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父母若无远虑,孩子就有近忧》

第七十三章《父母若无远虑,孩子就有近忧》

Chapter3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会是最差的主人

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同学聚会,一个许久未见的同学跟我说起了她9岁的女儿佳丽。佳丽平时做事总是毛手毛脚、丢三落四,是一个典型的“马大哈”。她每天早晨去上学的时候,不是找不到红领巾,就是忘了带文具盒。写作业的时候,她总是找不到文具,铅笔每天都要丢一两根,橡皮两天就能丢一块。无论我的同学怎么嘱咐她,她的这个毛病总是改不了。

有一次,轮到佳丽值日,她匆匆忙忙去学校打扫卫生。到上课时,她才发现自己居然忘记带书包。佳丽急得差点哭了出来,赶紧给妈妈打电话。可是,当妈妈把书包送到学校时,一堂课已经过去了。

在学习上,佳丽同样粗心大意:做数学作业时,她总是做错,也经常把“9”

看成“6”,把“+”当成“-”,甚至有时会落下半道题忘了做;做语文作业时,经常错字连篇,把“已”写成“己”,把“狼”看成“狠”等。每一次考试完,佳丽都很有信心,说没有什么不会做的。可试卷一发下来,错误多着呢,不是漏了一个数,就是多写了一个数,这样直接影响到了她的学习成绩。

看到佳丽如此粗心马虎、不认真的模样,我的同学很是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同学一脸无奈的样子,我那颗喜欢帮助人的心又开始“泛滥”了,决定帮帮她。

“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很多时候,人做事是否认真、仔细,常常就会成为事情做好还是做坏的分水岭。幼儿期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认真仔细的习惯也须在幼时就开始培养。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命运,孩子是否养成认真的习惯,常常会给孩子以后的人生带来极大的影响。认真就是把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努力做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努力做好。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在每一个细节中,在每一个细微处,都注重培养他们认真的习惯,那么他们就更容易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呢?我的做法或许会给佳丽妈妈和有类似困扰的父母一点启示。

首先,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慢慢培养孩子认真的习惯。

别让孩子乱拿乱放,要让他认真对待每一样东西。例如,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慢慢来培养他认真的习惯。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

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对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好奇,常常四处走走看看,拿起这个摸一摸,拿起那个看一看,可是每次拿起东西之后都不知道放回原处。

这时候,我就会对他说:“宝宝,要把拖鞋放回鞋架上,不然爸爸回来时就找不到它了。”“宝宝,遥控器要放到电视旁边,这样妈妈才能看见它,然后给你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儿子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已经能听懂我的话了。于是,在我的要求下,他都会很乖巧地把拿起来的东西放回到原位。时间长了,儿子渐渐养成了这种认真的习惯。有时候,如果看到爸爸的拖鞋被丢在沙发旁边,他都会捡起来放回到鞋架上。每当这时候,我都会真心地夸奖他:“宝宝真细心啊!宝宝真棒啊!”

2岁多时,儿子对玩具越来越感兴趣了,我就利用收拾玩具这件事来培养他认真的性格。有一天吃过晚饭以后,儿子把自己的一箱积木拿出来倒在客厅的地上,然后开心地玩了起来。我做完厨房里的家务,也过来和他一起玩耍。玩了一会儿后,他对我说:“宝宝要睡觉觉了。”“好吧,那你先把积木收拾到箱子里吧。”

我说。

于是,儿子开始收拾散落于地板上的积木,而我则一直在旁边看着他。收拾了一会儿后,他以为积木都已经装进了箱子,所以准备盖上盖子。这时候,我发现有一块小积木还没有被放进积木盒里,而他却没有看见。于是,我问他说:“你看看积木都回家了吗?”儿子看了看客厅周围的地上,又看了看积木盒,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他没有看出来盒子里有些积木之间的空隙(积木都收进去后,各积木间是没有空隙的),也没有发现在沙发一角被遗忘的那块积木。

“你看看积木的房子里满了吗?”我又启发他。儿子用手动了动盒子里的积木,发现了空隙,“咦,小房子还不满呢?”

