路上,卖猪的钱已经还了债。
往事如烟,如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有了余粮,猪已经吃上了饲料,再也不用吃青草了,每天吃得饱饱的,再也不会趴在圈墙上喊饿了。而王春华也已经15岁了,过了这个暑假,就要上初中三年级了,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考上大学,将来生活在大城市里,做一个体面的公家人。
何田田回到家里,看到家务活已经做完,饭也做好了,对女儿说:“闺女,妈不是说了吗,你学习太紧张,就不要再做家务了吗?”
王春华端出一盆温水,给母亲洗手洗脸,说:“妈,不耽搁什么,累了一天了,快洗把脸吃饭吧。”
王万全采了一把艾蒿回来,用绳子捆好,挂在进家门的门口。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束艾草挂在门上,包含着祛病辟邪,平安康健之意。纵然生活艰难,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希望也在一点点增长,王万全相信孩子们都会有出息的,不是吗?
午饭虽然简陋,但对于刚从饥饿走出来的庄稼人来说,能够吃上苞米、白面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王山贵狼吞虎咽地吃着香甜的大包子,不时地用筷子把香喷喷的肉滋啦夹出来,放到妹妹的嘴里。王大富和父母都默默地就着大葱吃苞米面饼子,一声不吱。王春华拿起两个刺槐花包子,递给父母,父母接过来,又放进了饭盘里。这么香甜的包子,里面还加了肉,他们怎么舍得吃呢?
吃完晚饭,父母坐在炕上歇息,王大富出去安排麦子脱粒的事情。王春华烧了一锅热水,冲了一壶艾茶,给父母倒了两碗。
“泊地的麦子过两天就能开镰收割了,肯定也要减产,能打400斤麦子就不错了,还不够交给公粮的。”
“天这么旱,麦茬苞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种上,如果苞米也瞎了,只怕就要借粮过日子了。”
“唉!老天爷不给庄稼人活路啊。”王万全叹了口气,喝了一口艾茶,只觉得满嘴都是苦味。
王春华默默地坐在炕边上,给妹妹缠五彩线,听着父母的话,才知道天气太旱,麦子已经欠收,泊地的好麦子留着交公粮,塂地的几亩麦子减产一半。旱灾如果继续下去,种不上苞米,入冬就要断粮了。看着父母愁苦的面容,她突然觉得有些羞愧,这才知道,她做的两锅大包子是多么的奢侈;尽管父母不舍得说她什么,然而她已经感觉到自己这种铺张行为有多么的可耻。
村集体的打麦场因为离村较远,运输不便,包干到户后就被废弃了,村民们在村头开辟了两个小型打麦场,麦子脱粒后直接运回家里,摊在院子和门口晾晒。现在这两个打麦场上已经堆满了一垛一垛的麦子,等待脱粒。王万全、王万友、高有成三家的塂地麦子都已收割完毕,也堆在打麦场。此时,打麦场上的已经点起了一个几百度的大灯泡,柴油脱粒机将一捆捆麦子吞进去,吐出一堆堆杂乱的麦秧,麦粒从中间的漏斗落下来;谁家打麦,谁家的主妇就会站在漏斗旁,用一个麻袋接麦粒,接满一麻袋,男人们就会挪到一边,换上另一个麻袋。看着麦粒滚进麻袋,从主妇们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收成。今春大旱,收成不好,主妇们一个个都阴沉着脸,差一点就要大雨滂沱。
由于排在半夜脱粒,高志腾和王大富就用铡刀将过长的麦秸切掉,这样可以节省脱粒的时间,两人轮流按着铡刀,汗流浃背,有时王山贵也争着按几下,可惜力气太小,整个人都悬在铡刀上,两腿不住地摇摆,怎么也按不下去,惹得大伙一阵哄笑。
