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趣事——二.我上学了
一九五二年的秋天,我和四姐玩的正高兴,三姐笑眯眯的走了过来,很神秘的看着我说:“春,告诉你一个事儿,明天我要去上学了”。“真的?”我瞪大了眼睛,望着三姐兴高采烈的样子,转头问了四姐一句。四姐点了点头,“是,真的,是妈昨天告诉我们的。要不是三姐有病早该上学了。”我很为三姐高兴,我很少看见三姐这么高兴的样子了。
大概过了三四天,我看见妈妈缝了一个新书包,是白布做的,上面还缝了一颗红五角星。妈见我进屋,拿过书包笑盈盈地对我说:“春,给你做的新书包,明天你和三姐一起上学去吧”。我又惊又喜。“真的吗?”妈说:“还能骗你吗?是我和你爹商量好的”。可是我又犹豫了,“人家学校早都开学了呀,三姐都去好几天了”,我小声嘟囔着。妈妈说:“不要紧,刚开学教不了多少东西,再说你那么聪明还能赶不上?”我知道这是妈在鼓励我逗我开心,所以还是非常高兴的。
其实晚了这么几天,是因为妈妈没打算让我今年上学。因为家里当时日子过得还挺紧的,想再等几年,缓一缓再说。可是妈说你二姐不让劲,吵着闹着非让我上学。她说早上学早毕业,可别再像她那样耽误了。原来二姐并不是没上过学,而是因为在学校里遇到了和她从小订了娃娃亲的姐夫。(原来两个姐姐和哥哥在他们还在幼童时期就被他们的父母订了娃娃亲)姐夫比二姐大两岁,也在这所学校,比二姐早读了两年。后来,他们的关系不知怎么被同学们知道了。这下麻烦来了,一些调皮的同学有事没事便拿他们寻开心、搞恶作剧,常常把他俩骗到一起,搞得两个人都很尴尬,也很烦恼。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这样的事传到爹的耳朵里就不得了。当时那个年代,封建思想还相当严重,爹又是一个很传统很本分,又很固执的一个人。他大为恼火,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把二姐大骂了一顿,还动手打了一巴掌。生性刚烈的二姐又气又委屈,一口气没上来一头栽倒在炕沿边,背过气去。吓得妈和大姐哭天喊地,又掐人中又啃脚后跟,把她叫醒过来。不过,从此之后,倔强的二姐死活不肯再去上学了。直到解放以后,村里成立了速成识字班,二姐才学会了认字。
二姐头脑灵活,聪明好学,不久就能读书看报,还能与远在沈阳的姐夫书信往来。二姐亲身体会到不识字的苦恼和读书的快乐,便极力地支持我早上学读书。我真的好感谢二姐。
那时候,小学生练习写字用的是“石板”。妈妈为了省下几个钱没舍得为我买块新石板,而是特意回了趟姥姥家,在大舅家找来一块旧石板,只有半块,是个不规则的长条形,一头宽一头尖尖的。妈妈有点过意不去地看看我说:“先凑合着用,等以后有钱了再给你买块新的”。我接过那半块石板,用手摸了摸滑溜溜的,便高兴地说:“挺好的,不用再买了,只要能上学,这块石板足够了,我可以把字写小一点,反面正面都写,照样能念好书的。”我小心翼翼地把石板装进书包里。心情愉快的跑出家门,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四姐,希望她也和我一块去上学。四姐正在院子里喂小鸡。我喊了声:“四姐,明天我要去上学了!”四姐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是吗?”“是啊,四姐,你也去吧,咱俩一块去上学,放学后再去挖野菜。”我凑近她说。四姐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不行,妈说三姐岁数大了再不上学就晚了,
要是我们俩都去,家里也供不起,再说我还要帮妈妈带小弟弟。”望着四姐无可奈何的表情,我心里很不舒服,也很失望地回了家。
第二天我只能跟三姐一起上学了。学校离我们家大约三四里的路程,我心里在想,幸亏还有三姐,不然的话,我一个九岁的小女孩,一定会害怕的。
其实三姐在不犯病的时候也挺可爱的。这个时候她还真像一个大姐姐,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好像怕我跑了似地。没走几步,发现我的书包里有点响声,伸手掏出来一看是块石板,不由分说,嗖地一下从我的书包里抽了出来,而后装进她的书包,嘴里嘟囔着:“人不大还背块大石板,多沉!三姐帮你背。”一直到学校门口,三姐才又把那块石板放回我的书包,我心里觉得温暖极了。可惜,好景不长,几个星期以后,三姐还是因为又犯病了,不得不退学了。这下,我连个伴也没有了。孤零的一个人上下学了,真有点害怕。后来,慢慢也就适应了。
