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浑水摸鱼
第36章浑水摸鱼
原典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文趁敌人内部混乱,形势恶化,利用其虚弱慌乱且没有核心领导,因势利导,使他顺从跟随我。这就像《周易》随卦象辞中所说,像人随着天时吃饭入寝一样自然。
解读浑水摸鱼,原意指故意把水搅浑,趁鱼慌乱,不知所措时,趁机捕捉它。可引申为在动荡的局势下,各种力量都自然而然地被卷进混乱不堪的漩涡里。为了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下,我们可以将那些力量暂时弱小,立场暂时不够坚定,不知依从哪方的角色顺手夺取过来。这是一种利用迷乱事态,趁对手陷入彷徨之机,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
军事作战中常用的方法是,伪装成敌兵,打入敌人内部,作为配合主力攻击的辅助手段。把水搅混了好捉鱼,把敌人的部署、计划、阵脚搞乱,好乱中取胜。
“浑水”是运用此计的必要条件。而水浑,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水原本就是浑的,己方抓住时机乱中取胜;二是水原本清,己方故意将其搞浑,达成自己的图谋。当然,后者的难度要大一些,但应用也更广泛一些。
因为施用此计代价小,又能轻易达到目的,因此此计在战争、商场、处世以及职场等领域颇受人们的关注与亲睐。
而理解此计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种含义。
一、利用混乱局面,从中渔利。在竞争中取利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乱中取利就是较好的办法之一。因为大家都将精力用在了互相争夺之上,必然会有很多利益无暇顾及,各自也都会暴露出许多可乘之隙来。此时,便可以轻易地从中捞到各种好处。当然,动荡混乱的局面不是经常会遇到的,因此要善于把握,不能让大好机会从手边溜走。
二、以假乱真,混水摸鱼。水被搅浑之后,能见度必然变低,鱼在水中分不清方向,也更难辨清真伪。这时我们把假的伪装成真的,并将其混入真的之中,可以利用敌人的“蔽而不察”,将对自己有利的力量拉拢过来,据为己有。
三、滥竽充数。“浑水”起着隐瞒掩盖的作用,利用形式上的缺陷,管理上的漏洞来渡过难关或取得利益,也是浑水摸鱼计谋的一个内容。
当对方采用浑水摸鱼之计时,我们可采取如下防范措施加以应对:
一、保证高洁品行,出淤泥而不染。无论发生多么混乱的局面,都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是防止对方从中渔利的有效措施。只要自己能看清事实,对方无论怎样搅扰,都只能无济于事。
二、陷入混乱时,要沉着冷静,切不可乱了方寸,胡乱瞎撞,更不可随意表态。最适宜的做法是暂时隐匿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等到风平浪静时再现身。
三、迅速逃离险境,以防被敌“摸”去。当我们害怕被敌人捉去而隐藏起来的时候,不能只闭眼躲避,掩耳盗铃,而要认真仔细地分辨方向,发现有利地形时,要果断地逃离出去,以防陷入无法扭转的被动局面。
智慧典例
俄军假旗诱敌
军事战争中,“浑水摸鱼”既是一种实在的方法,又是一种高超的计谋运用。此谋略的诀窍在于抓机遇。即乘对方混乱、衰弱、无主之机,诱使、迫使其不得不进入我方预设的圈套,使我方获得胜利。
公元1853年至1856年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爆发了长达两年半的克里米亚战争,又称东方战争。
战争由沙皇俄国发起。俄国企图依仗其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的国际宪兵地位,利用奥斯曼帝国衰落之机,向巴尔干半岛扩张,控制黑海出口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使黑海最终成为沙皇俄国的内海。
不巧的是,英法殖民主义者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对中东地区的侵略,从而扩大各自的资本市场。同时,受到英法怂恿的土耳其政府,对沙皇俄国也不甘示弱,并企图借英法之助,同沙皇俄国争夺克里米亚半岛和南高加索。各国皆有野心,蓄势待发。
