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生意 生意

44. 生意 生意

顾家夫妻想找个来钱的路子,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来钱哪里会容易。

他们初来乍到,全靠着好运气才杀了野猪,得了猪宝,靠着卖猪宝的钱财才能安家落户。

如今家里头的积蓄,一大半都是顾佳年赢来的彩头。

顾老爹叹了口气:“临了临了,我们都靠孩子的好运气养着。”

蒋氏心底有些愧疚:“是得想想法子,我们还年轻,总不能反过来拖累孩子。”

“哎,可惜那时候跟族人走散了,否则还有个帮扶。”

走散的不只是族人,还有他们的行李,要是东西还在,顾家也不会一穷二白的。

蒋氏想起亲朋好友,心底也很是感慨:“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是不是……”

是不是跟他们一样好运道,都活了下来。

顾佳年对父母的担心一无所知。

在他看来,五十两可是好大一笔钱,足够用很久,小孩儿一点不操心。

第二天进了学堂,顾佳年便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

周夫子分外喜欢这个有天分,还格外勤奋努力的学生,频繁的给他开小灶。

田鸿宝瞧着他这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儿,再次庆幸自己没有天赋,不然被抓着加功课的人可就是他了。

每次听见儿子的感慨,田老爷总要去列祖列宗面前抱怨,为啥生了这么个没上进心的儿子。

偏偏他就这么个儿子,打不得骂不得,狠不下心只能认栽。

这天将孩子送到学堂,顾老爹回到家,便召集全家人开会。

顾老爹提了提家里头的积蓄:“卖猪宝的钱,如今只剩下这些,其余五十两都是佳年赢来的,这些银子不能动,得留着他赶考用。”

这话全家人都同意:“本来就是宝儿辛辛苦苦赚来的,是该给他留下。”

顾延年发现问题:“爹,娘,这些银子够用吗?”

就算他们没读过书,也知道读书花销大,府试只是去青城府,等到最后可是要上京赶考的。

光想一想就觉得费钱。

五十两看着多,用一用很快就没了,更别提日常的笔墨纸砚和买书的支出。

蒋氏发愁道:“家里头那几亩地贫的很,就算多开几亩地,累死累活也就口粮。光靠着种地饿不死,想要挣钱也难。”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当年没逃难的时候,顾家的日子还算好过,但祖祖辈辈的积累,也就只是比平常人家富裕一些,隔三差五能吃肉而已。

“程老哥见识多,你说我们这样的人家,还能有什么门路挣钱?”

程老头沉吟道:“若论稳妥,肯定是买一些良田种,虽说收益少一些,但胜在稳当。”

顾老爹摇头道:“难,一来是没钱,再来良田不好买。”

要不然他们哪里要苦哈哈的开荒。

梅溪村田地原本就少,良田更少,要卖通常也只卖给自家人。

程老头又说:“再有就是做些手艺活,顾老弟的手艺不错,若能找到活儿干,收入肯定比只种地高。”

顾老爹眼神一亮。

顾延年也说:“爹,我手艺不行,但我力气大,上码头干活也能挣钱。”

蒋氏有些皱眉,这活儿是来钱,但也累,老大看着强壮,其实还未长好呢。

“倒也是一个法子,只是想接活也不容易。”

刚落户那边就是个例子,顾老爹倒是想接木工活,可村里打个桌子柜子的不值钱,城里头的活又没有门路。

程老头沉吟半晌:“还有个法子,就是做些小买卖。”

“只是做什么小买卖,能不能挣到钱,这也难说,我也没做过生意。”程老头一辈子给人看病,以前还真没为了钱操心过。

他忍不住想,要是早知如此,当时就该狠狠宰廖荣光一笔。

“做小生意?可咱家也没一门手艺,能干什么呢?”

一家人商量了一会儿,也拿不出个正经的办法来。

顾延年起身道:“爹,娘,你们瞎操心什么,能种地就先种地,能干活就先干活,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顾老爹瞪了他一眼:“就你心大,没钱你不娶媳妇了?”

“娶不到就不娶,左右还得五年我才需要缴税。”顾延年满不在乎的说。

大炎朝的规矩,女子超过十八不嫁人,男子超过二十不娶妻,除了人头税之外,就要额外缴纳一笔“单身税”,这税金之高,绝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承受的。

“我就不信五年的时间,我还赚不够娶媳妇的钱。”

顾延年拍着自己的胸脯:“要是连这个钱都挣不到,那我就不该娶媳妇,娶了也是跟我吃苦。”

顾老爹怀疑儿子在嘲讽自己,但是没有证据。

程老头都被逗笑了:“延年说得也有道理,宝儿还小,考过了府试怎么样都得缓一缓,倒是不着急。”

“就是,爹,你就爱瞎操心。”顾延年说。

顾老爹冷哼道:“我这叫未雨绸缪。”

顾喜年忽然开口:“爹,娘,程伯伯,其实我们可以试试看做点小买卖。”

“怎么试?”

