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欧亚世界史的构想(3)

3.欧亚世界史的构想(3)

既然草原、荒野、半沙漠都是缺水地域,无怪乎汉字中用“沙”或“漠”表现,不过“沙漠”和“砂漠”的意义又不同。***

在前近代亚洲,与汉语同样历史悠久的波斯语中,水的音为“a-b”,“bi-a-ba-n”,是指没有水的地方,相反的,“a-ba-d”是指有水之处。草原、荒野及沙漠就是“bi-a-ba-n”,农耕地、绿地及聚落就是“a-ba-d”。例如islamabad(伊斯兰堡)就是由“islam”及“a-ba-d”组成,亦即“伊斯兰之城”之意,是个适合穆斯林建国的巴基斯坦(此为意指“干净之地”的波斯语,就是指穆斯林之地)都之名。

所有的土地都以有没有水源区分,这是干燥地区特有的二分法,汉字的“沙”及“漠”也有某些共通处。欧亚或包括北非地域的“欧亚非”,都有广大的“沙”、“漠”及“bi-a-ba-n”,在中央欧亚,更是以其为主要中心,沙砾的砂漠比较少见。

虽说是草原、荒野及沙漠,却无法在字面上表达缺水程度或草皮苔原植被密度的细微差异,稍微有点绿意就称为草原,稀疏的就是荒野或沙漠,其中差异程度并非像字面显示(尤其因常用汉字的表义思考惯性使然,光以字面臆测,可能导致不切实际联想)。

想要强调的是,在这样的地区,即使广义的绿洲,也不过是从山麓的地下水、泉源地、山间的溪谷或河川陡流到平地的涓涓滴水,土地中的盐分都还没被完全稀释,人类在这样干燥的环境安居乐业相当困难,不仅农耕不易,连定居型的畜牧都相当艰辛。

然而却有人在此无垠辽阔的地带生活、畜牧移动——就是所谓的游牧民——借逐水草而居的方式在既广且燥的“荒凉不毛地”生存繁衍而不辞劳苦,实在意义番茄。

游牧民的移动,串连起点状的大小绿洲,不仅如此,一般当做“文明圈”指标的北耕地带,也因此而免于互相孤立。或可大胆地说,欧亚中间的大陆块是借游牧民所串连的点连成线、扩及面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

在以西欧国家观点为中心的现在,不施农耕、不住在城市还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其地位极被忽视,因此游牧民及他们创建的国家在历史上也很容易被边缘化、矮小化。

但若没有游牧民,人类的世界及历史展应该和现在完全不同吧?

在涵盖欧亚及北非的“陆地世界”里,要是没有以游牧民为中心的中央欧亚,就没有内部连结。于是,要描述“欧亚世界史”的全貌,不能避谈欧亚中间的“连结点”,不仅如此,对全球性的“世界史”来说,它应该也是极重要的部分吧?这归因于“世界史”的设定应该蕴藏超越地区,而以整体来解释的宏观视角,才符合深入研究根本问题的敏锐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游牧民的世界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游牧民的世界史
上一章下一章

3.欧亚世界史的构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