1853年10月,俄土战争首先爆发。英、法和撒丁王国先后站到土耳其一方。战争初期,战斗在多瑙河流域、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区同时展开。其中,最大的战役是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的锡诺普海战。在这场战斗中,纳希莫夫率领俄国海军顺利摧毁了土耳其舰队。
而俄国海军之所以能首战告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浑水摸鱼”的战略。1853年11月中旬,土耳其海军在黑海抵抗俄国海军时处境不利,节节败退,最后只好被迫退回锡诺普湾暂避,等待英法海军救援。此时,俄国舰队司令纳希莫夫将军,巧妙地利用土耳其舰队等待英法海军救援的心理,使出了“浑水摸鱼”之计。
锡诺普海战
11月30日早上,锡诺普湾降下大雾。土耳其舰队为了防止俄国海军袭击,开始尽可能地泊近海岸。中午时分,海风吹散浓雾,海上能见度增加。土耳其舰队嘹望兵忽然发现挂着英国“米”字旗的6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张着满帆向锡诺普湾快速驶来。土耳其舰队司令奥斯曼见是英国舰队前来支援,不禁大喜,立即安排联络、部署迎接事宜。然而,12点30分,当这8艘挂着“米”字旗的战舰已经靠近土耳其舰队时,却见它们突然来了个大转向,迅速将背后黑森森的炮口对准了土耳其舰队。同时,“米”字旗落下,俄国的“十”字旗徐徐升起。密集的炮弹,一时间暴风骤雨般冲向了土耳其舰队。
奥斯曼惊恐万分,马上命令自己的舰队还击,但一切都太晚了。由于炮手不能很快到位,土耳其舰队立即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加上土耳其的16艘战舰上只有510门小口径炮弹,而俄国舰队却装备了720门,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口径、射程都超过了土军方面。因此,纵使土军方面最后还有38门炮参战,然而在滚滚浓烟中,有些炮弹甚至都打向了自己的军舰。土军主帅奥斯曼见败局已定,为了死里逃生,下令舰队奋力突围。不料,最终舰沉人亡,他自己也沦为了俄军的俘虏。
在此战中,俄军之所以能很快占得优势,就在于它采用了伪装旗帜的办法,让土军为援军的到来欣喜若狂,进而在被蒙蔽的同时彻底放松警惕。这时的俄军浑水摸鱼,在土耳其舰队分不清形势的状况下,打得主动而坚决,最终让兵力虚弱的土军遭到惨败。
陈嘉庚力保本土
水清则无鱼,水浑好摸鱼。“浑水摸鱼”即乱中取胜。商战中,许多商家都想从市场这个大“鱼塘”里摸到大“鱼”,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而精明的商家和成功的企业家在面对严峻的竞争时,常常会采用“浑水摸鱼”的方法,把“鱼塘”的水搅混,制造出市场的混乱状况,而后借助自己的睿智,悄悄地将大“鱼”摸去,大获其利。陈嘉庚先生的“明日”轮胎就是这样被传为佳话的。
陈嘉庚
20世纪初,美国有一家专门生产轮胎的圣力公司。公司总裁总是积极寻找时机,想让它的“圣力”牌轮胎一举占领东南亚市场。最后,圣力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新加坡。
“圣力”进入新加坡市场,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来自陈嘉庚先生开创的“明日”牌轮胎的挑战。不过,陈嘉庚的“明日”牌轮胎生产起步较晚,当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无法与圣力公司相比。尤其是在生产成本上,“明日”轮胎比“圣力”高出近1倍,因此,“圣力”公司在竞争中还是有优势的。
除此之外,在新加坡市场上的“圣力”牌轮胎,每只售价只要20新元,而且允许零售商们延期3个月付款。而当时陈嘉庚先生公司生产的“明日”牌轮胎,每只售价高达50新元,其竞争的劣势显而易见。加上“圣力”牌轮胎结实、耐用,在欧美市场上都相当出名,而“明日”轮胎别说在国际市场上鲜为人知,就是在国内,知道它的人也不多。