“房子为什么还不满呢?”我问。“还有积木没有回家。”儿子明白了,就四下去找那块“没有回家”的积木。过了好一会儿,他找到了,高高兴兴地把它放进盒子,盖上盖子。这时候我对他说:“每次玩过积木之后,要把它们都放回箱子,不能丢下任何一块儿,要不然第二天你就找不到它们了,知道了吗?”

“知道了。”儿子高兴地回答道。

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也不会错过培养儿子认真做事的机会:每次吃完瓜子后,我都让儿子检查一下有没有掉落在地上、没扔进垃圾桶的瓜子壳;每次画完了画,都让他检查一下画笔有没有扣好笔帽;每次吃完饭,我都要给儿子一块纸巾,让他把自己吃饭的那块桌面擦干净。最初,这些事情都是我和他一起做,慢慢地,到他快3岁时,很多事情他就能独立完成了。

其次,帮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儿子上小学时,经常将上课时需要的文具或者课本忘在家里,有时还会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儿子就会将笔和作业本一扔,要求我帮他整理书包。看到儿子的书包,我总会皱起眉头,因为他的书包比垃圾箱好不了多少,又乱又脏。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对他说:“明天上课时要用什么东西你自己最清楚,以后你就自己整理书包吧。不能总让妈妈替你整理,我最多会提醒你检查一下。”我说完后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儿子只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

第二天上学前,我让他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书包,看看还缺什么。当他忘记带某样东西时,我不会直接告诉他,而是让他自己去想。

渐渐地,儿子上学时忘记带东西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他基本改掉了丢三落四的毛病。

面对总是喜欢丢三落四的孩子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小到检查自己的书包,大到检查自己做的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而养成认真的习惯。

其实,让孩子养成认真的习惯并不难,难就难在我们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要一直持认真的态度。世界上任何难事最怕“认真”二字,不是吗?

一分钟,你能做什么?

一个周末,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当我走进她的家门时,朋友正在催她的女儿兰兰写作业。可是1个小时过去了,我看见兰兰仍然坐在地上玩玩具。朋友继续催她,她回过头说:“时间还早呢,我再玩一会儿就去写作业。”于是,在我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看见兰兰玩完玩具,又去看动画片,接着又去和家里的小狗玩……

时间到了晚上6点,兰兰还没有写作业。吃过晚饭,朋友又催促兰兰去写作业,兰兰回答说:“再玩一分钟。”朋友不耐烦地让她赶紧去写,而兰兰也不甘示弱地喊道:“我就玩一分钟,一分钟,我能做什么?”

看着兰兰如此没有时间意识,我坐不住了,走过去摸着兰兰的头,说:“兰兰,阿姨告诉你,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比如,一分钟,你能读完一道题;一分钟,你能完成一幅简单的画;一分钟,你能穿好衣服;一分钟,你能读完几个单词……”

还没等我说话,兰兰就大声地叫道:“好啦,我知道了,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

我现在就去写作业。”

看着兰兰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我的这番说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朋友看着我无奈地摇摇头。

在现实生活中,像兰兰这样的孩子有很多。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的时间观念会这么差?为什么他们不懂得珍惜时间,对时间的流逝无动于衷呢?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存在严重的放纵心理。所谓放纵心理,就是说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不懂得控制自己,不懂得自律,对一切事物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他们都不放在心上。

为了让朋友改掉兰兰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我给朋友讲了一下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的重要性。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将会使他一生受益。比如,珍惜时间的孩子会对一天的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今天要做什么事(比如上学、完成作业、看动画片、课外阅读、参加兴趣班、和朋友出去玩,等等),他会安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就算没有人提醒,他对计划也了然于心,绝不会打乱节奏。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等他们踏上社会,从小养成的管理时间的能力会让他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效率高的员工呢?谁不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管理时间的能力,会给孩子的人际关系方面增加很多的印象分,让他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与肯定。

