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

第六十九章《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

第十章视界:见识越广,越聪慧;经历越多,越优秀

孩子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父母应让孩子像自由飞翔的雄鹰,最大限度地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与更多更为优秀的人交流,接触更多的思想。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孩子与外界的交流越多、越广泛,视野就越宽阔,心胸就越开阔,人生舞台就越大。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看看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人人都想看看这个大大的世界,人人都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更别说带着孩子去看看这个世界了。

可有一位80后妈妈却做到了。她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白领,没有太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她却带着自己的孩子走遍了整个世界。更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她的孩子只是年仅3岁的宝宝。

更确切地说,从孩子1岁半开始,这位妈妈就带着孩子去全世界旅行,1岁半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了北极看极光;1岁10个月的时候,孩子第一次来到了夏威夷,和妈妈看到了迷人的大海;2岁1个月,刚刚牙牙学语的孩子和妈妈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欣赏地中海别具风情的风光;3岁的时候,这位妈妈又带着孩子来到了澳洲,一起来一次草原上的旅行……

这位妈妈不富有,但是却总带着孩子去旅行,带孩子去见识这广阔而又美好的世界。其实,像这位妈妈一样的家长越来越多。每当寒暑假的时候,父母们就会带着孩子去旅行,比如近一些的“新马泰”,还有欧洲的意大利、德国、英国,再远一些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澳洲,等等。但还是有些父母会说,孩子才那么大,就算到了阿尔卑斯山顶又有什么意义呢?她甚至连自己到过哪里都不记得。而且,带着孩子去旅行,父母多辛苦啊,得有多少麻

视烦事情啊!

不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确实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世界这么大,这么美好,我们为什么不带着孩子去看看呢?就像是这位80后妈妈说的一样:“其实,这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意义。但是,我就是想带着他,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多美!”“当然!我会尽我所能,带孩子去看这世界的美好,给他五彩缤纷的人生!”

事实上,虽然孩子年纪比较小,但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对其成长和未来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知道,孩子一出生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探索周围的声音、颜色、事物、人,等等。而这种探索能力是我们成人难易想象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接触的东西越丰富,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多。从小让孩子亲身感受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文化,对于孩子健康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如同一位外国教育学家所说:“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它的教益无穷无尽。”让孩子看这缤纷的世界,亲眼体会它的千姿百态,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荡涤心灵,积极健康地成长,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更何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而一个人所占的高度又决定了他的见识、思维,以及格局。父母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的视野就会变得开阔了,他的见识就会广博,格局就会变大。他在做事情时就不会盲目,就不会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那么成功就变得容易得多。

现在太多的孩子,被父母“圈养”在家里,每天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接触世界的方式也只能是书本、电视和网络。每天生活的圈子只有家庭、学校、小区,甚至连自己所在的城市都没有走出去,更别说是到世界各地去看看了。孩子的目光所接触到的永远是学校、家、小区等方寸之地,他

的视野如何广阔,见识又如何广博呢?

或许有父母会说,网络已经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孩子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风情、历史典故,又何必千里迢迢地奔赴世界各地。可是,父母要知道,网络上的知识即便再详细,照片即便再高清,也不过是死的文字、图片罢了,怎么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呢?

我们让孩子到世界各处去看看,并不是仅仅为了了解这些地方的景色、风情、历史,而是为了使其增长见识,增加更多见闻和阅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物,慢慢地就可以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行动力。而这些都是书本、网络上的东西所不具备的。

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认为孩子读书才能有出息,读书才是学习。如果不让孩子多出去看看,那么孩子会以为自己所接触的方寸之地就是全世界。即便有些父母没有条件带孩子到欧洲、到美国、到北极,也应该尽可能带孩子到国内各地去走走,去看看,让他直观感受这个世界。

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孩子需要接触更广阔的世界,需要接触更多的思想,这样孩子的视野才能越来越宽阔,格局才能越来越大,而未来人生的道路才能越来越长远。

世界真的很大,世界也真的很精彩,带着孩子去看看吧!相信这经历将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极大的帮助,相信这将是孩子人生中最不可取代的美好回忆!

