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

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

西郊,大明王朝第一医学院。

这座占地一千多亩的新型学府,不仅汇集了如今天下最顶尖的御医和郎中,而且还是帝国最大的医学人材摇篮。

现在校区容纳师生五千余人,不仅有着最先进的医学设备,而且拥有不同的医科,更是拥有世界最多的医学藏书,隐隐间有了现代学医的雏形。

这其实都是表面的东西,第一医学院除了肩负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外,而且还承受着大明医学科研工作。

在天子弘治的亲自授意下,不仅将医学进行细分,而且正在编制统一医书类教材,更是着手研制新药。

第一学院的科研团队在最北面拥有一处独立的院落,在最大的实验室中,负责人林云逸正全神贯注地投入于科研中。

他先将培育好的青霉菌放在漏斗中进行过滤,接着在过滤液中添加菜油,然后在玻璃缸中进行不断搅拌。

由于加上菜油的缘故,空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香味。

周围十余个医学科研人员显得聚精会神地盯着,他们知道这项研究对目前医疗水平来说,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旦他们挑战成功,那么将会开启一个新历史,无亚于当年大明通过种植牛痘的方式来解决天花病毒的危害。

此刻,这间实验室十分安静,大家显得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圆柱体玻璃缸。

仅仅静置片刻,玻璃缸的液体分成了三层,上层是脂溶性物质、中层是不溶性物质、下层是水溶性物质。

科学已经渐渐走进了生活,虽然这其实属于化学的内容,但现在亦是运用于医学,越来越多的人员正在摸索着科学之路。

林云逸认真看着液体的分层情况,确定分层基本完全,于是对第一助手李言闻轻轻点头道:“打开吧,小心些!”

李言闻毕业于国子监,原本学的是船医专业,但在多次随船的实践中,慢慢展露出他那惊人的医学天赋。

虽然他曾经的志向随船收集天下的草药和药方编制成书,编制一部史诗级药书,但现在他发现研制新药更有意义,而早期的理想只能寄望于下一代了。

李言闻应了一声,当即伸手将下层的阀门打开。

这个阀门已经颇有现代水龙头的风格,随着他轻轻转动开关,下层的水溶性物质便从阀门中慢慢地流了出来。

虽然这底层液体的外观很像是水,但这水却蕴含着他们苦苦寻觅的神秘物质,其实这水已经是价值万金。

“咱们此次进展还算顺利!”

“希望这一次咱们能够成功吧!”

“陛下给了时间限制,此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周围都是参与研发青霉素的科研人员,此刻看着不断流出来的清水液体,心里亦是开始默默地祈祷起来。

虽然这个立项已经有好些年,但他们所面临的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每一步都要屡败屡战,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

原本他们以为横渡太平洋取回宝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但在经历无数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后,他们不得不佩服新土伯刘璋等人的那份毅力。

现在他们正在经历跟刘璋当年十分相似的事情,虽然现在看着十分顺利,但其实是他们这些年以来无数次尝试中的一次。

林云逸将煮沸消毒过的炭粉倒入刚刚得到的清水溶液中,接着交由李言闻进行充分搅拌,很快得到了一团湿乎乎的炭粉团。

林云逸看着效果跟自己预想的差不多,对李言闻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些步骤是他们经历无数次失败所得到的经验。

李言闻跟另一个助手已经将装置准备妥当,此次炭粉团需要经过三层过滤提纯。

在第一层主动是过滤炭粉中的不纯杂质,接着第二层对炭粉进一步提纯,而第三层用碱性苏打水跟炭粉溶解。

随着炭粉跟苏打水自行溶解,很快上面一层便出现了不溶性物质,剩下底层的液体便是高纯度的青霉素。

李言闻按捺着心中的激动心情,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再次打开底层阀门,然后将高纯度青霉素引到盛皿里面。

“咱们成功了?”

“现在还不好说!”

“接下来看看效果吧!”

