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七报春的燕子(4)

57.七报春的燕子(4)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斯诺觉得有点儿倦意了。***他看了看手表,暗暗吃了一惊,因为自晚上到来,九个小时快要过去了,主席也该休息一会儿了,斯诺起身告辞。

斯诺这次来中国,和**谈了九个小时。但他被告知,不得表谈话的全文,只可引用一些,所以他们谈话的全部内容不得而知,但从谈话时间上来看,谈得一定很多,很丰富。机敏的斯诺,却从**滔滔不绝的谈中抓住了**想到密西西比河游泳这一火花,这不是一个缓和中美关系的强有力的信号吗?

在大洋的另一岸,正当斯诺在中国访问期间,美国选举年轻而开朗的约翰·肯尼迪为总统,而专门诱捕“赤色分子”的尼克松在选举中失败。华盛顿白宫的新人被称作是一些“有才能和头脑”的人。

斯诺想这是促进中美关系缓和的大好时机,他在结束对新中国访问回到瑞士家中后,只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便不辞辛劳,匆匆赶到纽约。朋友安排他与腊斯克见面。腊斯克当时已被肯尼迪提名为国务卿。会见前一天晚上雪下得很大,第二天早上,斯诺叫不到出租车,就从旅馆步行到腊斯克的纽约办公室。过了8点,腊斯克才姗姗来迟。当斯诺谈意见和看法时,腊斯克一面狼吞虎咽地吃早餐,一面打电话,过了几分钟,腊斯克突然结束会见,而且也不说以后什么时候再谈。这位外交政策的设计者只表示歉意,说时间太紧,就此为止,把斯诺冷落在一边。对此,斯诺非常生气,也很悲凉,满腔的热忱化为乌有。他后来写道:“对于华盛顿抵制向他们传送有用信息这一点,我原以为中国人过于夸大其词了。但是,我一回到美国,就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官方的围墙比我想象的要严实得多。我同肯尼迪政府新任国务卿腊斯克进行一次简短的会谈之后,觉得中国人的话是对的……需要由‘机敏和有见识的公民群众’经过漫长的时间进行十分艰苦的工作,才能冲破罗网。事愈来愈明显,这种状况会改变,而且还在逐步改变着。人们为求得客观的了解,进行着煞费苦心的试探,但政府对此会斥之为姑息绥靖,会采用各种强有力的反措施。前途是艰险的,但桥梁能够架起,而且最后必将架起。”

1960年6月28日到11月15日,斯诺在中国呆了近五个月。他忙忙碌碌、马不停蹄,起早贪黑地在中国各地采访。

到11月中,斯诺乘飞机回去的时候,他的行李包括了近50万字的采访笔记,4000尺电影胶片和近50卷已拍摄的柯达胶卷。他把这次新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及感想感受,写成一本书——《今日红色中国》。后在出版前易名为《大河彼岸》。

《大河彼岸》除引用性地报道了作者与**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人会谈外,斯诺还用大量笔墨报道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

1962年初,斯诺完成全书草稿,又根据新材料重新改写了部分章节,交美国兰顿出版社出版。

1962年11月13日,斯诺收到《大河彼岸》第一本样书。《大河彼岸》第一版印行的13500册“出版前一个星期就已经订完”。

《大河彼岸》的出版,在美国引起不小的轰动。

《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院年刊》称该书为斯诺第二本杰作,“毫无疑问,不管是专家或一般读者,只要希望了解中国大陆,这书是必读之物”。

纽约的专栏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埃德·苏里曼认为这本书“给世界提供了辉煌的服务”。苏里曼亲自将书推荐给世界银行总裁乔治·伍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走近毛泽东(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走近毛泽东(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7.七报春的燕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