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妈妈这样立规矩,孩子最不会抵
第六章表扬和批评的正确“姿势”
———给孩子立规矩,表扬和批评必不可少
表扬对了,不立规矩也有好习惯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开始对孩子进行模板式赞扬,脱口而出这样的万能句:“你真棒”“你好聪明”“加油哦”“好好干”……诸如此类,我们轻车熟路,又万事大吉。
其实,这类表扬语言有时已经成为习惯性反应,为表扬而表扬,仅仅是对孩子空泛的评价和判断,具体哪方面棒、如何去做,却只字未提,容易显得不够真诚,所以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毫无意义,甚至会适得其反。学会正确地表扬孩子,能让妈妈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比如,孩子很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我这次考了100分!”妈妈也高兴地回应道:“真棒!你真是太聪明了!”其实,妈妈这句话传达出来的潜台词是:你考了100分是因为你聪明,而如果你考不好,则是因为你笨。孩子也会因此给自己打上“我棒”“我聪明”的标签,接下来,为了继续得到“棒”“聪明”的评价,就只会选择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上进心也会慢慢消失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给予如此回应:“太棒了!妈妈真为你高兴!你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下次也要再接再厉啊!”即让孩子把学习成果与态度和方法联系起来,也就是“夸努力,不夸聪明”,就高明多了。
海姆·吉诺特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他在一本书中记录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正在玩游戏,刚玩到第三关,她爸爸对她说:“你太聪明了!你配合得真棒!你是个专业级玩家了!”可爸爸刚说完,女孩儿突然就不想玩了。她说:“爸爸觉得我是个很棒的玩家,但我能玩到第三关是运气好。如果是靠我的努力,我可能连第二关都到不了。所以我最好还是别玩了。”
“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如是说。所以,这位爸爸言过其实的不当表扬不仅没有鼓励女儿继续挑战更困难的任务,反而促使她选择了放弃,因为在爸爸夸张的赞美下,她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拒绝挑战,害怕自己不能够表现得像个“专业玩家”,会失去“聪明”的评价。
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怎么夸孩子最有效。比如,夸具体不夸全部,“谢谢你帮妈妈扫地”比“好孩子,你真棒”强;夸事实不夸人格,“摔倒了都没哭,真棒”比“真是好宝宝”强……
孩子表现好,若父母夸得具体,夸他努力,孩子懂得了,下次还会这样做;若父母夸得笼统,夸他聪明,孩子要么容易以为“天生聪明、不需要再努力”,要么在下次失败后会深深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夸孩子,有讲究,值得为人父母者注意。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表现优异,按捺不住地想脱口而出“你真棒”“你好聪明”时,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小学老师制订的这份关于表扬的“话术清单”,从中挑一句来替换掉吧!
1.你刚才很努力啊!——表扬努力
2.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表扬耐心和坚持
3.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表扬态度
4.你在______上进步了很多!——表扬细节
5.这个方法真有新意!——表扬创意
6.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真棒!——表扬合作精神
7.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表扬领导力
8.你一点儿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表扬勇气
9.你帮______完成了她的任务,真不错!——表扬热心
10.你把自己的房间/书收拾整理得真好。——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
11.我相信你能做到,前几次你说话都算数。——表扬信用
12.你今天参加活动时表现得很好!——表扬参与
13.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得非常好。——表扬开放虚心的态度
14.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表扬选择
15.你记得______!想得真棒!——表扬细心
高段位的表扬,才能带来积极的能量。快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出一个诚恳的、具体的、鼓励满满的表扬吧!
孩子和你对着干,可能是在“求表扬”
亨特妈妈最近因为儿子的坏毛病头疼得厉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亨特经常忘记把牙刷放到杯子里,每次刷完牙,他总是顺手就丢在洗漱池的台面上,既不卫生也不整齐。
“亨特,你怎么又把牙刷扔在外面了,我不是告诉过你,牙刷用过后要放到杯子里吗?”从卫生间传出了亨特妈妈的喊声。
亨特正在玩自己的玩具,听见了妈妈的话就随口应付说“知道了”。
亨特妈妈见儿子并没有认真听她说话,打算再强调一下,以巩固效果。
“亨特,你过来一下。”
“干吗呀?”亨特很不情愿地放下玩具走了过去。
“把牙刷放到杯子里去!”
