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修策
...
而少年对于未来夫人的遐想,可是从未间断。
但光凭想象可是不美,还需付出实践。
于是,杨景就在多方打听与实践之下,其夫人的闺名已然晓矣。
钟素,钟素素,年芳十四。
钟素是名,而素素,则是他自己起的。因为,杨景觉得,这样喊,会比较好听和顺口。
只是稍有些可惜,昨日杨景提着礼品前去拜访岳丈钟繇的时候,于‘意外’,明明就差一点点呐!
真的是。
杨景都觉得是其岳丈故意整的那一出,予之跟猫抓一样心痒难耐,但就是不给你看。
真是一個蔫儿坏的中年大老头!
至于为什么是大老头,那是因为,他那岳丈既高又壮,非常之神似,喜欢以德服人的孔夫子一般。
记得那会,其岳丈钟繇还跟杨景微微笑着挑着眉,好似是在说:远远的看個背影就可以了,可别说我没给你机会嗷!
出于习俗礼仪,杨景能怎么办,凉拌、没辙呗,就那么看着被侍女挡着大半個背影的夫人渐渐离开了视线。
...
虽然有点遗憾。
但日子还得过,经义还得随师学而习之,家中的内务、庄园的生产以及临时帮其祖翁赵祐打打杂的工作,都还要杨景去做。
而素素夫人,不着急,早晚都要滚被窝的。
.............
十一月初,既归家的第三日。
傍晚,酉时。
青铜油灯摇曳点亮的书房里。
“嗯...”
盘坐在坐垫之上的杨景轻哼了一声,扫了扫眼面前案几之上,还剩些许糕点的木盒,略显郁闷堵塞:“开远,盒糕拿下去尝尝,顺便,多去拿些桑麻纸来!”
“唯。”一直守在边上的钟离恭敬的拱手,然后,转眼打量案几之上的盒糕,干脆利落的拿下,换上薄纸。
刚从祖翁赵祐议事的堂院回来没多久的杨景,提了提宽厚的袖袍,拿起了面前案几之上的毛笔,点了点黝黑的丸墨。
可,刚想写些什么的时候,杨景他那如同玉着一般白皙的右手却悬住了。
抑塞的他不知该如何改笔好。
“嗯...”如今思索久,提笔落写,长听之一段。
.........
《屯田策》
分民屯与军屯。
一、招募流民,民屯每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府分成:使用官牛者,种子,农具,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二、无条件征兵,没有军饷,家若无男子服徭役者,妇孺需无偿做工抵偿,没有战死抚恤,属半编外。
三、参军屯田兵的家眷置汉中留也,战败罚收成,投降或逃,家眷连坐处死。
四、无条件听从迁移屯田开垦荒地,养成的熟田尽归府邸,安排居赏战功者、或宗、或族。
......
而这既是杨景所从祖翁赵祐议事堂所听闻,并于己书房回忆所落写的。
是不是有些意外。
像屯田策这种好也不好的策略,居然只是杨景在议事堂听到的,而不是杨景提出来的。
但其实也并不算意外。
长史华歆和一众议曹根据早些年在边陲郡县采用军屯的屯田制,
进行进一步的改编和完善罢了。
军屯早在西汉就已经开始有。
而此屯田策在先前议堂被提出来的时候,场内基本无一不喝彩、称奇。
策,绝对是好策,也非常符合此时的现实环境。
...
既能让客籍有個地方安家,不会再次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对客籍百姓的诱惑力很大。
而且讨伐贼寇的粮草,及其养兵养民的负担会大大降低。
外加,屯田而开垦来的田产尽归赵府,只是平时租凭,等真正要奖率三军的时候,也有田产可奖励,于此也就大大增强了赵府的实力。
...
还有屯田制的五五分,总的来说并不是很重。
那些所谓的‘十五税一’也只是田租的一项,一般这十五税一交的都是谷物和草料。
像早些年平和岁月,大汉的赋与税,外加其它的人头税、口钱、算赋、更赋杂税等等,总计能占所有收成的四成。
近些年来的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权,其赋税就已经在五成左右了。归依大地主、大豪族的佃农一般都要向地主交五成左右甚至更多。
而秦朝,泰半之赋。
.......
所以,屯田制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
...
至于杨景为什么会有些郁闷堵塞,那是因为,其祖翁赵祐想让他根据从议堂上听到的屯田策进行评价与改良。
相当于祖翁留给他杨景的作业。
屯田制基本已经被定下,现在只是讨论部分细节而已。
加之,杨景从先前祖翁赵祐的面意上看,祖翁大概率是想让其来当族叔公赵嵩与舅父赵岩的副手。
坐镇汉中,以定后方。
...
“嗯...”好也不好吧。
于安静的书房里,轻叹一声的杨景瞅着案几之上落黑的麻纸。
决定。
先提笔把屯田策上的第二条改改。
...
无条件征兵没事,等仗都打完了就好了。
无军饷,勉强。
家中无男子服徭役,妇孺做工其实也可行,妇孺做点小体力活,做個把来月,分点田,给些种子,给饭吃,保证不饿死,半以工代赈也还算可行。
...
但是战死无抚恤这点不行,这条法的区间太大了。
而华歆,华长史,既然提出了这点,那肯定是想白嫖一部分让其去打仗,以得省钱。从围绕赵祐、杨景的利益集团的角度上看,没毛病,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以前也有人这么干,不算独例。
但。
一部分人有,一部分人没有,太容易让人寒心和产生抵触心里了。
而且这条法的颁发,间接的也表示意味着,后继没能进入中军的兵卒是没有抚恤金的,也不比其它军的战功,或说全是炮灰。
像伯父杨琦或者射援等的一些军队肯定是有战死抚恤的。
而后继参军的没有就很不好了。
...
所以。
杨景就提笔在麻纸上书写:
无抚恤不成,无仁义更不成。
...
拉拢人心也好,仁义也罢,全部军队肯定都是要有的,就只是多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