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讲到这里,朋友迫不及待地问我:“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改正兰兰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呢?”于是,我把我培养儿子珍惜时间的方法一一告诉了她。

首先,从生活入手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比如,我们叫孩子起床的时候可以说:“六点半啦,小懒虫应该起床啦。”洗脸刷牙的时候可以说:“宝贝快一点,已经七点半啦,你要迟到了。”周末上兴趣班时,可以跟他说:“画画班下午三点上课,现在才一点,你还可以休息一会儿。”

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早”,什么是“迟”,这样他们就能很好地感受到“时间”了。

其次,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意识到不守时的后果。

在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我每天早上都要反反复复地催促他,防止他迟到。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就对儿子说:“明天早上7点我在客厅等你,如果超时了,没赶上跟我一起出门,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老师批评你了,你别哭鼻子。”

儿子并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第二天早晨依旧磨磨蹭蹭地不肯出门。送他到幼儿园的时候,同班的小朋友已经开始上古诗课了。儿子因迟到受到了老师的口头批评。让我欣慰的是,儿子通过这件事吸取了教训,牢牢记住了上学一定要守时的观念。

孩子年龄小,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印象会极为深刻。我的做法虽然非常严厉,但是却值得父母们参考。选择一些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意识到不守时的后果,当孩子有了不开心的体验时,自然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再次,父母要以身作则。

我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不会管理时间,浪费很多时间做无用的事,却从来不反省自己,是否为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都会在孩子身上展现出来。假如父母做事丢三落四,拖拖拉拉,却想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这样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此,在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时,父母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

比如,自觉地读书、看报,主动地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进步等。不能把一切要求都加注在孩子身上,自己却什么都不注意。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大,还会给孩子以逃避的借口。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都没有做好,自己也没必要注意了吧。父母要谨记“孩子有样学样”,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从自己抓起,改正坏习惯,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最后,让孩子记录他的“时间开销”。

我们可以让孩子记一个时间的“流水账”,从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从儿子读小学3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利用这一方法来让儿子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每天晚上,我会和儿子坐下来一起回忆他一天都做了什么。如果儿子不会安排时间,那么通过时间“流水账”就会发现,一天没做什么事儿,时间就过去了。

有时我会引导他回忆更久以前的事情,如让他想想上个星期,甚至过去的一个月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然后让儿子把回忆出的事情在纸上罗列出来,让儿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

实话实说,当我把这些运用在儿子身上的方法讲给朋友听时,我并不确定对兰兰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是否有用,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几个月后,朋友发微信告诉我,兰兰浪费时间的行为越来越少,她已经慢慢地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并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管怎样,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是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孩子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一些父母这样说:“整个暑假孩子都在玩电脑,一提起看书就烦,说看书太无聊,没意思。”

“比起看书孩子更愿意看电视,经常一看就是一天,说也说了,打也打了,孩子就是不愿意坐下来看书。”

“我家孩子看科幻动画片可以看到废寝忘食,为了培养他读书的习惯,我特意给他买了一些科普读物,想着他应该感兴趣。可是孩子却觉得那是‘破书’不愿意看。”

……

总之一句话,孩子不愿意阅读,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今的父母,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好处,想必不用我说都能明白。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对于孩子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孩子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们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为了让孩子吸收各种知识,成为一个有内涵、有修养的人。“腹有诗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应该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训练和培养,使孩子养成这一终身受益的习惯。我可以把我培养儿子养成阅读习惯的诀窍告诉大家,给大家做一个指引。

首先,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儿子小时候也不喜欢看书,但经过我慢慢地培养和引导,现在他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为他订阅了《小学生天地》杂志。杂志上经常会有一些猜谜语、填字谜等趣味板块,我就和儿子一起参与,开拓思维。

有一次,儿子在《小学生天地》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名为“读者知识竞赛”的活动,活动介绍一栏写道:每个参赛的小朋友需填写一份知识问卷,并根据主题画一幅画,获奖的小朋友可以获得一份精美的礼物。儿子非常感兴趣,我鼓励他参赛试试。儿子自己主动填完了知识问卷,并且认真地画了一幅画,和我一起寄给了《小学生天地》。

