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领导延安文艺运动(3)
1938年初夏的一个夜晚,**在边区印刷厂工人文艺小组起组织的文艺晚会上,听了柯仲平朗诵自己创作的长诗《边区自卫军》,非常高兴,赞扬他把工农兵大众作了诗的主人,以及对民歌的吸收、融化和形成诗的大众化风格所作的辛勤努力。***之后,他把诗稿带回去审阅,作了批语:\"此诗很好,赶快表。\"经**推荐,《边区自卫军》很快应在**中央的理论刊物《解放》第41、42期连载表。
诗人、作家萧三是**的少年同窗,1939年4月由苏联回到延安。**对他的文学事业非常关心,曾不无认真地说:\"姓萧的古来文学家很少,你要争气\"。一次,萧三把他在苏联出版的《埃弥萧诗选》送给**,同时为活动方便,向**提出憨安一匹马。6月17日,**在给萧三的信中说:\"大作看了,感觉在战斗,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全部是战斗,盼望你更多作些。\"\"马,待查问一下看,这事倒不很容易。如你在边区范围内行动,那我可以拿我的马给你用一下;如往外边,就得另想法了。\"
四、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处于战争环境,延安文艺界的活动经费十分紧张,许多团体、组织的工作曾因此受到很大限制。为了使党的文艺事业坚持下去,克服难关,**尽己所能,经常解囊相助。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仅靠几十元起家。剧团成立后,没有汽灯、幕布,甚至没有必不可少的舞台用具。团长柯仲平为筹措经费,四处奔波。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同志得知后,纷纷相援。**一次就拿出300元,周恩来、博古每人给了50元法币,陈云送了一台小电影机,贺龙不仅给了20元法币,还托人从山西带回一批缴获的军用物资。
1939年9月20日和30日,《文艺突击》出了两期之后,受到各方的祝贺、好评,并希望改油印版为铅印版。正当编辑部门为经费犯愁之时,**带头捐款二三百元,许多党政军领导同志随即响应。同年10月16日,《文艺突击》铅印版出版。
同年11月7日,**观看了由侣朋编导、冼星海配曲、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大队(烽火剧社)演出的歌舞活报剧《庆祝十月革命节》。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介绍说,演出花钱很少,布景是从鲁艺借用的。**便找来队长陈明和侣朋谈话,留他们吃饭,还赞助他们200元,用于开展活动。
1940年延安各界纪念五四青年节筹备委员会起有奖征文活动,收到来稿150件,其中绝大部分为文艺作品。评选结果,有23件作品获奖。甲等40元,乙等20元。所奖金,全部由中央领导同志捐赠。**捐的最多,达300元。
五、排解纷争,团结队伍。1935年底,党中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上海为中心的党所领导的革命文艺界,为宣传、贯彻这一政策,曾就如何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展开过一次争论,即\"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左联\"青年作家徐懋庸不赞成鲁迅等人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提法,于1936年8月1日写信攻击鲁迅。鲁迅在8月16日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予以驳斥。\"两个口号\"的争论,在当时的文艺界生过较大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有意义的,但也暴露了文艺界存在的宗派主义、行帮主义和无原则的纠缠、人身攻击等不良风气,损害了革命队伍的团结和战斗力。1937年5月延安文艺界也曾讨论过\"两个口号\"的问题。1938年春,徐懋庸来到延安。5月,他写信给**,请求接见,谈\"两个口号\"之争。**认真地听取了他反映的况和意见后,先肯定这场争论的性质是革命阵营内部的争论,不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争论。接着分析了争论的背景和原因,指出,在内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路线政策的转变关头,由于革命阵营内部政策、理论水平的不平衡,认识有分歧,生争论,这是不可避免的。然后,严肃地指出徐懋庸等人的错误是对鲁迅的不尊重。\"鲁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旗手,你们应该尊重他。但是你们不尊重他,你的那封信,写得很不好。当然,如你所说,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鲁迅可能有误会,有些话说得不一定恰当。但是,你今天也说,那是因为他当时处境不自由,不能广泛联系群众的缘故。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对他谅解呢?\"最后,**还阐明了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错了不要紧,只要知道错了,以后努力学习改正,照正确的道路办事,前途是光明的。\"**的这一席话,是非明确,不纠缠具体细节,实际上对这场争论作了结论,对于来延安的曾参加过争论的文艺工作者统一认识,增强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