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时隔千年的艺术

第22章 时隔千年的艺术

待李隆基喊的口干舌燥、嗓音嘶哑,他才渐渐冷静下来,主要是喊不动了。

但内心中却升起明悟:「今晚,朕才知皇帝之乐,不尽在后宫也!」

这时,他看向身旁的李琩,心里颇为复杂,这个老十八颇有手段啊。

李琩倒是没在意李隆基怎么想,他已经做到这样,还能怎么办?

他所在意的是,刚才这一会儿,就收获了70多万信仰之力,凝成7缕灵力,这虽然不过洛阳居民的半数之多,但还有一些人并未出门不是。

所以已经很高兴了。

他看李隆基看过来,还以为是要他继续讲呢,满心高兴,期待再拱一拱群众的情绪,那知李隆基并未开口。

只见他学着李琩抬手下压,慢慢的,应天门前的百姓渐渐安静下来,一点一点,越来越多的百姓停了下来。

虽然遥远的地方还有喊声,但已经不耽误他的讲话:「诸位臣工百姓……」

额?嘶哑的嗓音传不远,下面的人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

尴尬了!

不得已,犹豫再三,只得将简易话筒不舍的塞给李琩:「琩儿,告诉众臣民,朕设灯会、乐舞,以飨百姓,朕将与民同乐。」

「还有,免除洛阳地区今年的劳役。」

「对了,不要再说那些蛊惑人心的话,很多百姓都往这里涌来,以防意外。」

李琩想翻白眼,没敢,但不妨碍他内心嘀咕:「刚才你扯着喉咙喊百姓万岁的时候,就不怕意外?分明就是小心眼,生怕我聚拢了民望。」

接过简易大喇叭,这才发现,竟被李隆基捏扁了。

使那么大劲干啥?激动啥?真是的!

再给圆一圆,才又用他洪亮的声音,传达了李隆基的意思,又换来一波波感恩声,还伴随着十几万的信仰之力。

乐舞盛宴正式开始,大唐百姓的不眠元宵夜正式开始。

合着刚才剩余的,又进账2缕灵力,李琩仔细的数了数,加上施粥的那1缕,他有10缕灵力了,无比开心。

上前搂上玉环,「嘿嘿」的笑了起来:「郎君棒不棒?」

「棒什么棒?满嘴白话,不嫌丢人吗?」

玉环还没回答,李隆基那没好气的声音就传来了,玉环当即不敢吭声了。

李琩一愣,咋回事?刚才还擦干了泪水,笑的没鼻子没眼的,咋一会儿就又变脸了。

但还是尝试着解释了一下:「阿耶明鉴,下面的都是百姓,识字的没几个。只有白话,他们才能听的懂啊。」

「呵,狡辩!」

明明干的不错,咋还阴阳怪气的。

这时,李林甫过来解围:「王爷,值此盛世美景,何不作诗献于陛下?」

多好的时机,太子与诸王不在,贤王不好好表现,与陛下辩解什么?

最近,李琩的表现让李林甫大为惊喜。尤其今晚应对李瑛等人作的局,翻手便将几人坑进去了。代陛下晓谕万民,轻易将民意调动起来。

处处都彰显了其有成事之心、之力。

众人听到李林甫的话,都看着李琩,李隆基也看着他,看他要怎么做。

李琩看了一下这情况,不作诗词不好下台阶,便接下了李林甫的好意。

不就是诗词吗?谁叫前世的老师让我背的多呢?

「李相公所言甚是,我最近心中默作一曲,名叫《青玉案》,取于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今晚填词,献于阿耶。」

李隆基痴迷曲乐,喜欢谱曲作词。听李琩说及作曲词一事,以为是迎合自己的喜好,便没出声,只是好奇他的曲词是什么样的?