亨特很快放好,转身就走了。
“以后记住了!”
“知道了!”
第二天,亨特把牙刷放到了杯子里,还特意摆了摆位置,但是妈妈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她把儿子摆牙刷的事看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妈妈的表现令亨特很没有成就感。
第三天,牙刷又被亨特丢到了台面上。
“亨特,你的坏习惯怎么老是改不了。看,又没有把牙刷放到杯子里,怎么搞的?”妈妈生气地说道。
“我以为你不记得了。”亨特有点儿赌气地说。
“什么叫‘我不记得了’?”妈妈不解地问。
“因为昨天我的牙刷是放在杯子里的,你什么也没有说。”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曾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件事:一位家长由于孩子吵闹不休而火冒三丈:“你们就不能安安静静地玩一会儿吗?”孩子答道:“我们当然能。只不过我们安静的时候你根本没注意罢了。”是啊,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缺点、退步如此敏感,立刻做出反应,而对他们的优点、进步却这样麻木,不加注意、不加表扬呢?
只要孩子有进步,哪怕很小,父母也应该及时表扬。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下决心改正时,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给予充分的肯定,绝不能无动于衷,视为理所当然。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他们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进步漠不关心,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成就感。
青少年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具备的能力。当他们表现良好、做出成绩或者取得进步时,是十分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许的。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和期待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所有的兴奋点也全部集中到了这件事情上。如果父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表扬,孩子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心理就会得到满足。
表扬孩子的正性行为比责备他们的负性行为更有效。当孩子有了改正错误的意愿时,除了赞赏和鼓励外,父母还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宽容,不要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承诺,更不要讽刺挖苦。
所以,父母要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一旦发现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时,就及时给予表扬,使孩子的良好行为成为“习惯”,尤其是对于那些胆怯、缺乏信心的孩子,更应经常、适时表扬他们的行为。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
此外,父母及时的鼓励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强心。什么是“自强心”?就是在自尊心初步形成后(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期和丰富成长过程中,通过“比较心理”,在信息环境中呈现出更为强烈的“被重视性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的过程。
3岁半的晓晓很认真地画了一幅画。
晓晓:妈妈,你看看我画的这个房子!
妈妈:妈妈正忙着呢,让爸爸看看吧。
晓晓:爸爸,过来一下,看我画的画。
爸爸:爸爸正在画图纸,画完就去看!宝贝先自己看会书吧。晓晓撇着小嘴,非常失望地盯着自己的那幅画。
晓晓最近对画画非常感兴趣,当她满怀期待地把自己的新作品给爸爸妈妈欣赏时,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鼓励或者肯定而闷闷不乐,这就是晓晓的“自强心”受到一定伤害的表现。
晓晓的父母也许不知道,他们无意间失去了一次增强晓晓“自强心”的良好时机。经常性地这样应付孩子,容易使孩子的“自强心”丧失,也就更谈不上对“自强心”的良好培育了。所以,当孩子主动呈现出“自强心”的表现时,父母一定要给予及时、适当的鼓励。
晓晓:妈妈,你看看我画的这个房子!
妈妈(认真观看作品之后):晓晓画得好棒啊!红色的三角形屋顶、黄色的正方形窗户,还有圆形的门。晓晓会画这么多图形了呀?
晓晓:当然了,我是很优秀的哦。
妈妈:晓晓真厉害!爸爸,快来看咱们晓晓新画的画,颜色好丰富哦!
