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懂得分享,造就更大的成功
俞敏洪语录:
1.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上市之后,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更有力。
2.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
3.学会给别人机会。
4.心中平,世界才会平。
5.只要出于同情心和面子做的事,几乎都会失败。
6.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7.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
8.蜗牛的壳是自己加上的。
9.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
10.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
11.做人要大方、大气,不放弃!
俞敏洪简介: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国外考试培训部、国内考试培训部、基础英语一部(听说)、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实用英语部、高自考培训部、少儿英语部、小语种培训部、电脑培训部等。
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学生阅览室、学生信箱服务、出国咨询处、公证处。
新东方目前在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兰州,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杭州、哈尔滨、太原、石家庄、襄樊、株洲、苏州,荆州,鞍山等地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截至2009年6月,新东方学校已进入全国40个城市办学,累计培训学员超过700万人。
俞敏洪是个很勤奋的人,他每天很早就起床。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每到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都要比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所以,每到这时他都要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在学校里,俞敏洪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在嘲讽、质疑和责难中成长起来的亿万富豪。从一名初中毕业的乡村拖拉机手,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俞敏洪的管理经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第一节:一个好汉三个帮,力量体现于集体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里,有两位英雄式的人物被历史记录了下来。他们一个是上一个朝代的终结者,一个是下一个朝代的创立人。一个出身于贵族的后裔,一个混迹的村野之间。一个能抵千军万马,一个却是本事平平。但是到最后是后者战胜了前者,在前者自刎乌江以后后者建立了大汉王朝。在事情过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却发现这个悲壮的失败者却是占据着种种优势的一方。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是一个十足的个人主义者,而刘邦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集体主义者。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再怎么了得,他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一个人就能成就不凡事业的事情那是闻所未闻。在以前是这样,在今天也是这样。政治上是这样在商场同样也是这样,尤其是对于一个迅速发展的初创企业来说更是这样。这时候是不是拥有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对企业来说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拥有企业不断发展扩大后所需的全部技能、经验、关系或者声誉。因此,一个创业者最至关重要的工作是组建一个核心团队。新东方的成就也更是这样,对于新东方的成功俞敏洪曾经不止一次的说绝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
俞敏洪这么说那是一点都不错,俞敏洪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论从哪方面的资源来说都算不上有什么优势。当时是一没资本,二没场地,三没后台,最要命的是没有什么名气招不来学生。但是这所有的不足新东方都一步一步被克服掉了。这中间俞敏洪的作用当然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如果光靠他俞敏洪和自己的妻子里外忙活的话,那无论如何也谈不到今天的成就。尤其是当新东方有所起色的时候,面对新东方将近两万名学生他们就算是不眠不休也难以应付。但是俞敏洪并没有那么傻,新东方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新东方从一开始的几十名学生在租来的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到今天的这番景象,这中间可以说是一天好似一天。因为为了新东方的健康发展,新东方早就四处招兵买马造就了一个全明星的创业团队。
现在看来新东方之所以在众多英语培训学校中脱颖而出,也要归功于它拥有一群堪称当时国内最优秀的英语老师。这些王牌老师构成了新东方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口碑,最终奠定了新东方在中国英语培训市场上领导地位。