几个星期后,儿子收到了《小学生天地》寄来的奖品——一套文具,原来他在这次有奖问答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儿子非常开心,这对他的阅读热情是一个巨大的鼓励。我对他说:“儿子你真棒!你能得奖是因为你把平时从书本中看到的知识都记住了!”有了这次得奖的经历,儿子对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我和丈夫都有阅读的习惯,儿子耳濡目染间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儿子上小学2年级时,以阅读配插图注音的儿童读物为主,当时读纯文字的书籍对他来说还是略有难度的。有一天,他看到我正在读一本长篇小说,觉得很有意思,表示他也想读这样的书。但对于他的年龄来说,读长篇小说还有一定的难度,我示意他翻翻我的书,儿子饶有兴致地翻了两页便合起来了,他对我说,他觉得读纯文字的书太难、太枯燥了。

为了提升儿子的阅读能力,我给他买了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情节有趣,易于被孩子理解。但我没有告诉儿子这本书是给他买的,而是拿出那本书像平时一样读了起来。而且在读的时候我会故意发出一些声音,或惊叹或赞美。

同时,我还会在儿子睡觉前故意跟他“分享”书中的一些有趣情节。儿子总是着急地问后面发生什么了?我回答他:“妈妈还没看到这里来呢!等我看完了再给你讲。”每到这时,孩子都会露出失望的表情。

有一次,我又讲到一半不讲了,儿子急得抓耳挠腮。我就顺势引导他说:“妈妈还没看完,你想知道的话可以自己看看这本书啊!”一开始儿子还担心自己读不懂,我对他说:“没关系,你可以的,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拿来问爸爸妈妈呀。”

后来,他读得津津有味,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其实儿子的识字量是很大的,只是他对自己没有信心,有畏难情绪。只要稍加疏导,孩子完全可以自己阅读。很快,儿子就读完了这本书,并且产生了继续读长篇小说的兴趣。不知不觉中,儿子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了。

后来,我为儿子选择了各种各样适合他的书籍,如百科知识类、文学类、历史类、自然地理类、科普类、科幻奇幻类等。我还为他准备了字典,当他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查字典,解决了儿子的后顾之忧。如今儿子的阅读量已经非常大了,他经常跟我和丈夫讨论书中的情节,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儿子在阅读的熏陶下,变得更加聪明睿智了。

要想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父母就要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力量无边的人提到孩子的习惯培养,很多父母都会赞同要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习惯。但是,要想孩子有所成就,仅仅有勤奋还远远不够。对此,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如果我们的孩子永远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结论,而不去独立思考,那他永远也不会有创见。同样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会思考的人只会把它当作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勤于思考的人却能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比如,炉子上的水开了,蒸汽顶起壶盖,不勤于思考的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瓦特却能从中发现蒸汽的力量,从而发明了蒸汽机。

所以,要想让孩子在他以后的人生中能够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成功机会,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成功都要靠智慧取胜,而思考是获得智慧的根本途径。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我给大家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了疑问,我们要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孩子了事。孩子在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思考,这也是培养他思考能力和思考习惯的一个途径。

我儿子在读初中2年级的时候,由于刚刚学习了简单的电路知识,他就对家里的某些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想着把家里的手电筒、台灯等小电器拆开,看一看里面的电路连接情况。我看到儿子对电器有这么大的好奇心,就把坏了的还没来得及修理的电水壶拿出来,让他试着修理一下,看他能否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

儿子看到我递给他的电水壶,高兴坏了,心想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儿子以前曾亲眼看到丈夫修理过一些小电器,自己又学习了电路知识,他认为自己修理电水壶应该不成问题。