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积极变化或努力表现的时候,来自外界的及时肯定和赞美会让孩子感觉是真诚的,而且是有力量的。最重要的是,他在积极变化这个方向找到了力量,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戴高帽”法立规矩,给孩子向上的理由
人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生活,经常听到期望的语言,就会变得非常自信。这时候心理和生理都会调整到一个积极、活跃的状态,真的就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达到一个个目标。因此,每位家长对孩子都要有一个好的期望,适当地给孩子“戴高帽”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个“高帽”并不是虚假的表扬和一味的护短,而是“预支”表扬,为孩子的行为指明目标和希望,增强其信心。
当孩子犹豫要不要把零食和妈妈分享时,妈妈故意说他是个大方的好孩子,得到了鼓励的孩子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大方。有时家长不用直接鼓励,而是通过跟别人谈话来赞扬孩子,让孩子“不小心”听到对他的赞扬,这样的“高帽”增加了很多真实感,不仅让孩子更加乐于接受,同时也能增强他的行动力。
小樱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师,虽然平时对她的要求比较严格,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尊重小樱的意见,也十分重视对她各个方面的培养。在小樱刚读初一的时候,妈妈就任命她为“家庭管家”,让她帮忙管理家庭事务,参与家庭决策。
过年前,家中的三位成员都想添置新东西。妈妈想买双新鞋子,爸爸想买台新电脑,而她想买个新手机,三人各抒己见。
“我也觉得三个人的愿望都满足是最好的,但以咱家目前的经济情况,这样做的话接下来就可能要过一段拮据的日子了。”妈妈说。
“是啊,我们都明白。”爸爸和小樱一致说。
“那怎么办?还是让我们的‘家庭管家’来决定吧。我相信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小樱听后,想了很久,最终做出了决定:“还是先给妈妈买鞋子吧,否则冻着了怎么办?健康第一啊。之后,可以给爸爸买电脑,爸爸的工作需要它,然后再给我买新手机。”
听到女儿的决定,父母由衷地感到高兴。
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喜欢听到赞美的话,希望得到认可,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更喜欢有人能给他“戴高帽”。小樱的父母给了她一个“家庭管家”的头衔,并且能经常为她创造管理家庭事务、参与家庭决策的机会。在小樱看来,这不仅是父母尊重自己话语权的表现,也是父母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信任,所以她很乐意接受父母的任命,并且在处理问题时能从“家庭管家”的身份来思考和做出决定。
此外,小樱在担任家庭管家的同时,还体验了管理家庭事务、协调家庭成员利益的不易,从而能更好地体会到父母持家的艰辛和难处。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增强了自信,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
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优势适当地给孩子“戴高帽”,并不是说父母可以任意地夸大孩子的优点,盲目地进行表扬。而是希望父母能以一种尊重和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孩子,突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多给孩子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在运用给孩子“戴高帽”这种方式时,父母首先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戴高帽”的赞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孩子及其能力的肯定,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带有一些夸大的成分。如果过多地使用或是经常夸大孩子的表现,孩子就有可能因此而忘乎所以,变得异常骄傲,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其次,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决定是否选用这种方式。对于那些内心羞涩、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使用“戴高帽”的方式,以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帮助他不断进步;而对于那些平时就很骄傲、容易自满的孩子,父母还是少用为妙。
每一次进步都值得表扬
每个孩子都像是一块璞玉,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但这块玉是大放光彩还是失去光芒,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张天今年读小学六年级,可他的字一直写得很潦草,笔画不清。为了帮助张天,妈妈在征询他的意见之后给他报了一个书法兴趣班。刚开始的时候,张天很有耐心,刻苦地练习。可过了不久,他的兴趣慢慢减弱,在练习方面也远不如原来专心了。
一天,妈妈见张天正在漫不经心地练习着,问:“儿子,最近感觉怎么样,学书法有用吧?”
“有什么用啊!用毛笔练习真累,我是越来越没有耐心了。而且毛笔字写好了未必对钢笔字有用,我不想学了。”张天说。
妈妈听完,拿过张天的练习本一看,说:“嗨,还真是不错,字明显比以前进步了嘛!你最近的作业我也看了,字迹清晰,结构合理,比以前好多了,你怎么说没用呢?”