因为脱粒机出现了故障,直到半夜一点多钟,才轮到王万全等三家打麦子。高志腾和王大富把一捆捆麦子搬到脱粒机前,王万全一点点地送入脱粒机里,王万友和高有成站在对面,把脱粒机吐出来的麦秧挑走,垛成一垛。王山贵与小伙伴们爬到麦秧垛上,尽情地蹦跳着,把麦秧垛踩得结结实实。何田田拿着一个大麻袋,站在漏斗旁接麦粒,麦粒不像往年那样金黄耀眼,而是泛着黯淡的褐色,又秕又瘦,等到脱粒机停下来的时候,只装了四麻袋麦粒,一麻袋大约180斤。去年这个时候,只种了一亩半塂地麦子,也装了四麻袋,今年减产将近一半,品质更不可同日而语。
三家的麦子打完,天已经放亮,王山贵玩耍了大半个晚上,和几个伙伴一起趴在一个麦秧垛上睡着了。麦子运回家,王春华早就将门口打扫干净,将麦粒倒在门口,摊成薄薄的一层,慢慢晾晒,每隔一两个小时还要翻动一遍。每当这个时候,顽童们就有了新的工作,就是看场,防止鸡鸭鸟雀啄食麦粒。
当泊地的麦子也拉到打麦场时,标志着麦收已经接近了尾声。王万全家的一亩二分泊地全部种植了麦子,脱粒后,麦粒装了不到三麻袋,比去年少了一麻袋。
天气一如既往的热辣,天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明晃晃的太阳整天在头顶闪耀,在这样的阳光下,只需几天麦粒就能晒干。把晒干的麦粒堆在一起,高志腾和王大富一人拿着一把大大的木锨,站在上风处,铲起一锨麦粒,迎风向空中一扬,麦粒洒向前方,落在地上,麦壳泥土等杂质随风飘走。这就是麦收的最后一道工序——扬场,目的是去除混杂在麦粒里的各种杂质,由于顶着风,杂质往往会落在扬场的人身上。两个小时后,王大富和高志腾就灰头土脸,变成了非洲兄弟,黑乎乎的看不清五官样貌了,开口说句话,两排牙齿变得瓷白瓦亮,分外惹眼。
“各家各户注意了,麦子晒干扬净,抓紧时间交公粮,完成今年的定购任务,抓紧时间,抓紧时间!”
村头的一根电线杆顶上,安装着两个大喇叭,高耀辉正坐在村委会的广播室里,对着扩音器喊着,催促村民们交公粮。
麦粒晒干扬净,就该交公粮了。公粮就是农业税,老百姓叫做“皇粮国税”,按照国家规定,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只有出现特殊情况,才允许用现金缴纳,一般每亩农田每季应缴纳50斤左右的公粮。除了公粮,农民还要完成国家定购粮任务,一般每亩农田每季应完成80斤左右的定购粮任务,王万全家承包的土地比较多,向粮食部门交的也多,每年需要交纳六百斤麦子、四百多斤苞米,还有花生、黄豆等油料作物。按照去年的收成,泊地的麦子就足够交纳公粮了,可是今年麦子减产,一共只收了大约1000斤麦子,交了公粮和定购粮,就只剩下四百斤麦子,一家六口,平均一天只能吃一斤麦子。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与王万全家差不多,阴霾挂在每个庄稼人的脸上。可是不管收成如何,也不管身在何处,皇粮国税是老百姓永远逃避不了的义务。
由于塂地的麦子有些秕瘦,如果用来交公粮,恐怕不合格,何田田就把泊地的麦子和塂地的麦子混合在一起。今年遭了旱灾,粮管所的收粮标准肯定会下降。
这天早晨,天刚刚蒙蒙亮,王大富就已经起床,准备到粮库交公粮。麦子在昨晚就装进了麻袋,何田田抓起几颗麦粒,用牙齿咬一下,发出“嗑、嗑”的声音。公粮的主要标准就是晒干扬净,如果粮食没有晒干,储存后就会发霉,所以晒干是硬性规定,粮管所不收没有晒干的粮食。
王万全说:“不用嗑了,天气这么旱,谁家的麦粒都干透了。”
六百斤麦子装进了四个麻袋里,绑在两个手推车上,父子两人就推着车子,往粮库去。经过高志腾家门口,高志腾已经装好了麦子,等在门口,他家地少,公粮和定购粮加起来,只需交三百斤,所以他一个人去粮库就行了。