跟旁人家不同,顾家没有女孩儿不能插嘴的份儿,顾家夫妻疼儿子,也没从不忽略女儿。

顾喜年提起一件事:“我听晴晴说,四月初八佛诞日,临川县附近的长生庙会举行庙会,到时候热闹的很,人山人海,村里人都会去。”

“去年我们家刚安定下来,便没去,但隔壁王家婶子都去了,带着自家种的瓜果去的,比平日卖的价格高很多。”

“我们也能去试试看,指不定能挣到钱。”

顾家夫妻一听,都动了心思。

顾延年发愁道:“但咱家卖什么,咱家菜园子也就够自家吃。”

顾喜年便说:“爹会木匠活儿,给宝儿做的笔筒、笔架看着极好,我听说读书人就喜欢新鲜的东西,咱做一些肯定能卖出去。”

“娘手艺好,寻常的野菜都做得有滋有味,难道不比城里头的包子实在?”

程老头忍不住多看了眼这姑娘,暗道以前倒是小看了这孩子,实在是个有主意的。

顾老爹也听得进女儿的话,当下说:“这法子好,正好距离四月初八还有一个月,我多做一些,左右只费一些不值钱的木料,卖不出去也没什么。”

蒋氏也说:“那我摸索摸索啥样的东西方便还好卖。”

顾喜年见爹娘都听进自己的话,当下开心道:“娘,我跟你一起研究。”

一家人顿时忙碌起来。

顾延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磨磨蹭蹭到程老头身边:“程伯,我怎么觉得一家五口,就我脑子不好使。”

宝儿读书那叫一个聪明,现在看妹妹喜年脑子也灵活,顾延年一时有些闷闷不乐。

程老头笑了,安慰他:“虽然你脑子不好使,但你力气大,干活一个顶十个。”

顾延年一听,又高兴起来:“是啊,到时候我可以上街卖艺,给他们表演胸口碎大石。”

说完起身就兴冲冲往外走,打算找块大石头。

程老头连忙喊:“延年,我不是这个意思。”

“程伯你放心,我会找一块薄的,绝对不会伤到自己。”

程老头头发都快竖起来,他愧对顾老弟,把孩子给带偏了。

这一日放学,田鸿宝还拽着顾佳年不让走。

“佳年,整日读书人都会读傻了,不如今天别急着回去,去我家玩。”

说着,田鸿宝还兴奋起来:“要不索性住我家,我打发人跟你家人说一声,他们肯定不会反对。”

“我爹整日念叨着你,你要去了,他肯定很高兴。”

顾佳年无奈道:“今天不行,我还得回家复习功课,等考完府试吧。”

“那不得一年多……”田鸿宝整个人都耷拉下来。

顾佳年见他好不可怜,又说:“那等下次休沐。”

田鸿宝一听,立刻恢复了精神:“就这么说好了。”

“到时候你就住我家,咱们可以去游湖,也可以钓鱼,直接在船上烤鱼吃。”

“你有啥想吃的想玩的就提前说,我让下人准备,保证让你宾至如归。”

这话说得顾佳年想笑,多亏了田鸿宝,他读书的日子也很热闹。

两人约好了,顾佳年才得以自由。

结果上了牛车,顾佳年就听见大哥兴奋的声音。

“宝儿,等咱回家,大哥给你看个厉害的。”

顾佳年顿时好奇起来:“哥,是什么厉害的?”

“现在不能告诉你,但你瞧了肯定瞠目结舌。”

顾延年挺得意:“怎么样,大哥虽然不爱读书,但现在也会说成语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屋里头读书,我在外面也记着几个词。”

顾佳年与大哥向来亲近,这会儿搂着他撒娇:“哥,到底是什么,你快告诉我吧。”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顾延年故意卖关子,想看弟弟撒娇的小模样。

等到了家门口,顾延年跳下车,伸手将弟弟抱下来。

“瞧好了。”顾延年说着,转身呼呼哈嘿一阵踢打,直接将旁边一块石头踢了个粉碎。

顾佳年果然惊讶的目瞪口呆。

顾延年收回双腿:“怎么样,你哥我厉害吧。”

顾佳年用力鼓掌:“超厉害。”

还蹲下来摸了摸大哥的腿,这是真腿,肉做的,不是铁打的。

“但是大哥,你为啥踢好好的石头?”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那块石头还是从围墙上拆下来的。

顾延年笑道:“大哥打算去庙会上卖艺,程伯伯说了,胸口碎大石没什么稀奇的,我就想了个稀奇的把式。”

临了又说:“我还可以碎木头、碎瓦片、碎铁锅,就是瓦片铁锅太贵了,不值当。”

顾佳年惊讶起来:“去庙会上卖艺?”