视选一个优秀的对手做搭档

现在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大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比赛,竞争真是无处不在。所以,很多父母都积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试图让孩子及早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成为生活的强者和胜者。

虽然说,父母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适度的竞争是一种鞭策,可以让孩子不断进步,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人学习,并且使孩子从小就养成积极进取之心。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们的教育好像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总是无意间过分强调竞争,只关注竞争的结果,以至于导致孩子们将所有人都当成了对手。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对手就是对手,必须要成绩上一分高下;对手就是敌人,是最讨厌的人。很多孩子将学习和成绩上的竞争泛化到日常的交往上,不仅在心理上嫉妒对方,“对手太强大了,真恨不得他马上消失,越快越好”。还想办法打击对方,甚至是在背后诋毁别人。

难道生活中的对手一点都不好吗?不,绝对不是这样,其实,这样的现象就是心胸狭窄、消极竞争的表现了,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进步,更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际关系。

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灌输积极正确的竞争意识,告诉孩子,对手并不意味着是敌人,更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我们与对手的关系应该

是一种积极的竞争关系,应该在一种友好、平和的范围内进行,而不是想办法把对手踩下去,把自己搞上去。父母还应该告诉孩子,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对手,学习对方的优势和特长,并不断地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如此才能不断地进步。

亨利克·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他有一个对手,就是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斯特林堡在19世纪几乎革新了瑞典现代文学的所有文学形式,以题材的广阔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成为欧洲剧坛的巨匠。

可以说,易卜生非常不喜欢这个强劲的对手,但是他却非常敬佩斯特林堡。为了激励自己写出更出色的作品,他在自己的案头放上了斯特林堡的画像,并且附言:“这儿的一位,必定会比我强。”易卜生说:“他是我的死对头,但我不去伤害他,把他放在桌子上,让他看着我写作。”正是在对方的关注下,易卜生才完成了《玩偶之家》《社会支柱》等世界戏剧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很多时候,我们的成功是竞争对手造就的。因为缺乏了竞争,人们就不会有斗志,就会逐渐变得萎靡不振,失去了进取之心,而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人们的斗志就会被点燃,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落于人后。

所以,父母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对手看成是敌人,更不要对对手敬而远之,而要看成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做的不是嫉妒对方和打击对手,而是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长进,才能使自己的学业和思想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同时,人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管竞争是多么激烈,竞争过后都有合作的可能。正如一位哲人曾说过的:“真正促使自己成功,使自己变得机智勇敢、豁达大度的人,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那些常常置自己于死地的打击、挫折和竞争对手。”既然如此,父母为什么不教会孩子和优秀的对手合作呢?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而选择优秀的对手

视做搭档,在竞争中互相激励和学习,在你追我赶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获得巨大的进步和成功。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军方研制出一种被称为“艾布拉姆”式的M1A2型坦克,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防护装甲,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公斤的打击力量。这种打击力量极其大,武器专家甚至表示,它可以轻易地将一只球捧上月球。

那么,这种异常坚固的防护装甲是如何研制出来的?

事实上,它与两位针锋相对的对手的较量是分不开的。这一对对手分别是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乔治·巴顿中校和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一个防御专家,一个破坏专家,天生就是对手,天生就是天敌。可是,当乔治·巴顿中校接受了研制任务之后,立即就找到了自己的对手,让他专门负责摧毁自己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

刚开始的时候,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装甲炸个稀巴烂。但正是因为如此,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一次次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在一次次较量中,巴顿使尽浑身解数,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而巴顿与马茨这两个对手也同时获得了军方颁发的紫心勋章。

显然,父母应该知道,想要提高自己,最佳的途径就是找到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做对手。与高手过招,你才能更快地进步,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找个优秀的对手做搭档,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出色的对手通常也是最完美的搭档,他就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加速器。身为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敢于竞争,积极参与到竞争中来,更应该教会孩子合作,尤其是与优秀对手的合作。

不管在学校还是社会上,孩子都必然要面临与别人的交流、沟通、合作,甚至是竞争。如果孩子缺乏了交际的能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很难被他人接受和欢迎,更难融入环境之中。当然,也很难获得更广阔的见识,

取得更大的成绩。

所以,作为有大格局的父母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对手的可贵,选择一个优秀的对手做搭档。如此,孩子才能在将来成为真正的强者。

视在美术馆遇见了大世界

现在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美术班、舞蹈班、“奥数”班、小主持人班、英语班……这样做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一些,接触的东西更多一些。可是,虽然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学美术、练跳舞,但却很少有父母时常带着孩子去美术馆、音乐厅。

如果问父母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美术馆?不少父母或许会这样说:“美术馆的画作太专业了,小孩子怎么能看得懂!”“我们又不希望孩子成为专业画家,没有必要去美术馆参观吧!”为什么会觉得孩子看不懂专业画作呢?为什么会觉得孩子去美术馆参观就一定要成为画家呢?还有些父母则认为:“我本身就不懂艺术,怎么能带领孩子参观美术馆呢?”

