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趣事——三. 看电影去
五十年代的农村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娱乐生活,看电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我们村可就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那是因为我们村的旁边有一个飞机打靶场,一部分解放军官兵驻守在那里负责地勤工作。
空军基地那边经常派放映队过来,为他们演电影,那时候搞好军民关系是很被重视的,这些驻军官兵和我们村里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好,真的像一家人似的。
为了照顾到周围的老百姓也能“借上光”
看电影,他们从来不在室内放映,而在院子里支上大屏幕露天放映。
不管夏暑严寒,官兵和老百姓一样,坐在院子里的长凳子上看电影。
为了及时通知到大家,每当放电影的时候,他们就提前在岗楼上挂上绿色信号灯,我们就知道今天晚上有电影了,高兴的不得了,早早地吃了饭,从四面八方向靶场涌去。
我们家住在山东外,隔着一个小山,得跑到山顶上才能看到信号灯,于是我们小孩子就又有了一个任务了,估摸快到时间点了,就天天傍晚爬到山坡上去望,有时挖野菜时也不忘观察,生怕落下一场没看到。
从山东外,翻过小山坡去靶场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中间有一大片玉米地,在山沟底下。
每次经过那里心里都很胆怯,很打怵。
一是害怕遇到狼,二是害怕遇到坏人,那时候二姐也就二十岁,婶婶家的二姐还不到二十岁,除了他俩之外,我们全是一群十多岁的小孩子,没有一个男生。
电影散场之后,人们四处散去,往山东外这条路上,可只有我们姐妹六个人,我们只能壮着胆子钻进那片玉米地,心里砰砰砰直跳,大家屏住呼吸,只能听到身体摩擦玉米叶子的沙沙声,谁也不敢说话。
两个二姐一个在前面领路,一个在后面断后,中间夹着我和妹妹、婶婶家的三姐、四姐。
有时候二姐为了壮胆还故意大声喊叫:“大哥,慢点走,等等我们”
其实我们都明白,哪儿来的什么大哥,二姐那是打杂语迷惑人的。
等到钻出玉米地,大家都出了一身汗,心里也一下子放松下来了。
大家有时边走边说:“太吓人了,以后我不来看电影了”
可是下次看到岗楼上的信号灯,心里就又痒痒了,一次也没有落下过。
电影对我们的诱惑真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