等大哥说了来龙去脉,顾佳年才知道因果。

他吸了吸鼻子,低头道:“都是我读书花钱多,大家才想方设法要挣钱。”

全家人的花销加起来,都他一个人多。

【神仙大人,我也想帮忙挣钱。】

【你好好读书,等考□□名自然有花不完的钱。】

可是那样太久了,顾佳年抿了抿嘴角,心底有些不乐意。

顾延年笑着摸了摸他脑袋:“跟你没关系,就算你不读书也得多挣钱,不然怎么过上好日子。”

“再说了,你要是不读书,哪儿会去清源文会,咱家哪儿来的五十两银子,还有那么多药材,你瞧我,吃了一段日子,在腱子肉更壮实了。”

要知道逃难那会儿,他也瘦得皮包骨头,如今再一看像是两个人。

这些都是弟弟带来的,顾延年心底门清。

顾佳年捏了捏大哥硬邦邦的腱子肉,很是羡慕。

同样吃滋补,顾老爹与顾延年都越发强壮,又是顾延年,大约是习武的缘故,看起来人高马大,身材矫健。

可惜顾佳年岁小,小脸吃得粉□□白,只能用可爱形容,与威猛无关。

顾佳年想了想,便说:“那我也一起去,我可以帮人写信,写对联。”

顾延年笑着搂住他:“好,咱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说完自己乐呵起来:“瞧我,现在也出口成章了,是不是显得特别有学识。”

顾家夫妻知道顾佳年也要去,倒是没反对。

顾老爹还夸道:“年轻人多出去见见世面总是好的。”

至于读书人做小买卖丢人的说法,顾老爹可不听。

毕竟他们家底就这样,一家人都打定主意供孩子读书,但从没想把他养成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人。

距离佛诞日还有一个月,顾家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

就连程老头也打算做一些药草包,到时候当香囊卖。

顾佳年读书之余,还给家里出主意。

不如顾老爹的手艺是不错,但做的笔筒未免单调。

顾佳年便说:“爹,咱们的木料不值钱,肯定不能跟书坊里面的比,所以要在式样上花心思。”

顾老爹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可除了正经的式样,还能怎么做?”

如今宝儿用的,还是他去书坊里头看了,回家照着样子打的。

顾佳年想了想,便说:“不如做一些十二生肖,瞧着生动有趣。”

“佛教传说的也行,毕竟是佛诞日,也许会有人喜欢。”

顾老爹一听,点头道:“两样我都做一些试试看。”

他先上手做了只兔子望月模样的,不只是雕刻,而是整个笔筒做成兔子形状。

顾佳年见了便夸:“爹,这个可真好看,要是我瞧见了肯定想买。”

顾老爹被他夸得开心:“拿着。”

“可这是要卖钱的。”顾佳年抬头道。

顾老爹笑起来:“银子也没有我儿子重要,爹再做一个就是。”

他现在浑身劲儿用不完,想趁着佛诞日前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

顾佳年收下了兔子,想了想,又出门捣鼓了一些花瓣回来。

“宝儿,你又给娘和喜年摘野花了?”顾延年这几日沉浸练武,回头一看奇怪问道。

顾佳年摇了摇头:“这花儿不是送娘的。”

他从程老头那边借来药杵,很快就把花儿捣碎了,挤出干净的花汁来。

顾佳年又拿来毛笔,沾了花汁的眼色,在笔筒上涂涂画画,很快,原本还有些单调的笔筒,顿时变得生动有趣许多。

顾老爹瞧了,惊喜道:“这么一描可真好。”

明明只是几笔,却变得截然不同。

顾佳年笑道:“这颜色不长久,很容易褪色,但胜在能看一个新鲜。”

顾老爹笑起来:“新鲜就够了。”

顾延年一看,便起身道:“我去采花,宝儿留下画画。”

很快,顾延年回来了,身后还跟着赵晚晴,两人都捧着好大一束野花。

“宝儿,听延年哥说你们在做木雕,我能在旁边看看吗?”

顾佳年笑道:“当然可以。”

赵晚晴在他们身边蹲下来,偶尔帮忙递个笔,捣个花。

顾佳年怕她无聊,就问:“晴晴姐姐,你要不要试试?”

赵晚晴连忙摆手:“我不行的,连笔怎么拿都不知道。”

“拿笔很简单,只是照着描画就行了。”顾佳年递过去。

赵晚晴这才鼓起勇气,抿着嘴瞪着眼睛,一笔一笔的往上面描颜色。

“晴晴姐姐画得很好,比我画得好看。”顾佳年夸道。

赵晚晴一下子高兴起来:“真的吗?”