儿子拿着电水壶端详了一会儿,发现难以看到水壶里面的机关,好像它出问题的可能性会比较小。那会不会是电线出了问题呢?儿子思考了一会儿,他把电线插头上的螺丝卸了下来,发现里面的金属线已经被烧焦了,还能闻到一点焦煳味。儿子确认一定是这里出了问题。于是,他剪掉电线头上烧焦的部分,再去掉好的电线上的一段塑料外皮,然后学着爸爸的样子,把裸露出的每一缕铜线拧成紧密的一股,最后用螺丝固定在那两个金属片的小孔里。他还记得以前爸爸说过,两个金属片或端部的金属线不能接触,否则就会短路,物理老师在课堂上也是这么说的。所以他特意看了看铜线有没有互相接触。

做完这些后,儿子又把插头上的硬塑料外套安装好,并把几个螺丝给拧好。

丈夫为了以防万一,还帮他检查了一下各条线路,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儿子便将拆过的部分重新整合了起来。

儿子在电水壶里装了一壶水后,插上了电源,过了一会儿,水壶里的水开始升温了。成功了!儿子对此颇感自豪。

在生活中,如果孩子对什么事情有疑问或是遇到什么难题,我们不要急于将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孩子,而是要鼓励他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解答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

第二,鼓励孩子凡事多问为什么。

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他们喜欢缠着家长问这问那,这是他们具有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孩子对周围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就会在头脑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当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他们就会向家长求助。孩子的这种提问和思考是非常可贵的,这是他们获得生存和生活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培养他们思考能力和习惯的良好时机。

但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逐渐打击和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好奇和思考的习惯。这对开发孩子的潜能是致命的伤害。

比如,孩子发现水壶开了,热气冒出来了,会问我们:“为什么水加热了就会开?为什么水开后有蒸汽?为什么凉水没有蒸汽呢?”孩子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常常让我们回答不上来。或者我们正忙着自己的事情,很容易对孩子的提问产生不耐烦:“去去去,怎么这么多为什么,烦不烦啊?”或者是用一句“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来打发孩子。孩子一连串的问题却遭到我们如此的呵斥,心里难免会产生不快。而家长打击孩子提出问题的做法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习惯,也不利于孩子的潜能开发。

为了培养孩子爱思考的习惯,家长应鼓励孩子多提出问题。不要害怕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会丢面子,而去责骂孩子。这种打压的态度,不仅会扼杀掉孩子的好奇心,还会压抑孩子的思维。

做事有条理者易成才

有一天,我应邀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儿子名叫球球,是一名3年级的小学生。我跟朋友在客厅里聊得正开心,球球突然跑过来,一脸焦急地对朋友说:“妈妈,我马上就要去参加比赛去了,我的飞机模型呢?我找了很多地方没找到,你快点帮我找一下。”朋友听完立马就站起来,跟我打了个招呼,就进房间去帮球球找模型去了。

过了很长时间,朋友才从球球的房间里走出来,满怀歉意地对我说:“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球球最近参加了一个模型比赛,我找了半天才帮他找到飞机模型。”

我向朋友表示想要看一下球球做的飞机模型,朋友欣然应允,随即满脸尴尬地对我说:“他的房间特别乱,你做好心理准备啊!”听到朋友这么说,我走进了球球的房间——确实是非常乱。写字桌上的书本、作业本,还有漫画书乱堆一通;各种小零食的袋子和空的饮料瓶子随处可见;床上堆满了衣服,航模的零件也散落得到处都是。

看到这样的场景,朋友的脸上有些挂不住,接下来的聊天内容,我们就针对孩子教育的问题聊了起来。

朋友告诉我,球球从小就是这样,做事情没有条理性。例如:当球球自己玩玩具时,从来不会放回原处,玩累之后就到处乱丢,留下满屋狼藉等着父母收拾。

当时朋友觉得球球还小,还不会做这些,就帮着孩子收拾了。

现在球球已经上小学了,但是为了让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父母每天都是尽可能地为他服务,吃喝都尽心尽力安排好,甚至在刷牙的时候连牙膏都帮他提前挤上……