张天听后,虽然有些怀疑,但心里却十分高兴,一下子又找到了学习的热情。
很多父母因为对孩子要求过高而难以看到孩子的细小进步,甚至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标准时就全盘抹杀孩子的进步,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事实上,孩子的进步是阶段性的,家长应该充分明白并理解这点,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只要孩子比原来有进步,就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赞扬,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舞,会让他在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家长不妨对孩子说:“你每天都在进步。”这句话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尤其对那些调皮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鞭策。要知道,孩子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受到的是能唤起孩子积极情绪的鞭策语言,他就能够感受到一种宽容和助力,并表现出意想不到的进步。所以,如果家长想改变孩子,就应该不断地往孩子的“大脑数据库”中输入积极的“编程”。
父母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及时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下的一些问题也是父母应该多加注意的:
一、父母要始终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包容孩子的缺点,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时,父母也应该多肯定和表扬。在表扬孩子的进步时,父母也不要盲目而宽泛地赞赏。最好能根据孩子的表现,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表扬。
二、父母随时都要看到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表现不好、遭遇挫折、感到沮丧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而应该理解孩子的不佳表现,安慰孩子的不良情绪,这会帮助孩子重建信心,收获勇气。
金星的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垫底,老师和同学们总是瞧不起金星,金星自己也放弃了。可是金星的妈妈却一直不放弃,坚持鼓励孩子。
“金星,你能做到每一次进步一个名次吗?这次是倒数第一,我只要求你下次考倒数第二就可以了。”
金星在妈妈的鼓励中,一点儿一点儿地进步着。等到五年级期末考试时,已进步为班级倒数第11名。可是升入六年级后的第一次考试,金星又考了倒数第一,金星非常沮丧。
“不要这样沮丧,你看你这次的数学成绩可是考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分哦。”妈妈对金星说,“不要放弃,下一次你可以考得更好。”
就这样,金星在妈妈的鼓励下重新获得了信心。等到六年级期末的时候,他的成绩已经属班级的中等水平了。
父母日复一日地对孩子的细微处进行鼓励,孩子也在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能力。孩子发现他可以把杂乱的屋子收拾干净,他能动手做一个礼物送给别人,他能写出感人的诗篇等。所有的这些经历,都会慢慢地积累在他的心中,没有人能夺去,都可以在今后受到挫折和感到困惑时,带给他安慰和鼓励。我们相信,没有孩子天生是一块毫无光芒的石头。只要父母留心孩子的每一次细小的进步,并用一种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及时鼓励孩子,孩子这块玉总会有大放光彩的一天。
“中国式谦虚”,孩子不想听
有一次,我带着3岁的儿子小小费在楼下玩,远处走过来一个牵着宝宝的阿姨。她女儿在外地工作,孩子就只能由老人照顾着。孩子叫亮亮,比小小费大1岁。亮亮的姥姥拿着画板,看起来是要带孩子上课去。
我带着小小费走上前打招呼:“亮亮去哪儿呀?”
阿姨回答:“带他去上美术课。”
“让小小费看看哥哥画的画,好吗?”我轻声问。
阿姨递过画板。画面上是一个红色小屋,里面手拉手站着三个人,满满的童趣。
“我猜,亮亮一定是想爸爸妈妈了,是吗?”我看着画说,“构思好巧妙,颜色也丰富,画得真好!”
当亮亮带着些许得意的小表情想要搭我的话时,阿姨连忙摆手:“一般一般吧。孩子嘛,有个爱好就可以了,也没指望成画家。给他找点事情做,随便画画吧。”
姥姥说这话的时候,亮亮的大眼睛暗淡下去,不说话也不再让我欣赏他的作品,扭捏着躲到姥姥后面,也不看我们。
我连忙打圆场:“画得挺好的,亮亮真棒,加油啊!”
阿姨和亮亮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我心里不时浮现出亮亮那张失望的小脸和悄然暗淡的眼睛。得到了他人的赞美,却得不到姥姥的认可。可见,亮亮当时的内心有多受伤!