东东5岁了,爸爸打算每周带孩子去美术馆参观,他是这样想的:“虽然我不奢望孩子成为画家,但是希望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可以让他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因为美术馆中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可是,东东开始却对美术馆没有兴趣,他总是发脾气地说:“我去什么美术馆,那里太枯燥了!我要去游乐场,我要在家里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时候,妈妈也说:“是啊!让孩子去什么美术馆,那里面那么专业,孩子这么小,怎么看得懂!”

爸爸说:“孩子从小就应该接受艺术熏陶,多感受感受艺术氛围。”

妈妈却说:“等孩子长大再带着去美术馆也行啊!现在,还不如让孩子学习画画呢!”

事实上,看不懂专业画作,也可以欣赏名家的作品;不想成为画家,也可以欣赏艺术品的美和思想。父母带孩子进入美术馆,不仅是为了欣赏不同的画作,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打开通往缤纷世界的大门。通过各种作品,孩子知道了世界原来还有另外的样子。孩子可以通过画作来领略大自然的美,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韵味;孩子可以看到遥远时代的古人,是怎么通过狩猎、捕鱼的方式进行生活;孩子可以看到同一样事物,通过现实、抽象、夸张等手法呈现的形式;孩子更可以了解到文森特·梵高、达·芬奇等西方画作的抽象美,更可以了解张大千、齐白石等中国水墨丹青的别样韵味。

带孩子到美术馆参观,更重要的就是可以开拓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发掘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如同一位英国学者说过的:“英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石油,也不是煤炭,而是英国人民的想象力,而这想象力是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馆是孩子的天堂,那里有无数奇妙的东西等着孩子去寻找、去发现,不仅可以让孩子有不一样的审美,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开阔孩子的视野,更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在一些国家,美术馆时常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开展专题企划展,还有些美术馆会让艺术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学校给孩子们欣赏,并且为孩子们解答一些问题,从而形成了美术馆与学校、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有些父母甚至认为,一个缺乏艺术审美和常识的人根本不能算受过真正的教育的人,在将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著名艺术品鉴赏家兰姆普雷就非常重视孩子艺术审美的教育,她有两个儿子,而在他们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她就带着两个孩子参观各地的美术馆。知名学者梁文道也曾经讲过,他小时候在台湾长大,在学校学习什么东西基本上都忘记了。但是爱好艺术的外公时常带自己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里

视面一些珍贵的书画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身为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必要去美术馆,也不要认为孩子将来不当画家就没有必要看专业画展。时常带孩子去美术馆,孩子可以在那里遇到不一样的大世界。即便孩子对画展不感兴趣,只是到美术馆随便看看,仅是美术馆的气氛也会对他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有带孩子去美术馆的意识了,可是观察那些带孩子的父母,我们却总是能够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父母会时不时说上几句,“快看快看,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啊!”“你也要学人家的画法!看看这些细节!”“你要理解画作的意图……”有些父母俨然就把美术馆当成是教育孩子的“第二课堂”,目的就是让孩子多学习些所谓的美术知识。

父母不要忘了,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增加对艺术的兴趣,开阔孩子视野,从而提高想象力。但是如果父母把那里当成是教育孩子的“第二课堂”,非要孩子记住什么画法、流派,或是煞有介事地给孩子分析画家的意图,那么只能是束缚孩子的思想,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是烦躁不已。

与其让孩子跟着你的思维走,跟着你的手指头去看,不如让孩子静静地欣赏。即便是看不懂也没有关系,只要孩子对画作感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那么就可以了。

如果真心想要让孩子了解更多,就应该在参观之前做好准备,通过网络或是其他渠道了解这次画展的主题、作家风格等,然后提前介绍给孩子。这样一来,孩子才能自由自在地去参观,用心去感受每一幅画作,才有真正的收获。

