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急进冒险会让自己输得精光
生意做到一定程度自然要扩张,扩张最忌讳的事就是不顾自身件和客观现实,盲目冒进。***扩张应讲究稳中求进,稳不是慢,而是说看得准、分析透再下手。
“浪漫”是做生意的大敌
爱需要浪慢,但如果做生意跟浪漫沾上边,那就离“危险”不远了。
对于稳中求进的展战略,可能有不少人士持异议,认为过于保守。日本前八佰伴社长和田一夫就属于其中之一。虽然八佰伴一度取过成功,但其溃败也因为过于浪漫、不知求稳的经营风格显得过于突然。
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当亚洲经济处在全盛时,八佰伴集团曾在16个国家,拥400多间百货公司。那时的和田一夫因霸占世界零售业第一把交椅而扬名。他在香港太平山顶上盖的白色洋房,曾让不香港太平绅士既妒又羡……八佰伴倒闭经过如下:八佰伴百货破产之时,正值亚洲金融受肆虐的劣势时期,这或许是其清盘的原因之一,但其管理层的经营作风却决定性的主因。在急速的扩张过程中,八佰伴背离了原来的超市路向,不仅不断改变经营手法,且在物业市场上大额投资,当遇上金融风暴,这些物业便成了负资产,集团被迫拖欠贷款以维持经营。但市场经营持续不景气,拖欠的款项亦越积越多,最终只有踏上结业清盘的不归路。1990~1996年的短短6年内,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点由零扩展至50多处,销售额在1997年取得近八亿元人民币。那几年内地经济展缓慢,消费疲弱,导致预期营业额不断减少,然而,营运资金却不断投入,集团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为了实现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梦想,八佰伴只有靠信贷维持高速扩展,因而信贷利息由1993年的8500万元激增两倍至1997年1亿6000万元,其占利润的百分比由24%跃升至49%。换句话说,在1997年的收益近50%是用作支付贷款息。在结业时,集团欠下的款项高达7300多万元,可见八佰伴因急速扩展业务,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
人当然不能没有梦想,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顾实际,那么梦想是很难实现的。这与当年李嘉诚经营房地产时的谨慎形成强烈的对比。李嘉诚坚持不向银行抵押贷款,不炒“楼花”,不去投机,而是稳扎稳打,慢慢做大,终于坐上香港“地产大王”的头把交椅。
而和田一夫显然低估了经营非核心业务的风险,在和田一夫眼中,对顾客提供各式各样的商品服务是大趋势,因此传统的百货零售业必须做出改变。为实践“一站式”的经营策略,八佰伴的业务变得多元化:
饮食、食品加工、娱乐事业等。八佰伴为容纳其综合零售业务,必定选择大型购物中心;为减轻租金负担,八佰伴开始自购物业。购物商场每每因为八佰伴进驻而被带旺,物业价格亦随之升值。随后,即出售全或部分购物中心面积,集团取得可观溢利。例如在1994年,八佰伴以每平方米近18000元的价格售出会展广场物业,为集团带来3亿1000万元的惊人利润。在地产市场畅旺,而百货业表现却持续萎缩的况下,地产投资在八佰伴的业务便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八佰伴于1997年度的地产业务收益竟有近4亿元,抵消了其百货零售业和其他业务的亏损,且全年的总收入有12000亿万元,可见地产投资成为八佰伴的续命甘泉。然而,因金融风暴的冲击,资产价值下跌,集团的物业变成负资产,失去这个财源支柱后,八佰伴的衰亡便不能避免了。低估开新兴市场的风险是导致八佰伴失败的又一因素。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日本经济低迷,和田一夫把八佰伴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巴西便是其第一个海外市场。可是1972年的海外扩展的第一步结果是以失败收场。和田一夫开巴西市场动机很可笑,因为他信仰巴西的某个新兴宗教。随后和田一夫转移目标到中国市场,于是香港成为他实践“中国梦”的第一步。1989年,他把八佰伴的总迁往香港。1990年,八佰伴分别在红、沙田和屯门开设3家大型百货公司。1991年,投资近500万元在沙头角开设第一家中、外合资形式经营的大型百货公司。1992年,八佰伴正式进军中国内地,与上海第一百货合资在上海开办一座全亚洲最大的百货公司。在北京,八佰伴以合资形式建立一个最新的货品分销中心和网络,以提高内地的零售的效率。最后,和田一夫干脆把八佰伴总部由香港搬往上海。并豪万丈地宣布,要在中国开1000家超市。然而,内地的消费习惯尚在不断转型,还未全面接受百货公司的销售模式,而且,和田一夫亦高估了内地消费者的购买力,适逢中国进行“宏观调控”政策,冷却了经济的速展,也减低了市民消费的意欲,以高消费定位的八佰伴立刻受到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国内合资伙伴的已核资金也不能如期到位,为了维持业务顺利进行,八佰伴只能以外资身份继续投入更多资金。面对远较预期为差的回报及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八佰伴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由于八佰伴扩张过速,在旧店未上轨道前便大力扩张新店,以致债台高筑,银根紧绌,又缺乏银行的后盾支持,这成为八佰伴倒闭的根本原因。在日本八佰伴破产后,供应商纷纷登门讨债,令银根本已紧绌八佰伴在海外的分店更加捉襟见肘,资不抵债立现,产生雪崩效应。