我们在生活中或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带着孩子上街、逛商场玩耍时,身边的人总会夸自己家孩子两句,有夸外表可爱的,有夸聪明活泼的,有夸才艺出众的,有夸懂事乖巧的等,五花八门的夸奖总是能令小朋友两眼放光,却总会迎上父母的一番委婉而谦虚的客套话。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多夸,要谦虚一点儿,要收敛一点儿,这样才不会骄傲。所以,面对其他人的夸赞,他们经常会给予谦虚的回答,过于否定自己的孩子。“不行”“差远了”“一般”“勉强”等字眼,总是会成功地熄灭孩子满满的自信,在孩子渴望被赞扬的内心泼上一盆凉水。
长久下去,孩子就会信以为真,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还只是“一般般”“不太好”“差得远”的状态,就会因此而否定他们自己,从而形成一种自卑,这种影响对孩子是一辈子的。
其实,孩子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获得赞扬,不希望被批评,特别是不希望在众人面前被批评。所以,对于他人的称赞,如果你认同,就可以真诚地回一句“谢谢”,适当地附和一下对方的赞赏;就算你不认同,也不要当面纠正,更不能当面说孩子的缺点。
上文中的亮亮姥姥如果回答:“这段时间他画画比之前更努力了,看起来有进步了!”用描述进步的语言替代“中国式谦虚”,就会带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有一种反感,叫“别人家的孩子”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儿,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
地球上有一种孩子呀,
叫“别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妈,我不想比!
这首曾经火遍网络的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让不少人听过之后都感慨:扎心了!一句“老爸老妈,我不想比”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小时候,爸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特别讨厌的一个人,带给我们不小的压力。如今成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也继承了曾经厌恶至极的“光荣传统”,经常向我们的孩子发起“别人家的孩子”的攻击,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向“榜样”学习?是不是背弃了曾经许下的“将来我的孩子,一定不让他去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的誓言?
珞珞:“妈妈,我这次语文考了95分!”
珞珞妈妈:“很好,但是不要骄傲哦,优秀是没有止境的。你看隔壁轩轩就一直很稳定,总是98分以上。”
可能,在珞珞妈妈看来,这种“激将法”“打击式教育”不仅能够激励珞珞奋勇向前,而且能够防止她骄傲自大,不思进取。实际情况呢?“别人家的孩子”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是魔咒一样的存在,让孩子压力重重。珞珞听到妈妈这句话时,更多的是沮丧、是气馁:我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没有轩轩成绩好,可能是我真的太笨了。这会直接导致珞珞越来越不认可自己。
高情商的父母绝不会借“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他的每一个细小变化、每一点儿轻微进步都应予以及时肯定,因为这里面包含的是小小的他的坚持和努力。“哇,真棒!我就说嘛,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孩子!只要打牢基础,坚持练习阅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如果珞珞妈妈这么回应珞珞,是不是更好呢?
晓岚的妈妈和佳佳的妈妈是好朋友,因为两家人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两个孩子从小就在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形影不离,关系特别好。
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两个孩子的关系就变得有些疏远了。原来,这是因为晓岚的成绩特别好,尤其是语文,她的作文分数总是全班第一,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而佳佳的语文成绩却是班上倒数,她对写作文极其反感。
佳佳妈妈总是喜欢拿晓岚和佳佳对比:“你说你,从小就和晓岚一起,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和班里作文写得最好的人是朋友,自己作文却写得这么烂,你不觉得不好意思吗?”佳佳听了,心里特别不舒服:“我数学成绩还比晓岚好呢,你怎么不说?”
后来,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佳佳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敏感了,总觉得晓岚也在看她的笑话,背地里也在羞辱她。慢慢地,佳佳开始对晓岚疏远了,总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地上课下课,放学回家也不再找晓岚玩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高情商的父母从来不会用“别人家的孩子”的强项对比自己孩子的弱项。这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会对孩子之间的友谊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例子中的佳佳,就刻意疏远了自己的好朋友。其实,佳佳妈妈可以鼓励佳佳用行动向晓岚学习,比如,邀请晓岚来家里一起写作文,跟晓岚讨论平时都看什么课外书等。
“每个自卑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几乎所有问题都来源于童年时家长对孩子的指责、评判,尤其是比较。你随口一句‘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发泄了自己当时的情绪,殊不知这句话也许在孩子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阴影。”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海蓝博士如是说。
父母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罗列“别人家的孩子”的好来打击自己的孩子,不如蹲下来抱抱孩子,跟孩子好好说说话、聊聊天,找出原因,提出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去帮助孩子。
最不被抵触的批评:简单描述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有的父母经常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对孩子重复同样的批评,觉得批评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记忆越深刻。那么,这些父母一定没听说过“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美元。