俞敏洪曾有一个独特的人生价值运算公式:你想知道自己的价值有多少,看看你身边的朋友,选出5个朋友,他们价值的平均值就是你的价值。俞敏洪喜欢交朋友,新东方的发展轨迹也画出了他交朋友的轨迹。新东方第一个阶段是夫妻店阶段,规模小,业务范围狭小。进入第二个阶段后新东方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在这之前俞敏洪带着大把的钱出国到欧美去“逛了”一趟。当然,俞敏洪的这第一次国外之旅也不是单纯的出去玩的。实际上当时的俞敏洪也没心思在国外观光,他的新东方还留着两万多名学生呢。把学生当做上帝来看待的俞敏洪怎么会把学生放在国内自己出国游玩呢?他这次出去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完全可以说俞敏洪的欧美之行的成与败关乎着新东方以后的发展。因为面对当时的情况,俞敏洪清楚的认识到新东方以后要想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靠他夫妻两个人的力量恐怕是很难办到的。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请人,而且还要请能人,没有几个得力的朋友相助自己就是竭尽全力也只能是维持着现在的这种规模。这时候俞敏洪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自己在北大的时候的那些同学和同事,俞敏洪知道他们能力都不在自己之下。如果他们能够跟自己一道创业的话,新东方想实现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遗憾的是这些优秀的朋友早就跳出了国门,这会儿在国外也混得有声有色的。只有“没出息”俞敏洪自己出不了国才在国内开办了新东方。但是现在俞敏洪打算出国把他们都请回来,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俞敏洪的这趟欧美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因为他许多从前的同学、朋友接受了他的邀请纷纷回国,这些在大学时代就已经是俞敏洪非常崇拜的精英人才的加盟,使新东方如虎添翼,不仅在业务组成上实现了多元化,而且由于这些新锐人才的激情演绎,使得“新东方”的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
在新东方的创业团队里,有俞敏洪过去的师长兼同事徐小平,后来被俞敏洪说服,从加拿大回国,他创造了独特的出国留学咨询、人生咨询思想和方法,归纳了流传甚广的“新东方精神”。其新浪博客访问量达到900万人次,在总流量排行榜上名列前200名之内。在一大堆娱乐明星中,一个教育学者能有如此排名,足见他在网友心目中的地位。王强则是一个有名的“书痴”,他曾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并已经拥有“软件工程师”的小康生活,但是当他和俞敏洪走在美国的街上,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时,深受刺激,最终下定决心回国加入新东方。他后来在英语教学界享有盛誉,这基于他所做的几件事情:第一,他在新东方开创了基础英语教学,也就是非应试类的英语培训。第二,他独创了风靡业界的“美语思维口语教学法”,所谓“美语思维”就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微观思维(即语言规则或说话习惯)上与我们的不同,有其特殊的规律。王强的贡献在于他把这种认识贯穿到他的教学中,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有规律的练习强化学员的这种微观思维。第三,他编写了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高质量的英语教材。
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组成了著名的“东方马车”,这是新东方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最具有标志性的东西。如今,新东方的团队,由当初的三架马车扩展为上百人的管理团队,有行业精英如陈向东、周成刚等,也有国际空降兵如魏萍、Louis等。这些管理精锐人才遍布全国的各个新东方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校,使得新东方的团队不断加强。在中国最近十几年的英语培训市场上,还有一个与新东方一样堪称奇迹的品牌,那就是由李阳创办的“疯狂英语”。“疯狂英语”提倡一种喊话式英语学习法,曾经在多所大学校园里火热流行。但是进入21世纪,“疯狂英语”的风头渐弱,究其原因,“新东方”是一帮人在做一个共同的事业,而“疯狂英语”却是李阳一个人在做,两者在商业模式上的特点,是正规军和游击队的不同。对于这一点,李阳自己也曾反思过,他说:“新东方有数千名全亚洲最顶尖的英语老师,而我只是一个老师,差得太远了!”
无独有偶,曾有记者采访俞敏洪,问到他和李阳有什么不同,俞敏洪曾如是说:“他是个人英雄主义,我是集体英雄主义。”
俞敏洪把新东方的成功归纳为团队的力量。直到现在,新东方上上下下都称俞敏洪为“俞老师”,没有人喊他老板。新东方大量的人才在这个领域中的思想要比我先进,比如(陈)向东老师是经济学博士毕业的,所以在经济领域、宏观领域中我根本就没法跟他比。像徐小平、王强他们在国外待过好多年,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理解方面,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理解方面我永远都没法跟他们比。我唯一能做到的是不管会议上大家讨论得多么激烈,不管意见多么不一致。但是最后我都能够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采纳中间最好的东西,再重新整合成新东方的战略、文化和发展前景,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
★第二节:性格也是一种管理策略每当人们谈起俞敏洪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比较“温柔”的性格。在这里我们不把他的性格做深入的剖解,我们只盯住一点来看,在企业管理上,俞敏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之所以能获得现在的成功又主要靠的是什么?他有没有异于常人的秘密武器?如此细分下来,也够说一大堆的了,在商业圈里俞敏洪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和成功的企业家相比,俞敏洪是一个谦逊不喜“侃”的“忍君子”,而他的成功恰恰也体现在这里。
俞敏洪高考时,为了能够考到心中理想的学府,曾连续考了三次,但是后来他却放弃了自己的劳动成功,在一帆风顺到北大教习时,他却突然放弃了,最终白手起家兴办出国内最成功的民营辅导学校来。别人可能会在俞敏洪做出这样的选择时感到疑惑,确实放着那么好的工作不要,却要只身去创办在当时认为困难重重,没有几许希望的民营辅导学校,一个长相文质彬彬的俞敏洪能架得住那些非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么?俞敏洪对这些并没有放在心上,可能正是因为家乡温润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教导,培育出俞敏洪谦逊温和的性情。
