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金蝉脱壳(1)

第37章 金蝉脱壳(1)

第37章金蝉脱壳(1)

原典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译文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驻军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轻举妄动。根据蛊卦原理:如果能隐蔽自己的行动而面不暴露,就能够有效防止敌人的损害。

解读金蝉脱壳原本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蜕变时,本身脱离皮壳飞去,只留下空壳在原处。古人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中的某些事物。

“金蝉脱壳”作为一种计谋,往往是在形势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施谋用计脱身,以求东山再起。所以,在危急存亡关头,用伪装、掩护或欺骗的手段瞒住对方,留下虚假的外形稳住对方,以求暗里逃遁,是一种走而示之不走的权宜之计。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而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并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在认真分析形势后,准确做出判断,保留外在形式,抽走实质内容,巧妙分身,用精锐部队出击另一部分敌人的战略。

运用此计要选好时机。一方面“脱壳”不能过早,只要还有胜利的可能,没有到万不得已之时,就不要“脱壳”而去,以防破坏胜利的机会;另一方面“脱壳”也不能过晚,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多停留一分钟,就会多一分危险,减少一分生还的可能。

总之,要从某种危险境地逃脱,又不至于被纠缠或追击,金蝉脱壳的确是妙计。逃脱时如果没被发现,就几乎已经锁定胜局,因为等对方发觉时,就已经鞭长莫及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走也有多种走法,金蝉脱壳就是走计之中的上计。

当然,面对敌人的金蝉脱壳之计,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防范对策来应对。

一、将蝉压在牢笼里,让其无法逃之夭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把一只带壳的蝉盖在纸杯下,第二天揭开纸杯却发现蝉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空壳。这时,我们多后悔没把它压牢。因此,要防止几乎到手的敌人使用金蝉脱壳之计逃脱,最好的方法就是“关门捉贼”,速战速决,把它死死地关在牢笼里。这样,敌人即便使出全身解数也无法逃脱,只好乖乖就范。

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敌人的虚假表象所迷惑。敌人在策划某些新的阴谋时,或多或少都会有某些反常的表现,或特殊的征象。我们要善于观察和辨析,及时准确地掌握敌人的动向。而敌人一旦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往往更会故意制造虚假的“形”或“势”来迷惑我们的眼睛。我们一定要顺势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深挖敌人的本质和真实意图,以防中计。

三、轻诺寡信是敌人脱身的惯用伎俩,因此,决不可相信敌人的承诺。对于敌人而言,承诺和信物往往是最廉价的脱身替代品。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要注意不能因为那些毫无约束力和控制力的诺言或信物而轻易放过即将到手的敌人。即便是暂时放松,也要紧紧抓住可以随时将敌人牵回来的缰绳。总之,相信敌人的诺言最不明智,近乎愚蠢。

智慧典例

苏军“脱壳”反攻

“金蝉脱壳”之计,在军争上确有百战不爽的效果。只要你在“存其形,完其势”方面做得好,不露痕迹,不让对方识破,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成功。此计被广泛运用在中外现代战争中。

朱可夫元帅

1943年,苏联军队在德涅伯河地方与德国纳粹军进行大会战。会战一开始,苏军沃罗涅什方面军便渡过德涅伯河,夺取了基辅东南约140公里的布克林登陆场。随后,德纳粹军队奋力进行了激烈的反击。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反复交战,苏军暂时陷入了被动局面,如果再坚持顽抗,就有被歼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临时决定,改变主攻方向,向敌人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发动攻击。因此,为了把部队主力转移出来,并且不被敌人发现,朱可夫计划施用“金蝉脱壳”之计。

朱可夫下令让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等主力部队,隐秘行动,先悄悄沿着德涅伯河东岸的路线行进,然后再沿战线往北,并在基辅以北约40公里处重新渡河,在柳捷日登陆场开始向德军发起猛攻。

同时,为使这支机械化大部队从敌人的眼皮底下顺利转移,朱可夫等高级将领编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除此之外,苏军还在战地上找回一具尸体,换上大尉军服,把这份假命令放在“大尉”的公文包里,故意一起遗留在前沿阵地。

德纳粹军搬回尸体,看到假命令后,随即派出前沿部队对兵力虚弱的苏军发起反攻。苏军顺势佯败,撤退到了第二道防线战壕。

与此同时,苏军利用广泛的宣传手段,假称在全线处于暂时被动情况下,苏军最高统帅部已发布命令,让部队转入固守,以便准备从布克林重新发起新的攻势。另一方面,又加紧利用多方制造大部队集结待命,指挥所几部电台马不停蹄地日夜工作、反空袭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等假象,让德纳粹军始终误以为苏军主力仍坚守在布克林方面,并一直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布克林地区。

此后,德纳粹军对苏军已经虚空了的假阵地,狂轰滥炸了一个星期,并调动了预备队火速赶往此处。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苏军此时已经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金蝉脱壳”成功,主力部队早已安全转移。随后,德涅伯河地区的德军遭到了苏军主力毁灭性的歼击。

在此次战役中,苏军运用多种手段为自己的“金蝉脱壳”作伪装,成功蒙蔽了德军,将其引入错误的进攻方向,同时秘密转移主力,为自己的反攻争取了时间。正是此计,让苏军最终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

起义军分身突围

脱壳而生,不脱而死。人们形象地把“金蝉脱壳”作为一种军事斗争的灵活谋略。会脱、能脱,即生、即能胜;不会脱、脱不了壳,则败、则亡。这已经成了战场上的一种规律,一种真理。

斯巴达克是2000多年前古罗马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袖。他足智多谋,智慧过人,曾经领导英勇的起义队伍给奴隶主政权以致命的打击。

当时,斯巴达克在背临大海、两侧是悬崖的维苏威山集结起义军。罗马帝国指派克劳狄乌斯率官兵前去镇压。克劳狄乌斯在扼守住进出维苏威山唯一通道的同时,设下重重障碍,企图将起义军活活困死在山上。

敌军的企图并没有将起义军逼入困境。看着维苏威山上遍地生长的野葡萄藤,斯巴达克顿时计上心来。他吩咐大家用野葡萄藤编成长长的软梯,然后顺着软梯跃过悬崖,悄悄迂回到敌人背后进行突袭。起义军的反攻使罗马官兵手足无措,最后只好仓皇而逃。

克劳狄乌斯惨遭溃败后,罗马帝国又令瓦涅率两个军团前来继续镇压起义军。连续的恶战使得起义军粮草断绝,不少士兵还染上疾病,情况十分危急。为了冲出重围,斯巴达克做了一番精心的秘密部署,让士兵们将死尸绑在营前伪装成哨兵,然后留下几名号兵按惯例吹号。整个军营看上去与平常没有什么不同。而此时,斯巴达克已经率领大军偷偷地从敌人认为根本无法通过的山路顺利突围。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章 金蝉脱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