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2)

2.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2)

元太宗十年(公元1238年),张柔49岁时,他的九子张弘范出生了。***此时金已经亡国4年了,所以他说不上是金的臣民。张弘范有八个哥哥两个弟弟,张家在元初是有名的藏书之家,据说藏书过万卷。郝经很长一个时期是张柔为子弟们礼聘的家庭教师,张弘范当然也是郝经的门下士之一。在这样的熏陶下,张弘范迅速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年轻将领。元宪宗蒙哥六年(公元1256年)时,20岁的张弘范已经成人,他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上舞槊(即古代的武器长矛)知名于时。当时男子成年都有蓄须的风尚。张弘范长须拂胸,风度翩翩,算得上一位美髯公。他的诗歌也写得很有特色。他的作品不留底稿,随手散落,后来有人为他网罗遗佚,刻印了一部诗集,即现在传世的《淮阳集》。总之,当元朝开国之初,由于出身和教养,他属于上升阶层中的新一代人物,在他身上河朔豪士生气勃勃的色彩似乎比贵胄子弟们的纨绔习气要强烈一些。

这一年,时任顺天路总管的张弘略(张弘范的八哥),要赴皇帝驻地述职,于是留下张弘范代司其职,这给他提供了展示其行政管理才能的绝好机会。他决意要改革风气,严格整顿纪纲。当时,蒙古军残暴,所过之处无所不为,张弘范认为:\"我们国家是有法制的,令行禁止,不允许有违法的。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绳之以法。\"只要在顺天府境内闹事,张弘范必定\"仗而遣之\",决不留。许多违反军风法纪的蒙古兵都受了处分,不少人挨了军棍。蒙古军畏其威严,过境无敢犯者,从此以后,风清弊绝,耳目一新。

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位,改元中统,张弘范被任命为御用局总管,由此受知于忽必烈。公元1262年,盘踞济南的汉人军阀李瑾起兵叛乱,忽必烈命令张柔和张弘范率兵2000迅速来大都(今北京),他亲自检阅,并立即任命张弘范为行军总管。这个职务相当于一个纵队司令官。张弘范这时才26岁。正是在这次战役中,26岁的张弘范指挥若定,建立奇功,初显一代名将的风采。当时,张弘范军位于济南城西,李瑾屡次出兵反击围城军,却偏偏漏过张

弘范。张弘范判断:\"我军营于险地,李碹故意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以为我不知道!\"于是严加戒备,兴筑长垒,内伏甲士,外设壕沟,开东门以待之。

次日,李瑾果然率兵夜袭劫营,但士卒多陷入壕沟中,少数突入营垒者也都被张弘范伏兵消灭,这次战役还擒获敌将两员,张柔听说后赞道:\"真吾子也!\"

张弘范治军颇得古今名将之要领,他生平仰慕五代时楚国名将王环,并效其所为,士卒凡有疾病创伤,一定亲往探视,照顾医药;不幸死亡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乡;凡有赏赐,必定分给部属。正是因为如此,张弘范深得军心,威望日隆。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张弘略调至京城充任宿卫(蒙语称为怯薛,是为皇帝轮流值宿守卫的禁卫军,后来展成为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忽必烈在张柔诸子中特别选拔出张弘范来代替张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亲自交给他,正式任命他为顺天路管民总管。佩带金虎符在当时是一种特殊荣誉,也是享有特权的标志。这一年他整28岁,在朝廷青年贵族群中,他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新星。正巧这一年也是他长子张畦出生之年,张硅是这个家族第三代中的名人,是元朝后期的名臣。

张弘范为官很重视民间疾苦。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他由顺天调任大名。未上任之前,他微服出访,到各处调查民间疾苦,他现收租的官吏们非法加派,百姓怨声载道。于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惩办那些不法的仓吏。由于这一措施,他很快就取得百姓的拥护。那年又适逢大水,他没有请示就决定免除了灾区的全部租赋。管理财赋的部门认为他犯了\"专擅之罪\",要给他以处分。为此,他请求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诉。见忽必烈后,忽必烈问他:\"你有什么要申诉的?\"他说:\"我以为国家把粮食存在小仓库里,不如存在大仓库里好。老百姓因为遭了水灾,交纳不上粮。如果一定要从农民口里夺取粮食,政府的小仓库当然会充实起来,但老百姓就会死绝了,等明年就会一粒粮也收不到。先要让人民活下来,以后才会年年有收获、家家有余粮。农民有了余粮,那不都是国家的粮食吗?这就是我所说的大仓库。\"忽必烈点头称赞,夸奖他懂得治国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专擅之罪了。横槊喱洒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两宋大家族的登场与谢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两宋大家族的登场与谢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