在商业场上,这种性格其实就是一种修炼内在修养的一门绝学,这种亲和近人、不喜张扬的性格换作是给人打工或在单位上班,可能是不利因素,领导会因其默默无闻而忽略,日复一日地做着一名普通员工,但是对于一个特殊类型的企业来说,却具有独到的价值。传统企业需要领导人雷厉风行、作风硬朗、有威信;可是在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情况却有所不同,这里的员工主体是教师,他们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才,且大多自命不凡。他们看重的是知识分子的尊严与身份,如果以西方的管理风格制约、要求他们,很多人可能会难以忍受,即使高薪也难留住这些脾气大的“牛人”,但以俞敏洪的性格,他与这些人相处起来却如鱼得水,恰到好处。俞敏洪应该发现了这点,他没有在作为管理者的时候改变自己,给自己制造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者的感觉,在他认为,这种以居高临下自居的人,不懂管理,没有资格去管理,他们要的只是一种“王者风范”,如果真想两者兼有那应该投胎到古代去做皇帝,在这个现世的世界里,那种想法只是一个乌托邦。
俞敏洪把自己比作一个言谈的“样板”,他甚至鼓励教师们以自己为调侃对象在课堂上“开涮”,这极大地满足了教师们的无意识心理需求:给人打工、为钱工作是很多知识分子心理上的一道障碍,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羡慕那种拿总裁、领导开玩笑的精神自由和言论无忌。在新东方,他们得到一种言谈上的满足与安慰,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笑傲权贵、粪土王侯的狂放传统与骄傲的内心。俞敏洪就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知道知识分子想要的是什么,他把这些赋予他们,他们在觉得理所当然的时候,也会更加埋身于自己的工作。
俞敏洪的这种管理理念可谓是一举三得,其一,教师们得到了心理满足。其二,学生在压力巨大的苦学中听到尊贵校长的一系列糗事,不但身心放松,也对校长的好感增加。如此的胸怀宽广,如此的亲和平易,谁不喜欢?其三,也给自己喝了一罐“减压剂”。如果“愚笨”的俞敏洪也要学某些企业家那样做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面对这些或清高敏感或才高八斗或口若悬河的人才,再加上多年交情,镇住这些人,驯服这些人,那还不累得身心俱疲?俞敏洪此举,无意中也暗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我既无大才也无大能,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只是尊重、理解学生,爱惜、重视教师,靠朋友、同事扶持,这样的“好人”谁还忍心去责怪他?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企业,中或高的管理人员,都要养成这样的性格,这不是刻意效仿得来的,如果可以去做,那么不多时间,你就会自己给自己戴一顶失败的帽子,狼狈地逃出来。那样的话,还不如不做。应该说,这是一种很隐晦需要管理者自身去领悟的策略,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方式也不同。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点,然后把自己切入进去,就能够很轻松地发挥自己“温柔”的一面了。“温柔性格是逆反心理的天敌,就好比很硬的东西经受不了软化剂一样。
新东方元老之一的王强曾这样比喻他自己、俞敏洪和徐小平三个人的性格:“我的性格像钢一样脆弱,老俞的性格像芦苇一样柔韧,小平的性格像芦苇和钢一样脆弱而柔韧。”
柔韧,是俞敏洪作为新东方领导者最显著的特点。他曾说他口才不好,新东方元老们之间有争吵,他总跟不上,其实这是谦虚的说法,一个面对上千人的课堂犹能滔滔不绝的天才老师,怎么可能嘴笨呢。只能说是他的性格使然,他不愿意在大家气头上使矛盾激化,很多时候,他总是默默承受着大伙儿的“轰炸”,以至于在很多人眼里,他的性格过于软弱,没有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的魄力。
在新东方上市之后。罗永浩,原新东方教员,就非常不客气地公开评论:“俞敏洪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没有原则的人之一”。
对于他们不客气的评论,俞敏洪并没有做出什么反驳。他认可说:“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说一不二,可是我做不到。我对我的管理团队所犯的错误一再容忍,最后实在容忍不下去了,觉得他的能力实在达不到他所在的位置,我也会想方设法帮他换位置。我的软弱,说得好听点,应该是上善若水的感觉。”
但是批评归批评,俞敏洪最让其他新东方元老感佩的却也正是他身上的这份像水一样的包容。所谓海纳百川,尤其在新东方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密度很大的企业里,宽容的胸怀是必需的。新东方几乎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牛人,个性张扬,并不好相与,平时互相之间的语言攻击很多,而且用词尖锐,几乎开一次董事会,就是一次批判的大会。批判者慷慨陈词,被批判者无地自容,深受打击,要过好些天才能重新建立自信。而俞敏洪就是被批判得最多的人,为此他被封为“思过斋”斋主。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容忍。这是“软化”精英人才的一种方式,他的管理理念和马云似乎有点背道而驰,这就是性格取向问题,如果你的性格更接近与马云,那么最好不要用精英人才,他要的是“整体精英”;如果你的性格和俞敏洪相似,和不妨用这种方法去试一试,世间万物皆相克,只要你把握好“克”点,那么就能逆来转顺。
俞敏洪对此曾有过一段很贴切的话,他说:“如果我以一种非常强硬的姿态出现在新东方人的面前,那新东方早就散架了。原因非常简单,新东方人都是知识分子,而且都是自恃清高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怕的是自尊心和尊严受到伤害,言语之间有的时候直截了当,他们都是不能接受的。”新东方的团队里很多人发生争吵的时候,矛头多是针对俞敏洪,而冤枉不冤枉他都听着,不会当面跟争吵者起冲突。所以俞敏洪在新东方有一个了不起的纪录,就是他从来没有跟人当面发生过冲突。
承认他们的优点,知识分子越牛,互相之间越不相容,我创造一个他们能够相容而且我能容他们的环境就行了,对于知识分子你给他一个自由的氛围,让他自由发挥,最大限度地表扬他们的表现就够了。他们更注重精神自由。
当然这些并不能表示俞敏洪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避开的只不过是冲突,但是会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和做法。他会等争吵者脾气发过以后再去沟通。这是一种高明的沟通艺术,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争吵的人都冷静下来了,是对是错,也就很容易辨别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俞敏洪能把一批个性迥异的精英人才凝聚在自己身边的真正原因。俞敏洪就本着,你们吵吧,争论吧,我听着。我的话会在火气“降温”的时候说出来。对于自己该说的话,俞敏洪会选择最恰当的时机。
