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保安族概况(1)

1.第一章保安族概况(1)

第一节族称族源

保安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我国10个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民族之一。***保安族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中部,与青海省接壤,总面积798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61。48万人,现有22个民族在此居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大河家镇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三个村(习惯上称之为“保安三庄”)和刘集乡的高李、肖家大庄村。此外,在柳沟乡的斜套村和寨子沟乡、吹麻滩镇,以及临夏、兰州、西宁、新疆等地,也有少量的保安族散居。

一、族称

保安族的先民们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省同仁县境内,那里历史上曾先后是古代羌族、藏族的聚居地。成吉思汗时,蒙古军队陆续进入西北藏区,其中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军队曾驻扎于隆务河畔。关于这支蒙古军队,学者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说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另一说他们是探马赤军中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由于缺乏文献记载,难以考证。

明代以后,统治者为了巩固边防,也曾先后派兵在那里驻守。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明万历年间,朝廷又在同仁(原隆务镇)附近修筑了保安城堡,并设有“保安营”。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由于贸易往来、军屯、民屯、民族迁徙等原因,隆务镇附近逐渐形成了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况。那时的保安族先民们曾聚居在同仁地区的保安(妥加)、下庄、尕撒尔三地,因此,当地有“保安三庄”的说法。住在这三庄的人也被称为保安人或保安回。也就是说,“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另一说为探马赤军中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展而来。他们原以驻军垦牧的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长期与当地土族、撒拉族、藏族等交往、通婚,后逐步形成展为保安族。“保安”系本族自称。

与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一样,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由于伊斯兰教的教义几乎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安族的民族风俗与文化生活同东乡族、回族、撒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历史上保安人曾被称为“保安回”,还曾因其语与蒙古语相似,被当作蒙古人。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于1952年3月25日由政务院批准,按照其民族意愿,以原“保安”一词为基础,正式命名为保安族。

二、族源

保安族的族源可以追溯至元代。据成书于14世纪的《元史》《蒙古秘史》、伊朗史学家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史集》等记载,成吉思汗自1219~1225年率领蒙古远征军征服中亚细亚,曾占领70多座城市和地区。每占领一地就把当地的工匠、手艺人强征入蒙古军队服役。1225年成吉思汗回师,军队中补充了大量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1227年蒙古军占领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属的积石州(辖现甘肃积石山,青海循化、同仁、贵德等地)。为了巩固这些地区,蒙元军队组建了一支由保安族先民工匠参加的“探马赤军”,派到现青海同仁县保安地区驻防。他们亦兵亦工,仍然从事工匠营生。

到13世纪中叶,随着“西域亲军”的多次东来,青海同仁地区开放成为过往的交通要道,各民族在此共同生活,繁衍生息。元代以来,一些中亚来华的色目人和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的藏、土、汉等民族长期相处、联姻。保安族的族称即来源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亦称保安河)畔的保安城,族以城而得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章保安族概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