无论是正面刺激还是负面刺激,刺激过多,神经就会麻痹,相同的刺激就不再具有效果。批评也是相同的道理。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从最初的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轻。
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被批评的次数多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崩塌。长期负面的话语刺激,会给孩子造成自己就是坏孩子的认知误导,有可能还会把孩子逼上歧途,使孩子走向犯罪。
有一个男孩儿,在他15岁的时候进了少管所。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坏的孩子,后来一个记者了解了一下他的成长经历,觉得这个孩子其实挺可怜的。
起初,这个男孩儿只是有些顽皮,但是常常受到爸爸的打骂,在班里也常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狠狠地批评、讽刺、嘲笑。慢慢地,他开始处处与老师对着干,不久就被校长点名批评,回家后他再次被父母打骂。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个男孩儿最后沦为了罪犯。
“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没有遇到一点儿爱的温暖,却总是遭遇到充满恶意的批评,试问他怎么能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呢?”这个记者在后来的报道中写道。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的年龄尚小,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实,错误是否可怕,取决于我们对这个错误的认知,当你觉得这个错误可怕到无法原谅的程度,那么你的言行就会变得不可控制,就有可能做出过度的批评,伤害到孩子。
一旦被批评,孩子就会难过,内心就会产生波动。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这样一来,孩子挨批评时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反而被压抑,成为一种心理症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反抗心理就会活跃起来。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度,不要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最好是用简短的语言说出麻烦所在,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
比利又在看电视,不去遛狗。你觉得爸爸应该怎么说更有效呢?
A.遛狗,遛狗,遛狗,我说过多少遍了!每天遛狗,你永远都记不住,是吧?当初你答应得好好的,我们有了小狗,你负责每天遛它。但这星期已经提醒你三次了。你整天都不去遛狗,我和妈妈轮流来帮你弄,都成我们的事了,你就不应该养宠物。
B.比利,我看见小狗在挠门呢?
我们来看第一种说话方式:长篇大论的指责、批评,和“永远都记不住”的攻击性字眼,还要连带之前没遛狗的事一起抱怨上,那么孩子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明天、后天、大后天,比利可能依然会忘记遛狗,爸爸依然会唠叨不断、抱怨不断,于是,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相反的,如果换成第二种说法,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没有满是责备的唠叨,爸爸只是用人称代词“我”,说出了自己看到的事情,而并没有抨击比利,这使得比利更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而会立刻起身出去遛狗。毕竟对于所有人来说,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多了。
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记住,分寸很重要。批评真的不是越多越长就越好,而是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批评,越精准越有效
成年人之间说话,有时候会使用一些约定俗成或特定情景下的简略的表达语句,成年人和大孩子理解起来都没有问题,可对于学龄前的小孩子来说,就比较困难了。他们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理解不了你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孩子根本没有听懂你说的话,当然谈不上是一次有效的沟通了。
爸爸和儿子一起走,儿子不想自己走了,张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说:“你的腿呢?”
儿子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腿,然后又抬头张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带着不满重复:“你的腿呢?”
儿子又困惑地低头看看自己的腿,然后张着手,带着哭腔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很显然,爸爸所说的“你的腿呢”意思是:你自己长腿了,就要自己走路呀。可是,幼小的孩子根本没有这样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他认为爸爸就是在问“你的腿在哪里”,于是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腿,看到自己的腿还在,就抬头继续求抱抱。他真的明白不了,“自己的腿”和“让爸爸抱”之间有什么关系。父子俩的沟通完全就是在两个频道上。
但是,这能怪孩子吗?不能!因为过于单纯、懵懂无知的孩子真是没听懂爸爸在说什么。怪就怪在爸爸的表达出现了问题,不够精准。让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去理解成人规范的语言,不太可能实现。想要孩子听话,你至少得让孩子听懂你说的话吧。
如果例子中的爸爸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宝宝也有腿,可以自己走路的哦!”孩子肯定能理解爸爸的意思。所以,父母和孩子讲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孩子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多关注自己的措辞和用语。
我们对孩子做出批评,首先要保证孩子能够听懂我们的批评,如果孩子对于父母的批评懵懵懂懂,那么我们的批评就是无效的,说再多都只是在做无用功。
有一位妈妈,为3岁女儿早晨起床磨蹭不胜烦恼,女儿每天上幼儿园都迟到。她说,每次晚了都问女儿:“以后还磨磨蹭蹭的吗?”女儿都会承诺:“以后再也不磨磨蹭蹭的了!”可是,第二天照旧磨蹭,还是要迟到!