俞敏洪的这种性格并非是被人一直认可的,在新东方实行组织结构改革时,就容易被别人视为“软弱”、“和稀泥”。从战略决策上来说,俞敏洪不够果断的性格确实导致新东方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结果。但是,俞敏洪这种宽容的风度和境界,使得他性情和蔼,也使他在矛盾纠纷中有转圜退让的余地,能化干戈为玉帛。2000年那场股份改制风波,如果不是因为俞敏洪的宽容,新东方早就分崩离析了。其实这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要看使用者要利的一面,还是钝的一面。很多人更倾向于利的快绝,不喜钝的迟缓。俞敏洪则不同,在对事情的抉择上俞敏洪就保持了一种很沉稳的态度,这和三国中曹操的老谋深算是不同的。
俞敏洪说:“在‘逼宫’事件中,我完全可以脑袋一热用手中的权力去打压这些朋友,或者自己干脆甩手不干离开新东方,但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伤害新东方的利益,所以就必须冷静地坐下来分析员工或者股东的想法,来帮助自己去处理问题。”
新东方“逼宫”事件的发生以王强和徐小平退出管理层、俞敏洪重掌新东方控制权而告终。虽然王强和徐小平是这次“逼宫”的主要谋划人,但是俞敏洪并不记恨这一点,相反,他还惴惴不安,担心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会不会太伤两人的心。为了挽留王强,俞敏洪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将新东方的产业开发交给王强负责。新东方具体说来由两块业务组成,一是教学,二是与教学相关的产业开发,如出版、翻译等。所以产业开发亦是新东方的命脉。俞敏洪还动之以情,陈说“东方马车”十几年的交情,并决定如果王强不留下,就不举行新东方八周年庆典……终于感动了王强,决定尽弃前嫌,留在新东方。后来在某一次采访中,王强曾将俞敏洪的行为理解为“宽容”,委婉地表达了某种歉意。而另一位关键人物徐小平,也在2001年11月底主动向俞敏洪写信,他们没有像别人担心的那样反目成仇,反而换来了更长久、更深沉的友谊,可以说,是俞敏洪的宽容深深地感动了同样是性情中人的徐小平,他以宽容回报宽容。
我们结合以上给俞敏洪做一个评价,或许俞敏洪并不是一个最有魄力的决策者,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他无疑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考虑到新东方人才构成的特殊性,考虑到新东方是从非规范转向规范化,俞敏洪能保住新东方的核心团队,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功绩了。更何况,对于中层管理者和底层员工来说,俞敏洪确实是一个宽宏大量的老板。大多数人对俞敏洪的认识评价是,胸怀博大,能包容,善于谅解社会和他人的弱点。他的下属可以与他争辩,甚至于吵得天翻地覆,事后却更加钦佩他。新东方也因此形成了它充满魅力的文化之一:用人才之长,而不计较人才之短。
用人需要头脑,当时你可以用各种“手段”去感化他们,但是做到让他们认可一个管理者的能力,钦佩管理者的话,却绝非“一日冰冻三尺”,这需要用你的性格加着时间去“感化”他们,把俞敏洪当作一个“榜样模版”并不足为过,他用他的谦逊温柔,富有人情味的性格为新东方打造了一条广阔之道,管理制度的体现也并不是死板的,只要你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潜力。
★第三节:团队创业团队分红,俞敏洪的糖纸理论在今天这个团队创业的时代,拥有过人的天分不如拥有一个完美的创业团队。新东方的成功就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也许俞敏洪跟其他的创业者比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倒是有些地方还显得稍有不足。但是非常幸运的他有一个绝对出色的明星团队,而且这个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一个本身算不上明星人物的家伙如何带领一个人人都比他还要优秀的明星团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俞敏洪始终认为:创业的时候是整个团队一起在打拼,那么成功以后的果实也应该由整个团队一起来分享。这就是俞敏洪曾强调过很多次的“糖果理论”。
在今天这个团队创业的时代,几乎所有明智的创业者都明白拥有一个高效能团队的重要性,他们也都在为打造这么一个团队而努力。但是事实证明,一支高效能的团队并不是每个人所能拥有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控制得了的。一个好的团队就跟千万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一样永远只属于极少数的那几个人,因为精英团队里个个都是精英。精英固然是很多的过人之处,但是也有其非常个性的一面。他们出众的才能就像是一把尖刀,在商场上打拼能够无往不利,但是将他们紧紧绑在一起也免不了彼此伤害。他们能为团队的拥有者带来极大的成功,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麻烦,管理者稍有不慎就会有导致整个团队的解体。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总有人能够做到,俞敏洪就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个。所以他就成了不多的几个成功的当中的一位,因为他能将那个仙人球一般的精英团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要是别人问起来这其中奥妙之处,俞敏洪恐怕十之八九会告诉你他独家所创的“糖纸理论”,会跟你讲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因为他的那个“糖纸理论”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产生的。糖纸理论的产生当然离不开糖果,但是那个时候的糖果跟现在的糖果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因为那个时候还是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那时候能够拥有几块糖果绝对是一件能让自己幸福好一阵子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就让俞敏洪给遇上了,有一次母亲去走亲戚回来的时候竟然变魔术一般从兜里逃出来两颗水果糖来。这样小小的俞敏洪可高兴坏了,可是这么珍贵的糖他怎么能够舍得吃呢?于是他就在手中攥着,这一攥就是一整天。每隔一会儿把糖拿出来看一看,看上一眼就像吃到了甜甜的水果糖一样,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晚上,就在小敏洪准备好正要吃掉水果糖的时候,两个很要好的小伙伴来了。看到小敏洪手中的糖,两个孩子的眼睛也是馋馋的。而此刻的小敏洪,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平时他们都是有什么好吃的一起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的,自己这两块糖,该怎么分呢?
