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十二章天堂的门票(3)

49.第十二章天堂的门票(3)

179

这样不是更合理吗?

还有人认为,天堂只是一个“闹剧”;人之所以相信它,只是因为恐惧死亡以及想再见到过世的亲人而已。真亏他们想得出来!

真相是,天堂不是一相愿的想法。不论它是否让我们感觉舒服,这都无关紧要。如果它不是真实的,我就不会相信它。如果它不存在,我就不会为它浪费我的时间。我们之所以会如此热衷,就是因为它并非不切实际的空想。基督教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宗教,是高要求的、具有挑战性的、触怒人的、崇高的、偶尔让人受挫的,并且总能在理智上引思考。你可以喜爱它、讨厌它,相信它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东西,或是“大众的鸦片”,但唯一你无法做的,就是将它当成一相愿的想法而忽略它。

那些坚持天堂只是人类明来减轻悲痛的人,根本对悲痛的过程所知无几。失去挚爱的人,是没有任何信仰——不论它多么美妙——能够安慰的。你们当中真正经历过失亲之痛的人,就会知道我在说什么。没人能够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帮助你,没人能够了解你的感受。如果某人的死让你一蹶不振,你还是得工作、奋斗、睡觉,并在生活中走出这个噩梦。最后——可能花几年的时间——你胸口的剧痛会开始缓和,甚至

180

终于恢复平静。然后你会再度开始享受人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将会有许多的旧伤复和痛苦作。

这是哀悼某人逝世时所必须经历的。恐怕没有任何东西能避免这个自然过程——甚至连天堂也不行。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如此确定吗?因为就连基督耶稣本人也曾坦率表现出他的悲痛。

记得拉撒路复活的故事吗?6这是《圣经》中最有力量的故事之一。耶稣被告知他朋友拉撒路快死去时,他正出外在巴勒斯坦的某个地方讲道。最后耶稣赶到时,拉撒路已经过世并且埋葬了,每个人都在哭泣。拉撒路的姐妹——马大和马利亚——特别难过。马大啜泣着对耶稣说:“主啊,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耶稣要她放心,说道:“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当然不了解他的意思,所以只是回答:“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对此,耶稣回答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他们带耶稣来到坟墓。他望着四周,看见拉撒路的家人悲痛的样子。《约翰福音》说,他“心里悲叹,又甚忧愁”。接着,我们来读整部《圣经》中最短的句子:

181

“耶稣哭了。”

任何认为人们不该有漫长又难熬的悲痛的人,应该再读一读它。“耶稣哭了。”我们在这里看到,神他本人为了某人的死而哭泣。这是那位创造世界、人类和天堂的同一位神;他知道有天堂存在——不是因为“信心”,而是他自己知道并亲身体验过。此外,他还是那位知道他将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使他悲痛的家人再度快乐起来的同一位神。

然而,他还是哭了。怎么会这样?

理由是,耶稣虽然知道天堂的存在,但他仍会为每个人如此悲伤而感到难过。他因某个挚爱的人死后被关在墓里而忧愁;他因拉撒路家人的痛苦而悲叹。因为那是葬礼,所以他哭了;人在葬礼中都会哭泣。

福音书描述,耶稣接下来让拉撒路复活了。当那死人手脚裹着尸布、脸上包着手巾从坟墓里出来,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虽然对我来说,这故事最让人惊讶的,是它教导我们有关上帝对待痛苦的态度:他允许我们悲痛、哭泣,正如同他允许自己的儿子为拉撒路悲痛、哭泣一样。如同他后来让自己的儿子在十字架上受苦、死去。纵使他知道,他将让我们从

182

死里复生;纵使他知道,他将赐给我们天堂这惊人的礼物。他不喜欢我们痛苦,并以某种方式陪着我们一起受苦。

有一件事非常明显:基督教中有关天堂的教导,并不是用来帮助我们渡过死亡和悲痛的。自从这宗教的一开始,基督教信仰者就明白,不论对来世的信心有多少,都无法阻止我们为了失去挚爱的人而哭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梦之旅(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梦之旅(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9.第十二章天堂的门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