有人铺开纸墨,李琩边吟便写:「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到蓦然回首处,他扭头看了一眼玉环,玉环惊喜万分,知道这首曲词是写给自己的,不禁心中万分高兴。

选择这首词,不仅是适合,更主要的是,这首词在后世有很多歌唱版本,李琩看《南宋》纪录片时的片尾曲就是这个,他很喜欢,便学了学。

否则,写其他的,不会唱就说不过去了。别说写诗,诗也是要唱的。

「好词曲,好!」

「没想到长短句,也可以如此惊艳,老夫受教了!」..

「好文采啊,有文曲之资啊!。」

旁边的大臣们是好评如潮!

李隆基听着李琩边写边吟,直觉这首词无比美妙,等他写完,便迫不及待的道:「词太好了,传世之作也。唱来听听,快唱来听听,看曲如何?」

哎吆喂!

您老刚才还哭天抹泪的,一会儿便沉迷于乐舞了,这真的好吗?

这个时代流行歌舞,人人都能来一段,记忆里,李隆基也曾宴席中给大家唱歌跳舞。武惠妃也极为擅长乐舞,是后宫中的佼佼者。

大唐历史中,安史之乱的反面主角安禄山,一个大胖子,也极为擅长歌舞。

好在李琩也不怵这个,前世也喜欢参加了表演什么的。现在他的声带正好被刚才的大声喊话热身了,张嘴便唱。

「东风夜放花千树……」

说实话,这歌喉真真的不错,婉转悠扬,沁人心脾,虽说这个唱法调子,对唐人来说,比较奇特,但也给人绕梁三日之感。

这点天赋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灵力滋养身体后得来的,因为记忆中他就没有唱过曲!

一曲歌罢,满堂喝彩。

玉环高兴的差点过来伴舞了,给李畅吓一跳。

小心招狼!

惠妃也不停的喝彩,跟李隆基说唱的好。

她也是专家,从没听过儿子的这种唱法,少了很多扭捏造作,少了很多匠气,于清新自然中动人心弦,别有一番滋味,很喜欢!

李隆基是曲乐大家,他感觉李琩这种唱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于不经意间入人心底。再反观自己的戏曲,有些刻意了。

而且他听出来这其中的音调比「宫商角徵羽」多出两音,应该也是李琩一觉醒来获得的知识,心中莫名升起嫉妒。

对于理学,他都没有嫉妒!

却走不出乐曲的魅力!

他觉得这些知识给李琩浪费了,他又不痴迷乐舞。

得找机会让他交出来!

「可惜、可惜!好、好、真好!」

这一评价差点把周边的人弄懵了,怎么可惜,还真好?

但周围的大臣们鉴赏力都不低,没少去青楼陶冶情操,所以有自己的认知。

李琩的唱法虽然略显单薄,少了些堂皇之气,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觉得这种单薄,也正是这种乐曲的魅力所在,易于传唱!

李林甫就是个中高手,笃定此种唱法将风靡洛阳,找机会得跟贤王讨教一番。

确实如此,周围很多曲乐大家,这种唱法很快便将传出去,风靡洛阳,称为贤乐。

此时,李琩却没问可惜在何处,于他而言,能过关就好。

他把词曲呈给李隆基,李隆基一观却大为好奇:「琩儿,你这词写的不错,但这句中的各种点是什么?」

李琩就知道他会问,便沉稳答道:「阿耶,这是断句符号。」

「儿观自古书文,没有句段,后人读书,多靠猜测。因此,作断句符号,以明文意,可以少去很多不必要的歧义、争议。」

当场的读书人,都受过没有断句的苦,一篇文章,要反复琢磨。

当然有些老学究,就沉迷其中,乐此不疲,视为乐趣。

但于为政者而言,便能看出其中的利弊,简直大利文道传承。

「好好好,你与阿耶和诸公好好说说,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

小小的标点符号,将成为文道传承发展的里程碑!

李琩令两名太监举着拉开一张宣纸,作为黑板,开始讲解标点符号的应用。

下面歌舞动人,却于应天门上说文事,不应景啊!

「是,阿耶,诸公请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穿越寿王李琩:我的对手是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越寿王李琩:我的对手是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章 时隔千年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