犹豫了半天之后,尽管很不舍得,小敏洪还是把手中的两块糖给了两个小伙伴一人一块。那两个小伙伴把糖拿在手里也是馋的只咽口水,但是看见俞敏洪自己都没有留一颗也不好意思往嘴里放。俞敏洪就骗他们说:“没关系,我早就已经吃过了,我母亲给我带回来好几颗呢。这是专门给你们两个留的。”
听他这么一说,两个小伙伴就也不客气了,心安理得地把糖放进嘴里,美滋滋地吃着。可是自己还没吃到糖的俞敏洪在一边看得既高兴又嘴馋,拼命地忍住自己的口水不让它流下来。
看着伙伴们快吃完了,敏洪说:“把糖纸给我吧。”
小伙伴们虽然都不知道敏洪要糖纸干什么,但还是给了他。可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已经“吃过糖”的俞敏洪要回糖纸,只是为了舔一舔上面残留的碎渣,尝一尝糖的味道。虽然这一次俞敏洪没有能够吃到水果糖,但是后来却又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小时候的俞敏洪人长的比较单薄,平时总是受那些调皮孩子的欺负。以前他的两个朋友也总能帮他说话可是一到要紧的时候还是先顾自己。可是经过这件事以后俞敏洪发现这两个小伙伴真正的成了他的死党,别的孩子要是再跟俞敏洪瞪眼睛他们就冲别人瞪眼睛。这不仅仅是因为一刻水果糖,而是后来人家也知道了俞敏洪把水果糖给了人家,自己却舔糖纸。这对于俞敏洪来说还不是最大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这次的事件让他明白了这样一个让他受益终身的道理——糖纸理论。后来在创业的时候俞敏洪就是运用这一理论打造了新东方的以“三驾马车”为核心的精英团队。
如果说俞敏洪是一个聪明人的话,那么他的聪明之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哪些人比自己强,他也知道什么该用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他也更知道怎么用这些比自己强的人。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身体比较单薄,他把糖果留给自己的朋友吃自己留下糖纸,从此他的朋友就越来越多。现在他要创业,新东方要有更大的发展他同样需要别人的帮助。俞敏洪这次运用他的“糖纸理论”从国外请回来了那些当年比他优秀很多的北大同学。当时俞敏洪的新东方已经拥有了两万多名学生,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糖果”了。这时候他既有请高人的必要,也有了请人的资本。
1995年,新东方年收入已经达到几百万,学生已经达到两万人的规模。看着越来越大的“摊子”,俞敏洪深深地感到自己个人力量的有限,如果再继续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的话,新东方的前程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俞敏洪怎么忍心让自己白手起家、辛辛苦苦办起来的新东方毁在自己的手里?他想把新东方做大,但要把新东方做大,必须先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思考再三,俞敏洪想起了那些比自己“有出息”的大学同学、大学同事。要找合作伙伴的话,这些有多年的老交情、一起共同生活或者工作过、留学国外颇有才华的朋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将比自己有出息的人请回来,这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一时冲动。俞敏洪事先就考虑好了请哪些人,如何游说,请回来之后让他们干什么他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但是那都只是俞敏洪自己的想法,真要是想把这些牛人都请回来又谈何容易。要知道人家个个都是志得意满,当年都没把着俞敏洪看在眼里,就是这样的能耐人怎么能轻易的跟着他回国呢。事实上俞敏洪的这趟欧美之行也真的没少费事,他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在那些牛人面前炫耀。让人家知道他俞敏洪已经不是以前农村来的那个“乡下佬”了,他现在也是小有所成,也算得上是有钱人了。平时十分节俭的俞敏洪在欧美的那些日子那是相当的阔绰,出手是相当的大方。没事儿的时候跟朋友聊天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忘他的新东方。说他新东方有多少多少的学生,说他的新东方一年能有多少多少的收入,说新东方的老师上一节课能有多高多高的工资。跟朋友一起走在异国的大街上,碰上以前的学生,平时低调的俞敏洪也是一反常态的高调。他这么做也并不是真的要向别人炫耀什么,也不是有意的向谁“报复”。他这是要让别人明白他俞敏洪现在手里有“糖”,不但有“糖”而且这“糖”还很甜。要知道这些牛人在国外也都混得不错,你手里要不是真的有“糖”要请他们回来那是比登天还难。
但是光让人家知道自己有“糖”还远远不够,你还得让人家明白你能把手里的糖分给人家吃才行。要不然这世界上比你俞敏洪的钱多人的那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我凭什么要跟着你回国?关于这一点俞敏洪也是一再的重申,请他们回来不是让他们回来工作的。他俞敏洪是要他们回国来一起创业的,他要的不是员工而是合伙人。他是要他们回国来一起“吃糖”的,俞敏洪要给分给他们的是“糖”而不是“糖纸”。俞敏洪是这么说的当然也是这么做的,至于这些人回国以后的情况那其实等于是单干。他们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个摊子,自己拥有决策和经营权,所有的收入也归自己支配。缺什么俞敏洪就给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如果说跟俞敏洪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就是他们和俞敏洪都共用一个新东方的牌子,他们需要定期象征性地向俞敏洪的缴纳百分之十五的管理费。这样的决定,不能不说俞敏洪又一次的把自己的糖果给了自己的朋友,而自己仅仅留下了糖纸。而徐小平等人感动于俞敏洪的“无私”,在发展自己的业务的同时,也自觉提升“新东方”的品牌力。譬如,徐小平就义务担任了新东方的出国移民咨询,这是一项新东方提供给学员的免费咨询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新东方的整体竞争力。正应了古人所说的“投桃报李”那句话。当然这都是后话,当时的情况是经过一番努力他的那些比自己还出息的同学,同事都跟着他回国加盟了新东方。组成了以三驾马车为核心的精英团队。