当然,孩子在美术馆逗留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如果指望孩子一次就能接受艺术熏陶,或是指望一次看个够,那么只能让孩子感到厌烦。即便是巴黎卢浮宫,如果一次参观的时间太长了,也会感到厌烦。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

特点来安排时间。比如说3岁到7岁的孩子,每次观赏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就够了。如果是十几岁的孩子,父母可以事先做好功课,搜寻美术馆或是画展的相关信息,认真欣赏两个小时左右就好了。

同博物馆一样,美术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更是国家文化艺术财富以及时代背景的展现。带孩子参观美术馆,让孩子感知和想象不一样的世界吧!

视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

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古人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在一起,真正强调了读书和亲身实践的关系,它们都可以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潜质。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去看那么大的世界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读书。因为阅读就是人们看世界的窗口,就是人们掌握知识的途径。

父母需要带孩子到世界各地去看看,让孩子增长见识,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阅读都是不可缺少的。当孩子读的书多了,储备的知识也丰富了,在走出去的时候才能感受世界之广袤,大自然之奥妙,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见闻和生活阅历。如果孩子只是到处游览、到处看看景、观观花,那么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简单地到此一游而已。

即便是几年前带着孩子旅行而不让孩子上学的父亲,也在行走的过程中交给孩子相应的知识。他带着孩子从古村窄巷到大山大河,从山坡到码头,将路途中遇到的每一个景,每一件事情,都融入知识中,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虽然表面上这个孩子没有上学,没有读书,但是父亲却无时无刻不在向孩子灌输相关知识。他每年都会从书店买教材和相关书籍,自己先通读一遍,然后在合适的时刻告诉孩子。比如在看老建筑、古祠堂、古对联的时候,父

亲就教孩子学古诗、古文;在浏览孔林孔庙的时候,父亲就向孩子介绍孔子以及儒家思想……除此之外,父亲还时常带孩子去看画展、听音乐会。所以,这个父亲在带着孩子行万里路的同时,也让孩子做到了学习和阅读。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大限度地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与更多更优秀的人交流,接受更多的思想。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原因,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见识,有那么多的精力,更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这时候,大量的阅读就必不可少了。

思想家培根曾经对人们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所以,父母如果想要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就应该让孩子多阅读,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

晓玲以前是一个总是喜欢疯玩的孩子,可自从进入初中后,这个孩子就变了很多,虽然也非常开朗活泼,但却不会再无限度地玩闹了。而且,晓玲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在同学中间知道的事情最多,总能讲出些新鲜的事情。同学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来问她,而她也能轻松地给予解答。

同学们无不羡慕地说:“晓玲,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晓玲则笑着说:“那是因为我喜欢阅读啊!”

原来,晓玲以前总是贪玩,对学习也没有兴趣,所掌握的知识也局限于课本。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在她五年级以后妈妈就每周带她到图书馆看书,希望能让孩子对读书感兴趣。开始的时候,晓玲可坐不住,总是找一些漫画或是小说来看。妈妈也没有阻止和批评她,因为妈妈知道,只要孩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以后就好说了。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后,晓玲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每周都主动要求妈妈带自己到图书馆。这时候,妈妈开始引导她阅读一些文学、自然知识等方面的书籍。慢慢地,晓玲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历史、诗词、国学、自然、文学等。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晓玲的知识积累也越来越厚,知晓的事情也越

视来越多。

没错,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就是打开他世界大门的钥匙,不仅可以扩充其知识面,更可以锻炼孩子灵活的思维,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孩子或许没有条件和时间去游览世界上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但是却可以任由书籍的带领,来到北极,领略极光的美;去到亚马孙河,体会热带雨林的荒野。孩子无法回到几百年、几千年前的古代,聆听孔子、孟子的讲学,崇拜李白、杜甫的文采,但是却可以通过文字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悟他们的精神。孩子更不可能前往月球和外太空,但是阅读却让他们开阔了眼界,见识到宇宙到底有多大,人类有多渺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让孩子穿越时空,把最美丽的景色、最神秘的事物,以及最优秀的人和思想带到他们面前,让孩子可以看得更长远、广阔,想得更深入。阅读,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拓宽他们的思路,更可以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那么容易陷入盲目和愚昧之中。

