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一章保安族概况(8)

8.第一章保安族概况(8)

从语音上来看,保安语的固有词多保留词末短元音,这与蒙古书面语、土族语、东乡语一致。同时,保安语有其自身特点:第一,保安语固有词的词元音或词音节脱落现象比较突出。第二,保安语不存在元音和谐现象。在一个词的不同音节里,可以出现任何元音;词干中的元音与附加成分中的元音不要求和谐。因此,保安语的附加成分只有一种语形式。第三,保安语没有方差异。保安族聚居的大墩、甘河滩、高李等村庄之间,只有极个别语音上的不同,但可彼此了解。语法方面几乎没有差别。

对中国保安族语文字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对保安族语文字资料的搜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关于保安语的论著,有托达耶的《保安语》(莫斯科,1964年)。198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和、刘照雄《保安语简志》,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保安语的专著。该书分为概况、语、语法、词汇、附录等五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保安语,是保安语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与此同时,色音额尔敦的《同仁保安语里的谐音合成词》和布和、陈乃雄的《同仁保安话概要》(分别见《民族语文》1982年第1期、1981年第2期)等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保安语的方进行了研究,丰富了保安语研究的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保安语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陈乃雄的《保安语里与蒙古语同源的词》(《蒙古语文学》,1984年第3期)、《保安语词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保安语话语材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保安语和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l987年)、《保安语的语音和词汇》(《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保安语的演变轨迹》(《民族语文》1990年第3、4期)等先后出版和表,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保安语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保安语的研究成果。

保安语是保安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但目前大部分保安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却使用汉语临夏方。由于讲保安语的人有过如前文所述融合和分离的历史,造成了保安语内部的种种差别。保安语大致可以分成同仁方和积石山方,分别由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县的大墩、高李、甘河滩等村的保安族居民和青海省同仁县保安下庄、尕撒尔、郭麻日、年都乎4个村子的土族居民使用。保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讲同仁方的保安族受的是藏语文化教育,讲积石山方的保安族受的是汉语文化教育和伊斯兰文化教育。两种方内部还存在一些土语差别,其中保安下庄土语是同仁方中最接近积石山方的一种土语。

保安语积石山方指的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甘河滩、大墩以及自这两个村分出的高李、四堡子、肖家、尕集等村保安族居民所讲的保安话。它与保安语同仁方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受到周围汉语的影响,吸收了大量汉语成分。甘河滩话和大墩话之间还存在着细微差别,反映了甘河滩保安族居民和大墩保安族居民分别从青海省同仁县的保安下庄和尕撒尔村迁来之前某些土语差别已经存在。甘河滩保安话和大墩保安话里都没有长元音,这是积石山方和同仁方之间最大的语音差别,也是不同于除东乡语、土族语和方以外蒙古语族所有其他语的主要语音特点之一。

虽然保安语的使用人口不多、使用面积不广,但其中既保留着很多古老的语现象,又产生着许多崭新的语现象,并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给这种语烙下的印记。

第六节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并于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一章保安族概况(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