与此同时,俞敏洪也开始有意识地整合国内培训资源。口语、电影教学专家杜子华也是被俞敏洪这种“分享”思想所打动,而带着他创办的“理想”学校,加盟了新东方。
1992年,杜子华研究生毕业,为了更深层次地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一步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他开始了西方数十个国家的游历生活,在国外结交了各色朋友。回国后,凭着对英语的透彻领悟,杜子华创办“理想”学校,将他创造发明的“电影听力学习法”大范围推广,这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方式让学员不仅能够完全看懂听懂影片中的所有对白,而且还能够充分地理解片中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方言俚语。1995年,在俞敏洪的力邀之下,杜子华加盟了新东方。
俞敏洪当时给杜子华提供的条件颇为优厚:(1)新东方教师一节课平均300元,如果杜子华加盟,每节课课费翻一倍,达600元;(2)口语班可以合并到新东方,交学校15%的管理费,其余归杜子华。杜子华一合算,挺划算,既不掉自己身价,又省去自己办学的劳心费神,还可以利用新东方的品牌多招生,何乐而不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糖纸理论”的激励效果十分明显,新东方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实现了快速扩张。以学生人数为例,1994年新东方拥有学员不足4000人次,而到了2001年,拥有学员人数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新东方还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出国考试培训、基础外语培训、出国留学服务教学体系,并迅速扩张到全国多座大城市,真正称霸于国内英语培训市场。在先前学英语外教是最好的选择,但新东方迅速崛起后,这句在当时认为很理性的话被推翻了。国人也可以创办优秀,甚至比外教更好的英语学校。和外教相比,国人更能把握学生的心态。
说到这里难道“糖纸理论”真的就是完全的付出么?不,作为一个企业,不去为自己的利益去考虑还去做什么,俞敏洪只不过懂得如何去“大舍”。对于管理精英人才来说,俞敏洪根本就没有在管字上下功夫,他认为这是一个误区。给你两个选择,要权还是要利,两者选其一,你会选什么?这真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钱与利是相辅相成的。俞敏洪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放的很宽,而在无形中他却已经赢得了双丰收。
★第四节:用人所长容忍所短,管理者的心胸有的企业家把个人魅力看得很重,这或许比直裁更稳妥一些,不过弊端也是存在的,如要真正达到个人魅力,光靠说说,和做一些体现自我魅力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要迎合全局才行。在很多人看来,俞敏洪的个人魅力十足,这也让外界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在处理团队成员的关系时,也是依靠个人魅力来“摆平”各种矛盾、纠纷的。不过事实是不是真如外人所说的那样呢?让我们来听一下俞敏洪是怎么解释个人魅力的:我感染学生没有问题。因为我觉得我是从苦学生、穷学生出来的,我知道学生心里想什么,而且我也知道学生未来要什么。在新东方团队中间,不能说我的个人魅力,应该说是团队魅力:新东方每个人都是一个珍珠,但是在穿成项链以后,价值会倍增。现在我愿意变成这么一根线。实际上我也正在做这个工作。线必须坚固耐磨,不管被什么磨都不能断,也就是说我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宽容度必须是极大的,只要这根线不断,新东方珍珠项链还会再长。所以我觉得我只要做好这根线就行了。俞敏洪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在新东方是出了名的。除了俞敏洪本人坚忍的性格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的这帮合作伙伴,个个都是个性鲜明,牛气冲天,是碰不得,硬不来的“价值连城的瓷器”。
这帮家伙都是“价值连城的瓷器”,而我是这些“瓷器”的“保管员”,如果这些“瓷器”摔碎了,就一文不值了。既然是“价值连城的瓷器”,就不能硬来,否则很有可能成了一堆碎片,连泥巴都不如,因为泥巴还能种个花草什么的。所以他这个“保管员”只能闭上嘴巴,任由他们“轰炸”。所以他的“软弱”之名也就由此传开了。
“轰炸”俞敏洪最多的当属徐小平,他曾是俞敏洪的老师,后来俞敏洪留校任教后两人成了同事。1995年他接受俞敏洪的邀请回国,开始了他在新东方的创业。徐小平自称为“俞学大师”,并将自己与俞敏洪的合作关系概括为四个阶段“一靠俞,二帮俞,三批俞,四逼俞”,统称为“四俞”。
“靠俞”指的是他回国之初依靠俞敏洪的援助开始了创业之旅;“帮俞”指的是他帮助俞敏洪创立新东方品牌,因为他是“新东方精神”的重要归纳者(他编撰了《新东方精神》一书);“批俞”指的是他时刻不忘敲打俞敏洪,立志要去掉俞敏洪身上的农民意识;“逼俞”则是指他要逼迫俞敏洪对新东方进行现代企业改革。
徐小平是彻头彻尾的性情中人,被新东方人称为“长不大的大小孩”,他的许多作为毫无恶意,甚至是出于好意,但是由于率性而为,让当事人往往哭笑不得。他对俞敏洪的“批”也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只要恰逢他精力充沛,谈兴大发,不管俞敏洪是否只剩下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且第二天早上还要去上课,他照“批”不误,而俞敏洪还不能反驳,否则“农民劣习不改,新东方何时才能脱胎换骨的大帽子就要扣下来”。何况,在俞敏洪心目中,人称“长不大的大小孩”的徐小平是自己过去的老师,后来的同事,现在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如果还要加一条,那就是隔江相望的老乡——俞敏洪是江阴人,徐小平是扬州人。所以俞敏洪只能垂眉恭听,昏昏欲睡,天亮时还要振作起精神去给学生讲课。