球球做作业时也会让朋友十分头疼。因为球球磨磨蹭蹭始终不在状态,有朋友陪着时,球球的作业还能做得好一些。如果遇上她没空,那球球写的作业就会惨不忍睹。更让朋友感到惊讶的是,有时候球球根本不知道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还要他们打电话去询问老师今天布置了哪些作业。老师有时候也会跟他们反映球球做作业完全不按顺序,而且答题也没有任何逻辑性,也不标注题号,经常让老师犯难——不知道球球做的是哪道题。

听完朋友的“诉苦”,我立刻明白了球球的症结所在——父母没有帮他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因为球球在生活中想做什么做什么,毫无规划和条理,所以才会导致这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做事有条理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好习惯。它可以让孩子们在遇到事情时保持镇定不慌乱,并且能够有条不紊地将事情处理好。反之,如果做事没有条理,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衍生出很多问题。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会比别人小很多。

为了让朋友很好地培养球球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我把我培养儿子做事有条理的方法告诉了朋友。

首先,父母不能越俎代庖。

我经常看见很多父母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认为这就是爱孩子的最好方式。

其实,这并不是爱,而是“溺爱”。父母的越俎代庖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而且还会剥夺孩子自己动手,体验生活的机会。作为父母,我们要教导孩子怎样有条理地去做事,而不是替他们去做事。

在儿子小时候,和球球一样,也喜欢将玩具到处乱丢,但我却不像球球妈妈一样,帮他收拾。每次看到家里到处都是儿子的玩具时,我就会叮嘱他,让他赶紧将玩具收起来,而且还要分类摆放好。

除此之外,我还会告诉儿子,换下来的衣物不能乱扔,要放进洗衣机;自己准备好上学时要带的东西;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等。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有理的基本训练。

渐渐地,家里就很少看到他把玩具到处丢的场景,甚至连他自己的房间,东西都摆放得井然有序。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向做事有条理的人学习。

孩子始终是孩子,很多时候大人在教导他们做事要有条理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听取我们的意见。那么,怎样让孩子能够听进去、学进去呢?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引导他们向做事有条理的人学习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在培养我儿子的“条理意识”时,我通过观察发现,儿子的同桌小环是一个做事很有条理的孩子,更巧的他还是我家的邻居。于是,我就经常邀请小环到我们家和儿子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处得很好,每次他们一起玩完玩具之后,小环便会主动地收拾东西,将玩具放回原处。儿子看见小环的举动,也主动帮忙收拾起来。慢慢地,就算小环不在,儿子也能主动收拾自己制造的“残局”了,他的房间也变得越来越井井有条。

最后,让孩子学会作计划。

要让孩子做到做事有条有理,就需要他们在做事的时候能够提前列好计划。

比如,我们一家人要出去旅游,我就会让儿子把一天的行程简单地安排一下,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去吃饭,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回家。然后根据儿子制订的计划,我和丈夫予以评价。不合理的地方会立即指出,儿子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去安排一件事情。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暑假时,远房的表姐带着女儿莹莹来我家玩了几天。这几天里,我算是见识到了真正的“小懒虫”。在家里,莹莹除了看动画片、玩玩具之外,几乎什么事情都不做,自己的事情也总让父母操心。例如,每次吃饭时,莹莹只是坐在饭桌旁一动也不动,一会儿命令妈妈“我要吃菜,给我夹”,一会儿吆喝妈妈“给我拿馒头来”。外出游玩,莹莹明明自己不累,也常要妈妈抱。

为此,表姐常向我抱怨莹莹的懒惰。因为她本来自己既忙工作、又忙家务,已经很辛苦了,莹莹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要让她劳神劳力,确实让她吃不消。

看着莹莹如此的懒惰和表姐劳心劳力的模样,我陷入了沉思。

如今的孩子都被当成“宝贝”一样,在我们大多数的家庭里,一般不会让孩子做家务。我们对孩子的溺爱、娇纵、包办代替,逐渐导致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所以要我说,孩子的懒惰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经常教导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你做”。