这天,是个星期三,下午没有课。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在想:太好了,又能和四姐一块玩了。我先把作业写好,再去找四届先挖一筐野菜,然后……这期间,我根本没有想到,家里面二姐和妈妈为我担惊受怕的心急如焚。因为就在刚刚二姐收工回家的时候在山坡上一条大灰狼拖着长长的尾巴,突然蹿了出来,顺着山坡往山北面跑去,还慢条斯理地东张西望,好像并没有发现二姐。但二姐可吓得腿肚子抽筋了,边喊边叫往家里跑:“妈呀!狼!”妈闻声赶紧冲出后门,四处张望:“在哪儿!”二姐用手指着:“就往那儿跑了,不知是跑掉了还是藏起来了。”就在这时,二姐一眼发现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吓得她大叫一声:“坏了!春放学回来了,马上就到山坡下面的小道了,万一那只狼从山坡上那个山沟里窜出来可不得了啦!不行,我得去迎一下,毕竟我比她大,力气比她大很多。”二姐应该也是害怕了,为防万一,二姐找来一根大树杈子,有一丈来长,两只手举着,朝着狼消失的方向跟过去。妈妈抱着弟弟,大声喊着叫她小心点。同时挥着手拼命大喊大叫,叫我快点跑。然而,由于距离太远,还隔着一片玉米地,我什么也没听到,也看不到山坡上的二姐,还在不紧不慢地走着。直到转过菜园子那个弯,我才发现妈还在大声地责怪着:“你就是个大傻瓜!傻呆傻呆的,就不能快点吗?知不知道你二姐都急成什么样了!”这时,我才发现二姐拖着个大树杈子,从山坡上下来,累得坐在板凳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也埋怨我说:“可吓死我了,以后走路多长点精神,别傻乎乎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这样的事一点都不稀奇,特别是像我家住的离大屯子较远很偏僻的住户。山多、草多,经常有狐狸,野兔之类在山丛中乱跑,半夜时常听到狼叫。夜里更是不敢一个人走路。爹就曾经遇到过,幸亏爹身上带了火柴,一根接一根地划着火柴,接着掏出随身携带的斧子,凿子等工具,叮叮当当,一阵乱敲,加上也快到家了,把狼吓跑了。我们小孩夜里根本不敢一个人去外面上厕所,那一次,二姐就是半夜上厕所遇到了狼,那还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二姐刚在院子里院坑边蹲下来,忽然就觉得后背发凉,汗毛倒竖,心里便发了毛,扭头一看,西下屋的房顶上一个大灰狼直挺挺地坐在那儿,前爪着地,两只眼睛冒着蓝光。吓得二姐尿也没有了,提着裤子大喊大叫着往家跑,声都变了。而那匹狼,可能受到惊扰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跳到西墙外去了,只听“呼嗵”一声,估计个头挺大的。更可恨的还有那些黄鼠狼,神出鬼没的。家里养的小鸡小鸭,一不留神就被他叼走了。有时会钻到鸡窝里,把一窝的鸡都咬死,等家里人听到鸡鸣狗叫出来查看,它早已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地鸡毛。为了防它,人们想尽了办法,还是防不胜防。无奈之下,人们甚至求助神灵保佑。我们家后院就有一个“黄神庙”,下时候我们从来不敢靠近它,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三块石坂磊在一起罢了,可我们还是很害怕。
不过后来这些野兽不知不觉的一下子销声匿迹了。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西边的大甸子那儿建了一个飞机打靶场,时常有飞机飞过来打靶,向地面的靶标扫射,声响挺大的,可能把它们吓跑了。不管怎么说算是太平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来到了第二年秋天,四姐上学了,我终于有了伴了,妈和二姐也不再为我担心了。
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冬天特别的冷,雪也格外多,格外大。不等前场雪化了,后一场雪又下起来了。好大好大。通往学校的小路上始终被积雪覆盖着,新的压着陈的。那时基本没有过往车辆,又是乡间小路,行人留下的歪歪扭扭的大脚印子,深一个浅一个曲曲弯弯的向前延伸着。我们上下学只能重复着那一个一个的大脚窝子,连蹦带跳,艰难地前行着。如果再遇到大风雪天可就更惨了,夹杂着雪花的西北风像刀子似的打在脸上,尽管我们用手拼命地捂住胸前衣襟,可怎么也捂不严实,刺骨的雪花还是肆无忌惮的往怀里钻,那可真的透心凉。这也难,因为我们都是“空壳”穿的棉衣棉裤,里面没有一件内衣。那时候我们根本都不知道什么叫衬衣,更不知道穿上它是什么滋味,大多数的乡下孩子都是这样的。冬天能穿上棉衣就已经很知足了。