如果说俞敏洪对徐小平的忍让是因为他的一连串的角色所致,那么对于钱永强的忍让则是一种对新东方新生力量的寄予厚望和包容。
说起来,钱永强最初还是俞敏洪的学生。钱永强1990年考进北方工业大学,1993年他参加了俞敏洪办的一个GMAT班,从此与新东方结缘。大学毕业后,他把俞敏洪堵在“大发”车门口,大胆地提出试讲要求,从此开创了新东方“英雄不论年龄”之先河。钱永强先是教GMAT。再是GRE逻辑,他讲的逻辑课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注重从学员的错误观点切人分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杨继、宋吴作为当时最佳魅力组合,被人并称为“新东方三少侠”、“GRE三剑客”。
1997年,钱永强赚够了出国留学的钱后赴美国耶鲁留学去了。
2000年他毕业后又重回新东方。这番回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是从耶鲁回来的钱永强,他一回国就负责新东方斥资5000万与联想合作的新东方教育网站,并且在学校首脑排位中,成为八个副校长之一,是新东方当时最年轻的副校长,可谓少年得志。
从耶鲁回来的钱永强是新东方对外宣传的一面旗帜,人们会因此而惊叹:“原来是新东方的老师,耶鲁毕业后又回到了新东方。”他在新东方的地位多少与此相关,他也明白这一点。但钱永强就是钱永强,他的耶鲁出身和耶鲁头脑确实也让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而且此人敢于直言不讳,常常以他不容动摇的“耶鲁标准”衡量周围的人和事物,杀伤力很大,所以,徐小平送给他“耶鲁匕首”这一称号。很多时候他和徐小平之间的唇枪舌剑激烈到不管不顾俞敏洪的感受,拿着新东方存在的不足说事,而且是句句见血,毫不留情。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新东方因此也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轰炸的当天,北京某所高校的学生在网上发表言论,大肆攻击新东方和俞敏洪,说俞敏洪是“卖国贼”,说新东方是“卖国学校”,“让中国人才流失美国”,等等。新东方成为了一部分人发泄民族主义情绪的目标,造成了新东方在读学员的惊恐和慌乱,新东方作为一个民营培训机构,不得不面临着如此复杂的政治问题,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新东方立即做出了反应,由徐小平代表新东方校长联席会议宣读了一封表明新东方办学立场和对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愤慨态度的信,以安抚新东方学员,表明新东方和其他中国人是同一立场的态度。这一篇急就章为徐小平的得意之作,钱永强却将之贬得一文不值,说网上有人对此评价为“笑话”,引起徐小平的气急败坏,两人之间的激烈争辩由此展开。这时,俞敏洪开口了:■我们做任何事情,不可能让百分之百的人都说好。我尽量让更多的人说好,越多越好。新东方在这里干事儿不容易。我们面对着最激烈、最狂妄、最爱幻想,也最渴望新知识的学生。这是第一。第二,我们还得面对政府。新东方是个民办学校,我们并不能得到政府的政策保障,政府时时都在,你做了什么好事,它未必说你什么,但是,你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它就会把你关掉。所以,新东方在这两个夹缝中求生存,我不能为了满足学生而得罪政府,也不能为了满足政府而遭学生唾弃。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东方是一个伟大的成功。你回国应该有这么一种成功的思路。你不能说某个学生不喜欢就是禽蛋的东西,或者政府不喜欢就是傻子的东西。这种思路不对。这就是中国特色。■当新东方走向崛起的时候,俞敏洪开始觉得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规模扩大了,但人才缺少,凭借原有的人已经远远不够驾驭这样的规模。于是在2005年12月新东方开始了一个大动作:召开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向应届大学毕业生及社会各界提供1700多个用人职位。除了对各类英语教师的需求,也涉及各类市场、行政等职能管理领域。而新东方开出的年薪也着实不菲,从50万到100万元不等。这对于新东方来说是跨越性的,此时有不少业内人士,对俞敏洪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破天荒的举措是很稚气地在冒风险,有人甚至又把俞敏洪的“农民思想”帽子又重新扣在了他的头上,对于外界的言论,俞敏洪表现的很坦然。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在他看来就是自己的秘籍,而且他也已经修炼的很精纯了,为新东方增加新的血液是势在必行的事,在做每件事之前,俞敏洪都曾做过细致的分析,有弊端该如何解决都是在事后想好了的。
而新东方已经经历了四次飞跃性的发展,而每一次飞跃都是由于一批出色人才进入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在新东方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它是一个夫妻店的形式。在此阶段,除了俞敏洪和他的妻子,新东方后来也请了其他一些老师,但主要都是代课老师,人员流动性大,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人才队伍。
从1996年至2000年,新东方进人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合伙制阶段,一帮哥们儿在一起推动了新东方的发展,实现了它的第一次飞跃。而在此阶段,新东方接纳了它的第一代人才团队的加盟。以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等人为代表的“海龟”,为新东方带来了先进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知识面,新东方的品牌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2000年到2004年,新东方进入它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产业整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新东方成立了集团公司,并组建了它的第二代人才团队,如在国际级媒体巨头BBC旗下工作的周成刚,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外语系教师、匈牙利FULAND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李国富等人陆续加盟新东方。新东方的天才老师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壮大,最终在英语培训行业中独树一帜,牢牢占据着霸主的地位。