艾茶山镇建有一个粮库,镇驻地还设立了粮管所,收公粮时,粮库和粮管所各管一片。艾茶山粮库建在一条大路旁边,毗邻兵营村,周围二十多个村庄的公粮和定购粮都要交往这里。粮库位于桃树夼村东边,约莫有六七里路。简易的沙土路弯弯曲曲,起起伏伏,下坡的时候,三个人都往后往倾着身体,双脚狠狠地蹬着地面,慢慢往坡下走,生怕速度快了翻了车;上坡的时候,三个人的身体都向前拱着,狠狠地蹬着地面,艰难地往坡上爬。遇上比较陡的上坡路,就会停下来,在手推车的前面串一根麻绳,王大富在后面推车,高志腾在前面拉车,把三车麦子推上坡。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兵营村,粮库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有上百米。来到队伍最后面,放下手推车,王大富和高志腾早已汗流满面,一屁股坐在路沿石上,狠狠地喘着气。
“老王,来晚了。”这时,排在前面的人打了个招呼。这人正蹲在手推车旁,哄着一个只有三四岁的男孩。
“大贼啊,你也来得不早啊。”王万全也招呼着。
“想不到大伙的积极性这么高,这才几点,就已经排这么长的队了。”说到这里,王大富和高志腾已经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就是桃树夼村的乔大志,他有个偷偷摸摸的毛病,人送外号乔大贼。因为两个弟弟都是光棍,乔大贼迫切需要养个儿子延续香火,所以生了四个孩子,前三个孩子都是闺女,第四个才是男孩。现在这个男孩已经四岁了,这时正吊在车杆上,拖着两筒鼻涕,朝王万全笑呢。
“俺倒是起得早,路有点远啊,紧赶慢赶,现在才到。”王万全说点起一袋旱烟,慢慢抽着,拉起了呱。乔大贼急忙从裤兜里掏出一张长方形的小纸片,跟王万全要了点烟叶,包裹在小纸片里,小心翼翼地卷成一支烟卷,用火柴点上,慢慢抽着。
王万全问:“怎么就推了一车?你家跟俺家差不多吧?”
乔大贼吐了口眼圈,说:“今年的麦子瞎了,俺定购粮交不上了,只交公粮。”
“不交定购粮,来年庄稼地不喂化肥了?高价化肥你买得起吗?”国家去年取消了统购粮,改为定购粮,每个农民都发放了粮油定购交售证,完成了定购粮任务的农民,国家会奖励一定数量的平价化肥。
“唉!能怎么办?总不至于把孩子们饿死吧?”乔大贼吐了一口烟,他家的日子比王万全家要难过得多。他的老婆眼睛有问题,不能下地干活,七八亩承包地全是他和父母操持。四十岁左右年纪,头发已经变得灰白,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有五十多岁。
王万全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说:“这样下去不行啊,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交公粮的人都是附近村庄的,即使相互不认识,也有所耳闻。这时,大伙注意力都集中在王万全和乔大贼这两个超生户身上,两人一个比一个穷,穿的破破烂烂,站在一起就像两个乞丐。王万全的衣服虽破,但总算洗得干干净净,破漏的地方还整整齐齐打了补丁,而乔大贼身上的坎肩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前胸后背都是窟窿眼,像渔网似的;腿上穿着用旧被面缝的大短裤,花花绿绿不说,臀部还破了两个窟窿,隐隐露着屁股。
看着眼前两个长辈的尊容,高志腾噗嗤一声笑了。
王大富听着这声笑有些不怀好意,伸手就在高志腾的脑袋上拍了一下,说:“你笑什么?”
高志腾忍住笑,说:“看过《射雕英雄传》吗?你爹是净衣派,乔大贼是污衣派。”王大富一脸茫然,他要是知道净衣派、污衣派都是丐帮的乞丐,肯定会狠狠地捶高志腾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