在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小河,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排十几个大石滚子摆在河水之中,过往路人就踩着这些石滚子过河。石滚子屯大概也是因此而得名吧。这座“桥”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河里的水不深,但常年不断流,就连寒冷的冬季中间水流急的地方也从不结冰,我们每天从这里走过已经习惯了。可是有一次却出现了意外。那是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刚开始下的是雨,天亮时才气温突变,开始下起了雪。当我们来到桥边时,只见一个个石滚子冻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光溜溜的上面又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花,眼前的情景让我们犯了难。怎么办?但无论如何也要过,我们可从来没有旷过课迟过到的。四姐在前我在后,我们小心翼翼的过来了好几个石滚子,心里高兴极了,在就剩最后四个的时候,麻烦出现了,四姐在前面一步一个冲了过去。可是我就没那么幸运了,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左脚已经站到水里了,我一下子蒙了,站在那一动不会动。四姐急的大喊:“还不快上来,站那干嘛!”我这才缓过神来,连滚连爬到了岸上,可鞋已经湿透了。四姐说:“怎么办,回去吧”。我知道,回去也没有别的鞋可换,除非穿单鞋。再说来回一折腾肯定要迟到的。我这样想着,一咬牙,“不回去”,我脱下那只湿了的鞋倒出里边的水,又用力挤了挤,甩了甩,重又穿到脚上。对四姐说:“走,别迟到了”。四姐瞪着眼睛看看我“怎么,你就穿这湿鞋上学去?”“嗯”我的口气很坚定。说完撒腿就跑。四姐在后面紧追。说来也怪,这一跑起来到也没觉得有多么冷。可是坐在课堂上就不行了。越来越受不了了。开始有点麻木了。我只好偷偷的在桌子下边把那只湿鞋脱下来,把脚在裤腿上蹭了蹭水,然后夹在两条腿中间,感觉舒服了一点,可还是冻的厉害,我有点受不了啦,真想哭。后来,我灵机一动,干脆把另一只鞋也脱下来,穿到冻疼的脚上,把另一只脚夹在两腿中间,慢慢的那只冻脚恢复了知觉,我心里很高兴。不一会外面那只又受不了啦,我只好反反复复得轮番倒换着穿一只鞋。结果,我的异常举动还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很照顾我,把我换到离炉子近的座位上去,下课时让我在炉子上把鞋烤一烤。可是那湿透了的棉鞋怎么可能一下子烤干呢,我只能又穿着湿鞋回家了。这一夜可害苦了妈妈,她几乎一夜没睡,蹲在灶炕边翻来覆去的烤我那只鞋,又拍又吹,好不容易才烤干了。我的心里很愧疚,我发誓要好好读书,让妈妈高兴。
有一天写小楷,我老是写不直,写着写着就翘到天上去了。后来我发现其他同学都用一张格子纸垫在下面按照透过来的印迹照着写。晚上回家我也想划一张那样的格子。我拿过一张纸找出爹为我做的小木尺在桌子上开始划格子,可是总也没划好,那尺子很不配合,一会朝上滑一会儿朝下滑,我越是用力按它越不听话,急的我抓耳挠腮,用橡皮擦了好几遍,爹在旁边抽烟,好奇的走了过来。“干什么呢”?我把想划一张格子的事说了一遍,没想到爹一听就明白了。他接过我手里的尺子说:“你躲开,我给你划。”‘你?“我瞪大眼睛半信半疑。爹转身去了外屋,拿过来他干木匠活用的墨斗子和一个划尺。蘸好了墨,一只手按住尺子,另一只手握住划尺,轻巧自如的在纸上划出一道一道黑道道,又直又均匀,我看的目瞪口呆,只听“唰唰”,一会儿功夫一张清楚漂亮的格子纸就划好了,我高兴极了。心里寻思着难怪那么多的人都喊爹叫“掌尺”的。
第二天,我故意在同学眼前炫耀那张格子纸,果然,引起同桌和邻桌同学的惊叹,伸着脖子过来问“呀!这格子真好,哪弄的?”我说:“我爹给我划的。”“你爹是干什么的?是老师?”“我爹你都不知道?他是掌尺的,当然会划格子啦!”同学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而我却在一边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