一个企业从无限扩张到轰然倒塌,显然与决策者扩张过程中的浪漫结有关,把生意当成恋人,只见优点不见缺点。这也反衬出稳健的生意信条高明。
欲求展先要稳健
即便你是一个勇于进取的商人,在进取的过程中也千万别忘稳健。
恐怕我们很难想象得到,全球华人富李嘉诚念得最多的生意经竟“稳健”二字。
不错,在李嘉诚的经商哲学中,稳健一直是其中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拿买卖股票来说吧,进入股市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投资家,种是投机家。投资家与投机家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趁高抛出,又可坐享常年红利,股息虽不会高,但持久稳定;投机家热衷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炒股牟暴利,自然会有人一夜暴富,也更有人一朝破产。香港股坛上赫赫有名的香大师香植球、金牌庄家詹培忠,都曾股海翻船,数载心血几乎化为乌有。
20世纪80年代末,李嘉诚的集团已经十分庞大,他的精力智力都不够应付同时管理多个大型公司。李嘉诚就改变经营策略,他大多通过债券股票投资,利用富有进取心的商家为他赚钱生利。这样,虽不自己投资自己经营获利大,却比较省事。
李嘉诚曾就自己的经营思路打过一个游泳的比喻:“我的游泳技术很普通,划船亦很普通。如果我要达到对岸,我要肯定我的能力不是仅可以划到对岸,而是要肯定回来时还要大有余力。正如我要游泳到浮台,我不会想着游到浮台上休息,而是预计我到游台立即再游回来也余力。”可见,李嘉诚是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但一旦看准的事,他便会全力以赴,毫不迟疑。
股市中既有人算(个人的决定),也有天算(股市规律),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再聪明的人,都有失算之时。故而李嘉诚大进大出,都是一待良机,急速抛出,而从不眼看着股价一路攀升而等待所谓最好的机会。这样虽然他的决定屡屡让旁观者遗憾,但他很少失手,倒是那些遗憾者中遭灭顶之灾者大有人在。
典型的例子是1987年,李嘉诚在半小时内就下定决心投资3.27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份。这是一支值得长期保留明星股。
3年后,股价高升,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套现,净赚近1亿美元。
从这里看到,李嘉诚在股市中稳扎稳打、善抓机会的优势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想当年,离开塑胶花而投资地产时,李嘉诚没有关闭塑胶花厂;其后,香港形势一直不太明朗,李嘉诚就坚持“所有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哲学,开拓了向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投资市场,而后来李嘉诚搞起了股票,除股票外,还投资债券。
购买债券不可不谓之保守的投资策略,持有人只能享有略高于定期银行存款的利息,而无权分享公司的红利。李嘉诚购买债券有一个特色,就是可以交换股票。
当时,债券有1至3年的期限,若认定该公司业务有可靠的增长,便以债券交换股票。假若交换不成,就将债券保留至期满,连本息套回。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另又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兑换债券计25亿港元。
结果是胡应湘的合和债券表现十分出色。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当初价值5亿港元的股票,3年后升值到近9亿港元,账面溢利达3亿港元。
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兑换债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现。
“稳健中求展,展中不忘稳健。”张弛有道,使利润与风险得以平衡,游刃余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