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蓝色巨人变革之路(1)

1.绪论蓝色巨人变革之路(1)

早期ibm被拼凑成一个名叫ctr的公司,c代表计算,t代表制表,r代表记时。然而,弗林特本人并非经营企业的行家,ctr被他经营得一塌糊涂,濒临倒闭。于是,弗林特想到要“捕获”一个新的经理帮他渡过难关。1914年,四处网罗人才的弗林特把刚被现金出纳机公司(ncr)解雇的主管经理托马斯·沃森(thomas。j。watson)招聘到公司主持业务。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托马斯·沃森,思维敏捷、精明强干。他从17岁开始就挨家挨户帮人推销缝纫机等产品,后来才被ncr老板帕特森网罗旗下,慢慢升到该公司第二把手的位置。帕特森是美国商业史上公认的“现代销售之父”,沃森在他身边一干就是18年,掌握了经营销售的全套策略。托马斯·沃森走马上任时,他用“思考”(think)的口号激励员工,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头4年便使公司收入达到200万美元,业务扩展到欧洲、南美洲和亚洲。沃森打心眼里讨厌ctr这个“大杂烩”式的名字,几经周折,终于在1924年,把公司更名为一个更响亮的字号——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文缩写为ibm。

飞速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不仅使ibm度过了“大萧条”时代的不景气,而且让ibm得以快速扩张。战争期间,托马斯·沃森与美国国防部签订合同,大量制造机枪、瞄准器、动机等军火,公司所属工厂的三分之二全部投入军需品生产,产量扩大了3倍。1945年,公司员工达2万人,销售额猛增至1。4亿。同时,战争也使ibm第一次进入到计算机领域。1944年,托马斯·沃森出资100万美元并派出4名工程师协助美国海军军械局霍德华·艾肯(h.alken)博士在哈佛大学成功研制了著

利·麦克道尔担任研究主管,聘请冯·诺依曼担任公司顾问,招聘到4000余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工程师和技师。当时,美国空军正在准备实施半自动地面防空工程(sage)计划,汤姆·沃森不失时机地为ibm争取到项目,建立自动化工厂,训练了数千名制造和装配工人。在此基础上,ibm着手研制一种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用途的电子计算机。这是ibm的次冒险行为,仅设计和制造样机就需要300万美元,而整个计划费用是这个数目的三四倍。汤姆·沃森为这台机器取名“国防计算机”,也就是后来改称ibm701的大型机。他们放弃了穿孔卡,替代为自己过去不熟悉的电子管逻辑电路、磁芯存储器和磁带处理机,使机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执行17000次指令。1953年4月7日,ibm公司的历史揭开新的一页:以“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的150位嘉宾莅临ibm701揭幕仪式,称赞这台电脑是“对人类极端智慧的贡献”。此后,ibm仰仗雄厚的人才实力,开足马力以每年12台的速度组织生产,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701大型机的成功,把ibm推上了研制电脑的快车道。1954年,ibm推出了适用于会计系统的ibm702大型电脑,不仅能高速运算而且能进行字符处理,一下子就销售了14台。紧接着适应不同需要的ibm704、ibm705型电脑相继面世,销售量达到250多台。当其他公司还在大型机领域竞争时,汤姆·沃森又果断地决定开中型电脑。1954年,ibm650中型商业电脑上市,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便宜的价格再次赢得了用户的青睐,这个型号的机器销售量竟超过1000台。1956年,ibm电脑一举取代univac电脑的地位,在计算机市场上独领风骚。此时,ibm已经占领了约70%的市场,美国本土只留下以雷明顿·兰德公司为的7家公司,新闻传媒戏称美国电脑业是“ibm和7个小矮人”。1958年11月,汤姆·沃森为大型电脑ibm709隆重剪彩。这是当时用于科学计算的性能最优秀的一种电脑,也是ibm公司生产的最后一款电子管计算机。汤姆·沃森迅速将ibm的事业扩展到西海岸,下令在加利福尼亚圣何塞附近新建实验室和工厂,委派自己信任的工程师雷诺·约翰逊(r。johnson)前往主理。中学教师出身的约翰逊是自学成才的明家,他带领30多名青年工程师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为ibm创造了引人注目的技术成果——磁盘存储器。1957年,约翰逊在新开的ibm305ramac(会计和控制随机存取计算机)电脑上,次配置了这种磁盘装置。大约50张24英寸的磁盘被装配在一起,构成一台前所未有的超级存储装置——硬盘,容量大约500万字节,造价超过100万美元,存取数据的速度则比过去常用磁带机快200倍。1958年,在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ramac用10种语为参观者回答问题,大出风头。同年,ibm还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高级语——fortran,西屋电气公司幸运地成为它的第一个商业用户。该语是程序师约翰·巴科斯(johnbackus)带领的一个13人小组所创造的。小组成员包括有经验的程序员和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他们协作在ibm704电脑上设计编译器软件,于1954年完成。40多年过去了,fortran仍是科学计算选用的语之一。还在汤姆·沃森正式担任董事长的时候,他就满腔热地策划ibm电脑向以晶体管为元件的方向转变,并向各地工厂和实验室出指令说:“从1956年10月1日起我们将不再设计使用电子管的机器,所有的计算机和打卡机都要实现晶体管化。”3年后,ibm公司推出ibm7090型全晶体管大型机,运算速度高达每秒229000次,成为第二代电脑的标志产品。美洲航空公司为它的订票系统购买了两台主机,远程连接65座城市。这是ibm公司的黄金季节。它登上了《财富》杂志五百家大企业排行榜的榜;它创造出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在美国运转的64部电脑中,有44部是ibm生产;它的企业标志和商品标志“ibm”三个大写字母,每个字都由8根蓝条拼成;它的销售人员,一律着深蓝色的西装,以代表公司形象。人们开始把ibm公司称做“蓝色巨人”(bigblue)。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变革力 铸就IBM百年传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变革力 铸就IBM百年传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绪论蓝色巨人变革之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