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1)

1.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1)

张弘范,字仲畴,是蒙古万户张柔的第九个儿子。提起张柔,那可是蒙金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元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接着金都南迁,从中都(今北京)迁到汴梁(今河南开封),以避蒙古之军锋。张柔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金任命他为定兴令。后来又升迁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事。元太祖十三年(公元1218年),他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当时蒙古人对各地归降的官僚、军阀等多沿用金朝官称,所以元太祖仍让他担任旧职。在此期间,张柔扩张势力,占领了以保州(今河北保定)为中心的三十多座城市。元太祖二十年(公元1125年),蒙古人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其势力大大增强。元太宗四年(公元1232年),随蒙古将军速不台围金之汴京。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金元帅崔立献汴京城投降,张柔又随塔察儿攻克蔡州。这一年张柔入觐元太宗窝阔台汗,因功被窝阔台提升为万户,兼管军民,成为称霸一方的汉军领。

在金元之际,蒙古在其占领的牛原地区,除了派达鲁花赤(蒙语镇守者、管事官之音译)进行政治监督,派探马赤军进行军事控制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汉人地主武装的头目来维持其统治。这些头目,当时称之为\"世侯\"。他们集军、民、财权于一身,称霸一方。在权力继承权上,父子相袭,兄终弟及。其中有见识的一部分世侯,为了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实行有效的、长久的统治,为了保存中原文化的传统,纷纷开设幕府,招纳流落在各地的汉族士大夫。张柔正是这批世侯中的翘楚,他在蒙古灭金战役中战功显赫,与史天泽、严实等人齐名。

张柔虽是武将,却深慕中原文化,注意延纳流落民间的汉族士大夫。攻占汴京时,许多将领抢掠女子玉帛,他却抢出了《金实录》这部珍贵文献。在这次战役中他还从屠探马赤军

探马赤军,蒙古和元朝的一种军队。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与蒙古军由各自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拣选的士兵混合组成的,因而《经世大典·序录》上说:\"探马赤则诸部族也。\"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命木华黎攻金.从兀鲁兀、忙兀、札剌亦儿、弘吉刺、亦乞烈思五个蒙古部落的各千户、百户中,挑选矫捷有力的士兵组成五投下探马赤军。这支部队颇立战功,驻屯中原。窝阔台汗时,命搠里蛮(又译绰儿马罕)出征波斯,作探马赤军留在该地镇戍:也速迭儿征高丽,在那里作探马赤军镇守。

有元一代,始终保持探马赤军的建制。\"探马赤\"意为\"探马官\"。对\"探马\"一词,学界考释甚多。有的认为此即汉语\"探马\",指先锋有的认为\"探马赤\"来自突厥语\"达摩支\"(泛称达官,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有人认为来自契丹语\"挞马\"(扈从官,见《辽史·国语解》);还有的认为来自蒙古语语根tama,意为\"收集\"。戮战俘的刑场上救出了金朝最后一科的状元王鹗,将他接回他的大本营保州,留置于自己的幕府中。他的幕僚除了王鹗外,还有乐夔、敬铉、郝经等人,都是当时的英俊人才。王鹗在张柔幕府中生活了十几年,后被忽必烈召征至其藩邸,后来又被拔置在翰林院工作。前后10年问凡大诰命、大典册皆出其手。敬铉后来官至中都提学,著《春秋备忘》一书,是元泰定间中书平章政事敬俨的叔祖。郝经更是当时文士中极有见识的人。他提出\"用中国传统的方式治理中国的就可以做中国的皇帝\"这样一种政治理论来为蒙古政权的迅速汉化做舆论。他在张柔幕府中生活了25年左右,后来成为忽必烈创建元朝的智囊团骨干人物。蒙哥汗逝世后,他向忽必烈提出《班师议》,主张先与宋议和,轻骑北返,以便赢得时间,组织力量与其幼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正是采纳了郝经的建议,取得胜利,建立了元朝。张柔这批幕僚在忽必烈前期政治中确曾起过不小的作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两宋大家族的登场与谢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两宋大家族的登场与谢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