因此,为了巩固优势,抢占市场,“圣力”公司决定采取多种市场营销手段,全面吞食新加坡的民族工业,最终占据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的轮胎市场。
而与此同时,为了“明日”轮胎厂的生存,更为了新加坡民族工业的未来,“明日”轮胎厂的总裁陈嘉庚先生立即将世界各地属于他名下公司的资金全都抽调到新加坡,誓与“圣力”在新加坡土地上展开一场为维护民族工业的奋战。
然而陈先生深深地知道,与一个世界著名的大公司进行正面商战,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极有可能失败的。因此,他与部下详细制定了此次商战的两项计划:第一,联合新加坡的商会及行会,让他们帮助进行全民爱国教育,鼓励人民使用民族产品,抵制外国货,形成坚固的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想方设法搞垮“圣力”公司在新加坡的企业形象,以便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最终将“圣力”赶出新加坡。
由于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深有威望,抵制美货的民族统一战线很快便形成了。人民都被陈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坚决支持“明日”公司。同时,陈先生还要求“明日”公司员工加班加点,迅速扩大生产量。还要在质量上好的轮胎上打上“明日”商标,仍以50新元的价格出售;而质量较差的则打上“圣力”的标记,以10新元的价格投放市场。
果然,“明日”公司的目的很快就达成了,真假“圣力”轮胎一时间充斥了市场。消费者一致认为,“明日”的价格虽高,但质量有保证;而“圣力”出售的却是价低质差的劣等货。加上“圣力”公司的售价忽高忽低,摇摆不定,引起了新加坡众多批发商的质疑,都不再敢进价格飘忽不定的“圣力”轮胎。
而陈先生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了解到:“圣力”轮胎厂其实在态度上极其蔑视新加坡,因此并没有将“圣力”牌商标注册。等他们发现“明日”公司仿冒生产“圣力”轮胎时,也只能有苦难言,而无权提出保护商标的诉讼。最后,“圣力”公司不得不咽下自己酿成的苦酒,撤走新加坡分公司,从此再没有出现在亚洲市场上。
陈先生攻占市场的战术实属巧妙。这种搅乱市场,趁机取胜的“浑水摸鱼”法,看似有悖于商业道德,但从保卫自己民族工业的角度看,却是值得称颂的。
刘秀虎口得食
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很有韬略的政治家。其在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带和王朗大战20多日,最终攻下邯郸,杀死王朗,获得成功。而此前王朗在邯郸称王,兵力丰实时,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刘秀碍于王朗的实力,不敢与其正面交锋,就带着少数亲信来到蓟州。当时蓟州正在兵变,众人纷纷响应王朗,捉拿刘秀。刘秀无奈,冲出城门,仓皇南逃。
一行人逃到饶阳时,弹尽粮绝,饥饿难耐。刘秀忽然一拍大腿,向众人说出了一个虎口得食的办法:冒充王朗的使者骗驿站的饭来吃。
于是,众人装扮一番,以王朗使者的名义大模大样地走进了驿站。驿站官员信以为真,哪敢怠慢,慌忙准备美味佳肴招待。几天没吃过一顿饱饭的一行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们的狼狈却引起了官吏的疑心。
为了辨其真假,驿站的官员故意将大鼓连敲数十下,高喊邯郸王驾到。这一喊,把众人惊了个目瞪口呆,每个人手心都捏了一把汗。刘秀也不由惊得站了起来,但他很快又镇定下来。心想,如果邯郸王真来了,那也逃不掉,不如见机行事。于是,他给众人使了一个眼色,意在让大家沉住气。他自己慢慢坐下,镇定地说:“早就想见邯郸王了,今日真是多喜啊。”过了好一会儿,众人也不见邯郸王的踪影,才知道是驿站官吏搞的名堂。
刘秀用小小的一计“浑水摸鱼”换来了窘迫处境下的酒足饭饱,之后,为了不败露身份,一行人便立即离开了驿站。此计用在此处,便是其小用有小效的典型表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