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章保安族的物质文化(9)

21.第二章保安族的物质文化(9)

在保安族妇女传统服饰中,有禁忌的习俗,这与保安族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伊斯兰教认为,作为穆斯林妇女羞体的头、耳朵、脖颈都必须遮掩起来,忌讳她们在着衣时露胳膊、露腿。保安族女子喜欢戴“咪哪”盖头,咪哪是保安族少女很有特点的一种头饰,盖头是穆斯林女子传统头饰,二者有机结合,体现了保安族妇女服饰的禁忌,不仅成为她们信仰伊斯兰教的表现形式,而且将其逐渐演变为传统的服饰习俗。

在保安族女性中,未婚姑娘只梳两条辫子,不戴盖头,有极少戴绿色盖头,少女常戴的是一种自制的饰有褶皱边,布制、圆顶、圆形的“绌绌帽”,多为淡蓝或粉红色,帽左侧缀饰一朵牡丹花图案和两条红丝穗。此外,少女还围戴一种红或粉红色的布或绸制的叫做“咪哪”的长条带子,带子两端宽、中间窄,上绣花卉或蝴蝶图案,两端各缀一条长约一尺的绿色绸布细带。妇女则多用黑布包头,上戴黑或绿色绸纱盖头。已婚妇女和中年妇女喜欢戴一顶花线织的线帽(圆顶)或白色布帽,将头藏于帽下。大部分已婚妇女戴丝绸青色盖头,显得老成持重。保安族妇女一般穿老式大襟衣服,外套“坎夹”。上衣和裤边绣花或以不同的绸缎加边,面料多为平绒、灯心绒或棉、毛呢等。遇到喜庆节日,妇女打扮俊俏,多为苹果绿或粉红色上衣,桃红色或紫红色裤子。女性老少均佩戴金银耳环,手戴镯子,脚穿圆口或偏带绣花鞋。

保安族女子上身内穿花绸缎斜襟软衬衫,外套长袍或夹夹(马夹)。长袍至膝下,斜大襟,和尚领子,一般为青色、蓝色等。夹夹分为长短两种。长夹夹长至膝下,斜大襟,腰身呈直筒形,紧身。襟摆处绣花边或蓝布边。短夹夹短至腹部,也是斜大襟,黑色布制,绣花,有花布边子,圆领,多为年轻妇女穿用。长短夹夹都是无袖的。女子下身穿大裆裤,花布裤腰,老年妇女一般穿黑色大裆裤,多为夹的,也有棉的。保安族女性还喜爱在头上插戴花朵,少女插戴时花朵朝上,妇女插戴时花朵朝下。

在各民族交流过程中,文化互相渗透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服饰方面的渗透现象更为直观。保安族在历史上曾与多民族杂居,受到了藏、土、回、汉等民族服饰形态的影响,并且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服饰形态。同时,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渗透在保安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服饰上尤为明显。在传统服饰中体现出传统礼服与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服饰相结合的特征,并成为一种文化观念在保安族人民中传承下来。保安族服饰成为保安族特有的表征与符号并被长久固定和保留下来,成为一种共同文化心理表现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展迅速,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服饰变化异常迅速。保安族现代服饰的变化则表明了这一点。保安族人穿传统服饰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些只在节庆或宗教庆典活动中才偶尔穿戴。不同年龄阶段的保安族人,对服饰的观念也存在着差异。保安族老年人传统服饰观念强,他们与外界交流较年轻人少,思想观念较保守。保安族年轻人受当代社会影响较大,现代服饰观念强,青年男性现在都穿流行时装。从社会展角度而,民族融合是社会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民族的表象特征,民族服饰的特征和差别会日趋缩小,趋同性会与日俱增。

第四节居住习俗

保安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对集中,早期在青海同仁居住的时候就与当地的藏族、土族一同务农杂居,居住形式相同,以土木结构土房为主。现居住在甘肃临夏境内的积石山一带的保安族,民居习俗与周围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有相似之处,一般是整村围着清真寺而住,相互连接,错落有序,颇具特色。

一、村落布局

保安族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从青海迁徙到甘肃大河家。由于地貌差别较大,自然条件悬殊,所以保安族人一般都选择山巅、山腰、山脚和沿川一带的平坦而向阳的地方作为村落,举族而居。有的则同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杂居,久而久之,就逐渐趋向于大聚居、小杂居的格局。大的村落有大墩、梅坡、甘河滩、高李等,有几百户人家,小的村庄如肖家、斜套、难民湾等也有近五六十户。村庄民居的一个特点是墙连墙,房挨房的形式,即绝大多数人家都将自家庭院与别家庭院相连,每个庭院的房子都挨在一起。这种房连房、墙连墙的居住结构是旧社会战乱、冲突的产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一旦遭遇侵犯,不出院门,上了屋顶全村就可以迅速联络,也可以借别人家的屋顶迅速进行转移。另外,户与户的房屋屋顶相连,一家有事请人帮忙,不出院门而是上屋顶便可以了。这种居住形式,是保安族在战乱时期相互团结的历史见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保安族地区还可以见到。一座保安族村落可以说是一座城堡,这种居住模式最大程度上调动了集体的力量,也是其内部团结互助的见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1.第二章保安族的物质文化(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