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十一斯诺笔下的毛泽东(2)

76.十一斯诺笔下的毛泽东(2)

他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的人。当**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的大米暴动中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湿润的”。

他也脾气。在他脾气的时候,他嬉笑怒骂的本领是极其杰出和无法招架的,而且有几次得使人害怕。

类似的感受,还可以列出许多。通过斯诺的笔,形象地告诉世人**是人而不是神,他是一个普通的领袖而不是“救世主”。仅靠一个人也确实难以拯救多灾多难的中国,要使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只能依靠中国人民的合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先驱者的作用,作为清醒的中国人,他先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积极行动起来,唤醒了沉睡的民众。

**确实是一位脚踏在中国大地上的普通人,正如他自己对斯诺说的,他“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且真的很简单。”但他又是一位不普通的人,他具有并非所有的普通人都有的经历、学识,尤其是他的意志、热和献身精神,这些构成了他作为伟人的基本素质。

一个勤奋而卓有成就的学者

撇开政治家的身份,**是一个著名的学者,他学识渊博,对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无所不涉,在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成就卓然。他自幼勤奋好学,对知识充满着深厚的兴趣,直至晚年,他仍然暇不释卷、笔耕不止。

斯诺根据**的叙述,以极大的篇幅将**的幼年和青年时代的勤奋好学、热心锻炼、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形作了生动的描绘,对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以及怎样转变成一个**者的历史作了逼真的记述。在这些描述中,斯诺非常翔实地记录了**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学校是怎样以极大的兴趣注意报纸上的广告,先后各缴纳一元的报名费报考了一系列的学校;他每天按照自修计划到省立图书馆读书,直到关门时才出来;记述了**从1911年到1927年上井冈山为止,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以密切注视当时的局势;他为了节省时间,“拒绝谈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喜欢谈论大事——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和整个宇宙”!这样的气魄,这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使**有着超乎寻常的渊博深邃的学识。无怪乎,斯诺写道,**是个“学者”,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对哲学、中外历史、中外政治、欧洲社会,或作了“深入的研究”,或是“惊人地熟悉”,或有“实际的了解”。他对英国工党、麦克唐纳、罗斯福、墨索里尼、希特勒、甘地、尼赫鲁、查多巴蒂亚以及美国的黑人问题等等都有研究,并且态度鲜明,或表示极大的兴趣,或表示极端的蔑视。斯诺特地记述了**认真而专注地研究哲学的形。他说:

“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门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读书时博采众长,他在读哲学书时,“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同刻苦研读相应的是**的不倦的工作精神,斯诺曾写道:“**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特地记录了这样一件事:1936年7月16日晚上9点,熄灯号已经吹过,几乎所有的灯火已经熄灭,但**所住的窑洞里仍亮着灯,**正同他谈论着有关问题。直到过了早晨两点,斯诺已经精疲力尽,但在**苍白得有点黄的脸上,却找不到一丝疲倦的迹象,而且当斯诺和翻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来回踱步,一忽儿坐下来,一忽儿躺下来,一忽儿又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这种不知疲倦的忘我的工作精神令人想起**本人用以高度评价鲁迅的名:“一切**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自己就是为人民大众“耕耘”不息的“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走近毛泽东(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走近毛泽东(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6.十一斯诺笔下的毛泽东(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