所以说,身为父母,带领孩子去看世界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吧!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孩子的世界才能更大更广。

培养孩子的财商,让孩子更早拥有经济头脑

在一些国家,财商、智商和情商并列在一起,被称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父母很早就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了。

他们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的时候,教育孩子如何用钱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包括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小零食,等等。

5岁的时候,父母会让孩子明白,金钱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孩子想要获得钱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

8岁的时候,父母通常会交给孩子如何在银行开户存钱,并且让孩子想办法赚取零花钱。

9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制订自己的用钱计划,并且学会了买卖交易。

到了12岁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正因为如此,孩子很早就有了正确的金钱观,拥有了经济头脑,懂得如何理财,更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然而,我们很多父母却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接触金钱,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就好了。他们很少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很少让孩子接触到金钱,甚至认为“孩子还小,他又没开始挣钱,学什么理财呀,等他自己挣钱的时候,

视自己当家了,自然就知道理财了”。“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金钱,钻营赚钱,染一身铜臭,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呀?”即便是家庭条件困难的家庭,也觉得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地体会赚钱的艰辛。

所以,很多孩子不懂得父母赚钱的辛苦,逐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时常和别人攀比,穿衣必须是名牌。很多父母时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娇生惯养,花钱如流水,可是父母是否反思过,是我们自己并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财商教育。在孩子内心深处认为父母的钱来得很容易,他又怎么懂得珍惜呢?

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家庭更不用说了,父母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却从来不会告诉孩子应该节俭,应该懂得这些钱只是父母赚取的,并不应该肆意地挥霍浪费。

与其说这些父母爱孩子,不如说他们的溺爱害了孩子。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正确的财商教育,那么就会对金钱和财富有错误的认识。不是缺乏经济头脑,就是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不是过于吝啬,就是过分看重金钱。而这些都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事实上,很多西方知名人物都非常重视孩子财商的教育。股神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彼得·巴菲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富二代”,因为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或许很多人认为,彼得有个巨富爸爸,肯定过着春风得意的生活,从小就有着花不完的钱。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他很小就走路上学,没有豪车接送,更没有保姆保镖护送。离开大学后,他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不仅要独自负担个人音乐室的开销,还要每月偿还数额不小的房贷。就连他个人音乐剧的巡回演出的费用,都是自己通过个人人脉而筹得的。

这或许令很多父母感到震惊:巴菲特拥有这么多财富,为什么非要难为自己的儿子呢?难道他就不能为孩子铺就宽敞的人生道路吗?就连李开复都开玩笑地说,巴菲特实在是太抠门了。如果我儿子有搞音乐剧这样的事情,我

一定会全力支持的。

巴菲特给自己孩子最大的人生财富不是在金钱上无条件地支持,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事业并拥有了自得其乐的生活。而我们的父母则想的是给孩子开支票,给孩子无忧的生活。

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几年前那段流传很广的对话:美国小孩问他的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会回答说:“我有钱,但是你没有!我的钱是我经过努力赚来的,如果你想有钱就必须在将来也努力奋斗。”而当我们的孩子问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的时候,爸爸通常会自豪地说:“是的!我们家很有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正确的金钱教育,导致孩子形成了错误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如何奢望孩子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开创出更伟大的事业?

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孩子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给孩子充足的金钱,而是应该培养孩子的财商,让孩子更早地拥有经济头脑。父母应该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理性消费,让孩子明白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攀比和面子,而是为了实用。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迷信那些所谓的名牌,和别人攀比。

父母还应该教会孩子制订花钱的计划,养成合理支配金钱的意识。比如帮孩子计算,一月的零花钱是多少,必须支出的是多少,能够节余多少。然后,就要引导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周需要存下多少钱,或是引导他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去赚取零钱。

总之,父母应该明白,理财教育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不可避免地接触、使用金钱,都不可避免地与经济打交道。

就像是曾因撰写畅销书籍《穷爸爸富爸爸》而风靡一时的罗伯特·清崎所说的:“理财是一个人十分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一个人必须端正对待金钱