孩子听到类似的话就可能会从内心贬低“劳动”的价值,父母再让他去做这些事情时,他就不会心甘情愿去做,而且还会把学习当作逃避劳动的借口。

父母的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孩子的懒惰不仅给我们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身心负担,而且对孩子自己的习惯养成,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都是很不利的。因为懒惰,孩子锻炼照顾自己、锻炼独立生存的机会减少,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自然难以提高。因为懒惰,孩子缺少接触更多新事物和新领域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的智力、思维、创造性等潜力品质的发展。因为懒惰,孩子缺少克服困难去做事的经历和锻炼,不利于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性。俗话说“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无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有多高,无论孩子自己的理想有多远大,如果他们懒惰,这些期望和理想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他们很难把理想付诸行动。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爱劳动、勤快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克服懒惰。

当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说到这里时,表姐问我:“我看见你的儿子很勤快,一个男孩如此勤快,真的很难得,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儿子也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勤快的孩子,只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他自己的事情,他会认真做好,不是他的事情,他会努力做好。我在培养儿子爱劳动的习惯时,也是向很多有经验的父母讨教后,并结合儿子的个性,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

第一,对孩子的事情我们不要包办和代替。

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看到我们做什么事都很好奇,觉得很好玩,就争着去做。例如,看到妈妈扫地他也要扫,看到爸爸挪动家具他也要去干。而很多父母对孩子这些行为的反应和做法一般是——孩子小,根本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就阻止他们去做。

此外,孩子因为缺乏经验和能力,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甚至会越做越糟。我们就会认为孩子做事只会捣乱,只会给父母添麻烦、“帮倒忙”,为了自己省心、省力,就不再让孩子做事了。还有就是父母看到孩子做事很费力气,担心累坏了孩子、伤着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罪,就几乎什么事情都不让他们做。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父母就养成了对孩子的事情包办和代替的习惯,这也是孩子养成懒惰习惯的主要原因。由于我们的包办和代替,孩子从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父母来做,习惯了接受我们的百般照顾和疼爱,习惯了遇到难题就让我们来帮助解决。他们没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解决难题的习惯,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遇到难题也懒于去思考,懒惰也就自然形成了,他们会想反正有父母呢!

在这一方面,我做得比较好。我从来不包办和代替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使得儿子在三四岁时就自己洗手绢,自己洗碗,并且自己学扫地,整理小床……上中学时他自己拆洗被单、衣服……这种“自己干”的习惯使他养成了勤劳勇敢的精神,也培养了他的独立意志、决策能力及办事的迅速性和果断性。

可见,孩子勤奋的习惯是要在从小“凡事自己干”的身体力行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所以,要克服孩子的懒惰,我们一定要减少对他们日常事情的包办和代替,让他们自己学着去做,让他们锻炼着去做。这样,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才能逐渐提高,也才能避免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

第二,不要轻易责备孩子。

如果孩子独立做事时,因为做得不能令父母满意而经常受到父母的责备和批评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没有成就感,逐渐失去做事的兴趣,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心灰意懒。这也是孩子养成懒惰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成人也不是长大后突然就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完美、很熟练的。任何一种能力、一种技能都需要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逐渐炼成,是需要一次一次地反复实践才能提高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犯错也是难免的。所以孩子做事犯错、做得不完美是他们必经的过程,他们会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从而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让父母满意。

因此,在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情时(或者在他们犯错时),我们绝对不要轻易就责备孩子,而是要帮助他们了解出错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鼓励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反复去实践,直至做到让自己和父母都满意为止。

第三,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

如果我们本身懒惰、厌恶劳动、懒于思考和行动,做事时叫苦连天,孩子也容易模仿我们的这些行为,滋长懒惰的心理和习性。所以,我们要勤奋地去“做该做的事”,但不要勤奋地“做不该做的事”。简单地说,我们要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例如,勤奋地做好家务、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某项技能或有用的知识。而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总是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父母一定要记住:放手,才能放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亲子教育必读指南(套装共7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亲子教育必读指南(套装共7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父母若无远虑,孩子就有近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