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译者序(3)
在第七章,也就是本书最后一章里,作者提出了全书的一个终极问题: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的政治变革?作者先就政治变革的核心——政权变革作出了解释,同时对中国政治精英的政权变革观念作了分析;随后,作者阐述了三种政权变革的方案,并讨论了信息技术在各种方案中的可能作用和局限。在分析了以上内容后,作者认为,从渐进的政治自由化中生变革是中国更为现实的政权变革方案。其结果是政治自由化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改造。这也就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要回答的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所要得出的结论。
(2)构建一种政治学的分析
作者一直以来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科学从15世纪以后开始展到近代,出现了马克思、韦伯等等,建立起一个宏大的体系,后来慢慢地展进入微观研究,而中国在宏大体系上还没有走过,就直接跑到了微观,这是“见树不见林”。郑永年:《中国知识分子改造世界的心太急》,原载《时代周报》,2011年9月29日,转引自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第203页。这种“宏大叙事”的缺失,导致了对中国许多问题的分析仅仅停留在一个受到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框架内,一旦具体的被分析事项生了变化,所有的分析就要推倒重来。作者试图在这部著作中,对互联网对国家-社会关系的影响建立起一种政治学的分析。这种政治学的分析,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经受不住考验。作者最后没有为本书再写一个新的序,就是认为他对这一领域的政治学思考基本没有变化,而依然保留了其原来的观点。超越简单的政策分析思路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思路,正是经典著作得以脱颖而出的原因。在当下中国受到热议的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极佳的例子。法国大革命之后,对这场革命进行研究的著作不计其数,但是大多数都是站在阶级对立或阶级斗争的角度去评判。托克维尔的分析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正是因为他的眼光跳出了简单的阶级分析视角,以一个更加宏大而超然的角度来观察法国大革命生的原因。因此,任何对于此类作品的评论,如果仅是从政策和细节的角度批评,或是脱离了作品建构的写作基础和论述的环境,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这些评论和它们所批评的对象相比,完全不是在一个平台上交锋,从而失去了评论的意义。
马凯特大学(marquetteuniversity)的中国问题专家麦康勉(barrettmccormick)曾经为《技术赋权》一书写作了一个书评,并对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如果你只有时间来阅读一本有关中国互联网的书,那么这本简明扼要且可读性极强的书将会是一个好的选择。”thepolicystudiesorganization,reviewofpolicyresearch,volume17,no。1(2010),pp。89-91。麦康勉对这本书的详尽评述基本涵盖了本书的特色,不过在其提出的批评意见上,译者认为与此书所要论述的话题并不在一个平台上。麦康勉认为此书未能够就不文明网络暴行的兴起进行讨论,例如“人肉搜索”,但是在译者看来,此书写作的背景设定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而“人肉搜索”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和问题,还没有进入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领域中,即便是国家也没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针对这一行为。相反,对这一问题讨论较多的是学界、思想界和媒体界,因此,这一问题在本质上还是“社会的”,在本书中不进行讨论是无可厚非的。
因此,政治学分析的框架就是要超越一时一地的现象,通过剥离现象及现象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相互联系的逻辑,并使得这种观察能够经受住新的同类现象的检验。我们不难现,许多成书于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的著作,对今天依然具有极大的启意义,就是因为这些著作的作者站在了一个超然的高度进行一种规律的解析。《技术赋权》的英文原作出版于2004年,当时盛极一时的互联网现象还是博客、bbs、聊天室等。今天,信息技术的展已经日新月异,手机的上网功能已经大大提高和普及,微博、微信、飞信等新事物已经逐渐使旧的互联网产品黯然失色,并以各种新的“网络问政”方式继续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展。然而我们会现,作者在书中的观察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这些新事物的展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巩固,因此,这就是《技术赋权》一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