顾延年从旁边看了眼,评价:“我看都差不多。”

顾佳年却说:“不一样,你看这里,晴晴姐姐用了偏绿的眼色,我用了偏红的,最后的效果就不一样,晴晴姐姐配色比我厉害。”

赵晚晴更高兴:“只要不丑就行,反正我闲着也没事儿,可以帮你们画画。”

这时候顾喜年端着一盘子豆面糕出来,一看也说:“晴晴姐平时绣花配色也好,怪不得画得也好看。”

赵晚晴被他们夸得脸红,羞涩道:“哪儿那么厉害,我都胡乱搭的。”

“喜年,你们做了什么,闻起来好香啊。”

顾喜年忙道:“是豆面糕,你们快来尝尝味道怎么样,能不能卖出去。”

众人连忙洗了把手过来尝味道。

所谓的豆面糕,是顾家老家那边的吃食,也是粘糕的一种。

蒋氏左思右想,觉得这东西对于临川县的人肯定新鲜,所以跟女儿一起,将黄黏米蒸熟了摊开,再在上面撒上熟豆面和糖。

卷起来的豆面糕像一个个螺旋,一口咬下去又甜又粘,因为有熟豆面,所以一点都不会腻,吃了一颗还想再吃一颗。

顾老爹评价道:“孩儿他娘的手艺还是那么好,跟在老家一个味儿。”

顾家兄妹都露出怀念的神色来,因为豆面糕做起来麻烦,还得用上红糖,来到临川县后,他们也都是第一次吃。

顾佳年小小的咬了一口,也在回味童年的味道。

“真好吃,娘的手艺越发好了,肯定能卖出去。”

程老头也喜欢:“像我这样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吃,老少皆宜,只是不能吃多了。”

赵晚晴第一次吃,眼底更是惊奇:“味道真好,如果街上有得卖,我肯定会想买来尝一尝。”

蒋氏听着,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因为画画上色的事情,赵晚晴便在顾家多留了一会儿。

走的时候没让他们送,还说:“就在村里,喊一声就能听见,不用送。”

蒋氏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眼儿子:“老大,没瞧见晴晴要回去,你怎么不送送?”

顾延年奇怪的反问:“就这么几步路,她都说不用人送了,我为什么要送。”

蒋氏被他噎了一句,等进了厨房,忍不住跟女儿吐槽:“你哥这棒槌,这辈子怕是娶不到媳妇了。”

顾喜年偷笑道:“也许有人就喜欢我哥这样的呢?”

蒋氏嗤笑道:“这棒槌说话能把人气死,哪家闺女瞎了眼。”

他原本还想着推一把儿子,指不定跟晴晴能看对眼,结果,哎,不提也罢。

赵晚晴回家的路上心情极好,虽说帮忙干了活,看谁让她高兴。

顾老爹见她喜欢,还特意做了个简单的摆件送她。

“晴晴。”一道声音打破赵晚晴的喜欢。

赵晚晴喜色收敛,闷声叫了人:“二婶。”

叫完就想回家。

赵二媳妇一把拽住她:“我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别老是往人家家里走,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赵晚晴扒拉下她的手:“青天白日的,我找小姐妹说说话怎么了,我看谁嘴皮子胡说八道,到时候让我娘过去撕烂她的嘴。”

赵二媳妇脸一黑:“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冲,二婶也是为了你好。”

“二婶还是多管管堂弟堂妹吧,昨儿个我还瞧着他们光屁股到处乱跑。”赵晚晴冷哼道。

“行行行,我回家说说他们。”

赵二媳妇话锋一转:“晴晴,你还没说人家吧,正好二婶认识个很不错的小伙子,改日……”

赵晚晴捂着耳朵就跑:“我不听我不听,你跟我爹娘说去。”

赵二媳妇想追也追不上。

“这小贱人,给脸不要脸。”

她暗骂了一句,却不敢真的去问赵村长夫妇,她要敢开口,肯定会被扫地出门。

赵晚晴回到家,赶紧把这事儿跟亲娘说了。

“她拦着我就说这事儿,指定没安好心,娘,你可得帮我。”

刘氏脸也是一黑:“这天杀的,竟打起你的主意来。”

“晴晴放心,咱家的事儿,他们还做不了主。”

赵晚晴自然放心,爹娘都不是糊涂人,否则二婶也不至于直接找到她。

顾家忙得热火朝天,一个个都为即将到来的佛诞日准备着。

佛诞日的庙会会持续三天,地点就在临川县外的长生庙里,庙外头摆摊子是不收费的。

终于等到佛诞日,顾家老小半夜就起身朝着长生庙赶去,怕去晚了,就占不到好地方。

哪知道等他们一家赶到了地方,顿时傻了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科举之福运炮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灵异 科举之福运炮灰
上一章下一章

44. 生意 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