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安娜·卡列尼娜.下》(98)
柯兹尼雪夫同公爵夫人道别以后,就和卡塔瓦索夫一起走进挤得水泄不通的车厢。火车开动了。
在察里津车站,列车受到整齐地唱着《祖国颂》的青年人的欢迎。志愿兵又纷纷探出身去行礼,但柯兹尼雪夫没有去注意他们;他和他们打过那么多交道,已经熟悉他们的大致模样,没有兴趣再去看了。卡塔瓦索夫却一向忙着做学问,没有机会观察志愿兵,所以对他们很感兴趣,不停地向柯兹尼雪夫询问他们的情形。
柯兹尼雪夫劝他到二等车厢里去亲自和他们谈谈。到了下一站,卡塔瓦索夫就照他说的去做了。
车一停,他就走进二等车厢,同志愿兵们见了面。志愿兵们坐在车厢角落里,大声说着话,显然知道乘客们和进来的卡塔瓦索夫都在注意他们。说话声音最响的是那个凹胸脯的高个子青年。他显然是喝醉了,正在讲着他们学校里出过的一件事。在他对面坐的是一个不怎么年轻的身穿奥地利近卫军军服的军官。他笑嘻嘻地听着他讲,又一再地不叫他讲。还有一个穿炮兵制服的,坐在他们旁边的手提箱上。另外还有一个睡着了。
卡塔瓦索夫同那个高个子青年谈起来,才知道他家是莫斯科的富商,他不到二十二岁就把偌大的家产挥霍光了。卡塔瓦索夫不喜欢他,因为他娇生惯养,体质也很差,可是现在,尤其在喝了酒之后,显然以英雄自居,肆无忌惮地自吹自擂。
那个不怎么年轻的是退伍军官,也给卡塔瓦索夫留下不愉快的印象。看样子,这是一个什么事都经历过的人。他在铁路上工作过,当过经理,办过工厂,空话连篇,乱用术语。
那个炮兵倒是使卡塔瓦索夫非常喜欢。这是一个谦逊而文静的人,显然很崇拜退伍军官的知识和青年商人英勇的自我牺牲精神,一点儿也不谈他自己。卡塔瓦索夫问他,是什么激发他到塞尔维亚去,他很谦逊地回答说:
“没什么,大家都去嘛。也应该支援支援塞尔维亚人嘛。真可怜呀。”
“是的,那里特别需要你们这些炮兵。”卡塔瓦索夫说。
“我在炮兵部队干了也没有多久,也许会把我编到步兵或者骑兵部队里去。”
“现在最需要的是炮兵,怎么会让您到步兵部队里呢?”卡塔瓦索夫从这个炮兵的年龄推测,认为他想必有相当高的军衔了。
“我在炮兵部队干的时间不长,我是一个退伍的士官生。”他说过这话,就开始解释,为什么军官考试他没有及格。
这一切合在一起,给卡塔瓦索夫的印象是很不愉快的。等到志愿兵下车去喝酒时,卡塔瓦索夫就想和什么人谈谈,检验一下自己的不良印象是否对头。车上有一个穿军大衣的老头儿,一直在倾听卡塔瓦索夫和志愿兵谈话。等到剩了他们两个人,卡塔瓦索夫就和他谈起来。
“所有这些往那里去的人,情形是各种各样的呀。”卡塔瓦索夫想说出自己的看法,引老头儿说出他的看法,就含糊其词地说。
那老头儿是经历过两次战争的军人。他知道军人是怎样的。他从这些人的外表和谈吐,从他们一路上抱住酒瓶不放的那股劲儿,认定他们都是军人的败类。此外,他是一个县城里的人,就想说说他们县城里出了一个兵痞,因为又是酒鬼又是小偷,没有人雇他干活儿。不过,他凭经验知道,在当前这种社会气氛下,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是危险的,尤其不能说志愿兵有什么不好,所以他也在观察卡塔瓦索夫。
“是啊,那边很需要人呀。”他用眼睛笑着说。于是他们谈起最新的战争消息,而又相互掩盖着自己的困惑不解,因为根据最新消息,既然各个据点的土耳其人都被击溃,不知道明天将同什么人决战。就这样,两个人都没有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各自走开了。
卡塔瓦索夫回到自己的车厢里,不由得违心地对柯兹尼雪夫说了说他对志愿兵的印象,说他们都是好样儿的小伙子。
在一个城市的大站上,又是一片歌声和欢呼声欢迎志愿兵,又是捧着募捐箱的男男女女,本城的妇女又向志愿兵献花、簇拥着他们进入餐厅;但这一切就没有莫斯科那样起劲儿,那样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