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国的经济特区(2)

2.4.中国的经济特区(2)

农村滞后的工资促使1400万中国男女奔向了富裕地区,随着2009年经济衰退的影响不断蔓延,这一数字还在增加。尽管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劳动力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都有好处,但是这种持续流动的趋势向社会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使与普通市民相比,外来劳工赚得少一些,但是他们的收入比之前还是增加了一倍。和美国的无证工人一样,中国的流动工人也做着工时长、条件差和报酬低的边际工作。虽然中国极力避免大城市的周围形成贫民窟,但是外来人口只能住在宿舍、出租屋或工作场所。举例来说,1999年,上海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是1727平方英尺(约15英尺乘10英尺);而背井离乡的外来人口的居住面积只有上述的一半。16

2008年末,在邓小平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典礼上,**的领导人宣布,允许农民把他们30年的土地使用权出售给其他农民或公司,这一条款把集体农业推得更远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从10%下降到8%,振兴农村经济变得极其重要。而经由这次改革,约8亿农民家庭能用他们的农场进行抵押借贷或者出售他们的土地使用权,从而加入城里人享受的消费浪潮。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出口放缓,这样做可以增加国内的消费。虽然一些卖出的农田可能不再用于耕作,但是地块整合还是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农业改进后,农民少了,投资多了,领导人希望生产力也会提高。17中国农民很节俭,政府希望他们有了更多的收入后,会开始消费,弥补出口赤字。

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美国的很接近,但是中国有更多的山区。中国内陆的丘陵地区仍然很落后,远远赶不上沿海的平原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有2亿人,而中国人口将近10亿。中国采378取了严厉的措施来减缓人口的进一步增长。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少生”,敦促夫妇晚结婚,晚怀孕,少生孩子。1979年,邓小平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政府打算把计划生育政策至少持续到2010年。不过这项政策只适用于居住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的汉族人。即使存在很多例外,中国的生育率还是下降到了17,比西欧的14要高,但是低于美国的21。政策的成功可以用事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占比是30%,而现在只有20%。18计划生育政策的意外后果是男女比例的失衡,因为许多夫妇为了保证他们生的是男孩,打掉了女胎。

20世纪6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尚未产生影响之前,婴儿死亡率已经开始下降,从而造就了年青一代的就业高峰期。因为有很多的生产岗位等着他们,20世纪80年代成年的这代人加快了祖国的经济繁荣。从长远来看,人们健康方面的改善和预期寿命的提高也对经济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的抚养率(依靠工作者抚养或赡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量)一直在提高。如今,没有姐妹、兄弟、阿姨、叔叔和堂兄妹的两代人长大了。加入劳动大军的求职者数量正在减少,退休人数却一直猛增。到2010年,332亿中国人将年过50。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个人深省的问题:中国政府持有1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它可能不得不兑现一些,因为中国坚持为它的老年人口支付退休金。19

尽管**领导人在如何继续前进的问题上有分歧,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坚持**对人民日常生活的控制权。然而,迈向市场经济,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意味着在鼓励人们自行其道。个人主动性和国家控制存在尴尬的对接问题。改革的领导人认同鸟笼经济学说,即中央计划是鸟笼,经济是小鸟。寓意是:没有笼子,鸟儿就会飞走。但又必须让这只鸟感受到有空间,所以笼子必须不停摇荡,创379造空间很大的幻觉,让鸟儿高兴。20但是西方人会说,**现在正被老虎追着跑,它不能慢下来,也不能掉头往回跑,因为经济增长的好处太过惹眼,而且被广泛分享。《洛杉矶时报》上的一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抓准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展形势:“以前的红卫兵变成了百万富翁。”21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情的革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无情的革命
上一章下一章

2.4.中国的经济特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