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主考试

二、自主考试

“我们对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说考试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记忆中的高考吧。”许三友说。

关于高考,大家感叹纷纷:

“原则上是在高中毕业那年参加高考的。”

“碰运气,一刀切,人生从此天差地别。”

“就算复读,又能复读几年?”

“十几年寒窗苦读啊!”

许三友问:“高考内容是在哪个范畴之内?”

“以高中课程为主。”

“也就是说,只要把高中文化学好就可以了,对吗?”许三友明知故问。

“是的,难道高考制度也有变化吗?”学员反问。

“变化是巨大的!因为大学分为网络大学和研究学院两部分,所以高考被细分为考网大和考研大两个层次。

考网大以普职课程内容为主,考研大则是以网大课程内容为主。

考试方式是考试自主,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就是:我的考试我做主!”

“考试自主??”大家大眼瞪小眼,这个概念无异于一场头脑风暴。

“考试怎么能自主呢?难道考试不是统一安排的吗?”

“对啊,考试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让娃娃们自己瞎胡闹呢!”有学员摇头叹气道。

“是啊,这样的画面想想都混乱。”

“考试就得统一,就得一批一批地考啊!难不成让娃娃们自己想什么时候考就什么时候考吗?这岂不是乱套吗!”

许三友淡定地说:“是的,还真是被你说对了,除了春节那几天假期,还真是想什么时候考就什么时候考,想考哪科就考哪科,想考多少次就考多少次,一年能升几级就升几级,都可以因人而定。”

“啊?这!这!这······”刚刚还只是一小部分人在议论,这下所有人都蒙圈了。

许三友笑着说:“大家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考试分两种,一种是平常练习的模拟考,另一种是严格的升级考。

模拟考是在个人学习电脑里完成的,跟平常练习一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考,分数不作为参考依据,这个可以忽略不讲。

普职和网大升级考、毕业考的规则是一样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提前预约考位,然后到线下特定的考场完成考试。

100分满分,80分以上通过,每级内所有科目都通过以后才可以升级,如果没通过,还可以重考,但每科每年只有三次机会。

普职、网大没有成绩排名,没有淘汰比例,且机会无限,丰富多样的科目就摆着眼前,什么时候通过,能通过几科几级,全凭个人努力。

职普毕业,晋升级达到网大指定的要求,并且修完网大所有课程以后,网大才能毕业,网大毕业才具备考研大的资格,考研资格也是终生有效的,且不限年龄、不限次数。”

“可是,以前高考只要跟同龄这一批人竞争就可以了,现在这么一弄,网大生越来越多,几十批网大生都可以同时参加考研,这不会越来越卷吗?”学员们很困惑。

“第一、考研人群被专业分流了,各个专业在不同的赛道上,实际人数比以前少得多。

第二、每年招生按年龄段分为三批:第一批22岁之前、第二批23至55岁、第三批56岁以后,每个阶段的要求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第三、根据考生的报名情况,不同专业会尽量错开考试时间,

以方便报考多个专业的学生。

第四、大学招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历,会优先录取阅历丰富、有创新发明成果的学生。

有些学生从小就表现出了这种创新力,常常会被求才若渴的大学招为实验生,有时候还能参与一些项目的研发,当他们网大毕业,就能免试成为正式的研大生。

第五、考研大易、研大毕业难,能研大毕业才是最终目标。

所以有些人并不急于考研,而是放眼当下,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熟能生巧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有创新发明的灵感,有了创新成果,考研大和研大毕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国家会为大学毕业生安排工作吗?或者有哪些利好的就业政策?”

“即使才刚刚毕业,网大生已经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佼佼者,研大生则是顶尖的创新型人才,引领着行业的发展,都是社会争抢的人才。

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一年年、一批批地操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或者说不需要操心所有学生的就业问题。”

“拥有这么好机遇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要为找工作焦虑的吧?”有学员表示怀疑。

“终身职业教育灵活自主、包容性很强,不管在哪个年龄段,都可以从0开始,不管什么样的人生轨迹,都不会耽误学业和工作。

几乎从幼儿园起,学生们就已经步入职业生涯,对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多个行业技能,与社会、企业紧密融合,找工作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也不会出现企业招不到人,却有大量闲散人员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即使有一天,他们失业了也能快速调整,找到新的方向,如果他们选择创业,成功的概率也会非常高。”

“请问大学生的占比高吗?”又有学员问。

“网大生名额不设限,几乎全民都是网大生,研大生的占比不高。”

“之前大学生很多,研究生很少,现在全民都是网大生,研大生占比不高,两者的人才比例是不是很像?”

“人才比例是很容易规划的,难的是做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做好了才能保证高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各个层次的作用。

如果受高等教育的优势仅仅是拥有入场券,那么数量越多,入场券的含金量就越低,不利于高学历人才的发展,还会让底层学历更加贬值,不利于所有人的发展,这跟货币通胀是一个道理,视为学历通胀。”

“那么教育的层次是怎么区分的呢?”又有学员问。

“普职是第一层,是重中之重的基础层,全民皆优质人才的愿景,在这一层就必须实现。

第二层网大,主导理论,以达到专业精通级为目标。

第三层研大,主要目的是产出创新成果,是各行业的领头羊,带领各行业朝着最尖端的科技领域发展。

另外,每个人的学历都不一样,阅历、能力、职凭、文凭各不相同,注重学以致用的能力,阅历和能力是最好的学历证明,几乎一个人代表一个级别,每个人都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那么,怎么衡量社会的发展需求呢?依据又是什么?”

“如果用可视的方法去衡量的话,当然就是全社会岗位的需求量和未知行业的潜在需求量,作为依据的风向标是多方面的,譬如一下几点:

一、用人单位是否轻易就能准确招聘到的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二、创新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是否放缓。

三、新兴行业冒起的速度和数量。

四、新兴行业人才的数量和能力是否能及时跟上。

五、社会有没有就业压力。

六、是否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依。”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学城有约之学校变形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学城有约之学校变形记
上一章下一章

二、自主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