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探
我到了东溪的第三天,考察队开始了对牯牛山的考察。
牯牛山有3450米高,山上以松树居多,杉树其次,这座山上野生菌也很多,尤其盛产松茸。在山顶西面还有一个废弃的雷达站。
上午8点半,车队到了山前,山脚下有一个村叫罗衣村,村里有60多户人家。我抬头看了看牯牛山,发现这个半山腰都是密密麻麻的墓碑,而树林稀稀疏疏的,原来都是当地人自建的坟墓。
这时,王队长大着嗓门再次对考察做了要求:不冒进,要安全。王队长叫王永新,45岁,黑黑瘦瘦的,他是林业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在植物学领域有很多发表的论文,特别对菌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的权威。
这次目的地就是山的西面,我们一行人开始爬山,共计10人。走在最前面的是护林员老高和王队长,老高就是罗衣村的村民,个头不高,年纪有50多岁,精神却很好,他俩一直在交谈,应该就是在说山上的一些现象。
他俩后面是三个人一直在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讨论着:动物主动攻击人会不会是吃了啥子东西,还是变异了。这三人分别是省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严峻宁、林业大学遗传学讲师罗鑫和特警队员张栋,本来搞研究的人都比较沉默寡言,但是他俩却大不同,昨天就一直在大声讨论,就被安排到一个房间去了,加上一个话痨的特警,让整个考察队十分活跃。
这三人后面是我和李武,李武大学也学了林业类的学科,后来到了县林业局工作,主要监控和预警当地的森林情况。我和李武倒没说几句话,主要是我一直在看周围的山景。
殷悦和李娟跟着我们后面,两人有说有笑,还经常拿出相机来拍摄,就像是来度假一样的。
走在队伍的最后一个人是考察队的副队长,他是县特警支队副队长,叫张洪涛,身材十分魁梧,但是不苟言笑,脸上基本没笑容。
到了半山腰,大家歇息了一下,便开始对周围的树林、植被进行采样。殷悦选定一棵松树,用十字镐开始刨根,我低头也在观察,王队长走了过来:“金老师,累不累?”
“不累,王队长,干我们这行的谁不是上山下山的。”
“金老师,听说你之前到过木容山,以你的经验来讲,你认为是什么问题。”
我看了看王队长,他真诚地看着我,我说到:“我认为是奥氏蜜环菌大面积爆发,而且有基因突变的情况。”
“我也是这么想,在木容山上的奥氏蜜环菌不断生长,不断侵蚀,已经朝后面的山去了,已经占地300多公顷,阻拦那么久,没想到它还是在牯牛山上出现了。”
殷悦对间隔5米的树都做了采集好样本,总的采集了5个样本,在以后一个样本处,看到了一只已经死僵了的小鸟,对着严峻宁喊到:“严老师,我发现了了动物死尸,你过来看看。”严峻宁37岁视力不好,带着一副很厚的眼睛,来到了小鸟面前,带上乳胶手套,正要抓起小鸟检查,李娟拦住他,递给他一个口罩,让他戴上。他服从的带上口罩,对小鸟尸体做了检查,他看的很仔细,对鸟嘴到鸟尾都做了细致检查,包括爪子,最后在眼部和屁股发现了问题,有明显的黏膜灼伤,应该中了毒,但是什么毒,只有化验了才能知道。
样本采集完毕,张副队长大声说道:“各位教授、老师,我们要加快步伐,尽早赶到西面山顶,尽早考察完毕,争取当晚下山。”
负责安全的副队长发话了,我们也只好加快了脚步,再向导的带领下,迅速向西面爬去,中途只是小憩一会,吃点干粮、喝点水就快速前进,队伍中除了李娟觉得体力跟不上大伙,其他人因为工作原因还能坚持。
很快我们到了一片空荡荡的场地,地面都被刨过,没有一点植物,还有一些大坑,这片场地宽度大约20米。看来我们已经到达了隔离带,李娟问我这么做的意义何在,我问她道:“有传染病人到了医院,怎么办?”
“隔离治疗,或者送到传染病医院,不能接触其他人。”
“一样的道理,有的树已经被病毒感染了,而且还在扩散,只能人为把树砍了,把根刨了,斩断可能的传染体,这样才能阻止漫延。”我和李娟说道。
“你一直没上去过木容山吗?”
“没有,之前你们去的那次,豆糠哥出了事,我觉得山上实在恐怖,从未去过。”
“对了,你还没结婚吧?”
“没有,上班太忙,没时间忙这个。”李娟脸红了起来。
“现在村里没有不结婚不允许上山的规矩了,只是到了护栏带,就不允许进入,也加装了电子监控。”李武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