……

围观人员看着得到提纯的青霉素,虽然心里十分亢奋,但亦不敢表现得过于乐观,而是压抑着紧张情绪盯着那个盛皿。

林云逸认真观察盛皿里面的青霉素,心里不由得砰砰地跳动,而后对着围观的众人道:“咱们开始吧!”

随着一声令下,大家便纷纷依次上前取样,然后进行各自的试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虽然他们现在貌似成功得到了青霉素,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结果,谁都无法通过肉眼判断像清水一样的液体便是青霉素。

正是如此,他们根本无法确定这刚刚提纯出来的液体是不是合格的青霉素,所以自然还需要进行下一步试验。

此次试验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找到葡萄球菌的实验体,而后将青霉素滴入其中。

这种试验的理论其实十分的简单粗暴,就像一个士兵宣称自己能以一敌百,那就像将一百个敌人交给他便可见分晓。

次日清晨,阳光照常升起。

李言闻拒绝了靖国公世子赵阔的邀约,早早来到自己的实验室中。

由于菌种很难用肉眼进行辨别,他们医学院实验团队借鉴军用望远镜,亦是研制出属于他们医学院的低倍显微镜。

他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很快注意到自己的瓷瓶中的霉菌周围出现了一圈清晰的抑菌圈,当即便将这个好消息分享出去。

“哈哈……快禀报皇帝,咱们的青霉素成功了!”林云逸已经熬成了半白头,此刻通过显微镜看到一圈清晰的抑菌圈,亦是十分亢奋地大喊大叫起来。

闻讯而来的十余个科研人员亦是纷纷跟着大喊大叫起来,有人重重地朝空气挥舞拳头,渲染着他们这些年以来的那份压抑心情。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简直像是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而他们这帮人必将注定载入史册。

历史的齿轮正慢慢发生改变,随着青霉素横空出世,大明王朝这艘航空巨舰必将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小时雍坊,贾府。

自从贾俊应召进宫面见太皇太后,原本络绎不绝上门拜访的中下层官员整体消失,如今变成门可罗雀。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大家都认为贾俊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所以满朝文武百官都已经默默疏远贾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大学士贾俊自入朝以来,勤勉王事,历任要职,为国家尽忠职守,功勋卓著……今以年老体衰为由,恳请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朕深感其忠诚与辛劳,特准其所请……贾俊在朝期间,辅弼朕躬,为国家出谋划策,推动政务。为人谦和,忠诚耿直,为朕所敬重……赐金帛百匹,以资卿归乡之后生活所需……钦此!”

正当外界还在观察的时候,刘瑾已经亲自前来贾府进行宣读圣旨。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贾俊在那日进宫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原本还可以勉强独立行走,但现在已经是大气进小气出,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地领旨谢恩。

好在,皇帝对贾俊进行了优待,只需要他趴在病床上领旨即可。

刘瑾并没有当即离开,而是望了一眼旁边的李言闻:“贾阁老,陛下得知你患了背疽,而今医学院终于研究出青霉素,故而陛下特赐你优先服用此药!”

这种青霉素刚刚研究出来,哪怕皇帝都不能百分百断定有足够的功效。

只是现在贾俊的病情如此恶劣,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若没有青霉素其实贾俊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贾阁老,正是因为您的病情,陛下给咱医学院施加了很大压力,你当真要好好感谢陛下对您的器重!”李言闻奉药前来,亦是补充事实道。

贾雄率先扑通在地,显得言真意切地表态道:“陛下对家父如此隆恩,臣代家臣叩谢,贾家子子孙孙今生今世必为皇家忠仆!”

贾俊虽然是病情严重,但得知皇帝仍旧记挂着自己的病情,亦是忍不住落下老泪:“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刘瑾将圣旨交给贾俊,然后叮嘱李言闻:“李御医,不管接下来你需要用到什么药材,可到内库随意支取,务必像上次那般助贾阁老渡过此劫,给大明保下一位身体健康的能臣!”

