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章(4)

4.第一章(4)

不过现在,那就不一样了,那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一次形势生了变化,生了质的变化,高仲男可以带上大量的文艺书籍,坚持利用晚间看书了。

这期间,使他读了大量的书,包括过去出版的文艺名著和文学理论著作。因为他的文学创作的工程将要开工,他正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这年里,高仲男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十多篇文学论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同志们都知道的。

他本来在六十年代初,就加入了作家协会,在他进大学前,就是一个颇有名气的短篇小说作家,不过最遗憾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没有来得及出版。倘要他不上大学的话,他早就出版了长篇小说。

可是,他一定要上大学。那时候,不像现在,那文凭比如今还重要,并不是你本事有多大,就是个诸葛亮,你没有文凭,仍然是一大缺陷。

所以,他在人们的鼓噪下,一定要参加一次高考。有些人也确实对他还不服气,他们不相信他最终能考上大学。他就为了争这一口气,才参加高考的,他要粉碎人们的这种小瞧于他的念头,要做给他们看的。

真的,要是他的妻子常青(永绿)那年不毕业,他就是想上一次学,想作一次试验,真的考上了,或者是单位坚决不让他上大学,他就只管考上并不打算真的去,他已经二十六岁了,也不敢上大学了,目的就是为给人们看的。

结果,正好那时常青从大学出来,可以在经济上承担起他的新家和老家的生活。这时候,他才决定考上就去进大学读书。高仲男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参加高考和常永青结婚以后,才走进大学的。

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进大学,又是社教,又是“文革”,才使他拖拉下来了。使他读了好多年大学,晚分配了一年,锻炼了两年,迟转正了五年,使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在以后的好多年内没有得到翻身。直到现在,他还拖了不小的一笔债。

在市委宣传组的干部中,在那双职工中,生活算是数他最困难了。每一次研究福利补助,同志们总是提到他,可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推辞了,推给照顾那些家在农村的“一头沉”干部了。

那时在部里,“一头沉”干部真还不少,他们家在农村,虽然家在江海的人比较多,农村条件比较好,生活还是稳定的。不过,就因为无劳力,每年下来总要有一笔大的透支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高仲男是熟悉这况的,他深知家在农村的同志的生活状况。

当然,比起陕北来说,他们还是好一些,他们吃粮困难了,亲戚来了,还可给带一两袋面粉。不像陕北的同志,他们的老家来人一个劲地要粮要钱,总想得到在外工作的同志的支持和帮助。

有一次,高仲男下乡到一个同志家里去,那同志是他们一块的,一位乡干部当着那位同志的家属说:

“我们这些一头沉家属,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感到光有一个拿工资的男人还不够,还需要一个挣工分的男人。这样,一个负责粮食,一个负责拿工资,家里的生活才会有保证了。”

他随便说的可以理解的几句话,一下子使这位家属当时的脸红一阵黑一阵,觉得十分不好意思。

“这话是个丑话,但理是个端理,我完全能够理解。”高仲男的一句话,才使那位家属脸上出现了常态,缓和了紧张局势,脸上出现了笑容。

后来,高仲男回来把这个况,在大会上举例子说了,引起了大家哄堂大笑,也为此引出了轩然大波。

那些好日子的人们,富汉不知道穷汉的饥,把这当做丑事一传十十传百,传过来传过去的传了好久。也就如常青在乡下,拉架子车,背着孩子劳动是一样,好些人把这当做玩笑的资本,好像抓住了把柄,以此来嘲笑高仲男和那些“一头沉”。然而,高仲男是不这样看的,他非常同“一头沉”的农村家属的生活困难,他理解他们的经历,了解他们的困难。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宦海沉舟(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宦海沉舟(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一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