视的态度,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让金钱为我们服务。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跟上全球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不仅要教育青年人在学术上的技能,还要教育他们理财的技能,因为这不仅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技能,更是赢得美好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只有尽早培养孩子的财商,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孩子对于金钱的认识才能更透彻,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见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之外,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经历越来越多的事情,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或许面临的问题更多,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每当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见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现在的很多父母,想要让孩子见识更广、思维更活跃,但是却习惯于保护自己的孩子,想要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剥夺了孩子动手做事或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至于,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仅限于书本、电视、网络,甚至是父母口中述说的事实。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日常生活中,父母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孩子不仅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甚至连动手做自己事情的权利都没有;一到假期,父母就给孩子制订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英语背诵多少篇,卷子做好多少篇,培训班、加强班更是不能少。孩子的假期被安排得满满的,可就是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有些父母甚至还时常这样说:“孩子还这么小,参加什么实践啊?长大有很多机会,还是让孩子把学习搞好吧!”

但是,父母应该知道,不管孩子年纪小还是已经到了青春期,社会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动手动脑,还能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生活,促使孩子增强社会意识,同时增加上进心。同时,孩子终有

视一天要长大,他们迟早要面对这个世界和社会,迟早要自己面临和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让他更多地去实践,不给他经历更多事情、解决更多问题的机会,那么孩子的见识如何更广?又如何更好地成长?

事实上,见识更多的是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即便是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前人根据亲身的实践而获得的。孩子需要通过亲子体验和各种社会实践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更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来验证、扩展自己所学习的知识。

美国曾经流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强调的就是实践对于孩子认知和增加见识的重要性。其实,这种教学非常简单,就是老师给学生们一些木块和量尺,让他们去丈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自己拼造出一些物体,将知识和孩子的动手和实践结合起来。

父母应该多帮助孩子打开一个认识世界、增长见识的窗口,引导孩子多动手做自己的事情,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这不仅会培养孩子各种生活能力,还是孩子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良好时机。

一个小男孩生活在优越的家庭中,受到了父母以及祖辈的百般呵护,所以虽然性情温和、聪明懂事,但是性格中总是缺乏些果敢、男子汉气概。在平时,孩子做事有些唯唯诺诺,不愿意去接触外面的朋友,假期不是在家里做功课就是玩游戏。

为了让孩子变得勇敢些,父母决定多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多参加些实践活动。后来,男孩的父亲到非洲工作。每逢暑假的时候,妈妈就会把孩子送到爸爸那里,让孩子多见识见识不一样的世界。从中国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从繁华的北京到枯黄萧索的约翰内斯堡。亲身经历和一些体验给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远在他乡、缺少妈妈悉心照料的男孩也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

在这期间,爸爸带着男孩体验非洲原始部落的风俗。刚开始的时候,男孩有些不适应。尤其是黑人的庆祝集会上,无数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大喊大

叫,把父子两人围在中间表示欢迎,让他感到恐惧和震撼。但是,慢慢地,男孩了解了黑人的习俗,便学着和他们交流。当年龄相仿的黑人小孩拉着男孩的手,邀请他加入到舞蹈中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害怕,还大方地学着黑人的舞步扭动起来。虽然有时候他听不懂对方说着什么,但是从对方的表情和态度来看,他知道对方是友善的,他们只是用这种狂野热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自己的喜悦,或是对客人的欢迎。

在假期,爸爸带着男孩来到开放的原始部落,他们与这里的人一起生火、煮食物。看到黑人小孩从小就做很多事情,男孩真正意识到自己以前太娇惯了,做的事情太少了。这样的经历让男孩真正获得了成长,他不仅亲身体验了非洲的黑人生活,更提升了实践意识。之后,他不再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还积极动手做各种家务和参加各种实践。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人的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和实践开始的。试想,如果一个人不动手、不实践,那么就会切断了思维和外界之间的联系,那么就算再有想法,恐怕也没有太大的收获。要不古人怎么会说出“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这样的警句来告诫后人呢?要不战国时期的赵括怎么会因为“纸上谈兵”而兵败并酿成大祸呢?

所以说,实践就是孩子了解世界、增长见识和视野的窗口,更是孩子不断自我成长的必然途径。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多动手,多实践,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在平时多帮助父母料理家务,或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或是参加一些爱心活动,等等。

只要是实践活动,就多鼓励孩子去参加。如此才能激发孩子的一些新想法,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才能越多、越广泛。因为见识是在实践中增长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亲子教育必读指南(套装共7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亲子教育必读指南(套装共7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