从2005年开始,新东方进入它的第四个发展阶段,经过了股份改制的阵痛,新东方从原来一个松散的集体正式转型为一个集团公司,往后的5年必定是“新东方”有大作为的5年。原因是内部矛盾全部解决了,这样俞敏洪可以将精力从如何解决内部矛盾,如何保证“新东方”不分裂上放回到如何加速新东方的发展上。他作出了一个决定,就是为新东方建立一个稳定的“家”,摆脱从前那种四处租借教室、将租金贡献给别人的那样居无定所的日子,虽然新东方当时资金并不充足,而且其间还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新东方还是如期人驻新总部。由此,俞敏洪开始实施他的又一个计划,就是大量招聘人才,为的是新东方发展飞速的几块业务,如除了英语培训之外的文化传播、远程教育、出国咨询、出版以及全日制寄宿学校等补充新鲜血液。如此,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管理人才,分布在目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财务、审计、公关等部门。这就是新东方的第三代人才团队。
对于转型后的新东方来说,专业化的国际人才,特别是在财务、市场、人力资源等领域的管理人才的缺乏,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04.年新东方股份改制接近尾声,俞敏洪意识到,新东方即将开始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规范化的企业架构。要做到这点光靠新东方的一帮“教书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进更多的新鲜血液。这也是为什么在2005年新东方特意选在全球MBA人才找工作的高峰期进行招聘,以求获得新的“千里马”,打造新东方的第四代人才团队。对于团队中即将到来的新伙伴,俞敏洪提出的要求是:首先要了解新东方,如果专业知识很强,但对新东方知之甚少,这样的应聘者新东方是绝对不予考虑的。其次对其专业领域的建设,我希望他们能够高出我一头,能够为集团提出长期的发展规划,不急功近利.而是重视集团的长期发展。俞敏洪的用人之道是“先造有德的人,再造有才的人”。他说:作为教育机构,如果品德有问题,再有才也不会用,心胸开阔,思想开放,具有融合力和极强的协调能力是此次招聘的基本要求。
这次招聘新东方招进了一些洋老师,更有一些专业人才,如谢东萤就是这个时候进入新东方担任集团CFO(首席财政官)的。谢东萤拥有斯坦福大学工程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博士学位。加盟新东方之前,谢东萤先后担任过摩根大通副总裁、瑞银亚太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和亚太区TMT主管、美国ARIO数据网络公司CFO等职务,他还曾在White&CaseLIJP律师事务所担任企业和安全律师,是加州律师公会的一员。阅历丰富、能力超群、知识结构趋于完善,这些是谢东萤被俞敏洪看中的关键条件。
谢东萤在2004年年底新东方引进老虎基金以及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这些大动作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是新东方第四代团队的一个典型代表。俞敏洪谈及组建“第四代人才团队”时,曾举了谢东萤的例子说:■人是有自己位置的,哪个人在哪个位置要有个判断。其中一点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给他多少钱才能留住他,我始终认为一个能干的用对的人创造的价值是一个不能干的人的5到10倍,所以,如果这个人用对了,就至少给他1倍以上的工资。我的CFO(谢东萤)进来的时候,我答应给他股权,干了不到4个月,我就知道这个人我至少要留他3到5年。我向董事会申请,给他加了一倍的股权,董事会认为太高了,我说不高,只要他在,新东方一定会顺利上市,上市以后,股票也一定不会有大波动。结果后来这两个说法全部实现了。■俞敏洪既是一种启发式的阐述,同时也是对新东方能有今日之成就的一个总结。创办新东方的过程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而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百万富翁的钱永强又怎能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呢。俞敏洪用劝导的方式,就是希望这位耶鲁才子能明白,新东方能走到今天,虽然仍然有许多不足,但是它能存活下来,能聚集如此之多的人才,就是一大成功,就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也是值得大伙儿共同珍惜和呵护的成果。
这样的争辩历经多次,俞敏洪总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特点,或是隐忍,或是开导,或是认错,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整个创业团队的大团结;这就是俞敏洪的度量。他像一根耐磨的线,将这些光华耀眼的一颗颗珍珠紧紧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了新东方令人惊叹的璀璨美景。一个管理者的心胸是体现企业价值关键的一环,我们可以假象一下,如果整个企业都以这种心态去做事,那么这个企业的潜力将是无穷的。只是假设,如果想做到这一步,首先从自身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