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12)

21.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12)

木器加工也是拉祜族的家庭手工业之一。***拉祜族男子都能兼做木匠的活计,特别是老人,如制作牛栏、掼槽、犁架、斗、柜、桌、凳、木耙、甑子、弩以及修建房屋、粮仓等。拉祜族有本民族的木匠,但都不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一年中80%的时间在田间劳动。制作工艺最高的是弩,现已成为少数人专有的工艺,在寨内为人制作弩是义务的,没有报酬,而在非拉祜族之间,制作一张弩要付一定的报酬。

如今拉祜族社会竹木编织加工已不再那么普遍和常用,但作为曾经的家庭手工业以及相应习俗,在拉祜族民众日常生活中还可见其遗风。

(三)纺织习俗

拉祜族妇女普遍能纺线织布,但独立的纺织业尚未出现,仅是妇女农闲时进行的一种“自织自穿”的家庭手工业而已。在拉祜族历史传说中,当讲述到在大理生活的时期时,提及“汉官”曾送一个洗麻潭给拉祜族,说明了纺织在拉祜族的印象中是相当深远的,同时也说明了拉祜族的纺织已经有了相当悠久的历史。纺织工具有手摇和脚踏两种木制纺织机,构造与内地农村中的相差无几。在地上栽四根木桩,搭成一个架子,把一个形如篦子的东西绑在木架上,“篦子”下面装一个木框,防止线团下掉,织布时先将棉线穿排在“篦子”齿上,线端拴在木架上。一人一天能织约12尺布,一个月能织约20丈布,缝成衣服可供五个人穿用。大多数妇女一个月只能织约五丈布,缝成衣服后仅够一个人穿用。这种手工织出来的布,质量上虽不及现代化的机器织出来的布细致美观,但它的优点是结实耐用,至今拉祜族仍喜欢穿用自织的土布。

拉祜族的纺织分麻纺和棉纺两类。麻纺织原料全系自种,其栽种过程是:在撒麻种以前,将地挖平,焚烧草木作为肥料,然后下种,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割麻。割麻一定要在七月中旬前后五天到月底期间进行,否则雨季来临不易将麻晒干,而且一定要在开花后才能动镰,否则麻不够结实,然后将麻茎修净,捆成束放在栅栏上晒干,等晒干后再将其曝露几夜,然后剥皮,剥完皮后将其撕细挽成圈再纺成麻纱。麻纱纺出后要用草木灰蒸煮,以扬弃杂质,再用水揉洗晒干,然后用大米粉浆漂白后,即成可织之麻纱。麻织全用手工,最快的一个人一天能织2丈,一般三天织4丈,每丈麻布需用麻纱2斤,麻纱一天能纺半斤,由撕麻到成布需20天。棉纺则几乎全用脚踏式织布机,棉花原料全靠内地输入,一般是在市场上购来棉花然后再织成棉布以供家庭需求。每斤棉花可纺12两纱,一个人一天能纺三四两棉花,一天最快能织4丈棉布,一般是3丈,每丈棉布需棉纱8两。

拉祜族棉纺的流程为:第一道工序,用手工将棉花加工成一拃多长的棉条。第二道工序,用纺车将棉条纺成纱线,一手持棉条,一手摇动纺车,纺完一根棉条再接一根,如此循环往复,纱线的粗细和均匀度完全由手控制。还有一种方法,是用一个小纺线坨,边走边纺,将棉条抽一小截系在纺线坨上,然后一手持棉条,一手在大腿上搓动纺线坨使其旋转将棉条逐渐抽细成纱线,走几步收一下纺出的线并再次搓动纺线坨,棉条纺完了一根再续一根,纺满一个纺线坨另换一个纺线坨。第三道工序,秋收后的农闲时,选一开阔地将所有纺好的线展开,用形如梳子的一种工具在线上反复滑动,将线梳理光滑。第四道工序,用简易织布机将纱线织成布,在地上插4根木桩搭成一个架子,将2个形如篦子的框子绑于架上,下置一木框防止线团下掉,按布幅的宽度将纱线穿过篦形梳框为经线,人坐于织机内踩动织机,2个梳框一上一下,双手在两线之间来回穿梭织纬线,织出一段便用1根木棍在两线间用力拉几下,使经纬线结合得更紧密,织出的布更结实。第五道工序,用自制的青蓝色染料煮染漂洗,最终制成成布。

随着纺织和服饰的生产制作,染料的制作也应运而生。拉祜族的染料为自制,每户都种植一种名为“靛叶”的植物,待到秋后靛叶生长呈墨绿色时,将靛叶连枝带叶割下剁细,放入陶制大水缸中,加入清水、盐、多依果(一种野果,球状,味酸略带涩味),然后将缸口包扎密封,置于室外背阴处浸泡数月,直至靛叶完全溶化为汁液,取出过滤去杂质。在近水源处挖一地火塘,架上一口大铁锅,将过滤后的靛液倒入大锅里熬煮,到一定时间放入布料煮染,靛液必须没过布料,不时搅动,使之着色均匀。如果布料的色泽不够深,则需再注入靛液继续煮染,直至呈现青蓝色为止。煮染完成后取出布料在清水中反复漂洗,直到不落色方可晾晒干。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21.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质文化(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