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1)

10.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1)

拉祜族的物质文化民俗,即拉祜族人民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形文化民俗,它包括生产方式、贸易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文化传承的内容。***

第一节生产习俗

拉祜族民间的经济活动即社会生产的习俗对拉祜族社会的展起着重要作用,拉祜族社会经济在其传统生产方式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惯制,是拉祜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展的过程中,曾从事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随着社会历史的展,为适应生存所处的各种环境而产生不同的生**系及文化传承的形态。拉祜族生产习俗萌生于先民的生产活动,孕育和逐渐形成于单一的独立民族形成后,脱离开所依托的族系和共同体,渐次显现出自身的文化特性。拉祜族生产民俗的展过程有三个阶段:采集渔猎的自然经济阶段、“刀耕火种”的迁徙经济阶段和山地农耕的经济阶段。拉祜族历经千年由青藏高原不断向南迁徙,直至18~20世纪才形成现今的定居分布格局。绝大多数拉祜族居住于热带、亚热带山区森林茂密高峻的深山和僻远幽深的峡谷坡地。澜沧江以东的景东、景谷、墨江、元江、新平拉祜族居住于哀牢山和无量山脉,最低海拔为1500米。澜沧拉祜族主要生活于孔明山脉和扎各山脉之巅,远徙国外的拉祜族,也多数生活于异国他乡的高山之巅,很少居住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带。故拉祜族自称“锅锉”(山头人),有民族他称“目舍”(山上的打猎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决定着其生产和生**系。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山区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制约着拉祜族生产方式,影响着生产习俗,长期延续着古老的采集、狩猎、原始农耕遗俗。拉祜族不但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而且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各地拉祜族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和生产力的展状况不同,社会经济的展是不平衡的,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有的拉祜族地区还处于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阶段。澜沧西南部及孟连、沧源、耿马、西双版纳等地拉祜族,仍残留着某些原始公社的痕迹,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是其主要的经济形态。那时,人们用简陋的工具从事生产,铁制工具缺乏,多使用竹刀、木锄、木铲等竹木工具,耕种旱稻、玉米、荞子,不施肥,不中耕,任其自然生长,产量极低。而澜沧东北部及双江、临沧、景谷、镇沅、墨江、元江等地的拉祜族,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便逐渐进入封建地主经济阶段,汉、傣等先进民族的农耕技术和农具的运用,使得这些地区的拉祜族生产有所展,农业以水田为主,使用耕牛和铁制农具,施肥、薅锄、精耕细作,重视产量提高;山地耕作也开始注重农时节令,逐渐走上规范化耕作的道路。虽然拉祜族早期的一些生产习俗,仍左右着这些地区拉祜族的农事活动,但适应新生产形式的习俗也在悄然兴起。因此,拉祜族生产民俗基本上是农耕、采集、渔猎三种生产类型及其民俗形态的复合构成体。此外,拉祜族人民也以养殖、染织、手工业为生产的补充和副业。故拉祜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决定了拉祜族生产民俗的稳定内容,产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民俗事象。

一、农耕习俗

拉祜族现今主要经营山地农业,然而拉祜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曾经经历的展史,现已无从查考,仅在历史传说中,知其曾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真正完全摆脱这一主导的生产活动而从事农耕的绝对年代或大体上的分期,已缺乏足以确立论据的历史资料。不过在传说中,曾谈及在大理时期除狩猎生活外,还有麻纺织,由大理迁至临沧后,农业生产似乎已经成为其主要的生产活动了,从传说看,这大约已是公元10世纪以后的事了。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文献记载来看,拉祜族的农业生产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清康熙《云州志》卷五:“大倮黑……勤于耕务,以所食荞稗即为上品”。雍正《顺宁府志》卷九:“倮黑……然勤于耕作,妇女任力,男子出猎。”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倮黑……女耕男猎,居深林。”拉祜族传统农作物以水稻和旱谷为主;其次有玉米、荞子、小米、高粱、豆类、薯类等;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种植小麦、花生、土豆、棉花等作物。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10.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