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至汉中之家

第46章 至汉中之家

...

公元189年,十月末,汉中。

汉中是为益州门户,也亦人口大郡,但若论人口到底几凡,杨景是不大清楚的,倒是最近几年涌入汉中、益州避祸逃难的客籍有很多。

所以,汉中十万户是肯定有的。

...

不过。

最近这几日,天气到是不怎么好。

寒风萧瑟,阴云当空。

但阴云的天气可阻挡不了杨景回程归家的兴奋。

他于喜色的面庞中不仅视见了南郑城的轮廓,也视见了疾驰而来的熟悉身影。

不用猜杨景都知道是自家族叔公赵嵩和舅父赵岩前来远迎了。

当然,也还有头戴进贤冠,身穿宽衣广绣的汉中郡太守——苏固。

眨眼间。

快马而来的太守苏固连忙翻身下马,踱步于赵祐的跟前拱手:“固,见过使君矣。”

跟着自家祖翁赵祐的步调一起下马的杨景,静静的视之而不语。

因为,杨景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次的苏太守,要比先前他们从益州成都赵氏转回汉中之时,还要热情。

真就验证那句民间俗语:人老经,马老滑,兔子老,鹰难拿。

毕竟。

面前的这位太守不如此自处,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而且杨景也猜不透,自家祖翁究竟会如何看待以及安置这位太守。

是架空?

还是上书改调?

或入祖翁开府的府里任职?

都说不准。

郊外。

赵祐着重的跟苏固以及赵嵩交代了几句军队驻扎的问题后,便结束了对话。

继而朝着面前的大城继续驶入。

......

南郑城内。

看着沿街熟悉的街道,杨景的身心有种说不上来的轻松与舒心。

汉中——赵府。

“至家咯!”到了家门口,杨景跟撒了欢一样,直接翻身下马,快步于祖翁之前冲入家中。

这一路可把杨景累惨了,奔波了大半年,大腿和脚踝都已磨破了不少。

而自家大门前的赵祐可不像杨景。

赵祐怅然叹息的摇头看着眼前的赵府,淡淡的道了句:“是该扩矣。”

说罢,赵祐便领着身后的华长史等一众人迈入了府邸。

虽然到了家。

可是,等会赵祐可没得闲。

...

赵祐不仅仅要安排嘱咐人处理军队驻扎的问题。

还得安排人先安置一下像杨琦等一众人的家眷,以及先前征调而来的民夫。

处理那些一并带过来的巨额粮草、辎重和钱财珠宝。

整理整個汉中郡的郡械库及其郡粮仓。

整顿部分的汉中郡官吏,进而彻底完全掌控整個汉中郡。

同时,整理赵祐这些日子不在汉中而投靠过来的益州名士,或逃难而依的大族。要对其投靠而来的人进行‘遥领’式封官。

以及,整顿和调练兵马,尽快整合融入而形成战斗力。

出征入凉的日期,也还待商榷考虑。

还有最终,赵祐入凉之后的汉中留守问题,以及粮草辎重的持续筹措生产问题。

...

这些全都是有待赵祐留意跟嘱咐的事儿。

而且怎么说呢。

县令以及修内政、事生产的活儿不是谁都能干,还干的好的。

这是需要有人引荐和考察的,但留给赵祐的时间又不多。

所以可以想象后面赵祐得有多忙了。

......

至于杨景,目前还帮不上什么大忙的。

倒也不是说杨景能力不行或说没权利。

不存在这种说法。

而是因为如此之速聚集的这些部下、这些人,都不是目前杨景所能熟知和了解的了的。

像很多事情,都是因人而起,也是因人而衰。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对外称派,对内称系。

这是传统。

...........

赵府。

按照礼仪规矩,杨景回到了家里,就要准备去给外祖母张氏请安问好了。

问好完,杨景就又得迈步去给老师任安——任定祖问好了。

顺便还得跟先前一直教授自己知识的杜夫子拜礼问好。

为了以示亲近,杜夫子与老师任安都是住在赵府的,而老师任安的其他弟子,则是住在隔壁赵府买下的府院里。

...

对了,还有一事,是需杨景特别留意之事。

那就是杨景他未过门的嫡夫人正妻,已经被他的岳丈大人钟繇,给带到了汉中郡南郑城了。

好像就落脚住在赵府隔壁的隔壁,是为提前买好的院落里。

所以,杨景就得时不时去送些礼品之类的了。

当然,要是想借此见到自己的嫡夫人是非常之难的。

这是包办婚姻,相亲那也是男女双方父辈之间的讨论,订婚当事人彼此都不认识,往往多数在洞房花烛夜才能见彼此第一面。有不少人就因此吃亏,娶了丑媳妇干着急。

所以做为俩家世家大族出身的夫妻俩,在尊习俗礼仪的基础上是很难相见的。

当然,对于杨景的嫡夫人,少年的祖翁赵祐和伯父杨琦怎么可能会坑他呢。

一般需要成婚的男女双方,都是要派人,先去看一下的,看有没有耳背、眼瞎、缺胳膊少腿的,只要大体差不多别太过分就可以了。

而且,这個年代早亡或因病而去世的也算不少。

所以,为了保证姻亲的稳固和以防生病而离逝的意外,是会提前准备一些堂妹之类的。等成婚之时,是要一并送到男方家里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之风起汉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三国之风起汉中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章 至汉中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