“臣谨遵旨意!”李言闻深知皇帝对贾俊的器重,当即规规矩矩地表态道。

“贾雄,替为父送一送刘公公!”贾俊知道刘瑾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当即强打精神让儿子相送刘瑾。

李言闻在看到刘瑾离开后,于是准备给贾俊用药。

背疽,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其实可以理解为细菌感染,现在用青霉素可谓是对症下药。

原本奄奄一息般的贾俊,随着李言闻将青霉素注射进入贾俊的体内,病情很快便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爹,这药当真神奇!”贾俊将刘瑾亲自送到家门口,结果回来看到老爹的脸色明显好转,不由得惊叹地道。

贾俊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身体的好转,目光复杂地望向紫禁城的方向:“陛下不仅雄才大略,却是知人所未知,为了此药亦是耗费不少心血呢!”

“青霉素倒是苦了李院判,这些年没日没夜研究,他的头发都全白了呢!”李言闻在桌前写着药言,亦是进行插嘴道。

“爹,陛下对您是多么的用心,你那日怎么就那般糊涂呢?”贾雄至今都是意难平,却是完全理解不了父亲进宫的所作所为。

贾俊的脸上露出苦涩之色,望向自己儿子叮嘱道:“你爹确实是做错了!你莫负皇帝之恩,爹的身体慢慢调养即可,你速去工程学院处理事务,咱大明要称霸四洋离不开工程的支持!”

不仅是他遇上明君,而且还撞上了好时代。

由于大明王朝重视基建,想要将各个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导致大明王朝需要工程类人才,而他儿子都成为了王朝的栋梁之材。

李言闻是一个十分纯粹的医者,在将药方交给管家叮嘱他按药方抓药,便准备返回第一医学院处理一些其他事情。

贾雄是一个大孝子,此次更是一度想要跟随父亲一起辞官,现在看着自己父亲没有事,于是点头同意。

上次是李言闻出手救了贾俊,现在又有了青霉素这种奇药,所以他悬着的心亦是放了下来,便听话地前往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坐落在东郊,虽然他的父亲做法招来护皇党的排斥,但他父亲终究没有发表不利于皇帝的言论,所以他的同僚倒没有排挤于他。

当然,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难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毕竟他父亲确确实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进了后宫。

贾雄对此倒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心里亦是觉得自己父亲进宫的做法十分错误,自己作为儿子遭一些白眼亦是应该的。

“我退休后,便由你来接班,你务必要让工程学院更上一层楼!”老院长陈宾年事已高,看到被叫过来的贾雄进行托付道。

贾雄苦涩一笑,却是轻轻地摇头:“现在发生这种事情,下官岂能争这院长一职,您还是另觅接班人吧!”

虽然他没有科举天赋,但在工程上的见解不输自己父亲,甚至还参与了京津铁路的设计,却是大明帝国难得的工程类人才。

“此事你不急着答复!老夫是为了工程学院和大明王朝才选择你,老夫亦相信贾阁老不可能背叛皇帝,此事过些时日必有公论!”老院长为官多年,显得十分笃定地道。

贾雄心里一阵感动,便是郑重地拱手:“承蒙院长吉言!”

黄昏时分,天空阴沉沉的,似乎又要下雪了。

贾雄在处理工程院日常事务后,便趁东城门没关闭前返回北京城。

只是他的心里隐隐感到一股强烈的不安,在骑马进入城门后,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便加快手中马鞭朝家里赶回去。

贾俊将马交给门口迎出来的仆人,刚刚来到垂花门准备进入内宅,结果听到自己的姨娘大哭起来:“老爷吐血了,快……快来人啊!”

此话一出,内宅一阵大乱。

贾雄一个箭步冲进自己父亲的房间,只是自己父亲并不在病床上,而是倒在桌前的地面上,嘴角正挂着一抹鲜血。

“快……快扶老爷到床上,让人速速去叫李神医!”管家亦是赶到了这里,当即急忙进行安排道。

贾雄看到桌面上竟然是海鲜汤和蒸蟹,再抬头发现桌边站着的人竟然是太皇太后身边的李公公,而李公公的嘴角正噙着一丝微笑。(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独治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独治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547.第545章 明出青霉,帝国有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