其实,3岁多的孩子,她承诺“不磨磨蹭蹭”的时候,只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因为她知道妈妈需要她这样表态。对于小孩来说,“不磨磨蹭蹭”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她的头脑中,恐怕并不明确自己的承诺意味着一些什么样的行为。
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闹钟一响就要穿衣服”,或者“早晨不能在家里玩玩具要直接出门”等这样一些非常具体的行为,孩子就会明确得多,也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做。
其实,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或者说他对父母话语中的一些词汇完全没有概念。例子中的“磨磨蹭蹭”就是这种情况。再比如,孩子想让妈妈泡牛奶,而妈妈正在洗脸,第一反应会是:“等一会儿,妈妈洗完脸就来。”可是,孩子很难理解“一会儿”是多久,所以他还是会一直叨咕着“我要喝牛奶”。如果父母换一种相对准确的表达方式:“宝宝数到20,妈妈就来了。”那么孩子很容易就会理解过多长时间妈妈会来,就不会不停地念叨了。
所以,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批评也好,鼓励也罢,又或者是普通的聊天,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语言越精准越好,这不仅能确保孩子明白你所表达的意思,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用嘴批评遭反感,那就用纸“说”
在批评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不能任性,不能想怎么骂就怎么骂,掌握技巧、选好方式才是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儿子已经上小学了。老师打电话给妈妈,说儿子最近总是迟到。妈妈没有责怪儿子,只是温柔地问他迟到的原因。儿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第二天,妈妈一早就跟儿子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晚上,妈妈在儿子的书桌上放了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
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有些父母的性格比较暴躁,就像爆竹,一点就着。看到孩子做错事情,这类父母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一说话就情绪激动,批评伤人的话根本停不下来。等火气消下去了,又后悔当时不应该那么咄咄逼人。这种情况下,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那就是别说话,给孩子来一个“纸上谈兵”——写便条。
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在其著作中曾提到这样一位妈妈:她的橱柜上一直放着一沓便笺和一支铅笔,因为,比起张嘴三遍五遍地喊孩子做事来说,拿起笔来写一些便条省力有效多了。写便条的好处之一就是,不需要再大声嚷嚷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少了硝烟弥漫和剑拔弩张。
下面是那位妈妈写的一些便条:
亲爱的比利:
从今天早上起,我就一直没有出去过。让我放松一下。
你的小狗:哈里
请注意:
今晚讲故事时间:8点30分,欢迎穿睡衣、刷过牙(划重点:刷过牙)的小孩参加。
爱你们的爸爸、妈妈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家孩子太小,还不认识字呢”,其实,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不管孩子认不认识字,都按捺不住他们收到小便条的兴奋。因为他们会感受到父母的重视,会觉得便条上的文字神圣而有趣。相信很多父母小的时候也有在课堂上传小纸条的经历,也有收到纸条时小心翼翼和窃喜雀跃的心情。
现在很多孩子总是不整理自己的房间,这让家长很是头疼。经常是家长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孩子还是一动未动。“你的房间这么乱,你快点收拾!你不收拾我们就不出去玩了!”家长发出的类似这种的包含了命令、否定词汇的语句,极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尤其是刚才这种说法,若孩子习惯了“你不××我就不××”的负面语言模式,不仅不利于积极情绪的养成,也会让他们学会这种句式,与父母讨价还价。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参照上面那位妈妈的做法,请“便条”做个使者帮个忙!
亲爱的一一:
你的房间该整理了。需要收拾的地方如下:
1.床上未叠的被子
2.地板上的脏衣服
3.电脑桌上的饼干屑
4.窗台上干枯的花
多谢!
爱你的妈妈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难道这样做了,孩子就会完全配合吗?亲爱的家长,孩子不是机器人,你不能指望用一种方法或者一套技能去完美解决千千万万不同家庭里不同孩子的不同问题。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一种语言、一种方法,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